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rbx_jc_wb_jy0101.doc
下载文档

ID:2843580

大小:3.54MB

页数:47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05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crbx_jc_wb_jy0101
医疗卫生招聘《临床专业课》         传染病学   目录   1.传染病学总论   2.病毒性传染病   3.细菌性传染病    第一章 传染病学总论 第一节 感染与免疫      考点一、概念   感染性疾病:病原体感染。   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      关于传染病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均称为传染病   B.只有造成流行的疾病才被称为传染病   C.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因此是同一概念   D.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    『正确答案』D      考点二、感染的过程   清除病原体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   (一)清除病原体   非特异性防御能力   特异性免疫功能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二)隐性感染   病原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病原体通常被清除,但少数人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类型。   (三)显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发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有些传染病可使感染者获得较为稳固的免疫力,另一些传染病免疫力并不牢固。   (四)病原携带状态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人体不出现任何的疾病状态,但能携带并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五)潜伏性感染   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引起显性感染。常见的有疟原虫、结核、水痘病毒等。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这种情况属于   A.清除病原体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正确答案』B   关于隐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   B.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   C.不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D.有的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正确答案』C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部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此种表现是   A.机会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正确答案』B   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   A.机会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正确答案』D   关于感染过程中潜伏性感染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迅速引起显性感染   B.一旦免疫功能下降可引起显性感染   C.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潜伏在各个部位   D.每种感染性疾病均有潜伏性感染    『正确答案』B      考点三、病原体的致病能力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免疫功能两方面的因素   侵袭力: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   毒力:包括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   数量: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   变异性: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产生变异。   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以下方面,但除外   A.侵袭力   B.毒力   C.数量   D.胎血屏障    『正确答案』D   病原体的侵袭力是指   A.病原体的繁殖力   B.病原体产生毒素的能力   C.病原体的数量   D.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正确答案』D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一)传染源   —患者   —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正确答案』D   (二)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   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   虫媒传播   血液、体液传播   其他   (三)人群易感性   易感   流行的周期性   人工免疫影响流行的周期性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正确答案』D    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      考点一、四大基本特征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病学特征   感染后免疫   (一)病原体   微生物、寄生虫、变异蛋白质(朊粒~人类疯牛病)。   特定病原体的检出意义重大。   (二)传染性   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三)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性:非典、甲型H1N1。   季节性:呼吸道常发生在冬、春季节;肠道传染病及虫媒好发于夏、秋季。   地方性:血吸虫病、疟疾等。   外来性   (四)感染后免疫   属特异性、主动、保护性免疫   ——主动免疫:感染后获得、接种疫苗   ——被动免疫:注射抗体、从母体获得   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   ——麻疹、脊髓灰质炎、乙脑持续时间久   ——流感、细菌性痢疾持续时间短   持续时间短可出现再感染、重复感染      考点二、急性传染病的四期经过   潜伏期   前驱期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潜伏期   从病原体入侵到人体开始出现临床症状   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力的强弱而定   数小时:细菌性食物中毒   数天:白喉、细菌性痢疾、猩红热   数月:狂犬病   数年:艾滋病、麻风    第四节 传染病的诊断      考点一、诊断的三个方面   (一)临床资料   —症状、体征、起病方式等   (二)流行病学资料   —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接触史、预防接种史等   (三)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考点二、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大、小便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   (二)病原学检查   病原体的直接检出许多传染病可通过显微镜或肉眼检出病原体而明确诊断   病原体分离   检测特异性抗原   检测特异性核酸      (三)特异性抗体检测   血清学检测   IgM有助于现存或近期感染的诊断、IgG评价人群免疫状态      传染病的病原学检查方法不包括   A.病毒分离   B.细菌培养   C.病原体核酸检测   D.粪便涂片革兰染色    『正确答案』D   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   A.Igg   B.IgA   C.IgM   D.IgD    『正确答案』C    第五节 传染病的预防      考点一、三个预防方面   (一)管理传染源   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及时上报   接触者: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   病原携带者: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针对: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寄生虫病   方法:消毒(预防性和疫源性)、杀虫、卫生措施   (三)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主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   特异性被动免疫:抗毒素、丙球、高滴度免球      考点二、我国法定传染病      属于甲类法定传染病的是   A.鼠疫、炭疽   B.霍乱、炭疽   C.鼠疫、霍乱   D.霍乱、艾滋病    『正确答案』C   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A.改善营养   B.锻炼身体   C.预防接种   D.防止感染    『正确答案』C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考点一、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HAV(甲)、HBV(乙)、HcV(丙)、HDV(丁)和HeV(戊)    肝炎及病毒 病毒核酸 常见病型 肝硬变、癌变 甲型肝炎HAV 属小RNA病毒科 嗜肝病毒属 急性肝炎 无 乙型肝炎HBV 属嗜肝DNA病毒 急、慢 5%~10% 丙型肝炎HcV 属RNA病毒 黄病毒科 急、慢 >50% 丁型肝炎HDV RNA 急、慢 <5% 戊型肝炎HeV RNA属杯状病毒属 急性肝炎 无      考点二、甲型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HA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归类于小RNA病毒科嗜肝RNA病毒属   HAV传染性高于HeV,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   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抗HAV~IgM:是诊断HAV急性感染的指标   —抗HAV~IgG:是保护性抗体,是产生免疫力的标志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粪—口途径:粪便排出病毒,经口腔摄入而感染   —暴发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尤其是生食毛蚶、牡蛎等水产品   秋冬季节、雨水季节、洪水可暴发流行   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感染后免疫力持久   (三)临床特点   临床病例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   预后良好   无慢性化倾向      考点三、乙肝病毒性肝炎   (一)结构   属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   完整的HBV颗粒又名Dane颗粒,直径为42nm   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本身无传染性,但有抗原性。   核心部分:为病毒复制的主体,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      (二)HBV血清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1.HBsAg   出现时间(最先出现):HBV感染后1~2周(潜伏期)   急性自限性肝炎:最长可达20周   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   HBsAg有抗原性而无传染性   2.抗~HBs   出现时间:急性感染后期或HBsAg消失后   抗~HBs为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   抗~HBs对相同HBsAg亚型的HBV再感染有免疫力,但对不同亚型的HBV保护力不完全。   3.HBeAg   HBeAg是HBcAg的降解产物   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   血清HBeAg阳性者中,HBVDNA阳性率为92%左右   4.抗~HBe   出现时间: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   抗~HBe的出现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抗~HBe阳性者中,16.3%~30%左右HBV DNA   5.HBcAg   HBcA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DAne颗粒核心中,到血液中即被降解为HBeAg。   6.抗~HBc   抗HBc~IgM: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   抗HBc~IgG: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   7.HBV DNA   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特意和灵敏的证据。   8.DNAP(DNA多聚酶):是逆转录酶   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指标之一。 序号 项目 临床意义 1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感染后首先出现的标志,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的强弱,如需了解传染性,必须进一步检查HBVDNA 2 乙肝表面抗体 (HBsAB或抗~HBs) 已被感染;或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抗体 3 乙肝e抗原 (HBeAg) 检查感染程度或治疗疗效,阳性表示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4 乙肝e抗体 (HBeAB或抗~HBe) 1.e抗原消失,e抗体出现,乙肝病毒复制活动减弱;2.乙肝病毒发生基因突变,无法产生e抗原,但病毒活动并没有减少 5 乙肝核心抗体 (HBcAB或抗~HBc) IgM——急性感染;Igg康复或慢性感染   大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同时阳性   这是乙肝病毒完整存在的经典和规范模式,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此时检查肝功能,如果转氨酶升高,或做肝穿刺检查,证实炎症存在,表示肝炎呈发病状态,必须治疗。   小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   这是乙肝病毒“大三阳”转变后的形式,过去一直认为乙肝小三阳预示患者的传染性已显著或相对降低,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2.传播途径:血液(体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3.易感人群:高发病区:4~8岁。         考点四、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肝是经济发达国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类型   单链RNA病毒。   目前尚无法检测HCV的抗原成份。   抗~HCV为非保护性抗体,阳性为病毒感染标志。      考点五、丁型病毒性肝炎   HDV为缺陷病毒,必须依赖嗜乙肝DNA病毒才能复制。   HDAg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   传染源:急、慢性丁肝病人及慢性HBV/HDV携带者。      考点六、戊型病毒性肝炎   肠道传播   其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与甲肝类似,不转为慢性   抗HEV~IgM: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   抗HEV~IgG:HEV感染后可长期存在,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HeV体外抵抗力及传染性较HAV低   临床症状及肝损害程度较甲肝重   甲、戊 乙、丙、丁 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 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 体液、血液、母婴 疾病类型 多见于急性肝炎 多见于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 畏寒、发热、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急性感染症状 常有乏力、厌油、肝区不适等症状,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胸前毛细血管扩张,肝大质偏硬,脾大等体征   属于DNA病毒的是   A.甲肝病毒   B.乙肝病毒   C.丙肝病毒   D.丁肝病毒    『正确答案』B   存在病毒但不能确定是否有传染性的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cIgM   E.抗-HBcIgG    『正确答案』A   保护性抗体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cIgM   E.抗-HBcIgG    『正确答案』B   存在病毒且乙肝病毒复制有传染性的是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cIgM   E.抗-HBcIgG    『正确答案』C      考点七         考点八、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病原体:HAV和HEV多见(发热、黄疸亦多见)   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自然病程2~4个月   (一)急性黄疸型肝炎   阶段性明显: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临床无黄疸型多于黄疸型,尤其是乙肝和丙肝   整个病程无黄疸,仅少数可转为黄疸型   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密切接触史   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体征:肝肿大并有压痛、肝区叩击痛,轻度脾大痛   化验:主要指血清ALT增高         考点九、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程超过6个月,或原有乙、丙、丁型肝炎急性发作再次出现肝炎症状   依据病情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可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   中度:介于两者之间   重度:AST、ALT大幅度升高,胆红素升高   肝炎症状:乏力、食欲缺乏、尿黄、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AST升高、白蛋白降低、免疫球蛋白升高。      考点十、於胆型肝炎         考点十一、重型肝炎(肝衰竭)      重型标准:   (1)黄疸,出血,肝小,肝性脑病   (2)肝性脑病(出现在14天内—早)(最重要表现)   (3)凝血酶原活动低于40%   (4)胆红素每日上升≥17.1μmol/L(1mg/dL)以上胆红素总量≥170μmol/L(10mg/dL)以上         考点十二、肝炎肝硬化   (一)代偿性肝硬化   早期肝硬化,属cHild~Pugh A级   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   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失代偿性肝硬化   中晚期肝硬化,属CHilD~Pugh B、C级   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胆红素>3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60%。   有腹水、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   男,28岁。3年来反复乏力、纳差、肝区隐痛,血清转氨酶反复升高,胆红素偏高,血清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体检:面色灰暗、肝掌及蜘蛛痣,肝右肋下2cm,质地中等,脾肋下0.5cm。对此病例的诊断应是   A.慢性活动性肝炎   B.胆道感染   C.类风湿关节炎   D.急性肝炎    『正确答案』A   男,55岁,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症状逐渐加重。尿黄及眼黄1周。2个月前家中装修房子及搬家劳累,慢性乙型肝炎20年,无明显症状,未监测肝功能,未进行抗HBV治疗。查体:慢性病容,神志清,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胀气。脾于肋下可触及,腹水征可疑阳性。实验室检查:ALT 250U/L,AST 300U/L,TBIL 300umoL/L,ALB 30g/L,HBsAg(+)。抗HBc(+)   A.淤胆型肝炎   B.急性重型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   D.亚急性重型肝炎    『正确答案』D      考点十三、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如无特殊并发症,应以休息、营养等一般治疗为主,避免滥用药物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目标HBV DNA阴转   慢性乙肝的治疗:   恩替卡韦:核苷类似物,可抑制HBV DNA的复制   干扰素α:抑制病毒复制   慢性丙肝的治疗:利巴韦林   (三)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及早发现与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防治并发症,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给肝细胞以再生的机会。         考点十四、疾病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   高危人群可每次10~20μg,按0、1、6个月注射,新生儿在首次接(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后1个月和6个月再分别接种1次疫苗。   (2)被动免疫:意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如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后,注射一针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200U或400U。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考点一、概述   又叫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为RNA病毒。   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我国主要是黑线姬鼠、褐家鼠。      我国流行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染源是   A.家鼠   B.黑线姬鼠   C.棕背鼠   D.田鼠    『正确答案』B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A.细菌   B.立克次体   C.病毒   D.螺旋体    『正确答案』C      考点二、发病机制   (一)休克   早期3~7天为原发性休克,主要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于疏松组织,使血容量下降。   少尿期以后发生的休克称为继发性休克,主要是大出血、继发感染和多尿期水与电解质补充不足,导致有效血容量降低。   (二)出血   血管壁的损伤:全身微小血管弥漫损害(基本病理改变)。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   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是主要原因。   (三)急性肾衰竭   主要由于肾血流不足,肾小球和肾小管基底膜的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和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坏死。   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B.心肌损害   C.继发严重感染   D.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容量锐减    『正确答案』D      考点三、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期经过。   1.发热期   起病急,体温:39~40℃之间,热程3~7天   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   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胸部等部位潮红,重者呈酒醉貌。   皮肤和黏膜出血:皮肤充血潮红见于颜面、颈部、胸部。   黏膜出血:软腭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片状出血。   病程4~6天腰、臀部或注射部位出现大片瘀斑或腔道出血(DIC)。   2.低血压休克期   一般发生于病程的4~6天。多数患者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轻型患者可不发生低血压或休克。本期持续一般1~3天。   3.少尿期:病程5~8日,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   4.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的9~14天,尿量逐渐增多,逐渐好转。如治疗不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亦可发生电解质紊乱。   5.恢复期:多尿期后,尿量逐渐恢复为2000mL以下,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一般尚需1~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主症是   A.发热、休克、少尿   B.出血、休克、肾损害   C.发热、出血、肾损害   D.发热、出血、“三痛”    『正确答案』C      考点四、诊断   1.血常规:WBC增高,早期为中性粒增高,后为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检测:   尿蛋白,第4~6病日尿蛋白常为+++~++++,对明确诊断有意义。部分病例尿中出现膜状物。   尿沉渣中可发现大的融合细胞,此细胞中能检出出血热病毒抗原。   3.免疫学检查   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血清IgM和IgG抗体。   第2日即可检出IgM抗体,1:20为阳性。   IgG抗体1:40为阳性,一周后滴度上升4倍有诊断意义。      考点五、治疗   本病治疗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为本病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和就近治疗。治疗要注意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   (一)发热期治疗: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和预防DIC。   1.抗病毒:早期给予利巴韦林(病毒唑),或α干扰素肌注。   2.减轻外渗:卧床休息、平衡盐溶液、路丁、Vc等。   3.改善中毒症状:物理降温为主,中度中毒者地塞米松静滴。   4.预防DIC:低分子右旋糖酐、高凝状态给予小剂量肝素。   (二)低血压休克期   积极补充血容量、纠酸、改善微循环,包括血管活性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三)少尿期治疗原则“稳、促、导、透”,即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和透析治疗。   (四)多尿期治疗原则移行期和多尿早期的治疗同少尿期。多尿后期主要是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五)恢复期治疗原则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定期复查。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五期经过哪项是正确的   A.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C.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D.发热期→中毒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正确答案』C   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确诊依据是   A.临床上表现有"三痛""和三红"   B.血象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C.特异性IgM抗体1:20以上   D.尿中可见膜状物    『正确答案』C   男,48岁,医师,某年12月22日入院,畏寒、发热6天,近4天加重,面部出现出血点,血压下降,紫绀,1天来无尿入院。同年11月去湘西出差,当地有类似发热病流行,12月中旬返长沙。体检:体温36.6℃,血压90/60mmHg,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重病容,神志尚清,全身散在多数出血点,两腋下抓痕样出血,球结膜水肿、充血,血象:WBC 54.1×109/L,PLT 89×109/L。尿蛋白(+++),诊断应首先考虑   A.败血症   B.伤寒   C.钩体病   D.肾综合征出血热    『正确答案』D   患者男性,20岁,农民。因高热伴腰痛4天,无尿2天,于11月22日来诊。查体:T 39.6℃,BP75/55mmHg,神清,颈软,球结合膜充血,右上肢散在小出血点。血WBC 18.5×109/L,N 0.73,L 0.13,异型淋巴细胞0.14。尿蛋白(++++)。血小板为68×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   A.中毒型菌痢   B.流行性出血热   C.败血症   D.伤寒    『正确答案』B    第三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考点一、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脑炎,简称乙脑。   为嗜神经病毒。   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夏秋季,儿童多见。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   A.借飞沫呼吸道传染   B.粪便污染水源和食物经口传染   C.输血输入乙脑病毒   D.带病毒的蚊虫叮咬经皮肤入血    『正确答案』D   关于乙脑,哪项是错误的   A.病原是乙脑病毒   B.流行于夏秋季   C.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   D.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正确答案』D      考点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包括家畜、家禽和鸟类;其中猪(特别是幼猪)是主要传染源,人不是重要传染源(病毒血症期<5天)。   传播途径: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   易感者:10岁以下儿童。         考点三、发病机制         考点四、临床分期   潜伏期一般为10~14日,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四期:   (一)初期(1~3天)   病急,体温在1~2日内高达39~40℃(发热),   急起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   (二)极期(4~10天)   主要表现高热、抽搐、呼吸衰竭   高热:体温>40℃,7~10天或达3周,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意识障碍:由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迷;早的1~2天,多在3~8天出现。   抽搐:病情严重的表现,呈局部或全身抽搐,重型者伴意识障碍。   呼吸衰竭:中枢性为主,延髓呼吸中枢病变。表现为呼吸节律不均和幅度不均,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   (三)恢复期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症状好转,一般于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   (四)后遗症期   5%~20%的重型乙脑留有后遗症,主要是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等。   体温 神志 脑膜刺激征 抽搐 呼衰 病程 后遗症 轻型 <39℃ 清 不明显 - - 1周   普通 <40℃ 浅昏 有 偶有 - 2周 多无 重型 >40℃ 昏迷 明显 反复 ± 2周以上 常有 极重 >40℃ 深昏 明显 持续 ++ <1周或>3周 存活者严重   乙脑典型的临床表现分期应除外   A.初期   B.中期   C.极期   D.恢复期    『正确答案』B      考点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WBC升高,N升高。   2.脑脊液改变:   细胞数轻度升高,蛋白轻度升高,糖正常或高,氯化物正常。   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   3.特异性IgM型抗体:3~4天出现,早期确诊。   乙脑患者早期的特异性诊断检查   A.腰穿检测脑压   B.脑脊液化验检查   C.头颅CT检查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脑IgM抗体    『正确答案』D      考点六、   流脑 乙脑 病原体 传染途径 传染源 流行特点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脑脊液 脑膜炎双球菌 呼吸道 病人、带菌者 冬春、幼儿、散发 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为主 脑、脊髓膜急性化脓性炎 混浊,细菌阳性 乙脑病毒 虫媒、蚊类为媒介 家畜、家禽、人 夏秋、儿童、亚热、热带 嗜睡、抽搐、昏迷等脑实质损害为主 脑实质Nc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 透明,无细菌 病种 流行病史 临床表现 脑脊液(csF)检查 压力 外观 WBC 蛋白质 糖 氯化物 病原体 流脑 冬春季 皮肤瘀点斑 ↑↑↑ 脓样 >数千或上万 ↑↑ ↓↓ ↓ 脑膜炎双球菌 其他化脑 无季节原发病 原发病灶 ↑↑↑ 脓样 似流脑 ↑↑ ↓↓ ↓ 其他化脓细菌 结脑 无季节结核史 缓起,结核中毒症状 ↑↑ 微混,有薄膜 数十或数百 ↑↑ ↓ ↓↓↓ 结核分枝杆菌 乙脑 夏秋季 脑实质损害 ↑ 清亮或微混 似结脑 ↑ 正常 正常 特异性IgM+      考点七、治疗   对症治疗   (1)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体温控制在38℃左右为宜   (2)抽搐:脑水肿引起者应以脱水、给氧为主。   (3)呼吸衰竭:治疗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气体交换   (4)脑水肿与颅内高压的治疗:常用脱水剂为20%甘露醇   (5)循坏衰竭:可根据情况补充血容量      考点八、预防   防蚊、灭蚊、预防接种是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   A.隔离病人   B.防蚊、灭蚊   C.管理动物传染源,如猪等   D.防蚊、灭蚊与疫苗接种    『正确答案』D   关于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意识障碍时间越长,病情则越重   B.重者可有脑疝表现   C.部分病人出现抽搐、意识障碍   D.病程早期皮肤可见瘀点    『正确答案』D   7月间,3岁男孩,突起高热、抽搐、昏迷5日,脑膜刺激征阳性,血象:WBC 17.0×109/L,N 0.80,L 0.20,脑脊液常规:WBC 5.0×106/L,蛋白0.5g/L,首先应做什么检查   A.血培养+药敏   B.血涂片找疟原虫   C.肛拭子或冷盐水灌肠送大便常规及培养   D.乙脑特异性IgM抗体    『正确答案』D   8岁男孩,9月2日,因发热、头痛、嗜睡三天入院。体温40℃,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0.1×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糖2.8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0.8g/L,周围血象WBC 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诊断为   A.中毒性痢疾   B.结核性脑膜炎   C.流脑   D.乙脑    『正确答案』D 第四节 艾滋病(AIDS)      考点一、概述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   RNA逆转录病毒         考点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75 %   血行传播   母婴传播      下述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主要转播途径   A.性接触传   B.注射及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C.母婴传播   D.器官移植传播    『正确答案』D   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   D.握手    『正确答案』D      考点三、发病机制      HIV主要感染下列哪种细胞   A. CD4+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神经胶质细胞    『正确答案』A      考点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平均8~9年,可短至数月,长达15年。   (一)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的2~4周左右,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咽炎;恶心、呕吐、腹泻。   (二)无症状期:   通常无临床症状或体征,具有传染性。CD4+T淋巴细胞数呈进行性减少。一般持续6~8年。   (三)艾滋病期:   发热、盗汗、体重下降,腹泻等症状   记忆力减退、淡漠、头痛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全身淋巴结肿大   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机会感染   1.肺感染: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免疫缺陷病人典型)   2.结核病:鸟型结核杆菌   3.中枢神经系统:弓形虫、新型隐球菌病   4.真菌及病毒感染: 念珠菌、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   5.恶性肿瘤   KApp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宫颈癌      引起艾滋病人肺部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肺炎双球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肺孢子虫    『正确答案』D   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   A.2~10天   B.2~10周   C.2~10个月   D.2~10年或更长    『正确答案』D   艾滋病患者常见的继发肿瘤是   A.卡氏肉瘤   B.肺癌   C.肝癌   D.结肠癌    『正确答案』A      考点五、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免疫学检查   CD4+T淋巴细胞检测   ●血生化检查   ●病毒及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AIDS患者 正常(×109/L) CD4 <0.2 1(0.8~1.2) CD4/CD8 <1 1.2~2.1 淋巴细胞总数 <1 2~3   病毒及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   1.分离病毒:操作复杂主要用于科研   2.抗体检测:   HIV-1/HIV-2抗体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   筛查加确诊:ELISA连续两次阳性进一步免疫印迹法证实   3.抗原检测:血清HIVp24抗原,有助于抗体产生的窗口期和新生儿诊断   4.病毒载量测定   5.耐药检测   6.蛋白质芯片      考点六、诊断   ●无原因的免疫功能低下。   ●患有卡氏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