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word】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全国百强校word 精品 解析 全国 百强校 word 河北省 衡水 中学 上学 期一调 考试 生物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种群 B. 木棉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C. 一只飞翔的鸽子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层次 D. 生命系统各个层次各自独立,各层次之间无联系 【答案】C 【解析】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群落,A错误;木棉是植物,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一只飞翔的鸽子是属于生命系统中的个体,C正确;生命系统层层相依,D错误。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名师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 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2. 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一性 B. 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D.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答案】B 【解析】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虽然差异,但具有统一性,如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等,A项错误;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项正确;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主要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也有少量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蓝藻,C项错误;原核细胞的种类很多,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具有多样性,D项错误。 3.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试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错误的是 A. 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的蛋白质 B. 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 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IV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D. 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可鉴定葡萄糖,用蒸馏水稀释斐林试剂乙液,并不与甲液混合,在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并振荡后再加入稀释后的乙液,可鉴定尿液中的蛋白质,A正确;脂肪鉴定应先脂肪含量较多的材料,可选花生种子,B正确;苏丹Ⅲ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苏丹Ⅳ染液遇脂肪的颜色反应为红色.而花生油的颜色正好是橘黄色,如果使用苏丹Ⅲ,就会出现颜色重复的现象,不容易分清,所以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C正确;甘蔗茎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4条多肽链和5个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4个氧原子 B. 有将得到的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则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 若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基上 D. 若将新生成的4条多肽链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H2O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可知,每脱掉1个丙氨酸需要破坏2个肽键,脱掉4个丙氨酸共破坏了8个肽键,有8分子水参与,故该50肽水解得到的几种有机物比原50肽增加了8个氧原子,A错误;得到的5个氨基酸,其中有4个是相同的丙氨酸,故这5个氨基酸缩合成5肽,可有5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B正确;每条肽链中至少有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故新生成的4条多肽至少有4个氨基,至少有4个羧基,再多出的羧基(或氨基)必定在R基上,C正确;这4条多肽链若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需要连接3个位点,形成3个肽键,脱去3分子水,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5. 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B. 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 C. 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 既有DNA,又有RNA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答案】C 【解析】淀粉是植物体内的多糖,A错。乳酸菌体内无纤维素,C错。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有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酵母菌,D错。 【考点定位】有机物的分布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病毒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 6. 有关图示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 B. 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 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 该蛋白质共有111个肽键 【答案】B 【解析】126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2条肽链脱去的水分子数是126-2=124,A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中形成的肽链数=蛋白质中的羧基总数-R基上的羧基总数=17-15=2,B正确;蛋白质中R上的氨基数=蛋白质中氨基的总数-肽链数=17-2=15,C错误;蛋白质中的肽键数=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126-2=124,D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组成与特点 【名师点睛】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规律: 1.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肽链数目 氨基酸数目 肽键数目 脱去水 分子数 蛋白质的相 对分子质量 1条 m m-1 m-1 ma-18(m-1) n条 m m-n m-n ma-18(m-n) 注: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和羧基数目的计算 (1)氨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氨基数=各氨基酸中氨基总数-肽键数; (2)羧基数=肽链数+R基上的羧基数=各氨基酸中羧基总数-肽键数。 7. 水稻叶肉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若将水稻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A. —种五碳糖 B. 五种含氨基酸 C. 四种核苷酸 D. 八种核苷酸 【答案】A 【解析】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碱基、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磷酸组成,因此将水稻叶肉细胞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以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 【考点定位】DNA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碱基、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磷酸组成 8. 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的产生葡萄糖和果糖 B. 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 C. 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 D. 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答案】C 【解析】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因此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A正确;乳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二糖,因此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B正确。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C错误。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因此水解可形成葡萄糖,D正确. 【考点定位】糖类 9. 汉堡包是现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已经成为畅销世界方便食物之一。制作的原料有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面包中含有的淀粉不能作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B. 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够被人体吸收利用 C. 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D. 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可直接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能储能物质,故A错误;纤维素属于多糖,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则一般不能为人所利用,故B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能储能物质,故C正确;鸡蛋中的蛋白质被人体摄入后会通过消化然后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而并非原来的蛋白质,故D错误。 【考点定位】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的综合;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10. 下列关于RNA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其组成元索与磷脂分子相同 B. HIV病毒能发生RNA的复制 C. 某些RNA有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 D. 某些RNA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B 【解析】RNA的组成元素与磷脂分子相同,都是由C、H、O、N、P组成,A正确;HIV是RNA病毒,遗传信息传递时需要逆转录而不会出现RNA的复制,B不正确;某些RNA有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如tRNA ,C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某些RNA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考点定位】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名师点睛】分析:1、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2、RNA分为3种:(1)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2)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3)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 3、RNA的其他功能,如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某些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因此还具有催化功能等. 4、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中也有RNA. 5、RNA的元素组成是C、H、O、N、P. 11. 如图表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基本实验步骤,对该实验基本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表示制片,首先应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 ②表示解离,需要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处理烘干后的装片 C. ③表示用缓水流冲洗,以免影响染色 D. ④表示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标本进行染色 【答案】B 【解析】A、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是观察人体活细胞时需要的操作,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活性.故A正确.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故B正确. C、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以防盐酸影响染色.冲洗载玻片时水的流速要尽量慢,切忌直接用水龙头冲洗.故C正确. D、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故D错误 【考点定位】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名师点睛】独立完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2. 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是由单体相互形成的多聚体。图中甲、乙、丙为细胞内重要的三种多聚体,a和b为其单体。请结合此图,判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相同,乙、丙一般不相同 B. 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4种 C. ATP是由a连接两个高能磷酸键形成的 D. b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A 【解析】图中的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同一个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乙、丙一般不相同,A项正确;在人体细胞内,a是核苷酸,包括4种核糖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B项错误; ATP是由腺苷和三个磷酸连接而成的,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项错误; b是氨基酸,不含肽键,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项错误。 【点睛】双缩脲试剂本来是检测双缩脲的,蛋白质之所以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是因为其中含有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而作为蛋白质单体的氨基酸,没有肽键,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13.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运动使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B.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 用蛋白酶处理后的生物膜通透性不会发生改变 D. 细胞膜及各种细胞器的膜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生物膜上的磷脂和蛋白质都能运动,因而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蛋白酶能将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水解,使生物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能够相互转化。 14. 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知道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若在该实验过程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 甲<乙,被动运输 B. 甲>乙,被动运输 C. 甲>乙,主动运输 D. 中=乙,主动运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属于被动运输。用完全培养液培养浸泡紫色洋葱,保持了外表皮细胞的生活状态(细胞液浓度为甲),用蔗糖溶液处理时,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使细胞失水导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升高;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放入蒸馏水中,因蒸馏水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导致质壁分离复原,随着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逐渐恢复至甲,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此时外表皮细胞液浓度为乙,故此实验过程中,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应为甲浓度大于乙浓度,B正确。 考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5. 同位素示踪技术广泛应用在生物学领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寒3H标记的T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B. 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C. 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共培养时间过长,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强度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 D. 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含有18O,尿液中含有H218O 【答案】C 【解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洋葱根尖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线粒体含有DNA,因此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因此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放射性,A正确;卡尔文通过追踪检测14C标记的二氧化碳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这一过程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转移途径,B错误;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共培养时间过长,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就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强度偏大,C错误;小白鼠吸入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H218O又可以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含有18O,同时H218O还可以经肾脏随尿排出,D正确。 【考点定位】同位素标记法 16. 用相同数量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二者的吸水率几乎相同情况下,72小时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试验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离子 水稻 番茄 K+ 17 19.1 Mg2+ 105 86 Ca2+ 117 59.6 SiO32- 19.5 118 A. 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 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是不同的 C. 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D. 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32-需要量大,对Ca2+ 需要量小 【答案】C 【解析】表中显示,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分析表中不同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可以说明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是不同的,B项错误;表中两种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不能说明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C项正确;表中数据能显示出,水稻比番茄对SiO32-需要量大,对Ca2+ 需要量小,D项错误。 17. “分子伴侣”是一类蛋白质,它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高尔基体 D. 溶酶体 【答案】B 【解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能对多肽进行加工,但高尔基体不能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而内质网可以,所以由“分子伴侣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可推知“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内质网。 【考点定位】细胞器的功能 【名师点睛】本题以“分子伴侣”为素材,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能对选项进行初步的判断,再结合题干信息“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判断分子伴侣主要存在部位。 18.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斐钵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 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和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都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 C. 双缩脲试剂不能与变性的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 D. 在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实验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其含量最多 【答案】D 【解析】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由于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水浴加热的条件,其温度与实验温度不同,故不能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A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但由于该细胞已经失去细胞分裂能力,故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不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B错误;蛋白质变性前后肽键数量不变,故双缩脲试剂能与变性的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C错误;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叶绿素a)最宽,其含量最多,D正确。 【考点定位】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相关实验 19. 有关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腺细胞中核糖体数量相对较多 B. 无核的红细胞适于携带运输氧 C.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面积大利于固定CO2 D. 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分布较多 【答案】C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0. 下面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图可以表示有间隔的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 细胞1是发出信息的细胞,细胞2为接受信息的细胞 C. 若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 细胞1的分泌物,可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A.由图可知,细胞1发出信号分子通过血管内的体液进行运输,然后作用于细胞2,由此说明该图可以表示有间隔的细胞间的信息传递,A正确;B.由图中箭头方向可知,细胞1是发出信息的细胞,细胞2是接受信息的细胞,B正确;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靶细胞可以是肝细胞、肌肉细胞,甚至是全身细胞,C错误;D.细胞1的分泌物可能是激素,激素的化学本质可以是蛋白质或其他物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 21. 人成熟的红细胞、蛔虫细胞、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合成ATP的场所分别是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线粒体 ④高尔基体 A. ①,①③,①②③ B. ①③,①③,①③ C. ①,①,①③ D. ①,①③,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人成熟的红细胞和蛔虫细胞都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来合成ATP,无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线粒体,可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来合成ATP,其场所依次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综上分析,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识记并理解ATP的形成途径、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 图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高倍光镜下可以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 B. 所有细胞中均以④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 C. 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仅有图中结构① D. 结构③参与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 【答案】B 【解析】该图像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像,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A项错误;所有细胞中均以④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B项正确;图中结构①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除了线粒体外,还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等部位,C项错误;图中的细胞内含有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细胞分裂末期不形成细胞壁,D项错误。 【点睛】易错点提示:(1)错认为含有中心体的细胞是动物细胞,低等植物也含有中心体;(2)错认为含有细胞壁的细胞是植物细胞,细菌、酵母菌等也含有细胞壁;(3)错认为高倍镜下能看到细胞器结构,细胞器的结构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3. 下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中细胞中发生的是 A. 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 B. 葡萄糖→淀粉;H2O→[H]+02 C. 氨基酸→RNA聚合酶;[H]+02→H2O D. 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图示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为胰岛A细胞,而“氨基酸→胰岛素”,只发生在胰岛B细胞中,A项错误;“葡萄糖→淀粉”,只发生在部分植物细胞中,B项错误;胰岛A细胞能通过基因的表达过程合成蛋白质,其中包含氨基酸→RNA聚合酶的变化,胰岛A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会发生[H]+O2→H2O的变化,C项正确;“染色质→染色体”,发生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而胰岛A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D项错误。 考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分裂 【名师点睛】本题以“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结构示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细胞中的糖类、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分裂等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情况。解答此题的前提是:①熟知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一般都能合成蛋白质;②染色体存在于细胞分裂期;③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4. 下面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唾液淀粉酶以及呼吸酶都属于分泌蛋白 B. 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以及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C. 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是决定分泌蛋白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D.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抗体和唾液淀粉酶都属于分泌蛋白,呼吸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不属于分泌蛋白,A项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以及分泌过程中,会发生来自内质网的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的过程,因此高尔基体膜面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B项正确;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通过决定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间接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所以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是决定分泌蛋白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所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5. 下列对①~⑨物质与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液泡 ④叶绿体 ⑤线粒体 ⑥核膜 ⑦核糖体 ⑧细胞膜 ⑨细胞壁 A. ①、②在噬菌体、大肠杆菌、衣藻和草履虫体内都存在 B. ⑦、⑧、⑨在大肠杆菌和衣藻体内都存在 C. ①~⑨在衣藻体内都存在 D. 除⑥外,其余的在衣藻和蓝藻体内都存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所有生物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A正确;大肠杆菌和衣藻都含有核糖体、细胞膜和细胞壁,B正确;衣藻是一种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蛋白质、核酸和各种细胞器,也含有细胞壁、细胞膜和核膜,C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③液泡、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膜,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6. 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仁与三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DNA、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12种 C. 细菌细胞中不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D. 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也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D 【解析】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A项错误;DNA、RNA被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有磷酸、核糖、脱氧核糖、碱基A、C、G、T、U,共8种,B项错误;细菌细胞中存在核糖体,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有蛋白质和rRNA,C项错误;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也无中央液泡,因此不能发生成质壁分离,D项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核酸的水解、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 27. 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浴加热条件下,麦芽糖与裴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可以看到呈蓝绿色的线粒体 D. 常温条件下,脱氧核糖核苷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红色 【答案】D 【解析】麦芽糖是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正确;线粒体可用活性染色剂健那绿染成蓝绿色,C正确;DNA与甲基绿作用呈蓝色,RNA与吡罗红作用呈红色,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实验及显色结果 【名师点睛】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鉴定物种可以选择蛋白质、DNA、RNA、核苷酸 B. 只要把DNA单链中的T换成U就是RNA了 C. ATP的合成和水解也可以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器内 D. 肌肉收缩过程中,只有吸能反应,没有放能反应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29.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二者均能合成部分蛋白质,控制一定的性状 B. 二者均为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 C. 叶绿体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可以通过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 D.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答案】C 【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合成部分蛋白质,控制一定的性状,A项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B项正确;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C项错误;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而含有线粒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其中就不含叶绿体,D项正确。 30.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神经细胞细胞膜面积大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人成熟红细胞、蛔虫体细胞等真核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 睾丸大量合成分泌雄性激素与细胞中发达的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D. 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有利于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的交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细胞具有突起,增大了细胞膜面积,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项正确;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人成熟红细胞、蛔虫体细胞等真核细胞无线粒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项正确;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因此睾丸细胞中的内质网发达,C项错误;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有利于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的交换,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1. 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A代表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 图乙中反应向右进行时图甲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 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D.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只有酶1在发挥作用 【答案】D 【解析】ATP中的A表示腺苷,而图甲中的A代表腺嘌呤,它和核糖共同组成腺苷,A项正确;图乙中反应向右进行时,ATP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并释放能量,B项正确; 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但能量是不可逆的,C项正确;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既有ATP分解提供能量,又有有机物分解合成ATP,酶1和酶2都在发挥作用,D项错误。 【点睛】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因为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32. 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 B. 乙物质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 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 D. 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 【答案】C 【解析】图中甲是ADP,乙是AMP,丙是腺苷,丁是磷酸;丙物质腺苷含有的元素为C、H、O、N,A正确;乙物质AMP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酶1、酶2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而酶3催化的反应只有少量的能量释放,C错误;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D正确。 【考点定位】ATP的来源及去路 【名师点睛】 1.ATP的结构及组成成分: (1)图中A表示腺嘌呤,①是腺苷,②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③是ADP,④是ATP,⑤是普通化学键,⑥是高能磷酸键。 (2)据图确定ATP与RNA的关系是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2.易错易混——对ATP认识上的四个易误点: (1)误认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可逆反应。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可重复利用,但能量不可循环利用。 (2)误认为ATP转化为ADP不消耗水。 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 (3)误认为ATP就是能量。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 (4)误认为细胞中含有大量ATP。 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细胞中ATP含量很少。由于ADP、Pi等可重复利用,只要提供能量(光能或化学能),生物体就可不断合成ATP,满足生物体的需要。 33. 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 B. 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C. 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D. 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曲线图显示:在相同PH值条件下,35℃时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在相同温度条件下,PH值为8时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因此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A项正确;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曲线中未体现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项错误;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不会随pH的升高而发生变化,C项错误;当PH为过酸或过碱时,酶的活性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永久失活,所以在此PH条件下,不能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项错误。 【考点定位】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4. 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萝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对提取液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甲中两支试管内加入的H2O2的浓度和量都属于无关变量 B. 若将图甲中的萝卜提取液换成等量新鲜肝脏研磨液,则O2产生总量明显增多 C. 图乙中引起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温度不同 D. 过氧化氢酶可保存在低温、pH为7的环境中 【答案】B 【解析】实验甲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过氧化氢的浓度和量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A正确;酶只起到催化作用,改变反应速度,产物的总量不变,因此O2产生总量不变,B错误;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PH和温度等,因此A、B曲线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温度不同,C正确;最适pH值条件下,酶活性最强,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因此过氧化氢酶可保存在低温、PH为7的环境中,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名师点睛】1、影响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的辨析: 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而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与酶的接触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并不影响酶的活性. 2、酶促反应曲线: (1)温度和pH: 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收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 ②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③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反应溶液温度的变化也不改变酶作用的最适pH.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①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如图甲. ②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乙 35. 下图曲线显示在一定pH范围内,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在该实验中,要保持反应时温度是恒定的 B. 实验过程中,先加入底物,再加入酶,最后调节pH C. pH=5时,酶A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