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0
2021
学年
年级
生物
学期
期末
仿真
模拟
冲刺
人教版
02
解析
仿真模拟冲刺卷(人教版)02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
一、单选题
1.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都叫贫血。贫血的人应该多吃下列哪种食物( )
A.米面类或谷类 B.新鲜的瓜果蔬菜
C.动物肝脏和鱼虾瘦肉等 D.肥肉
【答案】C
【分析】
贫血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引起的,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详解】
贫血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引起的,需要补充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和鱼虾瘦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米面类或谷类主要含有糖类,提供能量。新鲜的瓜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补充人体内维生素不足。肥肉主要含有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贫血的概念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
2.下列关于眼球壁部分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巩膜对眼球具有支持、保护的作用
B.虹膜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黑色素,对眼球有营养作用和形成“暗室”
C.脉络膜中央围成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D.晶状体上含有能感受光线刺激和产生冲动的感光细胞
【答案】A
【分析】
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其中角膜属于外膜,能够使光线通过,并能使光线发生折射;巩膜也属于外膜,对眼的内部结构有保护作用;脉络膜属于中膜,具有遮光的作用;视网膜存在于内膜,接受物像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是视觉感受器。
【详解】
A、在眼球的结构中,巩膜是白色的,坚韧,有保护作用,是俗话中的“白眼球”,符合题意。
B、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少的就是褐色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也就是俗话中的“黑眼球”,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瞳孔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C、虹膜的中央围成瞳孔,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线的多少,不符合题意。
D、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含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眼球中的视网膜,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掌握眼球的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是本题解题关键。
3.有关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B.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消化多种食物
C.胃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D.大肠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答案】A
【分析】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
【详解】
A.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A正确。
B.胰腺分泌的胰液可消化多种食物,但胰岛素不能消化食物,B错误。
C.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C错误。
D.大肠没有消化,但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错误。
故选A。
【点睛】
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器官的特点,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4.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起始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
A.口腔、小肠、胃 B.胃、小肠、口腔
C.口腔、胃、小肠 D.小肠、口腔、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某同学摄入的混合性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最终得到一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所以消化道内,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起始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故选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5.加入少量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91%--92%),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详解】
如图:
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 中间有一层白色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故选B。
【点睛】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6.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成年人的肺泡数目约为200万个,其气体交换相适应
B.为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
C.气管壁上的纤毛分泌的黏液,能杀死吸入空气中的细菌
D.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答案】C
【分析】
(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详解】
A.人用肺呼吸,肺由很多肺泡构成,氧气和二氧化碳就是在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一个成年人的肺泡数目约为200万个,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这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A正确。
B.当我们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把气管盖住,保证食物进入食道,以免误入气管而使人体受到伤害,B正确。
C.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分泌黏液,能粘住吸入的空气中的细菌,起清洁空气的作用,C错误。
D.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扩大了营养物质吸收的面积,适宜吸收营养物质,D正确。
【点睛】
此题考查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知识。
7.当膈肌收缩时( )
A.膈肌顶部上升 B.胸廓容积缩小 C.肺内气压增大 D.气体进入肺内
【答案】D
【分析】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
【详解】
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膈肌顶部下降、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则相反。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气和吸气的过程。
8.如果脊髓在胸部横断,会造成患者小便失禁,原因是( )
A.脊髓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
B.大脑中的排尿中枢损坏了
C.大脑失去了对排尿中枢的控制
D.膀胱缩小了
【答案】C
【分析】
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例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详解】
脊髓横断的病人,脊髓白质里的神经纤维被切断,失去了与大脑皮层的联系,因而脊髓灰质里的低级的神经中枢(例如排便、排尿中枢)的活动就失去了大脑皮层的控制,但这些中枢的反射活动仍然会进行,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点睛】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但其反射活动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9.健康人的尿液成分中,不含下列哪种物质
A.尿素 B.水 C.无机盐 D.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所以,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为:血浆和原尿的区别在于原尿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而原尿和尿液的区别在于尿液没有葡萄糖.因此健康人排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有葡萄糖。
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C.脊髓和脊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D.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答案】D
【解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由细胞体和突出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即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D正确。
11.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某同学作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
A.婴儿的诞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B.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
C.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D.出生后吸食母乳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睾丸产生精子,卵巢产生卵细胞。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此时胚泡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壁,这是怀孕。
【详解】
解:A、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的分裂开始的,不是婴儿的出生,A错误。
B、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泡,胚泡发育时需要营养物质,这种发育初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B正确。
C、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C正确。
D、母乳可增强婴儿的免疫力,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中胃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过敏(如,湿疹和呼吸道过敏)的发生率都比较低,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的生殖过程和需要的营养物质。
12.关于水在人体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约占体重的70%
B.水也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C.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D.水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方面有重要作用
【答案】B
【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
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水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水的作用,其它营养物质的作用也要注意掌握。
13.显微镜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常用工具。下列不能通过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是 ( )
A.叶片的蒸腾作用 B.草履虫形成食物泡
C.水蚤心脏的跳动 D.小鱼尾鳍毛细血管
【答案】A
【分析】
对显微镜构造的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重要命题点。考查的形式多样,各种题型都有,而且考查的内容覆盖面较广。
【详解】
A、叶片的蒸腾作用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可以通过观察装置内水分散失的多少或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来探究,不需要显微镜直接观察,A符合题意;
B、草履虫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功能的结构的是食物泡,观察草履虫形成食物泡需要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B不符合题意;
C、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中,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水蚤心脏跳动,并记录心跳次数,C不符合题意;
D、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小鱼尾鳍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单行通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关于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题目时,除了识记以上“知识点的认识”内容外,在显微镜实际操作过程遇到的问题是考查的难点,也是重点。
14.流程图是学习生物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流程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B.尿液流经肾脏的途径: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肾静脉
C.血液循环途径: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D.外界气体入肺的途径: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答案】B
【分析】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3)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
(4)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详解】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经过消化管的顺序: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A正确。
B.肾动脉进入肾脏,逐渐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再分支出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毛细血管再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再分支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肾小管外面,然后再汇集成肾静脉。因此,血液流经肾脏的途径是: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静脉;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为: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B错误。
C.从血液循环途径图中看出,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C正确。
D.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尿的形成过程。
15.学校组织体检,小明尿液中检测出含有血细胞,可能是肾的哪个部位发生了病变( )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肾小囊 D.肾静脉
【答案】A
【分析】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详解】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小明尿液中检测出含有血细胞,这可能是肾脏的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16.你现在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你认为不正常的是( )
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B.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C.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D.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答案】D
【分析】
身高突增是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且出现了一些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回来月经,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详解】
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故A正确。
B.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与师生和家长多交流,故B正确。
C.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需要正确处理,多加强沟通交流,故C正确。
D.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有事情闷在心里,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导致思想压力过大,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不正常的现象,需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多与同学和家长等交流,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青春期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
17.下列流程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听觉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大脑
B.缩手反射: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
C.人的生殖: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
D.家蚕发育:受精卵→蛹→幼虫→成虫
【答案】D
【详解】
A.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A正确。
B.缩手反射:皮肤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B正确。
C.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 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即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C正确。
D.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D。
18.《世说新语•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梅和桃一样属于双子叶植物,其富含汁液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B.梅子是酸的,人吃时会分泌唾液,这属于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
C.人谈论梅子时分泌唾液,这是人在出生后形成的特有的复杂反射
D.梅子摄入人体后,所有营养成分都是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和吸收
【答案】D
【分析】
(1)根据被子植物种子中子叶的片数,可以把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一般来讲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2)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3)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详解】
梅和桃都属于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A正确;人吃梅子时会分泌唾液,这属于人生来就有的简单(非条件)反射,B正确;人谈论梅子时会分泌唾液,这是人在出生后形成的特有的复杂反射,C正确;梅子中糖类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和吸收,而其中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水不需要消化就能直接被人体吸收,D错误。
【点睛】
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
19.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 )
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最直接证据
C.少女“露西”化石说明距今300万年前古人类有可能就能直立行走
D.古人类用火将食物烤熟,改善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答案】A
【分析】
(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
(3)露西生活的年代是320万年之前,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根据骨盆情况推算生过孩子。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一直被认为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最早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类。
(4)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A错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但是目前为止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非洲大陆曾发生过剧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剧烈的东非大裂谷,使得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到陆地生活,根据现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发现,可以说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因此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B正确;“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C正确;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的能力,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的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是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D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要全面掌握人类起源的有关知识。
2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排泄产物的是( )
A.汗液 B.尿液 C.呼出的二氧化碳 D.粪便
【答案】D
【分析】
排泄是指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详解】
排泄有三条途径: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不属于排泄。因此,ABC都是排泄,D粪便是排遗。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
21.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B.发芽的马铃薯也可以吃
C.多吃含有防腐剂的食品 D.购买的食品要有质量安全图标
【答案】D
【解析】
【分析】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详解】
上山随便采来的蘑菇可能会有毒,吃了有毒的蘑菇对人体有害,属于真菌中毒,A错误;吃发芽的马铃薯会中毒,B错误;大量的防腐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少吃含有防腐剂的食品,C错误;购买的食品要有质量安全图标,注意食品安全,D正确。
【点睛】
掌握安全食品应注意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2.下列有关人体营养或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都是组成细胞和供能的主要有机物
B.小肠内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