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河北省
衡水
中学
2017
届高三
上学
第二次
调研
考试
生物试题
解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果糖和麦芽糖均具有还原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2.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 ⑥蛋白质
A.②→①→③→⑤→④→⑥ B.①→③→②→④→⑥→⑤
C.②→①→⑥→③→④→⑤ D.②→①→③→④→⑥→⑤
3.据报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有可能被用来“消化”导致疯牛病和人类克雅氏症的毒蛋白。经实验表明,角蛋白酶确实能够破坏毒蛋白,使其丧失传染能力。由此可知,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A.氨基酸的数量 B.空间结构
C.氨基酸的种类 D.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如图是生物体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处
(2)③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3)若③为腺嘌呤,则④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4)若②为核糖,则④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5)若③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④这种化合物
(6)非典病毒的④有8种,②有2种
A.(1)(6) B.(2)(5) C.(3)(4) D.(4)(5)
5.“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变化。下图表示正确的是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
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7.取一段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至4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内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其中内层细胞比外层表皮细胞扩张能力强,扩张速度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图,将它作为对照。再取另外四节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至d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下。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A.a>b>c>d B.a>c>d>b C.b>d>c>a D.b>a>c>d
8.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有两种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下列关于这两种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种细胞器都是通过内膜折叠增加生物膜的面积
B.不需要其他处理,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这两种细胞器的形态
C.(CH2O)→[H]和[H]→(CH2O)分别只发生在两种不同细胞器中
D.在这两种细胞器的有关生物膜结构上,都能产生ATP
9.核糖体又叫核糖核蛋白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关于对核糖体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蓝藻细胞的mRNA在转录形成的同时便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
C.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
D.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合成离不开自身的核糖体
10.下列关于细胞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将细胞内衰老的细胞器吞噬处理
B.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两个中心粒,分裂前期发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D.酶、抗体、激素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11.“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
C.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D.枯草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1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露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住了零界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13.右图中①曲线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
B.A点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促反应速率加快
C.如果B点时反应体系加入少量同种酶,曲线不变
D.如果A点时将反应体系温度升高5℃,酶促反应速率可能按曲线②方式变化
14.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15.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A.温度 B.pH C.淀粉溶液量 D.唾液量
16.下列有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大大超过产生ADP的速率
C.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
D.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
17.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
18.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内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19.某科研所为提高蔬菜产量进行了相关生理活动的研究(均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结果如右图所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图一可见呼吸底物为葡萄糖、O2浓度为A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B.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
C.图二可见乙品种比甲品种呼吸速率低,且乙品种比甲品种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
D.图二中F点时甲的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0.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
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
C.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五碳化合物
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21.如图表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细胞内C3和C5的相对含量随一种环境因素的改变的变化情况,下列对这一环境因素改变的分析正确的是
A.突然停止光照 B.突然增加CO2浓度
C.降低环境温度 D.增加光照强度
22.在下列四种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结果如曲线图。
①0.1%CO2,30℃ ②0.1%CO2,20℃ ③0.03%CO2,30℃ ④0.03%CO2,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比较曲线①和②可知,30℃时光合作用酶的活性高于20℃
B.比较曲线①和③可知,适度提高CO2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
C.比较曲线①和④可知,温度和CO2浓度是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素
D.Q点四条曲线重合,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素
23.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 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第24 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
B.第36天后果皮逐渐变黄与叶绿素含量减少有关
C.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菲林试剂检测
D.图示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有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而来
24.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适宜且恒定),单位时间O2产生总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
B.光照强度为b时,呼吸作用强度是光合作用强度的二倍
C.光照强度为c、d时,该细胞能积累有机物
D.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需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
25.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细胞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后
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
26.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C.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27.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β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
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
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仍能正常凋亡
28.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的调控 B.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
29.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黑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增大
B.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加快
C.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均降低
D.细胞内结合水比例增大
30.下图表示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部分代谢过程。研究表明,癌细胞摄取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但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过程的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②过程明显增强
C.M代表一种载体,能运输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
D.①过程形成的五碳糖可作为细胞大量增殖的原料
31.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
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32.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是,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温度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也是残翅的。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现有一只残翅果蝇,要判断它是属于纯合残翅(vv),还是“表型模拟”,则应选用的配种方案和培养温度条件分别是
A.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35℃
B.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35℃
C.该残翅果蝇与异性残翅果蝇、25℃
D.该残翅果蝇与异性长翅果蝇、25℃
33.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子红色牵牛花和纯合子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A.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B.红色∶粉红色∶白色=3∶3∶1
C.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D.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34.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如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Ⅲ类型
B.Ⅰ和Ⅱ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C.Ⅱ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
D.Ⅰ和Ⅲ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
35.在下列遗传基本问题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
B.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性状分离指杂合体之间杂交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
36.水稻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让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与“某水稻”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水稻”的基因型为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7.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子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38.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男性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中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
C.肤色最浅的孩子基因型是aaBb D.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39.下列对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的叙述中,正确的
A.雄性激素能促进图2和图3中细胞的形成
B.图3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卵细胞
C.图3细胞中有二对同源,染色体,有0个四分体
D.图1—图3中的图2细胞是孟德尔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
40.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乙和丙
C.丙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上述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甲、乙、丙
41.下图是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某一时期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 ef期的细胞都含两个染色体组
42.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增大
B.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
C.随琼脂块的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
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增大
43.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4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
④DNA分子有特定遗传效应的双链片段被称为基因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4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含有等位基因Aa的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46.(8分)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1是______________。
(2)通过结构2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_____________,还可以实现_____________。
(3)图中结构3主要有核糖体中合成的物质和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前者进入细胞核的通道名称是_____________。
(4)如果将RNA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4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_____________。与RNA合成及核糖体组装有关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
(5)细胞核是细胞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47.(9分)阳光穿过森林会在地上投下“光斑”。下图显示了生长旺盛的某植物的一片叶子“光斑”照耀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____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代表O2释放速率。“光斑”照耀开始时,CO2吸收速率___________(填“快”或“慢”)于O2的释放速率。此时,限制光合作用产物(糖类)合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量。
A.C3化合物 B.ATP C.[H] D.C5 化合物
(2)当“光斑”移开后,O2的释放速率立即下降,这说明O2是在___________阶段产生的,而在O2的释放速率下降了一段时间之后,CO2的吸收速率才开始下降,这是因为“光斑” 照耀期间积累的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继续还原C3化合物。
(3)图中A点以后叶绿体中___________(物质)含量会暂时增加,此时ATP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
(4)B点以后植物是否继续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8分)如图表示某雄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状态或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B细胞正处于__________分裂__________期,细胞内染色单体__________条。
(2)图中D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其细胞核中含__________个DNA分子.
(3)图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4)将上图中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的过程按分裂的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9.(12分)菜碗豆夹果的革质膜性状有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三种类型,为研究该性状的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
亲本组合
F1
F2
大块革质膜品种(甲)×无革质膜品种(乙)
大块革质膜品种(丙)
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6:1
实验二
品种(丙)×品种(乙)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1:2:1
(1)根据实验一结果推测:革质膜性状受______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F2中小块革质膜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
(2)实验二的目的是验证实验一中F1(品种丙)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基因会影响革质基因的表达,若实验一多次杂交产生的F1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无革质膜的菜豌豆,其自交产生的F2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6:49,推测F1中出现该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该推测,将F1植株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大量幼苗,待成熟期与表现型为无革质膜的正常植株杂交,若子代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推测成立。
50.(8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另一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Bb
A-bb
A-BB、aa--
表现型
粉色
红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粉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AaBb粉色植株自交实验。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AaBb)自交;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可能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相应的结论:
若子代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如果通过实验,确认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粉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试题解析部分
1.
【答案】C
【解析】磷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还分布有胆固醇,A正确;单糖和二糖中的麦芽糖、乳糖都是还原糖,B正确;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糖类分子中C、H比例比脂肪低,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D正确。
2.
【答案】D
【解析】蛋白质的形成过程为: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等化学元素(②)→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①)→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③)反应形成多肽链(⑤)→一条或几条多肽链(④)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⑥),D正确。
3.
【答案】B
【解析】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于其特有的结构,可以分解鸡毛的角蛋白酶同样可以分解毒蛋白,说明该毒蛋白有着与鸡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空间结构,B正确;A、C、D错误。
4.
【答案】D
【解析】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有二点:五碳糖(②)和含N碱基(③),(1)错误;含N碱基(③)在生物体中共有5种,(2)错误;若③为腺嘌呤,则④可能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3)错误;若②为核糖,则④一定是核糖核苷酸,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4)正确;若③为尿嘧啶,则④一定是核糖核苷酸,DNA中肯定不含核糖核苷酸,(5)正确;非典病毒为RNA病毒,体内的④有4种,②有1种,(6)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
5.
【答案】B
【解析】植物在复苏过程中新陈代谢变强,自由水相对含量上升,结合水相对含量下降。
【备注】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不同状态下,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也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因素:(1)不同器官中水的存在形式不同,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有所不同。如在心肌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小,而在脑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大,血液中的这个比值更大。(2)新陈代谢强弱程度与自由水、结合水的相对含量有关,代谢旺盛的地方,自由水相对含量一般比较高,而代谢缓慢的地方,自由水的相对含量则比较低。(3)水的存在形式与抗逆性相关,当温度降低时,植物吸收水的能力下降。同时,植物体内的大分子有机物被水解,形成小分子有机物,自由水比例下降,结合水比例升高,使得植物体内的溶液浓度加大,冰点下降,抗寒能力增强。
6.
【答案】B
【解析】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流动,所以,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细胞膜上磷脂分子不具有特异性,B错误;细胞的胞吞和胞吐现象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主动运输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而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因此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
7.
【答案】B
【解析】根据题中“由于纵切,使薄壁的内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内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可知,薄壁的内层细胞的弹性比厚壁的表皮细胞的弹性大、易伸缩。当吸水时,薄壁细胞的体积扩大更快,所以葱茎向外弯曲;当失水时,薄壁细胞也更易收缩,可以使葱茎向里弯曲。所以,由图可知:b向外弯曲最大,说明蔗糖的溶液浓度最低,内层细胞吸水最多;a向内弯曲最大,说明内层细胞失水最多的,蔗糖溶液浓度最高,依此类推,蔗糖溶液浓度高低为:a>c>d>b。选B。
8.
【答案】D
【解析】植物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的方式增加生物膜面积,A错误;观察线粒体前必须先用健那绿染料对线粒体染色,B错误;(CH2O)→[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和线粒体内膜上,分别通过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ATP,D正确。
9.
【答案】D
【解析】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A正确;蓝藻为原核细胞,细胞内的mRNA在转录的同时便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进行翻译,B正确;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核糖体附着于粗面内质网上,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主要与胞内蛋白的合成有关,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其蛋白质外壳的合成依赖于宿主细胞的核糖体,D错误。
10.
【答案】D
【解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A正确;动物、低等植物细胞都有由两个中心粒组成的中心体,在细胞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在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所以,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C正确;某些酶、激素的化学本质不属于蛋白质,不在核糖体上合成,D错误。
11.
【答案】C
【解析】质壁分离现象是由细胞失水导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出现分离引起的,不属于“膜流”现象,A错误;蛋白质和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不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依赖于高尔基体膜、囊泡和细胞膜间的联系和转移,属于“膜流”现象,C正确;枯草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除细胞膜外,没有其它生物膜,不会发生“膜流”现象,D错误。
12.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烧杯中的液体为蔗糖溶液,长颈漏斗中的液体为蒸馏水。故在单位时间内,由漏斗中进入烧杯中的水分子比烧杯中进入漏斗中的水分子要多,故开始时液面快速下降;随着烧杯中蔗糖溶液浓度降低,漏斗内部液面下降减慢;当进出水分子相等时,液面不再下降,A正确。
13.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在最适温度条件下,C点时酶促反应速率达到最大,A正确;适当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率,B正确;在反应物充足的条件下,适当增加酶浓度,酶促反应速率增加,C错误;由于曲线①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如果在A点时将反应体系温度升高5℃,酶促反应速率可能会下降,按曲线②方式变化,D正确。
14.
【答案】D
【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催化剂的有无与种类,A错误;温度属于本实验的自变量之一,B错误;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率与温度有关,1号、2号试管具有不同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加热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说明FeCl3和肝脏研磨液具有催化作用,D正确。
15.
【答案】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进行到12分钟后,还原糖的生成量不再增加,两组反应都不再进行,改变某一条件后生成物总量降低,反应物淀粉溶液量减少会导致此结果。而改变温度、pH和唾液量均会改变反应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备注】本题考查了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在实验探究和理解方面的能力。难度较低。
16.
【答案】B
【解析】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ATP,生物体中ATP含量少,但转化速度快,生物体内不停地进行着ATP与ADP相互转化,A正确;人体在紧张或愤怒状态下,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和产生ADP的速率相当,但速率加快,B错误;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或化学能(如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C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中,通过机体神经和体液调节,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增加,以保证肌肉生命活动的需要,D正确。
17.
【答案】A
【解析】与AB段相比,图中BC段环境温度较低,细胞呼吸强度较小,CO2增加减慢,A正确;图中D点和H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D点之前、H点之后也进行光合作用,只不过是光合作用强度比细胞呼吸强度弱,B错误;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叶片表面部分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减弱,C错误;H点CO2浓度最低,并不是植物光合作用最强,而是H点之前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消耗了玻璃罩内大量的二氧化碳的原因,D错误。
18.
【答案】B
【解析】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丙酮酸和[H],A错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B正确;密闭条件下,酵母菌匀浆进行无氧呼吸,只能产生少量ATP,C错误;密闭条件下,酵母菌匀浆进行无氧呼吸,可以产生少量CO2,D错误。
19.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与分析能力。图一中O2浓度为A时,CO2的释放量是O2的吸收量的2倍,A项错误;因研究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故图一中DE段CO2的释放量有所下降的原因不可能是温度抑制了酶的活性,B项错误;图二中,从与纵轴的交点可见,品种乙比品种甲的呼吸速率低,且品种乙在较弱的光照强度下其光合速率即达到最大值,故品种乙更适于生长在弱光环境中,C项正确;图二中F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故消耗ADP即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项错误。
20.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先和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后三碳化合物再通过反应,被还原成糖类,故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D正确,A、B、C错误。
21.
【答案】D
【解析】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生成的C5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增加、C5的含量将减少,A错误;突然增加CO2浓度,CO2固定速率增加、C3还原速率不变,植物细胞内C3相对含量增加、C5相对含量减少,B错误;降低环境温度,CO2固定速率和C3还原速率均下降,故C3和C5的含量都将减少,C错误;增加光照强度,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被还原的C3增多,生成的C5增多,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C3的含量将减少、C5的含量将增加,D正确。
22.
【答案】C
【解析】实验①和②对照,CO2浓度相同,实验①温度高,光合速率大,说明限制实验②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A正确;比较曲线①和③可知,CO2浓度较高时光合速率较高,说明适度提高CO2浓度能提高光合速率,B正确;实验①和④对照,存在温度和CO2浓度两个自变量,无法确定影响光合速率主要的因素,C错误;Q点四条曲线重合,说明此时光照强度是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素,D正确。
23.
【答案】C
【解析】果实总光合速率=果实净光合速率+果实呼吸速率,分析图甲可知,第24 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A正确;第36天后,果皮逐渐变黄与叶绿素含量减少有关,B正确;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脂肪,脂肪不可用斐林试剂检测,C错误;图示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含量不断增加,而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不断下降,说明脂肪由可溶性糖和淀粉转化而来,D正确。
24.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光照强度为a时,该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产生的O2量为0,说明此时该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此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光照强度为b时,该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产生的O2量与CO2释放量相等,说明呼吸作用强度是光合作用强度的二倍,B正确;光照强度为c、d时,该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该细胞能积累有机物,C正确;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需吸收8-6=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D正确。
25.
【答案】B
【解析】M期细胞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的最短时间是10小时,A错误;G2期细胞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的最短时间是10+1.5=11.5(小时),B正确;DNA合成抑制剂可以控制细胞分裂停留在S期,即细胞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的时间在15—22小时之间,C、D错误。
26.
【答案】D
【解析】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A正确;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B正确;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正确;基因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D错误。
27.
【答案】D
【解析】本题以“TGF-β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这一新情境考查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