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本课重点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本课难点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诗句隐含的科技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大大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科技成就是()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火药3.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D.印刷技术的革新4.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A.B.C.D.5.据记载,月球上共计有14个以中国人名和地名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这14个中国人名和地名包括:蔡伦、祖冲之、李白、毕异、瓷都景德镇等。毕昇入选的理由是()A.主持修建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C.推算圆周率数值D.发明活字印刷术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其中,帮助欧洲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7.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A.科技发达但军事并不强大B.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C.军事强大但科技并不先进D.军事强大但经济并不发达8.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它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及看风水时确后来辗转传人欧洲。材料描绘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9.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A.唐朝繁荣辉煌的文学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10.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A.明朝时,科举考试用纸答题B.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C.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11.(2021·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注重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北宋时期匠人毕昇发明了()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火药D.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