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21-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 西夏 北宋 并立 2021 2022 学年 年级 历史 下册 课后 培优练 部编版
第7课 辽、西夏北宋的并立 本课重点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本课难点 尊重历史时序,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1.(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2.(2021·安徽·七年级课时练习)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前( ) A.北宋与辽的征战 B.北宋与金的征战 C.北宋与西夏的征战 D.南宋与辽的征战 3.(2021·广东·七年级课时练习)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城于( ) A.上京 B.咸阳 C.兴庆 D.杭州 4.(2021·广东·七年级课时练习)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元朝 5.(2021·安徽·七年级课时练习)1005年,达成“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 A.辽与西夏 B.辽与金 C.辽与南宋 D.辽与北宋 6.(2021·安徽·七年级课时练习)判断以下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 ) A.辽、西夏、金 B.西夏、北宋、辽 C.金、辽、北宋 D.金、西夏、南宋 7.(2021·广东·七年级课时练习)辽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是( ) A.军队规模庞大,武力强大 B.创制汉字 C.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 D.汉人迁入 8.(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所示的是青牛白马的故事,反映的是关于契丹族起源的传说。你知道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并建国的契丹族首领是谁吗( ) A.赵匡胤 B.阿骨打 C.元昊 D.耶律阿保机 9.(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④的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0.(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由图中的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 ) A.都在同一区域建立的政权 B.都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C.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很密切 D.都是由北宋政府统一印制发行 11.(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 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12.(2021·山西·中考真题)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 13.(2020·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14.(2020·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与如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①宋辽之间发生澶州之战 ②此战之后双方长期休战 ③此战后双方又战数十年 ④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2019·江苏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真题)下面方框内的对话讨论的是( ) A.宋夏议和 B.宋辽议和 C.宋金议和 D.辽金议和 16.(2015·江西·中考真题)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 )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17.(2015·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它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 ) A.辽 B.西夏 C.金 D.元 18.(2018·山东淄博·中考真题)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某班前去参观“中国历代文物精品展”。如果按照朝代顺序,他们依次进入的场馆应是( ) ①元明清馆 ②隋唐五代馆 ③辽宋夏金馆 ④魏晋南北朝馆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19.(2018·江苏镇江·中考真题)观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017·山东聊城·中考真题)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2019·江苏南京·中考真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宋时期的榷场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 ——《中国民族史纲要》 (1)材料中的“兴庆”是哪政权的都城?1208年,宋朝的都城在哪里?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又是什么? (3)据材料一、二,什么是榷场?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域。 (4)综上所述,概括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 参考答案 1.A 【详解】 ①项中10世纪初(916年),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②项中1127年南宋建立,③项中的金灭辽与北宋并立的时间是1125年,④项1038年西夏建立与北宋、辽形成并立局面。因此题干中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①④③②,A项正确;②项中1127年南宋建立,是4张图中最晚的,②项应排在最后一个,排除B项;907年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和南方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此时,北方出现了契丹(辽)政权,之后北宋取代后周政权,并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①项应排在第一个,排除C和D项。故答案为A。 2.A 【详解】 根据题干“澶渊之盟订立之前”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建立后,曾对辽用兵,失败后改为消极防御,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宋庭一片慌乱,后皇帝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亲征到澶州城,鼓舞了宋军士气,打退辽军,后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杨家将的故事出现在澶渊之盟订立之前,故反映的是北宋与辽的争战,A正确;北宋与金的征战、北宋与西夏的征战是在“澶渊之盟”之后,排除BC;南宋建立时,辽已经被金所灭,排除 D。故选A。 3.C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C正确;上京是契丹政权的都城,A排除;秦朝建立后,定都咸阳,B排除;南宋建立后,定都临安,即今浙江杭州,D排除;故选C。 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A正确;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B排除;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C排除;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D排除。故选A。 5.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宋真宗亲征鼓舞了宋军的士气,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D正确;ABC与澶渊之盟无关,排除;故选D。 6.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定都上京临潢府。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政权,改囯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故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依次是西夏、北宋、辽。故B符合题意;①所代表的政权是西夏,排除ACD。故选B。 7.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与西夏大力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促使国力不断增强,故C正确;军队规模庞大,武力强大是国力增强的表现,故A错误;两国依据汉字创制了各自文字,故B说法错误;此时,没有大量汉人迁入,故D不符合史实。 8.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首领不是契丹族的首领,不符合题意;故选D。 9.C 【详解】 ④位于907—1968年之间,这一阶段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所以阶段特征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故选C;A是秦汉时期,B是魏晋南北朝时期,D是隋唐时期,排除ABD。 10.C 【详解】 从图片中的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上的汉字可知,契丹和西夏都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C正确;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在北方。西夏建立的政权位于西北,排除 A;禽蛋政权契丹建立的政权是辽,西夏是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排除B;契丹货币、西夏货币不是北宋政府印制的,排除D。故选C。 11.C 【详解】 根据题干“‘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榷场是北宋与辽、西夏的边界贸易场所,边界贸易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C正确;民族隔阂完全消除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题干材料只体现榷场是商业往来的场所,没有涉及民族间长期征战不休、消除民族间经济差距的内容,排除AD。故选C。 12.D 【详解】 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未涉及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因此,ABC项与材料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 根据“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交往,这种态势有利于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商业往来,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无关,A排除;商业间的往来没有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D排除。故选择C。 14.C 【详解】 观察地图可知,这反映的是澶州之战。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①②④符合题意,即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B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004年秋,辽与宋发生大战,后双方议和: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宋辽议和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A 【详解】 北宋建立后,曾对辽用兵,失败后改为消极防御,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皇帝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亲征到澶州城,鼓舞了宋军士气,打退辽军,后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A符合题意,故选A。 17.A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澶渊之盟。北宋建立后,曾对辽用兵,失败后改为消极防御,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皇帝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亲征到澶州城,鼓舞了宋军士气,打退辽军,后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A符合题意,故选A。 1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元明清馆,元朝是1271年建立的;②隋唐五代馆,隋朝是581年建立的;③辽宋夏金馆,辽是916年建立的;④魏晋南北朝馆,三国时期魏国是220年建立的;因此按照朝代顺序正确排列是④②③①;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19.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应是《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的③处。故C符合题意;①和②处的地点都在北宋境内,故AB不符合题意;④处是西夏的都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0.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西夏、金、北宋和南宋。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北宋,③是北宋,故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1.(1)西夏。临安。 (2)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一。 (3)两宋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的贸易场所。政治;经济(生活);文化。 (4)范围更广,程度更深;主体多元。 【详解】 (1)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1127年,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276年,南宋灭亡。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西夏。临安。 (2)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11世纪前期,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1127年,赵构(宋高宗)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宋,辽,西夏,金,蒙古各族政权相继建立。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为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一。 (3)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榷场指两宋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的贸易场所。两宋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域:政治如“澶渊之盟”;经济(生活)如设立榷场;文化如契丹文是辽代契丹人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 (4)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是:范围更广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程度更深;主体多元不仅有政府主导,也有民间参与。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西夏、南宋政权建立、两宋时期政治格局、榷场的出现、两宋时期民族交融的新变化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