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全国百强校
精品
解析
全国
百强校
河北省
衡水
中学
2017
届高三
第二
学期
考试
生物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第二学期九调考试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都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B. 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原因不一定是细胞癌变
C. 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tRNA组成
D. 蓝藻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有的原核生物如硝化细菌等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A项错误;细胞癌变、细胞衰老、细胞分化都能导致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B项正确;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C项错误;蓝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项错误。
2. 下表各选项中,符合“M—定能推理得出N结论”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3. 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屮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
B.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 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
D. 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答案】B
【解析】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可以将牛胰核糖核酸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说明因破坏了蛋白质中的空间结构而导致该酶失去了活性,A项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取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序列以及空间结构,B项正确;这个实验证明了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C项错误;这个实验说明外界环境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D项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意中的“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可使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及“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后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该酶活性得以恢复”这一解题的切入点,结合所学“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功能的相关知识”逐一分析各选项,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4. 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DNA分子数为
C. 若子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含3H,则细跑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 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答案】C学_科_网...
【解析】试题分析:A、只能是有丝分裂(根据第一句话确定有丝分裂),要注意第一次分裂后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都有1条链被标记,但第二次分裂后期半数染色体被标记,只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被标记的染色体是随机分配移向两极的,所以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被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在0-2N间随机的,A错误;
B、只能是减数分裂(根据第一句话确定是减数分裂),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的N条染色体都被标记,B错误;
C、根据第一句话确定是减数分裂,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了一次,亲代DNA复制一次成为两个DNA分子,亲代的两条母链分布在两个DNA分子中,若子细胞中都含有3H,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四个精子都有标记,C正确;
D、同源染色体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可能进行的是有丝分裂,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半保留复制和有丝分裂和件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的行为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5. 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或是双向的
B.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传送激素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C. 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都是通过它的防卫与监控功能来实现的
D. 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答案】D
6. 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质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负反该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B. 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C. 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D. 该湿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答案】C
【解析】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所以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负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A项正确;废弃的农田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甚至还有生物的繁殖体,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人类活动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项正确;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在物质上能够自给自足,但在能量上,需吸收太阳能,即在能量上不能自给自足,C项错误;该湿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地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 下图中甲是叶绿体膜上磷酸转运器及相关生理作用示意图。磷酸转运器是三碳糖磷酸与无机磷酸的反向转运蛋白,它可将三碳糖磷酸转运到叶绿体外,同时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将Pi回到叶绿体基质中,在光合作用产物运输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图乙是水稻在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时内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00和19:0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突然停止光照,①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
(2)若合成三碳糖磷酸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______________(填“有利于”或“ 不利于”)淀粉和③的合成,其中③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通常情况下,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产物(三碳糖磷酸)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物,其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
(4)据图乙推断,24小时内不能产生图甲中④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若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B点将向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5)测得该植物一昼夜O2的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一昼夜的呼吸速率不变,则图中阴影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0mg。出现乙图中C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三碳化合物 (2). 上升/增加 (3). 不利于 (4). 脂质、氨基酸、蛋白质 (5). 蔗糖 (6). 0:00—5:00 和 20:00—24:00 (7). 右 (8). 大于 (9). 温度高引起部分气孔关闭
【解析】本题结合图形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要求考生能根据甲图即题干的提示判断出图中的①是三碳化合物,②是三碳糖磷酸,③是脂质、氨基酸、蛋白质等,④是[H]和ATP;同时明确,若合成三碳糖磷酸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会导致叶绿体基质中Pi的积累,将不利于淀粉和③的合成。图乙中,A、B两点植物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即实际光合速率为0,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有光照的时间段内植物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氧气量,该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生长。还需要明确环境条件改变时,叶绿体内三碳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分析及图乙中C点出现的原因分析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1)图甲中①的名称是参与卡尔文循环的三碳化合物;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由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量减少,暗反应消耗的三碳化合物减少,而三碳化合物的生成量基本不变,所以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学_科_网...
(2)分析图形可知,若合成三碳糖磷酸的速率超过Pi转运进叶绿体的速率,则会导致叶绿体基质中Pi的积累,不利于淀粉和③的合成,其中③主要包括脂质、氨基酸、蛋白质。
(3)图中显示,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产物可用于合成多种有机物,通常情况下,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蔗糖。
(4)图甲中④是水光解的产物氧气和[H],分析图乙可知,0:00-5:00和20:00-24:00 时段没有光合作用,故该时段内不能产生图甲中氧气和[H];B点时植物净光合速率=0,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若适当增加环境中CO2的浓度,实际光合速率增大,B点将向右移动。
(5)测得该植物一昼夜O2的释放量为300mg ,即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假设该植物在一昼夜的呼吸速率不变,即呼吸速率=12mg/h,则图中阴影部分(净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应大于300mg。出现乙图中C的原因是温度高引起部分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
8. 为了探究肾上腺素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科学家曾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肾上腺素施加到肝脏切片上,发现有大量的葡萄糖生成,生成量较没有施加过肾上腺素的肝脏切片超出许多。
实验二:将肝脏细胞制成匀浆,并将部分匀浆离心获得上清液和沉淀物,然后进行了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实验选择肝脏切片或由肝细胞制成的匀浆为材料,主要理由是肝细胞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
(2)实验一的结果表明:肾上腺素具有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第1组实验表明:肾上腺素的施加能够__________酶A的含量;第2组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很可能是通过实现它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第3、4组实验表明:肾上腺素的受体蛋白存在__________(上清液、沉淀物)中。实验二涉及的自变量包括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在进行实验二时,发现施加过肾上腺素的实验材料(匀浆、上清液或沉淀物)中均检测到物质X,将物质X直接添加到其对照实验中,发现酶A的相对含量明显上升。请推测肾上腺素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答案】 (1). (肝)糖原 (2). 促进(肝)糖原分解 (3). 增加 (4). 促进酶B转化为酶A (5). 沉淀物 (6). 有无肾上腺素、有无添加酶B、不同实验材料(匀浆、上清液或沉淀物) (7). 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物质X→酶B转化为酶A→糖原分解
【解析】试题分析:(1)本实验是研究肾上腺素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实验实验材料中应含有丰富的糖原。
(2)将肾上腺素施加到肝脏切片上,发现有大量的葡萄糖生成,生成量较没有施加过肾上腺素的肝脏切片超出许多。说明肾上腺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的作用。
(3)实验二中,比较不同组别可见涉及的自变量包括有无肾上腺素、有无添加酶B、不同实验材料(匀浆、上清液或沉淀物)等;第1组实验表明:肾上腺素的施加能够增加酶A的含量;第2组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很可能是通过促进酶B转化为酶A实现它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第3酶A的相对含量明显低于第4组,表明肾上腺素的受体蛋白存在于沉淀物中。
(4)将物质X直接添加到其对照实验中,发现酶A的相对含量明显上升。可能是因为肾上腺素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机理是肾上腺素→受体蛋白→物质X→酶B转化为酶A→糖原分解。
考点:本题考查肾上腺素在糖原分解中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实验设计原则的要点,能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9. 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基因A、a控制,植株的高矮性状由基因D、d控制,正常叶和缺刻叶片由基因B、b控制,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白花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控制花色遗传的这对基因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对实验结果中花色性状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否定融合遗传。A、a基因与D、d基因的遗传_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代高茎粉花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_______________。
(2)F2高茎红花植株有__________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欲研究D、d与B、b基因之间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利用某高茎正常叶植株M进行单倍体育种,最终可以获得4种表现型的__________(单倍体或二倍体)植株,若其比例约为:高茎正常叶:高茎缺刻叶:矮茎正常叶:矮茎缺刻叶=3:7:7:3,则说明其遗传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让M自交,理论上,后代矮茎缺刻叶的比例为__________。
【答案】 (1). 符合 (2). 能 (3). 符合 (4). 高茎粉花∶高茎白花∶矮茎粉花∶矮茎白花=1∶1∶1∶1 (5). 2 (6). 1/3 (7). 二倍体 (8). 不符合 (9). 9/400
【解析】试题分析: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题图中F2的各相对性状的数量关系,据此结合题意,围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 某种植物花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因此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F1粉花自交所得的F2中,出现了三种表现型,且红花:粉花:白花=(59+21):(121+39):(60+20)=1:2:1,说明花色的遗传为不完全显性,粉花为Aa,红花和白花之一为AA,另一为aa,能否定融合遗传;F1高茎自交所得的F2中,高茎:矮茎=(59+121+60):(21+39+20)=3:1,说明F1高茎的基因型为Dd;在F2中,高茎红花:高茎粉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粉花:矮茎白花≈3:6:3:1:2:1,说明A、a基因与D、d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综上分析,F1高茎粉花的基因型为AaDd,让其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Dd: aaDd: Aadd:aadd=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高茎粉花:高茎白花:矮茎粉花:矮茎白花=1:1:1:1。
(2) F2高茎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AADD、AADd(或aaDD、aaDd),比例为1:2,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
(3) 单倍体育种的过程是:常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正常的植株,然后从中选择出我们所需要的类型。利用某高茎正常叶植株M进行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四种表现型的二倍体植株,说明植株M的基因型为DdBb。若D、d与B、b基因之间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利用植株M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获得的二倍体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比例约为髙茎正常叶:高茎缺刻叶:矮茎正常叶:矮茎缺刻叶=1:1:1:1,而实际却为3:7:7:3,这说明D、d与B、b基因之间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植株M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BD:bD:Bd:bd=3:7:7:3。如让M自交,理论上,后代矮茎缺刻叶的比例为3/20×3/20=9/400。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植株M自交所得后代中,矮茎缺刻叶所占比例的分析。解题的切入点在于明确:单倍体育种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与亲本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相同,据此结合题意推测出植株M产生的雌雄配子及其比例,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学_科_网...
10. 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及其天敌——青蛙等生物,图甲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某几个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图乙表示卷叶螟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次级消费者指的是__________,①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
(2)甲图中,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中,h表示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内的能量。
(3)由甲图可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利用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的能量。
(4)图乙中,e点时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__;为获得水稻产量的最大收益,应将卷叶螟种群密度至少控制在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点之前。
【答案】 (1). 青蛙 (2). 呼吸作用 (3). a或g (4). 遗体、残骸 (5). e/b×100% (6). g、h、i (7). K值(环境容纳量) (8). c
【解析】试题分析:梳理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种群数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据此依题意从图甲和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确定图甲中各字母所示过程的含义和图乙中各字母所示时间点与种群数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依题意可知:在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属于生产者,卷叶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属于次级消费者。图甲中的①、②、③依次表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2)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包含在a或g中。h表示储存在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内的能量。
(3) 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b,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为e,所以该系统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为e/b×100%。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即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各营养级生物的遗体、残骸等废弃物中的能量,即具体利用的是g、h、i中的能量。
(4) 图乙中e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零,此时卷叶螟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c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为获得水稻产量的最大收益应该将卷叶螟种群密度至少控制在K/2之前,即c点对应的种群密度之前。
【点睛】易错提示:由于“粪便中有机物的能量”未被同化,所以仍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与上一营养级遗体残骸所含的能量性质相同,属于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11. Ⅰ.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常用石油醚着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胡萝卜素提取的因素很多,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来说,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鉴定。
Ⅱ.下面是提取柠檬油的实验操作流程图,请根据流程图回答问题:
(3)C过程一般加入相当于柠檬果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
(4)D过程为____________,目的是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4)不采取水中蒸馏法提取柠檬精油的原因是:水中蒸馏法会导致____________。
【答案】 (1). 石油醚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 (2).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3). 反比 (4). 萃取 (5). 纸层析 (6). 柠檬油易于与水分离 (7). 过滤 (8). 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解析】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胡萝卜素的提取和柠檬精油的提取)等相关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从题图中提取信息并结合题意作答。
(1) 用萃取法来提取胡萝卜素时,所用萃取剂如石油醚等应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胡萝卜素萃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一般来说,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反比关系。
(2) 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萃取法来提取。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的常用方法是纸层析法。
(3) 为了使柠檬油易于与水分离,在压榨过程中常加入相当于柠檬果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
(4) 压出液中含有柠檬油和大量的水分,还有一些糊状残渣等杂质,需要将这些糊状残渣等杂质除去,因此D过程为过滤。
(5) 由于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因此不宜采取水中蒸馏法提取柠檬精油。 学_科_网...
12. 下图是某实验室做的通过动物纤维母细胞获得单抗的实验研究,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Y细胞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2)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____________过程。②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过程中需用到的化学诱导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过程将Z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从而获取大量的单抗。
(5)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HER2/neu是一种原癌基因,它表达的H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细胞中过量表达。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能____________(促进/抑制)过量表达H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目前已成为有效的生物治疗手段。
【答案】 (1). 浆细胞(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2). 脱分化 (3).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 聚乙二醇(PEG) (5). 克隆化培养 (6). 专一抗体检测 (7). 核糖体、线粒体 (8). 抑制
【解析】试题分析:熟记并理解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准确识别图中数字所示的生理过程并结合题意作答。
(1)分析图示可知:图中Y细胞的名称是抗原刺激过的浆细胞(或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2)通过①过程,纤维母细胞变成了具有分裂能力的干细胞,因此①过程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的脱分化过程。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 ③过程表示细胞融合,其中需用到的化学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
(4)④过程表示将Z细胞(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从而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5) Z细胞为杂交瘤细胞,含有核酸的细胞器为核糖体、线粒体,而32P标记的核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因此若用含放射性32P标记的核苷酸的培养基培养Z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32P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过量表达H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的关键是;挖掘题意图中的有效信息,将其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