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对外
讲好
中国
故事
叙事
框架
陈小愿
53东南传播 2023 年第 5 期(总第 225 期)2023年第五期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框架陈小愿(中国新闻社通稿中心 北京 100037)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快速发展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世界对了解中国有了更多需求。与此同时,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境外敌对势力恶意攻击抹黑等原因,境外一些民众对中国的认识还存在误解或偏见。分析外宣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境外受众易于接受的讲故事方式,有助于进一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机遇与挑战(一)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挑战境外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首先,数十年来,到访中国的境外人士越来越多,但总体上占境外人口总数的比例仍相对有限。许多人对中国的认识主要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渠道,由于语言、阅读习惯等原因,境外人士受西方媒体的影响仍然较大。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及较于关注负面新闻等原因,西方一些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以负面为主,令境外民众未能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其次,不少境外人士对中国的印象,仍刻板地停留在改革开放前,未能看到发展、变化的中国的真实样貌;第三,由于意识形态差异等原因,有些西方政客以攻击抹黑中国捞取政治利益,对境外民众了解真实的中国造成干扰。(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机遇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新时代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也面临诸多机遇。首先,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境外民众对了解中国有了更多的需求;其次,随着对外交流合作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世界对了解真实的中国有了更多、更迫切的需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外宣工作也面临机遇与挑战。媒体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多挖掘接地气的可感故事,通过故事独特化、讲述平实化、传播差异化、语言在地化等方式,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兼顾可读性与可信性,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关键词:外宣 中国故事 独特化 平实化 差异化 在地化本文微信网页版特别策划 宣传党的二十大:新时代叙事研究DOI:10.13556/35-1274/j.2023.05.005东南传播 2023 年第 5 期(总第 225 期)54日益频繁,中国举办大型国际活动越来越多,以及互联网发展及国产社交平台兴起并走出去,对外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的平台也越来越多。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1因此,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中国媒体尤其是外宣媒体的一项重要使命。笔者认为,基于新闻传播规律和国内外舆论场差异,要进一步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四化”着力,包括故事独特化、讲述平实化、传播差异化、语言在地化等方式等。二、讲好中国故事要追求“四化”(一)选择故事独特化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官方、媒体、民间等多渠道共同努力。其中,媒体作为专业传播机构,责任重大。选择独特的故事并对外讲好,有时胜过千言万语。通过场景再现独特的故事,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可兼顾读性强与可信性,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独特的故事引人入胜,有助于将相对复杂的政策语言通俗化呈现。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提到,“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境外读者喜欢的故事,往往是内容新鲜有趣,具有出人意料情节的。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在相关故事中,巧妙地融入体现大政方针的内容,实现润物细无声。1.内容新鲜有趣,情节出人意料新闻报道中的好故事,往往是新鲜有趣、出人意料的。如同好的电影,不能刚看到开头就已猜到结局。例如,长期以来,西藏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情况受到境外关注。提到宗教信仰自由,许多媒体常会报道法律法规如何规定、当地如何保护佛教信众这一主要群体的合法权益等。但近期,中国新闻社播发的稿件探访西藏唯一天主教堂:东西方文化在此融合2,通过讲述天主教徒这一西藏相对小众的群体在教堂发生的故事,展现当地宗教多元包容的景象,被澳门华侨报 星报等多家境外报纸及新闻网站采用,传播效果良好。上述涉藏稿件,讲述西藏的东西文化融合及宗教信仰自由,但不直接写西藏信众最多的佛教的发展情况,而是从当地唯一的、逾150年历史的天主教堂切入,这就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天主教在西藏信众较少,且能受到尊重与保护,那么信众更多的佛教徒的权益保护,从常理看似乎就更没问题。上述稿件提到,“藏传佛教信众感受基督降生的喜乐时,天主教信众也在观看藏传佛教的祭典。附近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岗达寺的 跳神舞 也是每年12月左右举行。这一天,天主教信众们也会前来观看。”“晚饭后,天主教的信众和亲友以及当地藏传佛教信众身着盛装,以弦子舞、锅庄舞等方式庆祝圣诞。”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场景,却在西藏真实发生,对外传递了西藏多元包容及宗教和顺的信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中,有许多鲜活的故事。其中,涉及自由、环保等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较易引起境外读者共鸣。无论是保障基本人权,还是追求低碳生活等,在基层均有生动的故事在不断上演。例如,关于环保理念的落实,有非常多的途径,植树造林、低碳出行、光盘行动、旧物回收等都是。中国新闻社播发的稿件让旧物焕新生中国都市青年乐享“循环生活”,讲述了中国都市青年关于二手书、家具、衣服等的加工改造及循环利用综合,反映了“敬天惜物,物尽其用”的价值观。稿件通过串联几个普遍青年的小故事,反映出中国新世代对于环保理念的态度。相比于常见的植树造林故事,这种故事的可读性更强。再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近年来涌现出一些新的职业。除人们已较为熟悉的代驾之外,上门代厨、婚礼管家、职业伴娘等目前也逐渐发展起来。中国新闻社稿件“懒人经济”催生家政新工种“上门代厨”等成为新业态 新职业“婚礼管家”:将浪漫进行到底 职业伴娘“火”了:每次都是“幸福的客串”等,即抓住当前中国发展变化中的新现象,对读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将政策融入故事主流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要提防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入,这就造成了很多媒体过于依赖“避险意识”,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进行创作和“灌输”。大力宣传国情和方针政策、理论基础、制度文化等,是正常的传播过程,但是用力过猛,就会显得与境外舆论场格格不入。3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准确理解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并将有关政策方针巧妙融入故事。围绕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进行创新型国际传播,要充分了解受众的心理特点,了解受众区域的民族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做到融情入理。4例如,上述涉藏稿件提到,“修缮后的教堂由教堂主体、钟楼等组成。从建筑外观看,盐井天主教堂的房檐、廊柱等与藏式民居相似,内部是典型的哥特式风格,东西方文化在此融合。”“中西合璧 还体现在信众们念经的方式。他们都是用藏语诵唱天主教经文和歌曲。”这些客观描述,既呈现了盐井天主教堂的样貌,也体现了天主教经过东西融合发展后,在中国的发展变化。字里行间,宗教中国化发展不言自明。(二)讲述语言平实化用平实的语言讲故事更易入耳入心。读者通常不喜欢官式的政策说教。好故事要讲好,需要尽量避免官式语言,多用客观描述,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例如,讲述中国的宗教政策,就不宜只讲相对呆板的法律文本或官方政策。例如,上特别策划宣传党的二十大:新时代叙事研究55东南传播 2023 年第 5 期(总第 225 期)2023年第五期述涉藏稿件,全文仅提到一句“当地民众可以选择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也有权利选择信仰何种宗教。”其余内容均是摆事实,讲述当地天主教徒及佛教徒等在某些节日参与相关活动的故事。“岁有其物,物有其容。”讲好故事,贵在言之有物,用事实说话。讲故事时,要见人、见事、见情;要突出典型人物、关键细节和场景再现。上述涉藏稿件提到,“这里很多家庭,会将耶稣、圣母像和释迦牟尼像悬挂在同一面墙,体现家庭成员不同的信仰。”这一看似存在“冲突”的情况,却是西藏很多家庭的实景。家庭内部成员尚可存在不同信仰,更不用说不同家庭、群体,由此不难想象,当地对不同宗教的包容性有多强。上述涉藏稿件还提到,“不远处河谷里的五色经幡猎猎作响,同样飘荡在风中的,还有十字架下教堂钟声的余音。”字里行间展现了不同宗教的特色,令人读后余音绕梁。(三)传播故事差异化神州大地每天都有各种故事在发生。内地青年为未来努力打拼、港澳台青年在大陆开拓事业版图、基层民众传递社会正能量等,各种鲜活的事例都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好素材。媒体在报道时,常会选取典型的人、事、物。例如,知名人士更容易受到读者关注,典型的事例往往被认为更容易传播。但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有许多看似平凡的人,他们身上发生了许多不平凡的故事。为更好地提升中国故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既要顺应互联网环境下多元化的传播趋势,又要加强与民间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文化传播合力。5对外讲好中国故事,除了报道典型事例外,还需要大量挖掘平凡人身上的故事,做到差异化传播,才能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上受到更多关注,也让接地气的故事更有说服力。(四)传播语言在地化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因素影响,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境内外人士思维不同。对外讲述中国故事,需要做好语言及表述方式的转化,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述更有针对性。例如,在港澳社交平台传播内地故事时,转化为繁体字及粤语表述习惯,有助于港澳民众更好地理解;在脸书或推特面向英语世界受众讲述中国故事时,用英语表述有助更好地触及当地民众,这涉及翻译问题。新时代提升外宣媒体的翻译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即翻译什么、谁来翻译和怎么翻译。其中,怎么翻译是从翻译技术层面来提升翻译质量。6事实上,语言的翻译和转化只是形式上的表达,讲述故事的方式还需要考虑受众的思维,用受众听得懂的方式,做到传播语言在地化,如此传播中国好声音才会更有针对性。三、结语综上所述,当我们选择独特的故事,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用受众听得懂的语言做差异化传播,加上故事立意有高度、内容有厚度、表达有温度,就可能无限地接近读者。当然,强调多讲故事、少说官话,只是相对的。对于有些政策的宣介,需要有文本介绍、官方阐释、专家分析、民众感受等立体报道,各环节都有价值。相信通过官方、媒体、民间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做到故事独特化、讲述平实化、传播差异化、语言在地化,将有助于在世界上树立可亲、可敬、可爱的真实中国形象。注 释: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EB/OL.新华网, 中国新闻社通稿中心副主任,厦门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硕士研究生,长期从事涉外报道工作及研究。【责任编辑:温华英】特别策划 宣传党的二十大:新时代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