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B卷提升篇)-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解析版).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B卷提升篇-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解析版 第六 单元 氧化物 单元测试 提升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同步 AB 人教版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D.碳单质不溶于水 【答案】A 【解析】A、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B、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故选项错误。 C、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D、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碳单质不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2020本溪、辽阳、葫芦岛】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能导电 B.都是黑色固体 C.硬度都很小 D.都由碳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A、金刚石不能导电,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B、石墨是灰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最软的物质之一,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符合题意。故选D。 3、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活性炭包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答案】B 【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说法正确; B、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故说法错误;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故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故说法正确。 故选B。 4、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 A.氮气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故选:C。 5、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 A. 木炭 B. 一氧化碳 C. 氧化铜 D. 氧气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正确; B、一氧化碳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故错误; D、氧气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错误。故选A。 6、【2020湖南长沙】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2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来源:学科网]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答案】A 【解析】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做钻头,切割玻璃大理石等,正确;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但不是金属,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但不可以吸附所有物质,选项错误; D、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足球烯(C60)是由碳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故选:A。 7、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毒 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不帮助呼吸,能使人致死,但没有毒性,故A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B说法正确; C、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故C说法正确; 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8、【2020湖北鄂州】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原子构成 B.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碳酸钙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形成酸雨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 C60是由C60分子构成,A错。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B错。 C、碳酸钙含钙元素,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C正确。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D错。 故选:C。 9、下列叙述属于CO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 B.无味 C.难溶于水 D.能燃烧 【答案】D 【解析】A.物质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 物质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 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D.物质能够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D。 10、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第2题图 A.紫色石蕊变红色 B.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熄灭 D.杠杆左高有低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杠杆左高右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0四川成都】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答案】C 【解析】A、试管中有空气,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的是受热膨胀的空气,不能说明反应开始,不符合题意;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此时产物铜的温度较高,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又产生黑色的氧化铜,所以要等固体冷却后才能倒出,不符合题意; C、木炭具有还原性,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元素,使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单质铜,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碳元素的质量的总和,反应中可能生成一氧化碳,所以固体减少的质量不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说法正确,故A不可选;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物质,此说法正确,故B不可选; C、二氧化碳溶于水成为碳酸,所以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说法正确,故C不可选; D、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说法不正确,故D可选。 故选D。 13、【2020云南】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作燃料 B.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是一氧化碳,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A.步骤① B.步骤② C.步骤③ D.步骤④ 【答案】C 【解析】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借助指示剂,石蕊遇酸性溶液会变红,酚酞遇酸性溶液和中性液体不变色,所以实验中应用紫色的石蕊试液,不能用无色的酚酞试液,所以步骤③不合理。 故选C。 15、【2020湖南衡阳】碳及碳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扶贫工作组在某村利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答案】B 【解析】A、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甲烷燃烧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才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19山东潍坊中考题】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②CO被还原为CO2;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的氧,CO被氧化为CO2,故选项说法正确。 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利用一氧化碳燃烧的热量给玻璃管加热,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7、【2020山东潍坊】利用甲酸(HCOOH)与浓硫酸制备CO,并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CO的有关性质。 已知:HCOOHCO↑+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时,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滴加HCOOH B.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C.装置丁既可检验CO2,又可收集CO D.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 【答案】A 【解析】A、操作时,先滴加HCOOH,生成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乙处酒精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B、装置丙能防止丁装置的石灰水进入乙装置,装置丙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装置丁可检验CO2;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又可以将瓶中的石灰水排出,可收集CO,故选项说法正确。 D、HCOOHCO↑+H2O中,浓硫酸作催化剂,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浓度降低,催化效果减弱,产生CO气体速率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8、【2020山东滨州】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C.装置②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答案】B 【解析】 A、实验室采取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①,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需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不能选③,故A选项错误; B、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取过氧化氢分解法,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②,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③,故B选项正确; C、实验室采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型,因此发生装置选②,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因此收集装置不能选择⑤,故C选项错误; D、装置②中固体与液体接触后不能进行分离,不能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随时停止,故D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B。 19、【2020江苏苏州】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答案】D 【解析】A.由于盐酸的浓度较大,所以甲中逸出的气体含HCl和CO2,故错误; B.乙中液体变红,可能是挥发出的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法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错误;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不能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因为溶液变红是盐酸在起作用,而盐酸不分解,故错误;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因为稀硫酸没有挥发性,故正确。故选D。 20、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答案】A 【解析】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该实验方 案不合理。故选A。 二、填空题(5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21、实验室有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   处的高度,再确定   处的高度。 (填“甲”或“乙”) (2)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   ,再   。 【答案】(1)乙;甲;(2)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解析】(1)连接装置时,需根据导管的高度调节乙处的高度,再根据酒精灯火焰的高度调整试管高度的旋钮,确定甲处的高度。 (2)结束实验的操作是: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石灰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22、【2020江苏扬州】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 (1)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CO2,是因为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对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程主要改变的是_______。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 。 【答案】(1).温室;增大;(2).分子间的间隔;干冰升华吸热,使气体遇冷凝结成小液滴 【解析】(1)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氟氯代烷,则控制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则压强增大时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2)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物质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气体遇冷凝结成小液滴。 23、【2020河南】右图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则A处V型管内的固体粉末由_______色逐渐变黑; B处V型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 ;将为其点燃,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红棕;Ca(OH)2+CO2 =CaCO3↓+H2O;2CO+O22CO2. 【解析】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 =CaCO3↓+H2O;尾气 处理是一氧化碳的燃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O22CO2.. 24、【2020山东临沂】化学课堂上学生探究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图1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2)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 【答案】(1).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H2CO3 ; 【解析】(1)燃烧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有氧气参与,图1实验中,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干花变红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干花变红色,故图2实验中,使紫色干花(用石蕊溶液浸泡过)变红的物质是碳酸,化学式为H2CO3。 25、【2020山东泰安】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循环过程中CO2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 (1)C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机物A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A.无机物和有机物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 (1). (2). C6H12O6 (3). B 【解析】(1)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有机物A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已知反应前:12个氧原子,反应后:6个碳原子、18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则A中含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则A的化学式是C6H12O6。 (3)A、无机物和有机物性质不同,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与水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葡萄糖,说法正确; B、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含有碳元素和含有氧元素的物质的循环,不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故说法错误; C、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该能量来自于光合作用储存的太阳能。因此说,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葡萄糖中。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说法正确;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说法正确; 故填:B。 三、实验探究(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6、【2020山西阳泉】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文信息完成下列任务。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图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图3: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①有气泡产生,原因是________。 ②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2).;(3).碳酸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合理即可);(4).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溶液中含有盐酸(合理即可)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故有气泡产生; ②盐酸具有挥发性,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持续加热,红色石蕊溶液没有变成紫色。 27、【2020江西】某班同学取用相同总质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黑色固体变红色”这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小组同学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知识回忆】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 【作出猜想】产生异常现象可能与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有关。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总质量相同但质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不考虑其中杂质),分别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1 m(C):m(CuO) 实验后A处试管中固体颜色 C处导管口的现象 1 1:8 红色固体中有少量黑色固体 尾气燃烧 2 1:9 红色固体中有较少量黑色固体 尾气燃烧 3 1:10 红色固体中有很少量黑色固体 尾气不燃烧 4 1:11 红色固体中有极少量黑色固体 _____ 5 1:12 红色固体中无黑色固体 尾气不燃烧 6 1:13 红色固体中有较多黑色固体 尾气不燃烧 【交流讨论】 (1)推测实验4中“C处导管口的现象”是 。 (2)上述探究可得出,实验时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控制在1:10~1:12之间,可观察到黑色固体明显变红,同时还可减少_____(填化学式)排放,防止空气污染。 (3)检验实验6反应后A处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可滴加的试剂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反思评价】分析发现,实验5中m(C):m(CuO)比值与理论值不符,实验后却无黑色固体残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_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知识回忆】3:40;(1).不燃烧; (2).CO;(3).稀盐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反思与评价】 C+CO22CO 【解析】[知识回忆]碳和氧化铜反应 ,故理论上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2:160=3:40,故填:3:40。 【交流讨论】 (1)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刚开始木炭过量,生成的二氧化碳和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