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人教版) (解析版).doc
下载文档

ID:2809228

大小:202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二单元综合检测-人教版 解析版 第二 单元 综合 检测 人教版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考试研究中心命制 第二单元综合检查 化 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答案】A 【详解】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78%,氧气体积分数21%,稀有气体体积分数0.94%,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3%,故填:A。 2.工业制氧气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A 【详解】A、工业制氧气用分离液态空气法,空气中含有氧气,不是生成物,故A错误;B、工业上是从液化空气法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制氧气,故B正确;C、工业上是从液化空气法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氮气沸点较低先收集到,剩下的为液氧,故C正确; D、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A。 3.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 A.H2、N2 B.N2、 O2 C.N2、Ar D.CO2、CO 【答案】C 【详解】A、氢气具可燃性,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A错误;B、氧气具助燃性、氧化性,高温易和金属反应,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B错误;C、氮气、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很难和金属物质反应,常用作金属焊接时的保护气;故C正确;D、一氧化碳具可燃性,不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故D错误。故选C。 4.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氢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答案】A 【详解】A、硫和氧气反应的实验中,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A符合题意;B、通过右侧量筒的进水量,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铁和氧气反应的实验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解释体现水的主要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⑤⑦③②①④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⑦②③①④⑤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答案】C 【详解】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①④⑤⑥。故选C。 6.下列关于分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反应是化合反应的逆过程 B.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其他物质的反应 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大量氧气,这个过程属于分解反应 D.有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学反应 【答案】D 【详解】A、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完全是两种反应,反应条件一般不同,不能说是逆过程,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物质也是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是物理变化,故不是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7.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案】C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浓烈的白烟,生成白色粉末,选项A错误;B、描述实验现象时,只需要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就是实验结论,应改为生成黑色固体,选项B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C正确;D、硫在氧气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选项D错误。故选C。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D 【详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氧气21%,氮气78%,说法错误;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空气污染物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烟尘等,说法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故选:D。 9.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 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答案】A 【详解】当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足够多的氧气时,充气气球内的空气在周围氧气的压力作用下,会沿导管排出气球,气球变小,导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故选A。 10.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Y符合下图所示关系的是 A B C D X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燃烧 Y 氧化反应 分解反应 混合物 缓慢氧化 【答案】A 【详解】A、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有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例如碳和氧气的反应,但有的化合反应就不是氧化反应,例如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同时有的氧化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例如蜡烛燃烧的反应,故X和Y满足题给的图示关系,故A正确;B、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是两种物质以上的反应,所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即X和Y不存在交叉关系,属于并列关系,故B错误;C、纯净物和化合物是包含关系,所以Y与X属于包含关系,故C错误;D、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而缓慢氧化是不容易觉察到的氧化反应,它们是两个并列的概念,故D错误。故选A。 11.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立即收集 C.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答案】A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B、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B不正确;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正确;D、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D不正确。故选A。 1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答案】D 【详解】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故A正确。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故B正确。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故C正确。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接触面积。故D错误。 13.下列各种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①大气中CO2增加 ②SO2、NO2排入大气中 ③CO大量排入大气中 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排入大气 a.形成酸雨 b.产生温室效应 c.破坏臭氧层 d.使人中毒 A.①—d B.②—a C.③—c D.④—b 【答案】B 【详解】A.①大气中CO2增加与b.产生温室效应有因果关系,故A不选;B.②SO2、NO2排入大气中与a.形成酸雨有因果关系,故B选;C.③CO大量排放大气中与d.使人中毒有因果关系,故C不选;D.④冰箱制冷剂氟里昂排放大气中与c.破坏臭氧层有因果关系,故D不选;故选:B。点睛: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有关,SO2、NO2与酸雨有关,CO使人煤气中毒,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 14.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答案】C 【详解】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故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答案:C。 15.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答案】A 【详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 固体中部分氧元素以氧气的形式逸出,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由于反应后有含氧元素的二氧化锰,所以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不再改变。最终氧元素的的质量为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 B. 氧气是该反应的生成物,质量由零开始增加,氯酸钾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达到最大值不再改变; C.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氯酸钾和氯化钾固体中钾元素相等,但氯酸钾的质量大于氯化钾的质量,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不再变。选A 二、填空题(共42分) 16.(本题5分,每空1分)现有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氦气④氢气⑤氮气,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可代替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可以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可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是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 【答案】③ ② ④ ⑤ ① 【详解】由于氦气密度较小,则可代替氢气作为探空气球的气体是氢气,故填③;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故填②;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可以燃烧的气体是氢气,故填④;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是氮气,故填⑤;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填①。 17.(本题1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化合反应 (2) 化合反应 (3) 化合反应 (4) 化合反应 (5) 分解反应 【详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 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该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5)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时,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18.(本题6分,每空1分)我们已经学习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干净,这个变化属于_____变化。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 (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____。 (4)火柴的目的是为了_____。 (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答案】(1)物理变化 (2) 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 (3)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 (4)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 (5) 铁丝上有铁锈 氧气的浓度太低等 【详解】(1)取细铁丝的仪器名称是坩埚钳;铁丝表面一般有铁锈,用砂布擦去铁丝表面的铁锈;除去铁锈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铁丝绕成螺旋状可以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4)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是为了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5)在“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课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的一瓶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应有的现象,原因可能是:铁丝上有铁锈;氧气的浓度太低等。 19.(本题6分,每空1分)右图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贮存气体等。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2)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3)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4)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气体从______________端进入。 (6)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_______________端进入。 【答案】(1)密度比空气小(2)密度比空气大 (3)密度比空气大 (4)密度比空气小 (5) a (6)b 【详解】(1)因为该装置中,导气管a短b长,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2)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 (3)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 (4)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b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5)装置中预先盛满水,将水排出贮气,因为气体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气体从a端进入。 (6)用水将瓶中贮有的气体排出使用,因为水的密度比气体密度大,所以水从b端进入。 20.(本题10分,每空1分)实验室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氧气常用的方法是______,该方法既环保又安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2)用其他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例如加热______、 ______等也可以制取氧气。 (3)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集气瓶中盛______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______立在水槽中,当导管中有气泡______、______地产生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______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槽,______放在桌面上。 【答案】(1)利用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 氯酸钾 (3)满 倒 连续 均匀 盖住 正 【详解】(1)实验室制氧气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该方法既环保又安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在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用其他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例如加热高锰酸钾、 氯酸钾等也可以制取氧气; (3)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集气瓶中盛满水,排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当导管中有气泡连续、均匀地产生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将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三、实验题(共15分) 21.(本题5分,每空1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设计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下图的A、B两套装置。 (1)你认为合理的是(填编号)_____。 (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改进实验) 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C实验,优点是:_____。 (1)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这可能是由哪几种原因引起的?_____ (2)从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l/5,氮气约为4/5.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是:_____ 【答案】(1)A (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瓶内,且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1/5; (改进实验)比较环保,测定结果更精确、误差更小 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氮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氮气与红磷在点燃条件下不反应 【详解】设计实验:(1)实验A和B的区别在于红磷的位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红磷在稍微低的位置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也更利于氧气的消耗,所以A更合理; (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待冷却至室温后,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集气瓶内压强减小,且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1/5,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被倒吸进集气瓶,且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故填: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瓶内,且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1/5; 改进实验:由图可知,C实验是在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下,直接在装置内点燃红磷,这样避免了红磷在装置外被点燃,防止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散逸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比较环保,且该装置始终是在密封状态下进行,测定结果更准确,误差更小,故填:比较环保,测定结果更精确、误差更小; (1)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耗尽,也可能是装置漏气,瓶内空气进入,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导致结果偏低,也可能是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使进入水的体积偏小,使结果偏小,故填: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2)由实验现象可知,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氮气却剩余,说明氮气与红磷在点燃条件下不反应,且在有水的条件下,氮气仍然能够存在,没有减少,说明氮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填:氮气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氮气与红磷在点燃条件下不反应。 22.(本题9分,每空1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②仪器的名称_________。 (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装置______,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加以改进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3)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4)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______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该方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5)用集气瓶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 (6)停止加热时,先要把________,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1)集气瓶 (2)BC 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b (4)不易溶于水 (5)集气瓶的水未装满或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答一点即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6)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详解】(1)标号②仪器的名称:集气瓶。 (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B来制取,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来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BC,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加热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用图F装置可以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气体应从短口b端通入。 (4)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性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集气瓶的水未装满或未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答一点即可)。 (5)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6)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四、推断题(共8分) 23.(本题8分,每空1分)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