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13章
章末测试-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13
测试
九年级
物理
人教版
九年级第13章章末测试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8·泰安卷)下面几个研究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
①利用光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
②“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
③“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
④“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2.(2018·聊城卷)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 ℃的冰块,其内能为零
3.小明学习科学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4.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
A. B. C. D.
5.(2018·重庆卷)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霜降:“一朝秋暮露成霜”,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立春:“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的
6.(2018·朝阳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萝卜放在泡菜坛子里会慢慢变咸,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C.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做功把光能转化为内能的
D.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学科¥网
7.如图所示是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蒸饺——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牛肉面——挑面时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回锅肉——炒肉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
D.玉米排骨汤——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B.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中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D.0 ℃的物体也具有内能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B.用沙子炒花生是因为沙子比热容较小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10.小莉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密度ρ/(kg·m-3)
物质
熔点/℃
物质
比热容c/[J/(kg·℃)]
煤油
0.8×103
铜
1 083
干泥土
0.84×103
纯水
1.0×103
铝
660
水
4.2×103
铜
8.9×103
铅
328
铜
0.39×103
铝
2.7×103
锡
232
铝
0.88×103
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作
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
C.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热量,铝块温度降低得较多
D.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少
11.(2018·河南模拟)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加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吸热能力强,甲的比热容小
B.水的吸热能力强,水的比热容大
C.加热相同时间,甲和水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D.电热器加热是通过做功直接改变水的内能
12.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3.某物理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在研究不同布料的保温性能时,他们把装满相同温度的热水袋分别用三种不同的布料包上,每隔半小时测一次热水袋的温度,收集了十组数据,在这一过程中,水的内能将__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将_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14.(2018·济宁卷)将盛有凉牛奶的瓶子放在热水中(如图所示),通过____________方式改变牛奶的内能,图中乙是250 g牛奶与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牛奶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J。[c牛奶=2.5×10³ J/(kg·℃)]
15.(2018·广东卷)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_____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_________现象;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力。
16.(2018·本溪卷)本溪市正在进行大规模路面改造,后期铺设路面时,先让沥青块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再利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与碎石黏合,在压路机的作用下形成平整路面; 同时很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学-科*网
17.(2018·葫芦岛卷)葫芦岛海滨是滨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如图是人们在海边烧烤时的情景,穿肉的签子顶端磨得很尖,是为了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压强,用炭火烤肉是利用__________方式增大烤肉的内能。在很远处都能闻到烤肉的香味,这是__________现象。
18.(2018·山西模拟)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区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小吃。将面团趁热搓条、揪块,放在光净的石板上,用手掌推出形如人舌又薄又匀的长片儿,接着用手指往起一挑搭即成圆筒形,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立在蒸笼上蒸熟。如图甲所示,在蒸笼上蒸熟过程是通过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改变了栲栳栳的内能。将调配好的调料浇在栲栳栳上,如图甲乙所示,远远都能闻到诱人的香味,这是_____现象。
19.(2018·广东模拟)如图所示是小刘同学探究冰的熔化特点时描绘出的图象,由图可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物质在BC段的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0.(2018·河南模拟)“洛阳牡丹甲天下”,每年四月中旬在洛阳都会举行盛大的牡丹花会。游园时,发现工作人员浇过水的土壤会逐渐变干,这是由于土壤中的水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的缘故;随着气温升高,花香愈浓,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温度有关。
21.(2018·邵阳三模)武汉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因为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小雨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她们一起到街上用砂纸擦拭清除违章“小广告”时,感觉砂纸发热,其能的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的。
三、实验题(共2小题)
2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 。
(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实验中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 。根据图乙可判断出b吸热能力较 (选填“强”或“弱”)。
23.(2018·广州卷)如左图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 ℃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右图。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左图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________℃。
(2)甲液体第30 s的内能_________第35 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右图中0至30 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4.(2018·攀枝花卷)小明家里的电热水器里装有50 kg、20 ℃的水,通电后将水加热到70 ℃,已知ρ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求:
(1)电热水器里水的体积;
(2)水吸收的热量。
25.质量为1 kg的铝锅内装有3 kg的水。〔c铝=0.88×103 J/(kg·℃)、c水=4.2×103 J/(kg·℃)〕求:
(1)它们共吸收6.74×105 J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2)3 kg的水吸收的热量。
26.一枚质量为2 g的烧红的铁钉,温度为600 °C,现将其温度降低到100 °C,已知c铁=0.46×103J∕(kg·℃),c水=4.2×103(J∕kg·℃),求:
(1)该过程中铁钉释放的热量;
(2)将铁钉释放的热量全部用于加热100 g水,水升高的温度。(不计热量损失)
2.C【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B、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C、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内能,故C正确;D、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D错误;故选C。
3.C【解析】由于烟分子在空气中进行扩散,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小明也可以吸到空气中的烟,故选C。
4.D【解析】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挂一个或两个钩码时,改变的是对铅柱的拉力大小,可以探究两铅柱之间的引力大小,故AB错误;铅柱略错开时,改变了铅柱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探究引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故C错误;将两个粘在一起的铅柱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开,可以表明不是大气压的作用使两铅柱粘在一起的,故D正确,故选D。
5.C【解析】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B.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分:“丹桂小菊万径香”,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说法正确;D.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C。
8.D【解析】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虽然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故A错误;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之间有间隙,有相互作用的斥力,故B错误;物体放出的热量与物体的温度高低无关,与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有关,故C错误;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D正确。故选D。学科#网
9.B【解析】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熔化吸热温度升高,故A错误。用沙子炒花生是因为沙子比热容较小,沙子很容易被炒热,沙子被炒热后可以均匀的把热量传递给花生,故B正确。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多,故C错误。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使物体发生机械运动或形状发生改变,内能不一定增大,故D错误。
10.BC【解析】由表中数据知道铜的熔点是1 083 ℃,锡的熔点是232 ℃,熔化铜不能用锡做的器皿,故A错误;由表中数据知道纯水和煤油的密度(ρ水>ρ煤油),因为,m水=m煤油,所以V水<m煤油,故B正确;根据Q放=cmΔt,放出热量相等,c1m1Δt1=c2m2Δt2,因为m=ρV,体积相同,所以c1ρ1Δt1=c2ρ2Δt2,,所以铜块温度降低的少、铝块温度降低的多,故C正确;由表中数据知道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c水>c土),因为Q吸=cmΔt,质量相同的水和干泥土,吸收相等热量,水温度的升高值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故D错误。
11.B【解析】A、由题意和图像知物质甲和水质量相同,初温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物质甲温度变化较大,所以甲的吸热能力弱,甲的比热容小,水的吸热能力强,水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B正确;因为它们的初温相同,加热相同时间,甲温度变升高较快,水的温度升高慢,此时他们之间存在温度差所以甲和水之间会发生热传递,故C错误;D.电热器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故D错误。
12.B【解析】由题知,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故B正确;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间长,乙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根据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它的比热容小;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较高,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错。故选B。
13.减少 不变
【解析】实验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随着时间的增加,热水不断向外放出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其内能减少;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一过程中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故水的比热容不变。
16.熔化 引力 无规则运动
【解析】常温下沥青是固态,铺设路面时,先让沥青块熔化为液态,利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使液态沥青与碎石黏合,在压路机的作用下形成平整路面,沥青凝固后,路面变硬;铺设路面时,在很远处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是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学科#网
17.增大 热传递 扩散
【解析】穿肉的签子顶端磨得很尖,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用炭火烤肉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肉的内能;烤肉散发出香味,由于肉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能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
18.热传递 扩散
【解析】如图甲所示,在蒸笼上蒸熟过程,栲栳栳吸收水蒸气的热量,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栲栳栳的内能。将调配好的调料浇在栲栳栳上,如图乙所示,远远都能闻到诱人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由分子不停运动而形成的。
2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做功
【解析】吸烟者在房间内“吞云吐雾”时,一会儿房间内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砂纸在摩擦的过程中发热,这是摩擦生热现象,此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22.(1)天平,秒表 (2)质量 吸收相同的热量 水 弱
【解析】(1)为了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油需用天平;为了比较吸热多少要用到秒表。
(2)实验课题是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所以要保持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图甲中可知:Va<Vb,因为ρ水>ρ煤油,所以根据可知:质量相同时,V水<V煤油,所以可判断出a物质是水。根据图乙可知:在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长,说明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乙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物质a的吸热能力强是水,物质b的吸热能力较弱是煤油。
23.(1)58 (2)小于 (3)正确 由题意可知0~30 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由图可知温度变化Δt也相同,由可知,因为m甲<m乙,所以c甲>c乙。
【解析】(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所以此时乙的温度为58 ℃;
(2)因为甲液体一直在吸收热量,所以第30 s的内能小于第35 s的内能;
(3)小明的说法正确,由题意可知0~30 s甲、乙所吸收的热量Q吸相同,由图可知温度变化Δt也相同,由可知,因为m甲<m乙,所以c甲>c乙。学-+科/网
24.(1)0.05 m3 (2)1.05×107 J
【解析】(1)因为ρ=,所以水的体积为V==0.05 m3;
(2)水吸收的热量为Q=cm△t=4.2×103 J/(kg·℃)×50 kg×(70 ℃﹣20 ℃)=1.05×107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