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8
年高
历史
新课
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4分)表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3.(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4.(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5.(4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6.(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7.(4分)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8.(4分)表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9.(4分)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10.(4分)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11.(4分)表: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表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12.(4分)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用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分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圣人)
中中
(仁人)
中下
(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恒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15分)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载撒。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6.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考点】2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耕作技术。需要掌握战国以前铁器使用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分析理解。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是汉朝,故A项错误。
图中虽然新疆地区也发现了铁器实物,但是无法得出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和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故BC两项错误。
依据图示可知,战国以前铁器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其他地区,因此出现图示的分布状况,因此图示说明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战国以前铁器使用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分)表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考点】1K: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从汉到元的选官制度。需要掌握科举制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宋朝科举制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表格可知,两宋时期宰相祖辈任官分布有高级官员、中级官员、低级官员以及无官职记录,其中无官职记录人数最多,结合所学可知,宋朝进行科举制改革,使得做官范围大大扩大,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B项正确。
南宋时期高级官员的数量大大下降,说明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故A项错误。
表格反映的是两宋时期宰相祖辈任官分布情况,不能得出宰相权力日益下降,故C项错误。
宋朝科举制度的功能是强化,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科举制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考点】3F: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解答】依据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B正确。
A项说法片面,排除。
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
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年代适中。
4.(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考点】Y4:史料的重要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需要掌握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材料“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可以看出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故D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出版个人著作问题,不能说明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的信息,故B项错误。
经世致用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5.(4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考点】P4:严复的民主思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维新思想。需要掌握严复宣传进化论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严复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严复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目的是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故D项正确。
严复并没有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故A项错误。
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主张维新改良,不主张革命,故B项错误。
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主张,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其不可能传播“中体西用”思想,故C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严复宣传进化论的目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考点】7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20年”、“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依据题干材料“1920年”、“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可知,说明马克思主义影响利益增强,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民主与科学观念,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实业救国运动,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4分)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考点】G6: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八大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明确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即由阶级矛盾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据此依据材料“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可知C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法制建设才逐渐开始迈向制度化A。
1997年中央正式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故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8.(4分)表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考点】GE: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依据图片信息可知,农业行业在建设,农业以外的行业增加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农村经济体制导致剩余劳动力急剧增加关系密切,故A正确。
B项说法不合史实,排除。
1992年中央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C。
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9.(4分)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考点】48: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需要掌握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雅典公民参政议政十分活跃,故B项正确。
A项绝对化,是对材料的误解,应排除。
依据材料时间“公元前5世纪”可知,处于伯里克利改革时期,当时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没有出现危机,故C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内乱引发思想纷争,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状况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4分)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
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
【考点】87:启蒙运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需要掌握启蒙运动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抓住关键信息“18世纪前半期”、“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结合法国启蒙运动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18世纪前半期”可知,处于启蒙运动时期;依据材料“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大大解放,因此出现材料现象,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故B项错误。
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加强,故C项错误。
D项中的平等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国启蒙运动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4分)表: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烟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表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考点】D1: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需要掌握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表格可知,1929~1930年到1930~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负增长加剧,说明工人生活条件下降,结合其时间和所学可知,说明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
A项中的失效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当时处于经济危机时期,产业结构迅速调整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
政府财政支出锐减不是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2.(4分)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考点】CB:赫鲁晓夫改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需要掌握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解题的关键是对“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可以看出七年经济计划仍然在强调发展重工业,说明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
马歇尔计划提出是在1947年,故B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与材料不符合,故C项错误。
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用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分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考点】5J:中外城市化进程比较.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西方的城市化进程。考查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以及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需要掌握上海和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原因、影响。
【解答】(1)本小问的相同因素,依据材料一“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 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依据材料二“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可以得出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结合材料一、二中的时间,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制度突破。
(2)本小问的条件,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3)本小问的问题,依据材料二“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结合所学可知,注意问题是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故答案为:
(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
(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点评】本题考查对上海和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圣人)
中中
(仁人)
中下
(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恒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考点】3V:中国古代史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知识,是全国卷历史命题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求新求变的思路。本题契合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解题的关键是通过阅读材料找出自己的看法,该看法一定要明确;其次说明时要史论结合。
【解答】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发现,班固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相应的等级分类,一共九个等级,以德、智、功为依据,并加以品第,而且表格中只有古人,没有今人(汉代人),明显,他的目的是要章显所表之人的“善”“恶”,以“劝诫后人”。有以同类的古人为准,暗示出“今人”该列何等的目的。据此可知观点有:班固按等级评价人物,儒家思想影响重大。例如,秦始皇是一个颇难品评的人人物,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是其“功但在位施行暴政,民怨载道,班固把他列于第六品,相对汉朝的皇帝,同样功过参半的,在《古今人表》中就可以暗示出来,反映出班固把这(些)皇帝列于何等。这种撰述方法,既表达了褒贬人物,微言大义的精神,同时避免政治上的压力。再对材料进行整体分析后,由此提出看法;可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对自己的看法予以说明,也就是写出原因。如,看法一表中人物按善恶贤愚划分等级,说明一儒家思想在汉代居主流地位。
故答案有:
观点:班固按等级评价人物,儒家思想影响重大。
分析:材料将历史人物分为九等,标准多样,儒家思想是重要标准之一。例如,秦始皇是一个颇难品评的人物,他统一六国,结束战乱,是其“功但在位施行暴政,民怨载道,班固把他列于第六品,相对汉朝的皇帝,同样功过参半的,在《古今人表》中就可以暗示出来,反映出班固把这(些)皇帝列于何等。这种撰述方法,既表达了褒贬人物,微言大义的精神,同时避免政治上的压力。看法一表中人物按善恶贤愚划分等级,说明一儒家思想在汉代居主流地位。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综合性加强,开放性较强。总体难度偏高。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15分)材料 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载撒。
﹣﹣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
【考点】MI: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以及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的不同。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
(2)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可以得出受西方、日本的影响;“保卫局由官商合办”可以得出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故答案为:
(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
(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
【点评】本题考查对湖南保卫局创建相关知识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6.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
﹣﹣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考点】T1:第二次世界大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本题考查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依据材料“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2)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依据材料“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等可得出结论。
【解答】(1)依据材料“国成立经济作战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等可知措施有: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
(2)依据材料“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