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物态变化
物态
变化
单元测试
练习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B卷)
(时间:90min 满分:100分)
姓名: 学校: 分数:
题型
选择题
填空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
16
11
4
0
31小题
分数
48
22
30
0
100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计48分):
1.关于物体的冷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
C.零下10℃的铁块比零下10℃的木块冷
D.100℃的沸水与100℃的铁块一样热
【答案】D
【解析】解:物体的冷热程度跟物体的温度有关,跟物体的种类、状态无关,只要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故选:D。
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熔化现象
B.用冰箱的冷冻功能制冰,是利用水蒸气凝华而来的
C.北方冬天,玻璃上的“窗花”是水蒸气凝固而来的
D.刚游泳上岸会比在水里还冷,是因为皮肤上的水液化放热
【答案】A
【解析】解: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了,故A正确;
B、用冰箱的冷冻功能制冰,是利用水凝固而来的,故B错误;
C、北方冬天,玻璃上的“窗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来的,故C错误;
D、刚游泳上岸会比在水里还冷,是因为皮肤上的水汽化吸热,故D错误。
故选:A。
3.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5℃ B.50℃ C.80℃ D.75℃
【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100℃90-10=1.25℃,
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时,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1.25℃×(70﹣10)+0℃=75℃。
故选:D。
4.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是37.5℃,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那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
A.37℃、37.5℃ B.37℃、38℃
C.37.5℃、37.5℃ D.37.5℃、38℃
【答案】D
【解析】解:使用体温计前,要先甩几下,使水银液柱回到玻璃泡中,如果不甩几下,就用来测量两个病人的体温,测量体温是37℃的病人时,因为使用前没有将水银柱甩下来,显示的仍然是体温计原来的示数,为37.5℃.测量体温是38℃的病人时,该病人的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数据,则读出的数据为该病人的体温,为38℃。
故选:D。
5.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是冰增多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答案】C
【解析】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水不能放出热量,也就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多少都不会改变。
故选:C。
6.①将浓度分别为5.6%、22.4%的盐水一起放入﹣18℃的环境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浓度为5.6%的盐水变为固态,而浓度为22.4%的盐水依旧为液态;
②在浓度为5.6%的盐水变为固态后,将其从﹣18℃的环境中拿出,刚拿出来的时候,装盐水的杯子外壁上很快出现了白色的粉末;放置在恒温为26℃的室内一段时间后,发现浓度为5.6%的盐水重新变为液态,杯子外壁的白色粉末也变为液态。关于以上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度为5.6%的盐水凝固点比浓度为22.4%的盐水凝固点高
B.浓度为5.6%的盐水变成固态后重新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该过程需要放热
C.装盐水的杯子外壁出现白色粉末的过程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杯子外壁的白色粉末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答案】A
【解析】解:A、﹣18℃的环境中,浓度为5.6%的盐水变为固态,而浓度为22.4%的盐水依旧为液态,说明浓度为5.6%的盐水凝固点比浓度为22.4%的盐水凝固点高,故A正确;
B、浓度为5.6%的盐水变成固态后重新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故B错误;
C、装盐水的杯子外壁出现白色粉末的过程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杯子外壁的白色粉末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D错误。
故选:A。
7.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冰雪消融 B.壶口冒“白气” C.深秋霜降 D.露珠的形成
【答案】A
【解析】解:A、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正确;
B、“白气”是壶口喷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出热量,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A。
8.如图所示为制作液氮冰激凌的过程,将液态氮倒入调好的冰激凌汁中时,出现大量“白气”,冰激凌汁迅速变成固态,同时在杯子外壁看到了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氮从壶中倒出后迅速升华吸热,使冰激凌汁变成固态
B.冰激凌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
C.产生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D.杯子外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答案】B
【解析】解:A、液态氮从壶中倒出后迅速汽化,汽化吸热,冰激凌汁放出热量,发生凝固,故A错误;
B、冰激凌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故B正确;
C、“白气”是飘散在空中的小水滴,是空气中水蒸气放出热量发生的液化现象,故C错误;
D、杯子外壁的霜是水蒸气放出热量,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20℃
B.在第30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
C.BC段表示物质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不吸热
D.该物质熔化过程用了30min
【答案】D
【解析】解:A、由图知,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50℃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50℃.故A错误;
B、在第30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
C、BC段表示物质的熔化过程,此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该物质从第20min刚开始熔化到第50min完全熔化完,熔化过程持续了30min,故D正确。
故选:D。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在t=3min时,乙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停止吸热,温度不变
【答案】C
【解析】解:A、甲从一开始就熔化,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甲是非晶体,没有熔点,故B错误;
C、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乙物质在t=3min时在熔化过程中,则乙物质在t=3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
D、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1.如图所示为海波的凝固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凝固点是60℃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海波的凝固过程用时6min
【答案】D
【解析】解:A、读图可知,BC段对应的是海波的凝固点,应为48℃,故A说法错误;
B、BC段是凝固阶段,应该是放出了热量,故B说法错误;
C、海波在CD段已完全凝固完,应为固态,故C说法错误;
D、读图可知,海波从第2min开始凝固,到第8min完全凝固完,即海波的凝固过程用时6min,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2.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热”搬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蒸发器里迅速汽化,吸热
B.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蒸发器里迅速液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室外的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室外的冷凝器后,会汽化,吸热
【答案】A
【解析】解: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体;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冷冻室的蒸发器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之后气态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室外的冷凝器,会发生液化现象,放出热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答案】B
【解析】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是固态小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食品保鲜的时候会用到干冰,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②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放热的现象
③冷冻的牛排表面的霜是水蒸气吸热凝华而成的
④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汽化吸热形成的水蒸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解:①食品保鲜的时候会用到干冰,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起到降温作用;
②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液体的凝固放热的现象;
③冷冻的牛排表面的霜,是水蒸气放热凝华而成的;
④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5.如图所示,打火机里的燃料是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但它储存在打火机里是液态的;把阀门撬烂了,一会儿工夫,虽然没有把液体倒出来,却发现液体不见了,阀门周围却结了一层白霜,用手摸发现打火机非常冰冷。( )
A.使丁烷液化的方式只有降低温度
B.丁烷从打火机逸出时发出“咝咝”声音,发生的物态变化要放热
C.打火机里内的燃料消失过程,发生了汽化现象
D.阀门周围出现白霜主要是发生了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解:A、使丁烷液化除了降低温度,还可以压缩体积。故A错误;
BC、打火机内气压远高于大气压,部分气态丁烷被压缩成液态,当打开阀门丁烷逸出的过程中,部分液态丁烷因气压减小变成气态,是汽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B错误,C正确;
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D错误。
故选:C。
16.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能量减小,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答案】D
【解析】解: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由于水不能继续吸热,故水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后,烧瓶内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导致烧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会再次沸腾。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小题,共计22分):
17.温度的国际单位制是 ,小芳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 。
t/℃
40
48
52
60
68
72
T/℃
48
52
54
58
62
64
【答案】开尔文;T=0.5t+28℃。
【解析】解:温度的国际单位制是开尔文;
①当t=40℃,T=48℃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5×40℃+28℃=48℃;
②当t=48℃,T=52℃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5×48℃+28℃=52℃;
③当t=52℃,T=54℃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5×52℃+28℃=54℃;
余下的组数据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0.5t+28℃。
故答案为:开尔文;T=0.5t+28℃。
1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依据表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 温度计。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答案】﹣3;酒精。
【解析】解:(1)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3℃;
(2)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于酒精的凝固点比较低,所以当南极的气温达到﹣88.3℃时,酒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
故答案为:﹣3;酒精。
19.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块﹣10℃的冰 (会,不会)立即熔化;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冰 (会,不会)熔化。
【答案】不会;不会。
【解析】解:﹣10℃的冰不会立即熔化,只有温度升到0℃并且继续吸热才能开始熔化;
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冰不能吸收到热,所以不能熔化。
故答案为:不会;不会。
20.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 (填“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使窑里温度不至太低,菜不至冻坏;冬天,当出现较重的霜冻天气后,果农们大清早就要到园里,把果树上的霜摇落,这是怕霜熔化时 (填“吸热”或“放热”)把果树冻死。
【答案】凝固放热;吸热。
【解析】解: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在凝固时放热,可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莱不致冻坏;
霜在熔化的过程中是要吸热的,会导致果树的温度降低,甚至冻死。
故答案是:凝固放热;吸热。
21.我国黑龙江省漠河镇冬天气温最低可达﹣52.3℃,这时河面全部结成了冰,但较深处的冰面下仍然有水,在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冬天漠河镇的气温 (选填“能”或“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银的熔点为﹣39℃.)
【答案】0;不能。
【解析】解:因为水与冰交界处是水与冰的混合物,因此温度为0℃;
冬天漠河最低气温可达﹣52.3℃,而水银的凝固点为﹣39℃,在测出漠河最低温度之前,温度计中的水银已经凝固了,因此此温度计不能测量漠河的气温。
故答案为:0;不能。
22.按照“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建设绿色生态东营”的总体规划要求,我市将大力实施湿地修复保护工程。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湿地的水面面积大,大量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且 (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湿度和气温。
【答案】汽化;吸热。
【解析】解:湿地含有水,水会不停的汽化(蒸发),变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所以可以提高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调节空气湿度;汽化过程要吸热,所以可以降低空气温度。
故答案为:汽化;吸热。
23.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有用“番薯、酒曲、水”做原料酿造“地瓜酒”的习俗,首先将番薯煮熟,晾到一定的温度后,把番薯、酒曲、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经发酵40天左右,其间每天搅拌一、二次:最后在酒料中分离出地瓜酒,如图(见背面)是从酒料中提取地瓜酒的装置示意图。烧火加热是为了让酒料里面的酒更快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最后,小锅里的
冷水会变热是因为蒸汽液化时 热量。
【答案】汽化;放出。
【解析】解:烧火加热的目的是使酒料里面的酒吸热更快的汽化,变为酒精蒸汽;酒精蒸汽遇冷又会发生液化现象,蒸汽液化时需要放出热量,故小锅里的冷水会变热。
故答案为:汽化;放出。
24.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选填“降低”或“升高”)温度。
【答案】液化;降低。
【解析】解: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乙醚蒸气液化为液态;另一种液化方法是降低温度。
故答案为:液化;降低。
25.如图所示,在一些大型演出中,人们会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出“云雾缭绕”的场景。由于干冰发生 变成气态,大量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而变成了液态的白雾(以上两空都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答案】升华;液化。
【解析】解:固态二氧化碳为干冰,在常温下就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而升华要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故答案为:升华;液化。
26.北方寒冷的冬天,当住户房间的温度很低时,时常会在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冬天开车,车玻璃经常“哈气”,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表面。
【答案】凝华;内。
【解析】解:“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冬天开车,车玻璃经常“哈气”,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是车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为小水滴。
故答案为:凝华;内。
27.如图所示,烧瓶中盛的是刚停止沸腾的水,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少量冷水,可以看到水会再次沸腾,其原因是瓶内水蒸气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瓶内气压降低,造成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答案】液化;降低。
【解析】解:水停止沸腾后,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瓶内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为小水珠,即水蒸气液化;瓶内气压减小,导致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
故答案为:液化;降低。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4小题,共计30分):
28.小明同学在探究“液化”知识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水蒸气从烧瓶口喷出,在瓶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
(2)这时,如果在瓶口处放置一块铁板,会发现正对瓶口的铁板表面有液态水,铁板的温度将 (升高/降低/不变)。说明发生液化时需要 热。
(3)本次实验中液化的方法是 。
(4)要在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一个)。
【答案】(1)液化;小水珠;(2)升高;放;(3)降低温度;(4)在铁板上放些冰块降低铁板的温度。
【解析】解:(1)在离壶嘴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铁板,会发生液化,形成液态水附着在在铁板上,因为液化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铁板表面的温度将升高;
(3)本次实验中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4)要使铁板上产生更多的小水滴,就要使液化现象发生的更明显,想办法让铁板变得更冷就可以完成。
故答案为:(1)液化;小水珠;(2)升高;放;(3)降低温度;(4)在铁板上放些冰块降低铁板的温度。
2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小明应选用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好处是 。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6﹣8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每当春节前都会下大雪,有时候路面上雪迟迟不熔化,影响人们出行,为了让雪尽快熔化,时常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大量的盐,于是小明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实验过程如下: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如图丁所示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最终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戊所示,(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分析根据曲线可知:
①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②淡盐水冰的熔点 (选填“低于”或“高于”)浓盐水冰的熔点。
③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盐,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 的冰,能在更 (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
【答案】(1)热胀冷缩;(2)乙;受热均匀;(3)固液共存态;(4)①是;②高于;③降低;高;低。
【解析】解:(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3)熔化的温度是0℃;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从4min开始,到10min结束,持续6min;
(4)①根据曲线图可知,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盐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是晶体;
②由图像知浓盐水温度为﹣7℃时才开始熔化,故浓盐水的熔点为﹣7℃,淡盐水温度为﹣3℃时才开始熔化,故淡盐水的熔点为﹣3℃,淡盐水冰的熔点高于浓盐水冰的熔点;
③冰雪中撒入盐后,降低了冰的熔点,冰雪就会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开始熔化,可以使冰雪尽快地熔化,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低温度下熔化。
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乙;受热均匀;(3)固液共存态;(4)①是;②高于;③降低;高;低。
30.小明同学发现一个现象,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结冰。于是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了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比纯水的凝固点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在盛有适量纯水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并搅拌均匀,把烧杯放入冰柜中,观察盐水的凝固过程,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分析图像可知,盐水的凝固点为 ℃;盐水在凝固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