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学易金卷
2020
2021
学年
年级
生物
学期
期末
测试
03
人教版
解析
2020-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
(人教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什么特征呢?( )
A.能生长 B.能遗传 C.能变异 D.能呼吸
【答案】B
【解析】
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故选 B.
2.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是受______的影响。( )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选C。
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
C.沙漠里的植物种类稀少 D.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
【答案】A
【解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是生物带给环境的改变,能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A正确。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错误。C.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地区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北极熊具有与冰雪相似的体色总与周围环境相似,不被天敌发现,是长期的进化形成的,是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D错误。故选:A。
4.下列生物属于分解者的是( )
A.水绵 B.木瓜
C.衣藻 D.蚯蚓
【答案】D
【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ABC.水绵、木瓜、衣藻都属于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错误。D.蚯蚓营腐生生活,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供植物重新利用,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属于分解者,正确。故选D。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方向的,逐级减少的 B.单方向的,逐级增加的
C.可循环的,逐级减少的 D.可循环的,逐级增加的
【答案】A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A.非生物部分和生产者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D.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
【答案】C
【解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应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7.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B.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甲
C.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甲
D.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
【答案】C
【解析】A、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越多。图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甲、乙、丙、丁。因此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而不是“甲←乙←丙←丁”;B、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该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丁,因此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丁,而甲是含有毒物质最少;C、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甲。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甲,而丁含能量最少。故选C。
8.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据此解答。
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很。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A不符合题意;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B符合题意;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D不符合题意。
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生物圈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A
【解析】
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A符合题意;农田生态系统是指人类在以作物为中心的农田中,利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B不符合题意;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由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共同组成。它包括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的房屋建筑和其他设施,以及作为城市主体的居民及其活动,C不符合题意;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D不符合题意。
10.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b”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字样是( )
A.q B.P C.D D.b
【答案】A
【解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A正确。
11.水和无机盐可以进入细胞,而有害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这主要是由于哪种结构的作用(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B
【解析】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无选择透过性作用;A错误;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正确;细胞质具有流动性,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C错误;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错误。
12.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
B.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
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
D.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
【答案】B
【解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分裂时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2)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后,新生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原来的细胞相同。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如图:
【详解】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A正确;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DNA含量与原细胞相同而不是加倍,B错误;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C正确;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D正确。
13.如图为植物细胞生命历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
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D.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图中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A正确;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B正确;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C正确;①②③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
14.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没有( )
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
【答案】C
【解析】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动物体有系统,而植物体没有系统。故选C。
15.苹果果实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植物体
【答案】C
【解析】
苹果是果实,果实是六大器官之一,也可以从器官的概念上来分析,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苹果的最外面是果皮,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果肉等部分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可见苹果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故C符合题意。
大豆种子的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A.一定的水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适量的光照
【答案】D
【解析】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AB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都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ABC不符合题意。D.大豆种子有光、无光都能萌发,因此光照不是大豆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D符合题意。故选D。
13.下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从花蕊的情况看,该花属于两性花
B.观察此花时,轻轻抖动②可见粉末落到白纸上
C.此花开放前套上透气的硫酸纸袋,也可能结出果实
D.若此花结岀果实,至少需要两粒花粉和一个精子
【答案】D
【解析】
观图可知:图中③是传粉过程,②是花药,①是花丝,④是柱头,⑤是花柱,⑥是胚珠。
A.由图可以看出:图中的花同时具雌蕊和雄蕊,是两性花,A正确。B.②是花药,里面含有花粉粒,因此观察此花时,轻轻抖动②花药可见粉末落到白纸上,B正确。C.此话属于两性花,可以自花传粉,因此此花开放前套上透气的硫酸纸袋,也可能结出果实,C正确。D.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包括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和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故一粒种子则需要一个卵细胞、两种极核和一个花粉粒。又由于被子植物具有特有的双受精,也就是每生成一颗种子,完成一次双受精,需要两颗精子,D错误。
14.如图分别为玉米、向日葵、葫芦藓、肾蕨、油松、水绵六种植物,将它们分类,正确的选项是( )
A.③⑤⑥为苔藓植物 B.①③④为蕨类植物
C.③④⑥为藻类植物D.①②⑤为种子植物
【答案】D
【解析】
绿色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的不同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图中③④⑥都无种子,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①②⑤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
故选:D
15.图是植物根尖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D.④处的细胞细胞核较大,有保护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①是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正确;
③处的细胞是分生区细胞,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②是伸长区,该处的细胞不再分裂,开始伸长,B错误;
③处的细胞具有细胞壁,C错误;
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D错误。
16.图是桃花部分结构示息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桃花是两性花
B.[4]花粉管内有两个精子,桃花的受精方式属于双受精
C.[2]将来发育成种皮
D.[6]受精后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
【答案】C
【解析】
桃花的每一朵花同时具雌蕊和雄蕊,是两性花,故A正确;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粒萌发生成花粉管,花粉管内有2个精子,桃花属于被子植物,进行的是双受精,故B正确;2子房由胚珠和子房壁组成,经传粉受精后发育成果实,故C错误;6受精后形成受精卵,未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故D正确。故选 C.
17.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 )
A.①② B.③⑥
C.⑤⑥ D.④⑤
【答案】C
【解析】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和雌蕊与结出果实种子有直接关系,因此花的主要结构是⑤雄蕊和⑥雌蕊,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雄蕊和雌蕊合称花蕊。
18.加图为桃花部分结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①~④的名称依次是( )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D.子房、子房壁、果皮、种子
【答案】D
【解析】
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情况为:
可见,①是子房,②是子房壁,③是果皮,④是种子。故选D.
19.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这些热量是来自稻谷种子的(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答案】A
【解析】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
潮湿稻谷堆中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
20.植物在白天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晚上则表现为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
A.植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植物在夜间的呼吸作用远强于光合作用
C.植物的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在白天光合作用远强于呼吸作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
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由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在白天光合作用远强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就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给消耗掉了,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光合作用能大量产生,所以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现不显著。因此植物白天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在夜间,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在白天光合作用远强于呼吸作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
21.下列哪一项不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
A.低温贮存水果、蔬菜 B.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D.农田板结后及时松土
【答案】D
【解析】
“低温贮藏水果、蔬菜”是利用低温环境抑制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延长储存时间,A不符合题意;
“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是利用减少水分,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B不符合题意;
“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
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和生长,因此“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不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D符合题意。
2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D
【解析】
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了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所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选D
23.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树木( )
A.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
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造成的
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
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
【答案】B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可见B符合题意。
24.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透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通过改变光照强度来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容器内的CO2浓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CO2浓度下降,是由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B.BC段CO2浓度上升,是由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C.实验进程中的T1时刻,该植物体内有机物重量最多
D.由于C点低于A点,所以T2时刻植物的有机物重量较T0时刻低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AB段由于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CO2浓度下降,A正确;从T1开始,BC段CO2浓度上升,原因是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释放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B正确;图中从T0-T1开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得以积累,实验进程中的T1时刻,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该植物体内有机物重量最多,C正确;从T1开始,曲线表示的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由于C点低于A点,所以T2时刻植物的有机物重量较T0时刻高,D错误。
25.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合理密植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B.适时松土有利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C.白天,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产量
D.农作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保证了有机物的生产
【答案】D
【解析】通过合理密植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A正确;适时松土可以让空气进入土壤,从而有利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B正确;白天,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温室与外界相对隔绝,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供应不足,所以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产量,C正确;呼吸作用不仅在夜晚进行,还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夜晚不进行,D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16分)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_______,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
(2)甲图中结构E名称是__________,它是进行_________的场所。
(3)切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发现,只在甲细胞质中含有液泡和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该细胞是植物细胞。
(5)将图示甲、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甲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甲具有保护支持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甲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叶绿体 光合作用 液泡 叶绿体 细胞壁 叶绿体 线粒体
【解析】
(1)甲图比乙图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甲图属于植物细胞,乙图属于动物细胞。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2)E是植物细胞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西瓜汁,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
(4)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5)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一层较薄的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6)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27. (10分)种子的萌发受到环境中的多种因素的影响,那么究竟是哪种环境因素影响种子的萌发呢?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制定如下表的实验方案。
种子
环境因素
萌发数量
组数
数量
氧气
温度
水分
甲
50
充足
适宜
适量
48
乙
50
充足
适宜
A
0
丙
50
充足
低温
适量
0
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和丙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2)A处应填写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3)甲组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或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无水(或干燥)胚不完整(或种子在休眠期、种子死亡等)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
【解析】
(1)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甲和丙这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