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05
广东
高考
地理
答案
2005年广东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B.140多亿年
B.140多亿千米D.140多亿光年
2.关于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结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
B.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地区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C.高纬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
D.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温室效应的作用,高纬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
3.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三角洲平原B.黄土高原面C.大陆架D.沙丘
4.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1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A.30°N,90°E
B.60°N,150°E
C.36°34′N,90°E
D.53°26′N,150°E
图2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2回答5-6题。
5.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1:20000和1:5000
6.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350米
C.300米和250米D.200米和300米
7.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8.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
A.东北、华北降雨,华南连绵阴雨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B.华北、华南降雨,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C.东北、华北降雨,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旱
D.东北、华北、华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9.关于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叙述正确的是
A.“三江”指长江、黄河、澜沧江B.“三江”指长江、黄河、珠江
C.该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区D.该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上
图3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3回答10~11题。
10.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11.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12.关于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表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各纬度带的表现相同
B.山地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越多
C.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相同
D.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13.由广东倡议成立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包括了珠江流域的省(区)及其周围地区,其中有水系与珠江相通的省(区)是
A.粤、闽、赣、黔、滇、桂B.桂、赣、粤、滇、黔、川
C.赣、粤、湘、桂、滇、黔D.琼、闽、桂、滇、粤、黔
14.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D.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回答15-16题。
15.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O℃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
B.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
16.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D.生产工艺水平低
图4为.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读图4回答17-18题。
17.图4中a、b、c三条曲线,表示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曲线分别是
A.b、a B.a、b C.b、c D.c、a
18.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从经济发展模式看,属于资源型、科技型、资源与科技混合型的国家分别是
A.沙特阿拉伯、美国、法国B.科威特、英国、日本
C.伊拉克、荷兰、俄罗斯D.伊朗、加拿大、新加坡
20.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
A.尽量利用省道、国道为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网络
B.道路规划要超前,尽量拓宽路面,增加车道
C.优先构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D.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21.如果地球的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与纽约的昼夜长短一样B.广东地区的四季更加分明
C.大气环境将改变,两极变暖D.北半球中纬度7月份气温将变低
22.关于地方时,正确的说法是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B.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
C.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
D.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2004年12月26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23-24题。
23.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24.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德国鲁尔区曾是世界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区位条件优越,20世50年代后,经济逐步衰退。60年代后,鲁尔区实施综合整治,经济转向繁荣,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回答25-26题。
25.鲁尔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B.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C.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D.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26.鲁尔区主要的整治措施是
A.美化环境,消除污染,开拓市场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结构
C.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美化环境
D.进行工业区的总体规划,完善公共设施
27.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
A.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
B.河湟谷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
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药用植物
28.下列关于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原则,正确的是
A.商业中心以集聚为原则,布局应靠近行政中心
B.商业中心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布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C.商业中心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布局在市区环路边缘主要干道交叉口四周
D.商业中心以购物方便为原则,布局在居住区内
29.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科技进步
B.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C.经济全球化给所有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
D.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30.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环境保护
D.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C.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
D.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应公平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80分)
31.现代经济发展虽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有所减弱,但由于受产业传统和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仍表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类型。读图5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1)图中B、F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水稻种植业区 、 混合农业区。 H 处(填写图中字母)的 潘帕斯 草原是大牧场牧牛业。C处是世界著名的 北海道 渔场。
(2)一些大河河口地区通过发展江海联运,形成了著名的港口城市,如图中的 A 、 E
(填写图中字母)。
(3)有的地方依托附近矿产发展重工业,如图中的 G 处(填写图中字母)。
(4)有的地方成为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如图中的 D 处(填写图中字母),其原因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交通方便,有高等院校和军事定货 。
32.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共18分)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
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
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资源分布不均匀,资源组合不协调 ,其结果不仅造成运输紧张,同时使 生产成本 增高。
(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 有的矿产资源相对短缺 ,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造成很大压力。
(3)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 水资源利用率低 ,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相对落后。
33.图6是某区域的示意图,北回归线从本区北部花岗岩和变质岩山区穿过,中部为海积平原,南部为花岗岩丘陵,奇石岛上怪石林立,区内人口约28万,县城距最近的大城市200千米,海沙镇水路经西面海湾到某沿海大城市40海里。根据以上资料,结合图6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请概括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岸线漫长,人多地少。
(2)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坡地宜种植 水土保持林 ;100—200米的坡地宜种植 亚热带经济作物 ;100米以下平地宜种植 粮食作物和蔬菜 ;在沿海沙地应种植 防护林 。
(3)晒盐的海水最好从 B (填写图中字母)海湾引入,若规划建设一个海滨泳场、深水港和工业区,最好分别选址在 C 处、 D 处和 F 处(填写图中字母)。
(4)根据该地区的资源状况,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该地区资源缺乏,但海运方便,发展海岛旅游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渔业,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和临港工业,但要注意保护海洋环境和防御台风等自然灾害。
34.图7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18分)
(1)a、b、c三条曲线, a 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 E\G (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 A (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 枯枝落叶层 层、腐殖质层、 淋滤层 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对应的地带性植被、土壤类型分别是 亚寒带针叶林 、 灰化土 。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 温带荒漠 ,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 缺水 。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 降水量少于蒸发量 ;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 高温多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
35.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共8分)
实验用材:有轴的球状物,地球仪,撑开的雨伞,墨水和清水等。
实验步骤:1.将球状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物上滴适量的墨水滴。
2.正确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
3.观察并描述墨滴流痕的偏转方向。
4.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2、3步骤,但偏转方向与2步骤相反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表物体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