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人教版) (解析版).doc
下载文档

ID:2809285

大小:2.71MB

页数:7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人教版 解析版 第三 单元 综合 检测 人教版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考试研究中心命制 第三单元综合检查 化 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答案】B 【详解】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故其核外电子数为86;故选B。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 【答案】C 【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A错误;B、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粒子大小不变,故B错误;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C正确;D、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成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Na稳定。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Na失去1个电子形成Na+,②核外电子数、③电子层结构均发生了改变;核内质子数没有发生改变,则①核电荷数相同;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失去一个电子对质量影响很小,质量几乎相等,即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二者质子数都为11,且Na+核外为8电子稳定结构,较钠原子稳定。故①④⑤⑥说法正确。故选:A。 4.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A 【详解】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氧元素与氢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 5.生活中接触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物质中的“碘”和“钙”是指 A.分子 B.单质 C.元素 D.原子 【答案】C 【详解】这里的碘、钙存在于无机盐中,是指元素,强调元素存在的存在;故选:C。 6.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阿伏伽德罗 D.道尔顿 【答案】B 【详解】A、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中氧气含量,A错误。B、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B正确。C、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C错误。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D错误。故选:B。 7.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D 【详解】A、原子不是实心的球体,选项错误;B、正中央有原子核,核外有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选项错误;C、一个电子的质量约为一个质子质量的 ,选项错误;D、整个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电子质量很少,忽略不计;选项正确;故选D。 8.近期我国科研人员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单质 B.1个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中共含有35个电子 D.1个中共含有35个质子 【答案】D 【详解】氮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7,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7×5=35;中是得到一个电子得到的微粒,所以每个中含有35个质子和36个电子。A、是一种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错误;B、1个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错误;C、每个中含有36个电子,故错误;D、每个中含有35个质子,故正确。故选:D。 9.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n B.m=n+x C.m=n-x D.m=x-n 【答案】B 【详解】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Rn+是R原子失去n个电子得到的,m= x+ n,故选B。 10.建造航母需要大量的金属钛,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 B.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C.图中x的数值为10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答案】D 【详解】A、单元格中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说法正确;B、据图可以看出,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说法正确;C、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22-2-8-2=10,说法正确;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单位不是g,说法错误;故选:D。 11.与元素化学性质最密切的是(  ) A.质子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最外层电子数 D.中子数 【答案】C 【详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故选C。 12.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易失电子 B.易形成阴离子 C.阳离子 D.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C 【详解】A.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A正确;B.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故选项B正确;C.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不是阳离子,是阴离子,故选项C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D正确。故选C。 13.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其中区域②代表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答案】B 【详解】区域②地壳中元素含量占比27.7%,即含量排第二位,表示硅元素。故选:B。 1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顺序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一组是(  ) A.水、铁、汞 B.干冰、汞、氯化钠 C.氢气、干冰、氯化钠 D.氮气、甲烷、硫酸铜 【答案】B 【详解】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汞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铁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甲烷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5.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A 【详解】实际质量为Mg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单位为“1”。故选A。 二、填空题(共42分,每空1分) 16.(本题6分)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1)加油站里的汽油已贮存在油罐中,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________________ (2)液氧和氧气的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 (3)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______________ (4)木材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 (5)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固体难以压缩。_______________ (6)把糖放在水里,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 (2)分子种类相同 (3)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4)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5)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 (6)蔗糖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水里去了,但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详解】(1)加油站里的汽油已贮存在油罐中,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2)液氧和氧气的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分子种类相同;(3)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4)木材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5)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固体难以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6)把糖放在水里,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说明蔗糖分子通过运动分散到水里去了,但分子种类没有改变,化学性质不变; 17.(本题7分)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元素、物质、微粒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应填_____,②应填_____,③应填_____,④为带正电荷的粒子,应填_____。 (2)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x的数值是_____。 ②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不相同,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相同。 【答案】(1)原子 分子 原子核 质子 (2) 8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详解】(1)①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水是由分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2)①氯离子最外层应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x的值为8。 ②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相同。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18.(本题7分)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______; (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______; (4)带正电荷的粒子有______; (5)带负电荷的粒子有______;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 (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有______; 【答案】(1)分子、原子 (2)分子、原子 (3)分子、原子、中子 (4)质子、原子核 (5)电子 (6)原子 (7)分子 19.(本题4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学习要让学生既能够“见微知著”,也能够“见著知微”。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右图为氯化钠形成的示意图。 根据所给信息,请回答: (1)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是 _______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 “失去”)电子。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构成氯化钠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答案】(1)3 失去 (2) 最外层电子数 (3) Na+ 、Cl- 【详解】(1)从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得到,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填3; 钠原子的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达8电子稳定结构,故填失去。 (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着电子的得失,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去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达8电子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较易得到电子达到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决定。 (3)由图可知,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其离子符号为Na+和 Cl-。 20.(本题7分)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______,Y表示______ (2)当X=12时,Y=___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__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__电子,变成带______电荷的______。 【答案】(1)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2) 2 (3) 8 (4) 失去 正 阳离子 【解析】(1)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各部分的意义可知x表示核电荷数,y表示最外层电子数; (2)根据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知:y=12-2-8=2; (3)x=17时,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即得到一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应是7+1=8; (4)最外层电子数是小于4时易失去电子,带正电。当Y=1时,该粒子易失去电子,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21.(本题6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________个质子,一个含有____________个电子。 【答案】(1)Be (2)电子层数 (3)不相似 (4) Ne (5)15 10 【详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Be; (2)根据元素周期律: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电子层数相同; (3)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尽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它们化学性质不相似; (4)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钠元素是11号元素,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Na+;它的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根据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5,则一个磷原子中有15个质子;每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电子,每个氢原子中含有1个电子,所以NH4中共有11个电子,而铵根离子(NH4+)是由NH4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所以一个铵根离子(NH4+)含有电子的数目为:11-1=10。 22.(本题5分)下图中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 (2)X=________。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___________(选填序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19.00 20 (2) 8 (3) BC (4)B 【详解】(1)根据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可知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得18=2+8+x,则x=8; (3)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因为BC的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 (4)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选B。 三、科学探究题(共18分) 23.(本题18分,每空1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进行实验)图Ⅰ是课本中的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I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 ③再往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①若实验Ⅱ的现象不明显,应当进行的改进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②改进后图Ⅱ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I和图Ⅱ所示装置虽能够证明分子的性质,但无法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图Ⅲ和图Ⅳ所示装置: ①按照图Ⅲ和图Ⅳ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B中溶液变化有何不同____________。 ②对比图Ⅲ和图Ⅳ所示的装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进行实验)烧杯甲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在不停地运动 (实验改进)长条形滤纸条上的酚酞点从右到左依次变红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析讨论)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 药品的用量较少(或节约药品) 酚酞与氨水的位置滴反了 (拓展延伸)图III所示装置中,烧杯B变红的速率较慢,图IV所示装置中,烧杯B变红的速率较快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详解】[进行实验]氨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几分钟后烧杯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甲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此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实验改进] 几分钟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长条形滤纸条上的酚酞点从右到左依次变红,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分析讨论](1)若实验II的现象不明显,应当进行的改进操作是为了便于观察到颜色及颜色变化,在试管下面放一张白纸; (2)改进后图II所示装置的主要优点是药品用量少,可以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同时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氨水和酚酞试液位置放反了,或者氨水和酚酞试液都放在了棉花团上;[拓展延伸](1)按照图III和图IV所示装置操作、几分钟后烧杯B中溶液变化:图III所示装置中,烧杯B变红的速率较慢,图IV所示装置中,烧杯B变红的速率较快; (2)对比图III和图IV所示的装置,说明了分子的远动速率受温度影响,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四、计算题(共10分,1小问每空2分,2小问6分) 24.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以元素锶(Sr)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88,一个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则求: (1)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核内中子数为   ; (2)求锶元素原子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1)38;50; (2)1.462×10﹣25Kg。 设锶元素原子的质量为x,则 =88,x=1.462×10﹣25Kg。 【详解】(1)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38,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38。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88,核内中子数=88﹣38=50。 (2)见答案。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