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05
山东
高考
文科
数学
答案
2005年山东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第I卷(共60分)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P(A+B)=P(A)+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P(A·B)=P(A)·(B)
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是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如果,则序号n等于 ( )
A.667 B.668 C.669 D.670
2.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3.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
4.已知函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此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其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B.此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其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C.此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2,其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D.此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其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5.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区间[-1,1]上单调递减的是 ( )
A. B.
C. D.
6.如果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之和为128,则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 )
A.7 B.-7 C.21 D.-21
7.函数则a的所有可能值为( )
A.1 B.- C. D.1,
8.已知向量a、b,且a+2b,-5a+6b,=7a-2b,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 )
A.A、B、D B.A、B、C C.B、C、D D.A、C、D
9.设地球半径为R,若甲地位于北纬45°东经120°,乙地位于南纬75°东经120°,则甲、乙两地的球面距离为 ( )
A.R B.R C.R D.R
10.10张奖券中只有3张有奖,5个人购买,每人1张,至少有1人中奖的概率是( )
A. B. C. D.
11.设集合A、B是全集U的两个子集,则A B是( UA)∪B=U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2.设直线关于原点对称的直线为. 若与椭圆的交点为A、B,点P为椭圆上的动点,则使△PAB的面积为的点P的个数为 ( )
A.1 B.2 C.3 D.4
第Ⅱ卷(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答案须填在题中横线上.
13.某学校共有教师490人,其中不到40岁的有350人,40岁及以上的有140人,为了解普通话在该校教师中的推广普及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体教师中抽取一个容量为70人的样本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中在不到40岁的教师中应抽取的人数是 .
14.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右准线l与两条渐近线交于P、Q两点,如果△PQF是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 .
15.设、满足约束条件则使得目标函数的值最大的点
(,)是 .
16.已知m、n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
②若.
③若
④m,n是两条异面直线,若.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
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袋中装有黑球和白球共7个,从中任取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为.现有甲、乙两人从袋中轮流摸取1球,甲先取,乙后取,然后甲再取……取后不放回,直到两人中有一人取到白球时即终止.每个球在每一次被取出的机会是等可能的,用ξ表示取球终止时所需要的取球次数.
(Ⅰ)求袋中原有白球的个数;
(Ⅱ)求取球2次终止的概率;
(Ⅲ)求甲取到白球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其中,
(Ⅰ)求m与n的关系表达式;
(Ⅱ)求的单调区间.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AB=2,AA1=1,直线BD与平面AA1B1B所成的角为30°,AE垂直BD于E,F为A1B1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E与BF所成的角;
(Ⅱ)求平面BDF与平面AA1B所成二面角
(锐角)的大小;
(Ⅲ)求点A到平面BDF的距离.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前n项和为Sn,且Sn+1=2Sn+n+5(n∈N*)。
(Ⅰ)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令.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动圆过定点,且与直线相切,其中.
(Ⅰ)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的方程;
(Ⅱ)设A、B是轨迹C上异于原点O的两个不同点,直线OA和OB的倾斜角分别为
α和β,当α、β变化且α+β=时,证明直线AB恒过定点,并求
出该定点的坐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B 5.D 6.C 7.C 8.A 9.D 10.D 11.A 12.B
二、填空题
13.50 14. 15.(2,3) 16.③④
三、解答题:
17.解法一:
由已知,得
又,所以
解法二:
由已知,得
18.解:(Ⅰ)设袋中原有n个白球,由题意知:,
所以,解得(舍去),即袋中原的3个白球.
(Ⅱ)记“取球2次终止”的事件为A,
则
(Ⅲ)记“甲取到白球”的事件为B.
“第i次取出的球是白球”的事件为Ai,i=1,2,3,4,5,
因为甲先取,所以甲只有可能在第1次,第3次和第5次取球,
∴P(B)=P(A1+A3+A5),
因为事件A1、A3、A5两两互斥,
∴P(B)=P(A1)+P(A3)+P(A5)
19.(I)解:,因为是的一个极值点,所以
,即,所以
(II)解:由(I)知,
1° 当时,有,当变化时,与的变化如下表:
(,1)
1
(1,+)
<0
0
>0
0
<0
单调递减
极小值
单调递减
极大值
单调递减
由上表知,当)单调递减,在(,1)单调递增,
在(1,+)单调递减.
2° 的变化如下表:
1
(1,)
(,+)
>0
0
<0
0
>0
单调递增
极大值
单调递减
极小值
单调递增
由上表知,当单调递增,在(1,)单调递减,
在(,+)单调递增.
20.解法一: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以AB所在直张为x轴,AD所在直线为y轴,AA1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由已知AB=2,AA1=1,可得A(0,0,0),
B(2,0,0),F(1,0,1)
又AD⊥平面AA1B1B,
从而BD与平面AA1B1B所成的角即为∠DBA=30°,
又AB=2,AE⊥BD,AE=1,AD=
从而易得
(Ⅰ)∵
∴
即异面直线AE、BF所成的角为
(Ⅱ)易知平面AA1B的一个法向量=(0,1,0)。
设=(x,y,z)是平面BDF的一个法向量。
由,
取n=(1,), ∴cos<m, n>=
即平面BDF与平面AA1B所成二面角(锐角)大小为arccos 。
(Ⅲ)点A到平面BDF的距离,即在平面BDF的法向量n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所以距离
所以点A到平面BDF的距离为
解法二:(Ⅰ)连结B1D1,过F作B1D1的垂线,垂足为K,
∵BB1与两底面ABCD,A1B1C1D1都垂直,
∴
又
因此FK//AE。
∴∠BFK为异面直线BF与AE所成的角。
连结BK,由FK⊥面BDD1B1得FK⊥BK,
从而△BKF为Rt△,
在Rt△B1KF和Rt△B1D1A1中, 由得
又, ∴
∴异面直线BF与AE所成的角为
(Ⅱ)由于DA⊥面AA1B,由A作BF的垂线AG,垂足为G,连结DG,由三垂线定理知BG⊥DG,
∴∠AGD即为平面BDF与平面AA1B所成
二面角的平面角 且∠DAG=90°,
在平面AA1B中,延长BF与AA1交于点S,
∵F为A1B1的中点,,
∴A1、F分别为SA、SB的中点,
即SA=2A1A=2=AB,
∴Rt△BAS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垂足G点实为斜边SB的中点F,即F、G重合。
易得AG=AF=,在Rt△BAS中,,
∴ ∴
即平面BDF与平面AA1B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为
(Ⅲ)由(Ⅱ)知平面AFD是平面BDF与平面AA1B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
∴面AFD⊥面BDF。
在Rt△ADF中,由A作AH⊥DF于H,则AH即为点A到平面BDF的距离。
由AH·DF=AD·AF,得
所以点A到平面BDF的距离为。
21.
解:(Ⅰ)由已知 ∴
两式相减,得
即 从而
当n=1时,S2=2S1+1+5, ∴ 又
从而 故总有
又∵
从而
即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Ⅱ)由(Ⅰ)知
.
从而
22.
解:(Ⅰ)如图,设M为动圆圆心,记为F,
过点M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N.
由题意知:
即动点M到定点F与定直线的距离相等,
由抛物线定义知:点M的轨迹为抛物线,其中为焦点,为准线.
所以轨迹方程为
(Ⅱ)如图,设,由题意得
又直线OA,OB的倾斜角,满足
所以直线AB的斜率存在,否则,OA,OB直线的倾斜角之和为
从而设AB方程为
显然联立消去x,
得由韦达定理知 (*)
由
=
将(*)式代入上式整理化简,得:.
此时,直线AB的方程可表示为:
即
所以,直线AB恒过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