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3.2
熔化
凝固
同步
练习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同步基础练习)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
20
10
0
5
0
3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
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
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
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答案】B
【解析】解: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
C、水沸腾是一种汽化现象,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纸的燃点高于水的沸点,故C错误;
D、游泳后刚从水里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2.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
【答案】B
【解析】解:将冰袋和荔枝一起放在泡沫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荔枝温度降低,不易变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3.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通过观察发现降温时水缸中的水( )
A.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 B.是从中央开始凝固的
C.是从缸底开始凝固的 D.是同时开始凝固的
【答案】A
【解析】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水结成冰后,是从水面开始凝固的,质量不变,冰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而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由ρ=mV可知,体积会变大,水缸的容积不变,所以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的盛满水的水缸会破裂。
故选:A。
4.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答案】C
【解析】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
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高于100℃,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综上,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故选:C。
5.下面四幅图片所展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冰雪融化 B.滴水成冰 C.气结成露 D.气凝结霜
【答案】B
【解析】解:A、雪花融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冬季的冰是由液态水变成固态冰的,是凝固现象,故B符合题意;
C、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小水滴的,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小晶体,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雪天为了使积雪尽快熔化,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 )
A.盐使积雪的熔点降低
B.盐使积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C.盐使积雪的熔点升高
D.撒盐后的雪不再属于晶体,不需要达到熔点就可以熔化
【答案】A
【解析】解:寒冷的冬季,空气温度低于雪的熔点,为了使雪尽快熔化,向积雪撒盐,是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积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杂质,使雪的熔点降低,从而使积雪熔化,交通方便,故A正确。
故选:A。
7.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是冰增多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答案】C
【解析】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水不能放出热量,也就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多少都不会改变。
故选:C。
8.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橡胶 B.沥青 C.冰块 D.石蜡
【答案】C
【解析】解: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常见的晶体有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橡胶、沥青、松香等。
故选:C。
9.下列物体属于非晶体的一组是( )
A.铁块、冰块、海波 B.松香、玻璃、海波
C.石蜡、沥青、橡胶 D.松香、沥青、食盐
【答案】C
【解析】解:A、铁块、冰块海波都是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松香和玻璃是非晶体,海波是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石蜡、沥青、橡胶都是非晶体,故C符合题意。
D、松香、沥青是非晶体,食盐是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固体在吸热过程中( )
A.温度一定是上升的
B.温度不一定上升
C.如果是晶体,温度就一定不上升
D.如果是非晶体,温度就可能不上升
【答案】B
【解析】解: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物质在吸热过程中温度不一定上升。但对于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温度是一直上升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如图所示图象,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答案】C
【解析】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凝固点是48℃
C.海波熔化用12min
D.48℃时海波才开始加热
【答案】B
【解析】解:A、通过海波的熔化图像可知,海波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故A错误;
B、海波是晶体,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则由图知海波的凝固点是48℃,故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海波在第6min﹣12min这段时间内熔化,所以海波熔化用6min,故C错误;
D、海波从0min以后温度升高,所以在0min以后就开始加热,故D错误。
故选:B。
1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为两物质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标准大气压时),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可能是冰的熔化曲线
B.乙图可能是晶体的熔化曲线
C.甲图中的AB段反映的是物体所处固液共存状态
D.甲图中的BC段反映的是物体所处固液共存状态,物体吸热,温度一定不变
【答案】D
【解析】解:A、甲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变、升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一定不是冰的熔化曲线,因为冰的熔点是0℃,故A错误;
B、乙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是非晶体的熔化过程,故B错误。
C、对于甲,AB段物质还没有熔化,此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处于固体状态;故C错误。
D、甲图中的BC段反映的是物体所处固液共存状态,物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一定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4.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解:A、甲的温度随时间升高,是熔化的图象,故A错误;
BD、乙的温度随时间升高,是熔化的图象,同时,这种物质边吸热、边升温、边熔化,是非晶体,故B正确,D错误;
C、丙的温度随时间降低,是凝固的图象,但图象中显示,这种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是晶体,故CD错误。
故选:B。
15.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等,都是95℃
B.图中AB段和BC段该物质都在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C.第3分钟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A点和B点该物质的状态相同
D.该物质在冷却的过程中比热容始终不变
【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等,都是小于95℃,故A错误;
B、晶体在凝固过程中AB段是固液共存态,完全凝固完后BC段是固态。整个物态变化过程要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故B正确;
C、晶体在AB段是凝固过程,第3分钟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A点在凝固前是液态,B点完全凝固完后是固态,A点和B点该物质的状态不相同,故C错误;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所以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时比热容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6.如图所示是某种晶体加热熔化时,它的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由图可知:( )
A.图线中间平坦一段,说明这段时间晶体不吸收热量
B.这种晶体熔化过程所用时间是6min
C.A、B两点物体有相同的内能
D.在图线中的AB段,物体吸收的热量增大了分子势能
【答案】D
【解析】解:A、图线中间平坦的一段,温度不变,晶体吸收的热量转化为分子的势能,故A错误;
B、A、B平坦的一段线段是晶体熔化的过程,所用的时间为4min,故B错误;
C、AB段为晶体熔化阶段,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所以A、B两点的内能不相同,故C错误;
D、在图线中的AB段为晶体熔化阶段,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晶体的规则结构,分子势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7.如图甲是观察某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B.该物质是晶体
C.第25min时该物质一定处于气态
D.该物质第20min时的内能一定大于第10min时的内能
【答案】C
【解析】解:AB、由图像可知,该物质从第10min~20min之间一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是80℃,故该物质是晶体,故AB正确;
C、第20min时刚好熔化完毕,为液态,则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故物质第20min时的内能一定大于第10min时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C。
18.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试管中的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往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为1标准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中的物质是一种晶体,熔点是80℃,这次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25min
B.35min后,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说明烧杯中水的沸点是100℃
C.试管中的物质熔化后比热容变小
D.试管中的物质在25min与10min时记录的温度相同,说明它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解:A、从该物质熔化过程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第10min到25min,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15min,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故A错误;
B、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水浴法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说明水的温度达到100℃,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B正确;
C、比较图乙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加热时间都为10min,吸收的热量相同,但AB段比CD段温度变化大,根据Q=cm△t判断:物质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故C错误;
D、试管中的物质在第10min到第25min时处于熔化状态,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9.小雨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和水沸腾过程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丙所示。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实验的安装顺序应先装烧杯再装酒精灯
B.图乙中,冰的熔化过程不需要吸热,冰有一定的熔点,说明冰是晶体
C.根据图乙中AB段与CD段可以得出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
D.图丙中,水的沸点为98℃,说明水面上方的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C
【解析】解:A.我们需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然后才能放置石棉网、烧杯,所以A错误。
B.分析图乙可知,在5~15min,虽然持续加热,但是冰的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知,冰是晶体。晶体熔化的条件是:持续吸热、温度达到熔点,所以B错误。
C.我们一般认为,酒精灯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即冰和水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冰由﹣10℃上升到0℃用时5min,水由0℃上升到10℃用时10min,则由以上分析可知,冰吸收的热量Q冰与水吸收的热量Q水之比为Q冰:Q水=T冰:T水=5min:10min=1:2。已知冰与水的质量相等,改变的温度相等,故由Q=cm△t可得:c冰c水=Q冰Q水=12,则冰的比热容为c冰=12c水=12×4.2×103J/(kg⋅℃)=2.1×103J/(kg•℃)。所以C正确。
D.液体的沸点与其表面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为100℃。故可知,当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低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所以D错误。
故选:C。
20.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均匀
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
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
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都不变
【答案】D
【解析】解:A、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温度在0℃以上,分度值为1℃,示数为2℃,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是晶体,故C正确;
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2021年1月7日,是成都的初雪。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小明同学想到雪花形成的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小明抬手想要接住雪花,可雪花很快便熔化,在雪花熔化的过程中,雪花的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放出;不变。
【解析】解:(1)雪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这个过程要放出热量;
(2)雪花是晶体,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放出;不变。
2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它们的重要区别是 有一定的熔点,而 没有一定的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晶体;非晶体;相同。
【解析】解: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晶体;非晶体;相同。
23.2020年11月24日,湖北多地迎来了今年的首场降雪。降雪后会造成路面结冰,为了防止交通事故,市政部门在路面上抛洒了融雪剂,如图所示,融雪剂能
(选填“降低”或“提高”)雪的熔点,加快雪的熔化。降雪后人们发现天气比降雪时要冷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雪熔化时要 (选填“放出”或“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的。
【答案】降低;吸收。
【解析】解:融雪剂能降低雪的熔点,加快雪的熔化。降雪后人们发现天气比降雪时要冷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雪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的。
故答案为:降低;吸收。
24.如图所示,在东北严寒的冬季将一杯水高高抛起,便可形成一幅奇妙的泼水成“雪”景象,泼水成“雪”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答案】凝固;放出。
【解析】解:东北严寒的冬天温度很低,泼出去的水瞬间变成冰,形成“雪”,这是凝固过程,凝固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凝固;放出。
25.冬天,平顶山市尧山附近的天龙池滑雪场经常进行人工造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此处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小水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小水滴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凝固;放热。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或喷枪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粒子(小水滴)凝固成小冰晶。发生该物态变化时会放热。
故答案为:凝固;放热。
26.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凝固点 ℃.实验验证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高”或“低”)了。
(2)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答案】(1)﹣2;低;(2)变多。
【解析】解:(1)从图象可知: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
又知:水的凝固点是0℃,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了,所以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是对的;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故答案为:(1)﹣2;低;(2)变多。
27.小强观察到夏天的沥青路面随着气温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知沥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是沥青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案】非晶体;甲。
【解析】解:夏天,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说明沥青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非晶体熔化无固定的熔点,反应到熔化曲线上可以看出,温度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故图甲是沥青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故答案为:非晶体;甲。
28.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观察该物质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在第8min时,该物质处于 (固态/液态/固液共存状态),其凝固过程的特点是放出热量,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
【答案】50;固液共存状态;不变。
【解析】解:从图中可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其凝固点是50℃,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是晶体;在第8min该物质处于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质从第4min开始凝固,第12min凝固结束,其凝固过程的特点是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故答案为:50;固液共存状态;不变。
2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 物质是非晶体(选填“甲”或“乙”),第3min时乙是 态。
【答案】甲;固液共存。
【解析】解: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甲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甲物质是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物质是乙,乙是晶体;第3min时乙是熔化阶段,是固液共存态。
故答案为:甲;固液共存。
30.如图为海波熔化和凝固图像,试回答。
(1)海波吸热过程经历时间 min。
(2)从图像中看出海波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因为: 。
【答案】(1)12;(2)晶体;海波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1)由图可知,海波从0~12min是吸热过程,吸热过程经历时间为12min;
(2)由图像可知,海波融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即海波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海波是晶体。
故答案为:(1)12;(2)晶体;海波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31.大国发现寒冷的冬季,下雪的天气环卫工人在冰雪路面上撒盐,从而使冰雪熔化。
(1)说明加了盐的冰雪熔点 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第一次实验中大国要探究冰和盐冰(加盐的冰)的熔化过程。如图甲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碎盐冰,试管中装入适量碎冰,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组装器材时,大国发现酒精灯不能放入烧杯下方,可能是因为他 (填“最先”或“最后”)安装了温度计导致的。
(3)重新组装好器材后(如图乙)进行实验,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试管内的碎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试管中的冰的熔点是 ℃;第7min烧杯中的盐冰处于 态;
(4)第二次实验,大国将试管和烧杯内的物质做了调换,如图丁所示,若实验中两种物质的初温仍为﹣10℃,则加热的过程中 (填“碎冰”或“碎盐冰”)先熔化。
【答案】(1)低于;(2)最先;(3)0;液;(4)碎盐冰。
【解析】解:(1)冰雪的熔点正常应该是0℃,加入盐之后相当于加入杂质,所以加入盐后的冰雪的熔点会低于0℃;
(2)在此实验中,我们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器材,方便调节,因此组装器材时,大国发现酒精灯不能放入烧杯下方,可能是因为他最先安装了温度计导致的;
(3)由图丙可知,BC段是碎盐冰的熔化过程,当碎盐冰完全熔化之后的温度升高到0℃时,试管中的碎冰开始熔化,即DE段为碎冰的熔化过程,故试管中冰的熔点是0℃,第7min烧杯中的盐冰已完全熔化,处于液态;
(4)烧杯中的冰受热,温度升高,由于初温是﹣10℃,所以在温度升高到冰的熔点0℃前,会先达到碎盐冰的熔点﹣2℃,故碎盐冰先熔化。
故答案为:(1)低于;(2)最先;(3)0;液;(4)碎盐冰。
3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海波和石蜡,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实验时利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海波和石蜡 。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
(3)A、B两试管内的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实验中会观察到,第8min时海波的状态是 态。0~6min海波比石蜡的吸热能力 (填“强”或“弱”)。
(4)8min~10min内,海波的内能 (填“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