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取向、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_李小平.pdf
下载文档

ID:2874277

大小:1.03MB

页数:8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代 高校 师资队伍 建设 现实 取向 内在 机理 实践 路径 李小平
第 卷第 期 年 月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小平(),湖北孝感人。空军预警学院教学考评中心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取向、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李小平,李忆辛(.空军预警学院 教学考评中心,湖北 武汉;.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摘 要:从现实分析、理论演绎和政策解读等多重视角,系统论述了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取向、基本特征和实践要求;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相关原理,揭示了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新时代;师资队伍;立德树人;内在机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师资队伍建设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年又颁布了 中国教育现代化,明确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任务”,为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处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建设任务,必须充分把握现实取向,深刻揭示内在机理,努力探索和创新高校建设师资队伍的科学策略。一、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取向 准确把握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时代背景,尤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年第 期(总第 期)其是现实的建设取向,是抓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价值取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特征的内在体现,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高等教育实践的客观需要和深切呼唤。实现“人民满意”,就要求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包括“人民对基本教育的需求”“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人民群众对差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同时,从实践路径上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以教育质量为抓手,满足人民的基本性需求;以教育公平为引领,满足人民的焦点性需求;以教育体系为载体,满足人民的发展性需求;以教育方针为指南,满足人民的潜在性需求”。这一价值取向对高等教育改革内涵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标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新时代新进程中,高等教育必须将人民利益和人民意愿作为其核心价值追求。高校师资队伍作为立德树人和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主体力量,是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关键要素和支撑力量,必须强化“人民”意识、“满意”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满足人民对于高等教育多层次、多形态和高质量的需求,尤其是要提升人民对于高等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取向中国教育现代化 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理念,首要一条就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明确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首要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强调:“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新时代新进程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鲜明的政治取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让 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才能保障人民的政治利益和政治诉求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人民满意”。因此,新时代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突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取向。这一政治取向对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指引和质量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更加凸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特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更加突出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要求,真正将“立德”作为育人的根本,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取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发挥其战略性支撑作用,必须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而作为教育体系结构中上位层次的高等教育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必然担负着骨干和牵头作用。高校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和基础支撑,队伍建设应当成为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性工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取向蕴含着两重意蕴:一方面,要从教育外部增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人才、资源、环境等方面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另一方面,要从教育内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增强教育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内生动力,尤其是高校教师队伍要增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意识,全面提升能力素质,承担起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责任。因此,“教育优先发展”这一战略取向赋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全新的时代使命,尤其是对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规模与结构、政治思想与师德素养、专业素质、精神状态等提出了一系列更高要求。(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取向至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从 年的 提高到.,进入普及化阶段。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还面临着不充分不平衡的现实困境,尤其是数量规模与质量效益的不平衡发展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普及化,但从大众化阶段延伸出来的问题显而易见,面临的改革压力还十分巨大。这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与师资队伍能力素质不相适李小平,等: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取向、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应的问题。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对于高校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知识储备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毕业生数量规模的增加对于就业形成了很大压力,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和适应职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对于高校师资队伍职能职责和育人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智能化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高校师资队伍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着眼普及化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聚焦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短板弱项,加强有针对性的建设。二、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机理与表现形式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具有特殊使命的“人”的建设,是履行特殊使命的“专业组织”建设,具有自身内在机理。这里重点选择建设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动力和教学质量等关键要素来探讨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机理。(一)建设内容的“多维一体”机理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容主要涉及师德师风、队伍结构、能力水平等三个核心维度,这三个核心维度构成一个相互关联、有机一体的内容系统,并按照“立德树人”“人民满意”等外在制约逻辑以及“师德引领、结构保障、能力核心”的内在适应逻辑有序运行,体现出“多维一体”的特征。.师德师风建设具有潜在性、渗透性的特点。师德师风对于队伍结构建设和能力建设都具有内在的支撑性。高校师资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需要日常濡染、润物无声,具有突出的潜在性和体验性特点。从目前现状看,师德师风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管理层面,核心是建立健全具有新时代师德师风特征的队伍建设制度规范和评价机制;二是角色层面,核心是培育教书育人和学员灵魂塑造者的角色;三是能力素质层面,核心是提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立德树人”意识,提升奉献教育事业、热爱教育教学、遵章守纪的素养。.队伍结构建设具有长远性、校本性的特点。结构决定功能,师资队伍的结构建设对于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具有系统性效应和支撑性功能。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以“立德树人”能力生成为内在依据,并且作为一种“有机”的结构,需要立足自身,因地制宜,长远谋划。从目前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的突出任务和矛盾来看,应特别注重三点:一是按照信息化智能化条件下师资队伍新要求创新师资队伍结构建设的理念,重构科学合理的建设制度体系;二是要以学科内涵拓展为支撑、专业(课程)改革为基本单元、教学团队能力发展为重心,建设好师资队伍结构优化的载体和平台;三是着眼高等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阶段特征,科学确立新时代师资队伍结构的建设标准。.能力水平建设具有体验性、渐进性特点。高校教师的能力水平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教师的能力水平建设必须遵循教学科研能力生成的内在规律,按照教学能力的实践性和体验性特征,在教学实践活动锻炼、教学平台支撑和良好的环境熏陶下体验生成,渐渐提升。要按照新时代“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基于“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的现实背景,积极探索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客观规律。(二)教学组织的“两极融合”机理教学组织的基本形态是教研室,教研室具有基层性质,是教学基层单位,是担负教研工作的基本单元,处于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末端环节。但教研室同时又是高端组织,担负着知识创新、引领发展的前沿角色。按照组织行为学的原理,院校教研室这一组织结构呈现出“两极”特征,即“基层与高端、行政与学术、个体与集体”两极融合的组织结构特征。.教学组织既具有基层性又具有高端性,需要交互互补。一方面,教研室是高校教研工作的基本单元,具有组织形态的基础性和教学工作的直接性,直接面向学生,直接面向科研,直接服务社会发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正如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指出的,“教学改革应是静悄悄的革命,是在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另一方面,教研室作为教学科研人才的聚集中心,又必须面向学术前沿,产生高端科研成果,引领社会发展,是高校办学水平的典型代表,具有明显的高端性、前沿性特征。师资队伍组织这种基层性和高端性的融合还表现为教师身份的悬殊,从年轻博士教师到“院士”“知名学者”,层级和年龄都处在两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年第 期(总第 期)个不同极端,有的是师生关系甚至“四世同堂”。因此,在教学组织建设上必须“顶天立地”,实现“高”与“低”的互补、各种角色的有机融合。.教学组织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行政性,需要辩证统一。按照著名高等教育家伯顿克拉克的观点,教研室是一个矩阵型组织,具有学术和行政的交叉性、本单位行政人员和行业专业人员的双重性。也就是说,教研室既是一个具有行政性质、实施行政管理的单位,又是一个具有专业学术性质,实施学术管理的单位。这就要求在建设管理中,注重把握好学术活动与行政活动的特点规律,按照两种活动的不同性质协调和运用好不同的管理权力属性,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有机统一。.教学组织既具有集体性又具有个体性,需要宽严相济。按照高等教育系统理论,学科专业的分化导致人员结构的离散性,科研的自主化导致群体的独立性,知识处理的多样化导致工作的个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院校教师在工作上实现探索和创新,需要以个体的、独立的方式去研究,教学科研工作不宜一个模式、一个步调。但是,作为一级基层组织,还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性,特别是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要求和行政性规范,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和教书育人素养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教员活动以及教员组织具有严格的纪律性和活动方式的集体性。(三)教学活动的“主客统一”机理育人活动是一种人际“主体间”交往活动,活动中“教”与“学”的“主、客”角色是相对的、交互的;同时,育人活动的内容不同于科学家的科研活动,不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而是以具有主体意识、主观属性的人为对象。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的“主客兼容”特征。.教学的“主体”和“客体”是相对的,需要适时转换。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和知识资源高度共享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处在同一知识资源中,教师有时处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情境中;而学生由于其特有的群体经验和开放性的知识环境,有时处在“反哺教学”的“教师”角色中。因此,师生必须不断转变角色,成为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而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的先行设计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充当“平等中的首席”角色。.教学的内容兼具表层“客观性”和深层“主观性”,需要充分挖掘。高校教学内容有客观性的专业价值,更有主观性的人文价值,尤其是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基础。教学内容的“传递”不同于物体的传递,在传递过程中,由于教与学双方都是具有主体意识的人,因此,知识的交流过程不仅仅是专业学习的过程,还是价值和意义“建构”的过程,必然带有主观体验。因此,为了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必须充分挖掘客观内容的主观成分,在专业性目标达成的同时实现教育性目的。.教学的过程既是客观的“逻辑过程”,也是主观的“体验过程”,需要有机统一。大学的教学过程从表面看是一个客观的逻辑认知过程和知识获取过程,但从深层次看,大学教学是一个“知、情、意”的心理体验过程,它包括认知、感染、意会、暗示等活动机制,具有主观和客观双重属性。因此,在大学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为了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就必须注重大学生客观性的逻辑认知线索和主观性的心理体验线索的有机统一。(四)教学能力的“层次递进”机理中国典籍 道德经 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论语也有类似的思想,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其中,蕴含和揭示了事物层次递进的规律,即事物的发展往往由低到高要经历“礼、义、仁、德、道”的递进式层次。这一思想其实也揭示了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的层次性规律,即:最高层次是“道”的层次,就是能把握教学工作的本质,灵活运用教学的本质规律,体现出教学的智慧,实现人才培养“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境界;中间层次是“德、仁、义”的层次,就是充分遵循规律、探索规律,潜心教书育人,注重学员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统一,彰显出较强的教学道德和教书育人品质;低级层次是“礼”的层次,主要就是指遵循教学的规范性、程序性,依法依规开展教学活动,掌握教学的一般性原则和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能力发展中要遵循层次递进规律。具体来说,教学能力水平一般按照四个层次渐进跃升:.以“能教”为特征的模仿性层次。这是基础层次,就是能够模仿规范进行教学,按照规定完成程序性任务,这是低级层次,仅仅靠外在的李小平,等: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取向、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程序、步骤,能力没有内化,不具有稳定性,仅仅是一时的结果。其中的核心能力是“按部就班”“照本宣科”的模仿能力。.以“会教”为特征的经验性层次。这是初级层次,靠的是过去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稳定性,但是如果形势、对象和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教学效果就不稳定。其中的核心能力是过去形成的经验能力。.以“思教”为特征的科学性层次。这是中级层次,主要是指能够思考和探索、遵循大学教学的科学规律,注重教学对象、目标和环境的科学研究,适应对象和形势变化,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这种能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中的核心能力是把握规律、研究探索的能力。.以“善教”为特征的文化性层次。这是高级层次,主要是注重教学的价值蕴含,能够充分挖掘教学的政治、社会、道德、文化元素,教学具有文化感染力。其中的核心能力就是凝练文化的能力,包括教学的洞察力和深度挖掘力,如表 所示。表 教学能力的层次及其相关特征任务特点层次特点基本要素典型方式效果特点能力成分基础层次能教机械操作模仿照本宣科极不稳定执行操作初级层次会教熟练实施经验技巧娴熟相对稳定运用经验中级层次思教遵循规律科学科学施教稳定发展探索规律高级层次善教挖掘意义文化超越升华灵活迁移凝练文化(五)教学动力的“多元驱动”机理在新时代的特殊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与驱动机制是多元且多样的。按照心理学动机理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分,内外动机具有不同的驱动机理。而师资队伍发展具有更加多元化的动力组成和多样性的驱动机制。.行政性驱动。驱动的基本机制通过行政性的“制约”与“规范”,使得高校教师产生“服从”和“响应”,从而促进发展。一般情况下,制度与纪律是行政性驱动的核心。按照心理学动机类型的划分,行政性驱动是一种外在的驱动,可以产生直接可见的“外在动机”,具有效果迅速的特点,但是稳定性不强。.原发性驱动。驱动的基本机制是通过引发兴趣,使高校教师产生发自内心的吸引力,从而吸引他们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从师资队伍发展现实看,职业的内在吸引是原发性驱动的关键。按照心理学的动机类型划分,原发性驱动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可以产生深层的“内在动机”,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利益性驱动。驱动的基本机制是通过利益给予满足教师需求,从而实现激励。利益性驱动是一种常见的驱动样式,符合“现实的人”的客观需要。按照管理学理论,利益性驱动是一种牵引式的驱动,其中的关键就是物质与精神利益的供给、高校教师内在与外在需求的满足,这种驱动具有很强的激励性。.认知性驱动。驱动的基本机制是立足理性认知,加强教育引导,增强高校教师对于自身职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于新时代高校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常见的驱动样式,其中的关键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理性认识,达到行为的自觉。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内外结合的驱动。认识越深入,动力的稳定性就会越强。.环境性驱动。驱动的基本机制是群体感染、环境熏陶。在当前现实背景下,往往是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促进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心理学原理看,这是一种“潜在性”的驱动。具体来说,环境性驱动主要包括外部“典型”和同伴思想行为的影响,通过这些有形和无形环境因素的濡染和激励,往往能产生一种“榜样效应”和“从众心理”,从而驱动教师教学水平和全面素养的提升。在以上驱动机制中,有些是稳定的、内在的,有些是不稳定的、外在的,要根据不同时机、不同对象灵活运用。(六)教学质量的“动态同步”机理人民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和社会职业的要求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要实现“人民满意”和社会需求,就必须不断满足社会和人民变化的、动态的需求。不仅要达到静态的“高质量”,还必须通过超前预置让这种“高质量”的内涵与时俱进,与人民意愿和社会要求“同步”。.教育周期要从“串联”转变为“并联”。按照高等教育的一般性规律,科学技术从产生到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年第 期(总第 期)成熟,再形成教育的学科、课程并培养专业化人才,一般需要一个“先后”时序的“串联”,产生一个滞后性“周期”。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最先进的技术以及社会需求之间必然有一个“滞后期”。但是,为了实现与人民需求和社会要求“同步”,就必须让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应用都同步“映射”到高校的教材、课程、人才培养环节中,形成“同步”时序的“并联”。.课程内容要从“定型稳定”转变为“动态更新”。大学课程内容是体现大学教学同步适应人民满意和社会需求的核心。大学课程内容作为规范性的教学载体,往往具有稳定性,这就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形成了反差和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在课程基本框架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延伸拓展、补充完善等方式实现“动态更新”。需要注意的是,“动态更新”是分层次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都相对稳定,动态更新的周期相对较长;而课程的理论应用、具体技能、实践案例等则更新周期相对较短,需要适时更新。.人才设计要从“适应需求”转变为“超前预置”。从人民满意和社会需求的内在机制看,真正的“满意”“需求”不能被动等待大学外部来提供,而是要根据人民需求的变化和社会职业发展来主动分析挖掘、超前研究和科学预测“需要”。因此,对于新时代高等教育来说,“需求”牵引不是“需要”牵引,高校人才设计要打破片面的、被动的“以需求为牵引”的局限,树立“引领思维”,善于“分析需求、创造需求、引导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才培养的“超前预置”。三、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与现实策略 当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尤其是政策制度不完善、编制结构不优化、能力支撑较弱、资历经历有缺陷、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刻把握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想遵循和政策规范,科学运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内在机理,立足高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探索科学有效的实践对策。(一)着眼“内化认同”创新师德师风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性、根基性环节,极其重要,同时也极其复杂。在师德师风教育实施中,既要服从于政治性要求、道德性要求,也要遵循教师教学动力的驱动机理。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师德师风教育的关键就是要着眼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内在认同”。.“讲政治”与“讲道理”相统一。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一论述充分说明,道理讲通了,也就是阐述明白了、彻底了,就能说服人,即“以理服人”。习主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统一”的重要论述,首先强调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深刻阐明了“讲道理”与“讲政治”的内在统一关系。讲政治是目的,是原则;讲道理是途径,也是关键。.思想教育与利益引导相结合。马克思指出,“思想 一旦离开 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思想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物质、现实基础上的,高校教师作为“现实的人”,必然有现实的物质需求和利益诉求,不能离开利益而开展抽象的、空洞的思想教育。因此,将思想教育与利益引导结合起来,是高校师资队伍职业精神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有效途经。.业务培训与职业发展指导相补充。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除了政策制度、思想觉悟、能力水平的专门培训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科学的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也就是要培养和引导广大教师科学确立教师职业规划,优化设计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提升教师生涯管理水平。要积极引导高校教师按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岗位,制定好高校教师生涯的规划,明确发展路径,把握好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科学策略。(二)基于“内在动力”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制度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保障。一件事情要做好,关键是两个方面,即“保障好”和“激励好”。这些都需要政策制度来实现。政策制度是以权威形式呈现的标准化规范,是刚性的、外在的,是关于师资队伍行为的可见的、有形的规范。但是,这种外在规范的依据和逻辑出发点必须是内在的。具体体现为:.深入把握高校教师的内在需求。内在需求是内在动机的基础,是师资队伍建设政策制度的李小平,等: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取向、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重要依据,更是政策激励的起点。高校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充分满足广大教研人员的内在需求,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发挥政策制度的激励作用。把握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内在需求,是一项深入的“心理性”“思想性”工作,不是简单的“调查”“统计”可以达到的,需要运用好细心调查、深入洞察、“沉浸体验”等方法,真正深入教师生活场景,换位思考,体察教师内心。.精准激励高校教师的内在潜力。从管理学原理看,政策激励(包括负激励,即惩罚)只有精准实施,才能达到激励的效果。否则,就会造成激励的错位,不能达到激励的真实效果。按照新时代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组成和发展规律,所谓精准,就是“对症下药”,关键是切中各类不同教师的思想和心理“要害”。具体就是按照工作规律,精准把握激励的时机;依据心理特点,精准制定激励条件;根据群体特征,精准确立激励对象;着眼激励效率,精准预测激励效果。.注重高校教师内在倦怠的适时预防。“职业倦怠”是师资队伍建设中容易出现的一种客观现象,体现为“兴趣低下、情绪消极、效率低下、身心疲倦”等,典型体现就是出现“躺平”“佛系”等现象。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下,部分高校教师缺乏使命感和奋斗精神,加上职业环境的固化和人际关系的“内卷”,部分高校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这种“倦怠”现象是制约师资队伍建设的无形因素,必须通过有效的教育和政策制度加以避免。要通过针对性教育与有效的政策规范加以预防,尤其是要摸清职业倦怠的深层原因、消除职业倦怠的不良环境、注入职业发展的活性因素、重构职业发展的新型价值。(三)立足“因地制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办学定位、职能作用、服务面向等都发生了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通过结构的优化实现功能的拓展和延伸。因此,高校师资队伍结构还处于优化过程中,尤其是随着高校数量规模的扩大、质量标准的提升,师资队伍人员缺编、结构不合理、经历阅历缺失等问题逐步凸显出来,这是高等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策制度的完善和体制编制的优化,更需要高校自身的“因地制宜”,尤其是要加强长远规划,着眼自身实际、挖掘自身资源、发掘自身潜力。总体上看,就是要将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作为一项长期的、动态优化的工程,充分遵循教学组织建设的客观机理,立足自身专业特征和客观条件,着眼教学需求的变化,充分挖掘潜力、吸纳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开放借智,缓解人员缺编缺失。要充分利用高校的地域条件,拓展联合办学途径,与相关高校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的共享和合作,吸收外部师资资源;要进一步拓展高校与企业、社会联合办学的途径,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要通过地域优势和网络平台,切实发挥高校协作组织作用,加强高校间的常态化协作交流,实现师资队伍和教学能力的优势互补。.立足转岗转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只有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最佳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功能。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如何,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功能需求。而“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变化的,因而高校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实际上处于动态变化中。优化教员队伍结构有两条基本的途径:一是从外部引入相关人才以补充队伍结构的不足;二是注重内部人员的优化和人才潜力的挖掘。从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后者是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途径。因此,针对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人员缺编缺失、比例失衡等问题,一方面积极拓展渠道引进相关人才补充到高校师资队伍中;另一方面,要立足现有人员,按照教学科研需求,通过超编人员转岗、相关专业人员转型、合理调整重组等方式,内部挖掘潜力,实现队伍结构的优化。.广开各种渠道,丰富教师经历阅历。“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内在的机理,必须遵循这个机理来牵引高校教育和教学设计。为了充分履行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人民满意”这一价值取向,使得人才培养充分适应社会职业需求,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职业经历和综合实践历练。要充分利用产学研实践、下基层代职、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援乡村建设等平台,丰富师资队伍的阅历经历,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锻炼制度机制。(四)着眼“立德树人”实现关键能力跃升要按照高等教育的时代新需求,尤其是围绕“好质量教育”和“人民满意”的总体要求、“立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年第 期(总第 期)德树人”的任务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要求和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要求,科学分析高校师资队伍的能力内涵和标准,使得教师能力结构的重心突出新时代的现实取向,着眼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尤其是能力的“服务”内涵,聚焦关键能力提升。依据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肩负的基本职责、“好教师标准”和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按照高校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的内涵与特征,本文将新时代高校教师完成核心任务、履行基本职责的众多能力进行分类、辨别,提炼、聚合为三种关键能力:把握政治方向的“政治鉴别能力”、开展高质量教学的“专业化教学能力”、践行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能力”。.聚焦文化多元环境,提升政治鉴别能力。当前,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交织交锋,加上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腐蚀,部分教师难免存在一定的思想困惑,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挑战。个别教师的事业情怀育人意识归于平淡,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广大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免疫力,尤其是政治鉴别能力。从当前高校教师政治能力建设实际看,政治鉴别能力是当前政治能力建设的关键,也是高校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的前提性因素。政治鉴别能力的核心就是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清醒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偏离政治标准。当前意识形态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一些动摇理想信念、摧毁自信、瓦解共识、离间凝聚力、消磨斗志的言论不绝于耳。因此,高校教师政治能力建设的前提就是要着眼意识形态斗争,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发现现象背后“政治本质”的哲学思维,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政治上看问题的能力,把握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正确方向。.聚焦“三全育人”,提升课程思政能力。课程思政能力是实现“三全育人”、保证育人正确方向的支撑性能力。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挖掘课程教材的思政蕴含,把握课程教材的思想价值,提炼和运用好课程活动的育德元素。因此,高校教师应围绕课程思政重点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从专业知识中挖掘思政内涵的能力;教学中因地制宜启发学员价值观提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融合专业资源和思政资源的能力;教学行为的感染能力;通过对话唤醒学员思想政治意识的能力。.聚焦“动态更新”,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重点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新变化而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能力。在知识迅速增长的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同步,学科专业、课程内容必然处于动态更新之中,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聚焦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动态变化,不断提升自主反思和改进教学的能力,不断满足党和人民对高等教育的动态需求。参考文献: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孙春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人民日报,()吴佳莉,郑程月,吴霓“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内涵、演进 与 实 践 路 径 清 华 大 学 教 育 研 究,():袁利平 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中国之治”和世界意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杨银付 在党的领导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张庆守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 中国高等教育,():邬大光 成就与预警: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李季湄,译 长春:长春出版社,:魏俊杰,李小平,罗凯 文化反哺视野下军队任职院校教师权威的构建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李小平,刘在州 大学科研的本质特征及其育人意蕴 高等教育研究,():李小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审视与实践反思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程光旭 新时代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的思考 中国大学教学,():(责任编辑:毛鸽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