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及其
应用
单元测试
练习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B卷)
(时间:90min 满分:100分)
姓名: 学校: 分数:
题型
选择题
填空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
20
10
3
0
33小题
分数
60
20
20
0
100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0小题,共计60分):
1.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
B.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
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
D.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则该凸透镜对小灯泡发出的光将不具有会聚作用
【答案】C
【解析】解:A、由图知过O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为该凸透镜的光心,故A错误;
B、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会聚在焦点F,故B错误;
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仍然有光线透过凸透镜,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
D、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根据光路可逆知小灯泡发出的关系会平行于主光轴,此时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比原来更靠近主光轴,因此凸透镜对光线仍起会聚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小莉在老师指导下,观察教室里的LED日光灯,发现每个LED发光芯片上都封装了硅胶透镜。资料显示,芯片最大发光角度是180°(大于180°范围。也有少量余光),光线通过透镜会聚可得到180°、160°、140°、120°、90°、60°等不同的出光角度。下图的光路显示了一些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与LED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相同的是( )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①
【答案】A
【解析】解:由题可知,LED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属于凸透镜;
如下图所示:①④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是凸透镜;②③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是凹透镜,所以与LED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相同的是①④。
故选:A。
3.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C.既有等大实像,也有等大虚像
D.观察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观察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
【答案】D
【解析】解:A、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正确;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实像有放大的、缩小的、等大的,故B正确;
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
D、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所以人眼观察到虚像时,也是有光线进入人眼,故D错误。
故选:D。
4.如图所示,AC为入射光线,CB为折射光线,且AO<OB。已知OA=6cm,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f=2cm
B.f=5cm
C.f=7cm
D.f=9cm
【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AO<OB可知,A点成像在B点,像距大于物距,满足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为OA=6cm,则f<6cm<2f,由此可得 3cm<f<6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小红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调节凸透镜与白纸间的距离,使阳光通过凸透镜在白纸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并测得凸透镜中心到光斑的距离L约为20cm。如果她想用该凸透镜看清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凸透镜的距离应满足( )
A.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大于20cm而小于40cm
D.大于40cm
【答案】A
【解析】解:太阳光可近似看做平行光,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是平行光会聚而成的点即焦点,故焦距为20cm;
因凸透镜的焦距为f=20cm,想用该凸透镜看清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应成放大的虚像,则u<f,即作品到凸透镜的距离应满足小于20cm,只有A正确;
故选:A。
6.将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刚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刚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像距大于20cm
D.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答案】D
【解析】解:(1)凸透镜所成虚像是正立的、实像是倒立的,已知此时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是实像,故B错误。
(2)由图知,物距为20cm,已知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缩小的像,说明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即20cm>2f,所以f<10cm,像在一倍、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小于20cm,故C错误、D正确。
(3)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而f<10cm,所以折射光线不可能过凸透镜右侧的“20cm”处,故A错误。
故选:D。
7.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解:根据空气泡的形状可知,空气泡两侧的水相当于是两个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容器水中的空气泡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发散作用。
故选:B。
8.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小明的妈妈是近视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凹透镜做的
B.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大
C.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小
D.小明妈妈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
【答案】B
【解析】解: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所以小明的爷爷和爸爸的眼镜是用凸透镜做的,又因为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远视眼)爷爷的老花眼更重一些,说明爷爷的晶状体的折光能力能弱一些,所以爷爷的老花镜度数比爸爸的大,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所以小明妈妈的眼镜是用凹透镜做的。
综上分析,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
故选:B。
9.如图所示为检测视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中的“视力表”与身后的视力表大小相同
B.若某同学只能看清最上面两排,则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视力
C.检查时,该同学眼睛到镜中“视力表”的距离是5.4m
D.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
【答案】C
【解析】解:A、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
B、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B正确。
C、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因为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2.5m,而该同学距离视力表2.5m﹣0.4m=2.1m,所以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2.5m+2.1m=4.6m,故C错误。
D、人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发光或反射光,有光线进入人眼。所以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故D正确。
故选:C。
10.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被观察的物体靠近显微镜物镜后,成像变大
D.将天文望远镜的镜筒缩短后,成像变小
【答案】C
【解析】解:A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被观察的物体靠近显微镜物镜后,物镜所成的实像靠近了目镜,此时目镜所成的虚像会变小一些,故A正确,C错误;
B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由凸透镜组成,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将天文望远镜的镜筒缩短后,成像变小,故BD正确.
故选:C。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 )
A.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C.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
D.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正立的像
【答案】A
【解析】解: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15cm=35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即在光具座的65cm﹣80cm之间可以找到清晰的像。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的说法正确。
故选:A。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7.5cm<f<15cm
②光屏上成实像,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
③若将光屏与凸透镜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应把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④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①蜡烛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的位置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即2f>15cm>f,30cm>2f;所以15cm>f>7.5cm,故①正确;
②物距大于像距,u>2f,2f>v>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此原理。故②错误;
③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将光屏与凸透镜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凸透镜会聚作用减弱,像距增大,所以应把蜡烛稍稍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③错误;
④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④正确。
所以,正确的是①④。
故选:C。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形成的是蜡烛倒立缩小的实像
B.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5cm<f<30cm
C.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光屏移到8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解:A、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30cm,像距为45cm,此时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即f<30cm<2f、45cm>2f,所以焦距的范围为15cm<f<22.5cm,故B错误;
C、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处,此时物距为50cm﹣5cm=45cm,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知,像距为30cm,即光屏移到8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C正确;
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的透镜,即凸透镜的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此时需要减小像距,需要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光屏上已呈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将蜡烛向左移动5cm,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下列措施中,可以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再次清晰且最小( )
A.保持凸透镜和蜡烛不动,向左适当调节光屏
B.保持光屏和蜡烛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凸透镜
C.保持光屏和蜡烛不动,将凸透镜换成稍薄一点的
D.保持光屏和蜡烛不动,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加一个凹透镜
【答案】A
【解析】解: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则u=v=20.0cm=2f,所以焦距为f=10.0cm;
A、将蜡烛向左移动5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物距变大了,像距会变小,像变小,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A正确;
B、保持光屏和蜡烛不动,向左适当移动凸透镜,此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不合题意,故B错误;
C、保持光屏和蜡烛不动,将凸透镜换成稍薄一点的,凸透镜的焦距增大,此时相当于物距减小,像距将变大,像变大,且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不合题意,故C错误;
(4)保持光屏和蜡烛不动,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加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以使光屏上的像清晰,但不是最小,不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
15.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更小的实像
C.如果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内抽水,此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变,在水透镜左侧适当位置放置凸透镜可以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D.水凸透镜内有一个小正方形纸片,则在光屏上不会得到蜡烛完整的像
【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u>2f时,像距f<v<2f,即u>v,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继续向水凸透镜注水,水凸透镜变凸,焦距变小,相当于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变小,像距变小,应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B正确;
C、从水凸透镜内抽水,水凸透镜变薄,焦距变大,相当于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所成的像变大,像距变大,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可使像重新呈现在光屏上,此实验可模拟远视眼的矫正,故C错误;
D、水凸透镜内的小正方形纸片,不能完全遮挡蜡烛的光透过透镜,故在光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故D错误。
故选:B。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答案】D
【解析】解: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cm刻线处,
A、将蜡烛移到10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是:50cm﹣10cm=40cm,凸透镜焦距为10cm,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将蜡烛移到45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是:50cm﹣45cm=5cm,则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
C、将蜡烛移到35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是:50cm﹣35cm=15cm,物体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故C错误;
D、将蜡烛从10cm刻线处移向40cm刻线处的过程中,物距减小,则光屏上呈现的像和像距都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同学先用图﹣1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把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放置,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B.图2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一下,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图2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解: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f=40.0cm﹣30.0cm=10.0cm,故A不符合题意;
B、图2中u=47.0cm>2f=20.0cm,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是相同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一下,根据光路可逆可知,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
D、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成像会推迟,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如图为商场中经常看到的广告投影灯及其内部结构示意图,为了在地面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广告图标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增大投影灯离地距离,适当增大镜头到广告片距离
B.增大投影灯离地距离,适当减小镜头到广告片距离
C.减小投影灯离地距离,适当增大镜头到广告片距离
D.减小投影灯离地距离,适当减小镜头到广告片距离
【答案】B
【解析】解:屏幕上的像的大小不取决于屏幕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物距和像距,要使像更大一些,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增大投影灯离地距离,同时减小广告片与镜头的距离;故只有B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9.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变小)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透镜“戴上”时,如图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对“水透镜”注水
B.将蜡烛靠近“水透镜”
C.将光屏靠近“水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
【答案】A
【解析】解:当他把自己的近视眼镜给水凸透镜“戴上”时,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像远离凸透镜,即清晰的像在光屏后方(右方),像变得模糊。
A、若对“水透镜”注水,使其变厚、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原来像的前方,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A正确;
B、将蜡烛靠近“水透镜”,所成的像远离凸透镜,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方,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当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水透镜”像更不清晰,故B错误。
CD、应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调节,才能使像变清晰;若将光屏靠近“水透镜”,像更不清晰,
将蜡烛远离“水透镜”时,物距变大,像距会变小,像会靠近凸透镜,即清晰的像会向前移动到光屏上,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CD错误。
故选:A。
2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40cm时成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答案】D
【解析】解:A、如图,u=v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v=2f=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10cm,故A错误。
B、凸透镜的焦距是f=10cm,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凸透镜的焦距是f=10cm,当u=4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C错误。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20cm处的过程中,u>f,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10小题,共计20分):
21.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一个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透镜的图是 (选填“a”、“b”、“c”、“d”),它对光线起 作用。
【答案】c;会聚。
【解析】解: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所以是凸透镜,它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故答案为:c;会聚。
22.如图所示,小华将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点F,若①、②2两条光线分别向靠近主光轴的方向平移一段距离,则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会聚点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原位置不变”),小华取点光源放在A点处,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保持原位置不变;变大。
【解析】解: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焦点是固定的,不随光线的改变而改变;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小华取点光源放在A点处,A处的距离要小于焦距,所处折射光线相对于主光轴是发散的,所以在凸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将变大。
故答案为:保持原位置不变;变大。
23.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些(选填“强”或“弱”)。小明通过凸透镜观察“美丽莘县”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字到透镜的距离 此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
【答案】弱;小于。
【解析】解: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造成的,可以对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焦距变长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
图中看到字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像时u<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即此时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故答案为:弱;小于。
24.据统计,中学生患近视的比例逐年升高,专家提醒:青少年一定要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患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的物体时,由于其眼睛的晶状体曲度 (选填“过大”或“太小”)而导致远处物体的像不能成在视网膜上,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需佩戴一副 (选填“凸”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答案】过大;凹。
【解析】解: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晶状体曲度过大,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推迟会聚,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
故答案为:过大;凹。
25.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答案】望远镜;放大镜。
【解析】解:由图可知,远处的物体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正立、放大的虚像),就能看清很远处的物体了,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故答案为:望远镜;放大镜。
26.小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移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跟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大,小美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照相机;右。
【解析】解:(1)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屏上的像变大些,应减小物距,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