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行测
2005
浙江
公务员
考试
答案
解析
12005 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答案解析2005 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答案解析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1:【答案】A【解析】A 选项正确,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是通过抽象思维把它们升华或蒸馏为不仅脱离人头脑并且脱离或先于物质世界及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同时还进一步把它们神化、偶像化,部分分支陷于神秘主义的创世说和宗教信仰主义。B 选项错误,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C 选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D 选项错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用形而上学观点解释宇宙的唯物主义哲学;狭义指西方哲学史上第二种唯物主义形态,即 1618 世纪的唯物主义哲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种形态。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和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学派。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A 选项【拓展】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2:【答案】D【解析】A 选项错误,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B 选项和 C 选项不符合题意。D 选项正确,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D 项。3:【答案】B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2【解析】A 选项错误,说法太绝对。B 选项正确,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 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 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B 选项【拓展】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许多感觉,在头脑中有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各个方面的认识。直接性是其主要特点,此外还具有生动性、具体性、表面性等特点,其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有: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判断在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区分、识别;推理由一个已知的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理性认识的这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递进性4:【答案】A【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名词。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等。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如宗教、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等。非社会意识形态不具有阶级性如语言学,逻辑学等。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A 选项【拓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通称为是思想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处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5:【答案】C【解析】价值来源于自然界,并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的终极本源只能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和劳动着的人类社会。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并且具有质的不可比较性。比如人们不能说橡胶和香蕉哪一个使用价值更多。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价值一起,构成了商品二重性。因此 ABD 选项均错误,C 选项正确,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 项【技巧】哲学当中,凡是考二者的关系,只要有谁和谁相统一的选项,一般都是正确的【拓展】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作为商品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例如空气有使用价值,但它是自然存在的,不能用于交换,因此没有价值6:【答案】C【解析】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它的价值随着物质形态的改变,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量的变化,价值不会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3增殖。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故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剩余价值,使资本增值。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其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为标准来划分的。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 选项【拓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不同的形式。主要表现在: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改变其物质形态,而不发生量的变化;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生产出超过劳动力价值的剩余价值,其价值发生了量的变化。按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按照它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随着产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分期收回,用折旧的办法暂时积累起来;流动资本包括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不变资本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可变资本。流动资本中的不变资本部分的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在产品出售后以货币形式全部回到资本家手中;流动资本中的可变资本部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者再生产出来的,并且还创造出了剩余价值。按资本所处的领域不同,可分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银行资本等。产业资本是资本家投入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亦即投在工业、矿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的资本;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中独立发挥作用的职能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独立的资本形式,是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借贷资本是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银行资本是资本家为经营银行业务而拥有的资本,主要由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构成。资本的不同形式,形成资产阶级的不同集团,它们同产业资本家一起瓜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中,资本采取不同的具体形式,剩余价值也转化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多种具体形式7:【答案】C【解析】科学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形式,在批判历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揭示和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马克思的这两个规律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政治科学,或者说是一门政治学;不是社会学。唯物史观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从而形成了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简单的说就是 因而能对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作出科学的分析判断,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石。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 选项8:【答案】D【解析】新的经济政策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发展经济、巩固工农联盟为主要目标,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和商品货币关系较快地恢复了国民经济,稳定了政治形势。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D 选项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4【拓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在 19181920 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主要内容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 年 11 月 21 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余粮收集制。1919 年 1 月 11 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 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 年 6 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度。1920 年 11 月 29 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 5 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 10 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9:【答案】B【解析】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据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遵义会议是指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C 选项错误.1935 年 12 月 17 日25 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D 选项错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 人,候补代表 107 人,代表全国 1073 万名党员。59 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代表团以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应邀列席大会。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B 选项10:【答案】A【解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现存两章。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作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A 选项【拓展】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对中国近百年的社会性质和矛盾作了详尽分析。毛泽东认为资本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成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的社会;另一方面,资本帝国主义又勾结封建势力,压迫和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5阻止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而是要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第二章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特点。毛泽东认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革命的敌人,不但有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一定时期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反动派,这就使中国革命具有长期性和残酷性的特点。革命的主要形式必须是武装斗争,革命力量只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中国革命有可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当前革命的主要任务,一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二是推翻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其中主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不是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特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专政;它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11:【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 21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 选项【拓展】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现今的共产主义奉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为基本思想。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12:【答案】C【解析】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 选项13:【答案】A【解析】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 1972 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A 选项【拓展】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一)公平性原则: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该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6原则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他们应该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因此,可持续发展把消除贫困作为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要予以优先解决,要给各国、各地区的人、世世代代的人以平等的发展权。(二)持续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即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即发展的概念中包含着制约的因素;在“发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三)共同性原则,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决定全球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可持续发展是超越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来看待全球问题的。它所讨论的问题是关系到全人类的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虽然国情不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可能是惟一的,但是无论富国还是贫国,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各个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适当调整其国内和国际政策。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从而将人类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14:【答案】D【解析】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D 选项【拓展】江泽民同志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全文。报告的题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11 月 14 日,党的十六大通过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批准了这份报告。报告共分十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四、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五、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六、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七、国防和军队建设;八、“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九、国际形势和对外工作;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15:【答案】B【解析】1919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B 选项【拓展】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少年读乡塾。1905 年考入永平府中学。1907 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 年东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留日期间,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16 年春发表篇论文青春,提出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5 月回国,任北京晨报总编辑、甲寅日刊编辑,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1918 年 1 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6 月与王光祈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任少年中国编辑主任。不久又担任国民杂志社指导、新潮社顾问。12 月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以“常”、“守常”、“明明”等笔名发表对重大问题的评论文章。从 1918 年下半年起,相继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讲演和文章,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6:【答案】B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7【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 日在广州恤孤院后街 31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张国焘等 30 多人(其中有表决权的 19 人),代表全国 420 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参加了会议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B 项17:【答案】A【解析】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一般有三种: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简单说,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根据通货膨胀理论,如果没有需求增长的伴随,将会出现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最终引起严重的经济萧条。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A 选项【拓展】通货紧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2012 年 7 月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 月份 CPI 同比上涨,PPI 同比下降,中国经济将进入通货紧缩18:【答案】D【解析】完全垄断市场指在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供给者和众多需求者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市场的假设条件有三个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的商品没有任何接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所以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1、厂商数目唯一,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完全垄断市场上垄断企业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独自控制了一个行业的供给。由于整个行业仅存在唯一的供给者,企业就是行业。2、完全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由于垄断企业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供给,也就控制了整个行业的价格,成为价格制定者。完全垄断企业可以有两种经营决策:以较高价格出售较少产量,或以较低价格出售较多产量。3、完全垄断企业的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否则,其他企业可以生产替代品来代替垄断企业的产品,完全垄断企业就不可能成为市场上唯一的供给者。因此消费者无其它选择。4、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要素资源难以流动。完全垄断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其他厂商难以参与生产。完全垄断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都只是一种理论假定,是对实际中某些产品的一种象,现实中绝大多数产品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替代性。完全垄断市场常存在于公用事业部门。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D 选项【拓展】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型中,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信息具有完全性。特点:1、大量买者和卖者 2、产品同质性 3、资源流动性 4、信息完全性19:【答案】C【解析】宏观调控能达到的目标:其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上的。其二: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增加就业不但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8劳动力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从而形成拉动消费、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良性循环。其三:稳定物价。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使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其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供给和需求的大体平衡是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条件,而要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就必须考虑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平衡,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 选项【拓展】常用的宏观调控手段是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社会总供给大大超过总需求时,国家就会运用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以及下调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的货币政策,从而进一步拉动社会需求,使供大于求的状况改变,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逐渐趋于平衡。当社会总需求过热、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时,国家就会运用增加税收、缩减财政支出的财政政策以及上调利率、减少货币流通量的货币政策,从而进一步抑制社会需求,使供不应求的状况改变,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形成大体的平衡20:【答案】C【解析】挤出效应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C 选项说法错误,ABD 选项说法正确,但是本题是选非题,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拓展】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21:【答案】A【解析】非政府组织一词最初是在 1945 年 6 月 26 日在美国旧金山签署的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 71 款使用的。该条款授权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为同那些与该理事会所管理的事务有关的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作出适当安排”。1952 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其决议中把非政府组织定义为“凡不是根据政府间协议建立的国际组织都可被看作非政府组织”。在当时,这主要是指国际性的民间组织。萨拉蒙和安海尔在综合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政府组织所具备的五个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政治学者王绍光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六个特征,即公益性。其中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区分非政府组织与利益集团的最重要区别。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A选项【拓展】政府组织泛指:工商管理部门、商品检验部门、技术监督部门、税务部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海关、公平竞争委员会、政府其他机构和组织。政府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国家的立法、司法与行政机关。其中立法机关负责制定法律,行政机关负责执行法律,司法机关负责运用法律审判案件。狭义的政府仅仅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正是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阶段性 2.系统性 3.服务性 4.法制性22:【答案】B【解析】西方公务员制度首先在英国产生。英国政府在 1870 年颁布枢密院令,建立了考试录用制度。它用这种方式确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建立的公务员制度。从 1870 年到现在,英国的公务员制度经过了多次的调整和改革,使英国的文官制度日趋完善。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B 选项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9【拓展】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23:【答案】D【解析】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125 号令,经 1993 年 4 月24 日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议通过,1993 年 8 月 14 日 发布,自 199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为了实现对国家公务员的科学管理,保障国家公务员的优化、廉洁,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本条例由国务院人事部门负责解释。全文共十八章八十八条。根据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本条例已于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废止。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D 选项【拓展】本题已过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 2005 年 4 月 2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2005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公布 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4:【答案】C【解析】行政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以及专设的行政监察、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广义的行政监督泛指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等多种社会力量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行政外部监督有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行政监督包括行政内部监督和行政外部监督,行政内部监督主要指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属于外部监督。我国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其中一般监督主要包括层级行政监督、主管监督和职能监督;专门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行政外部监督有两大类,一类是法制监督,第二类是社会监督。法制监督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检查监督、党的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舆论、公民批评、公民投票、压力集团等。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C 选项25:【答案】D【解析】按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在我国具体表现为,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均由间接选举产生;因此 D 选项说法错误,ABC 说法均正确。本题是选非题,所以选择 D 选项26:【答案】A【解析】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的特征有以下方面:(1)行政裁决的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2)行政裁决的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经济纠纷。(3)行政裁决在形式上具有准司法性。(4)行政裁决在效果上具有强制性。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A 选项【拓展】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行政裁决主要有以下几类:(1)损害赔偿裁决。这是指行政机关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因涉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引起的赔偿争议所作的裁决。(2)权属纠纷裁决。这是指行政主体对平等主体之间,因涉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某一财产、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所作出的裁决。(3)侵权纠纷裁决。这是指在平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10等主体之间,一方当事人认为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受到了另一方侵犯时,依法请求行政机关制止侵害,并责令侵权方对其侵害行为已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27:【答案】B【解析】A 选项错误.民事诉讼法第 24 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 25 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B 选项正确,1991 年颁布实施的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意见 第 28 条规定,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行为结果发生地。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这样,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有管辖权的法院包括侵犯专利权行为实施地的法院、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结果发生地的法院以及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C 选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七条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D 选项错误,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三十三条【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管辖】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综上所述,本题选择 B 选项28:【答案】A29:单选、根据国际法规则和习惯,一国船舶在另一国领海内享有“无害通过权”。下列关于“无害通过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过另一国领海必须是无害的,即不损害沿岸国的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也不违反国际规则B 在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应当遵守沿岸国的有关法令,如海关、移民、航行安全、环境保护等事项的法律规章C 事先必须通知沿岸国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等相关部门,并办理相关通行手续D 一般情况下,船舶通过另一国领海时必须是持续不停地迅速航行,中途不得停泊【答案】C【解析】外国船舶享有经由一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是国际法公认的规则,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均承认无害通过权这项惯例并把它确定为一种制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在本公约的限制下,所有的国家,不论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其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这是领海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领土主权和领海主权根本区别的关键所在。无害通过指外国船舶(主要指商船)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安宁和平及正常秩序的条件下,可以在不事先通知或征得沿海国同意的情况下,连续不间断的通过其领海的航行权利。领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完全隶属于沿海国地主权管辖之下,为了照顾海洋航行自由地利益,沿海国一向允许外国商船在其领海上无害通过。领海与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