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B卷·能力提升解析版人教版
透镜
及其
应用
能力
提升
解析
人教版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五章单元检测卷B卷(人教版)
八年级 物理·全解全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2·湖北咸宁·八年级期末)王瑞用焦距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②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透镜
③当物体距透镜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④当物体距透镜2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B
【解析】由题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15cm,那么2f=30cm。
①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此时物距始终大于二倍焦距且物距逐渐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特点: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且逐渐变小。故①错误;
②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移动时,即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靠近凸透镜,在大于一倍焦距之前,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特点:物近像远可知,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远离透镜。故②正确;
③当物体距透镜10cm时,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
④当物体距透镜25cm时,此时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特点,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④正确。综上可知,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022·山东潍坊·二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1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变大
【答案】D
【解析】A.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
u=v=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可知
u=v=2f=20cm
所以f=10cm,故A错误;
B.当物距u=3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B错误;
C.当物距u=15cm时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C错误;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5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3.(2022·陕西榆林·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为车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成像,将车侧后方路况呈现在显示屏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C.在拍摄成像时,物体在摄像头两倍焦距内
D.当侧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
【答案】D
【解析】ABC.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C错误;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当侧后方车靠近摄像头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则显示屏上车的像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4.(2022·河南濮阳·一模)2021年河南春晚《唐宫夜宴》演出后迅速火遍全国。如图所示为固定摄像机拍摄演员表演时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像机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B.演员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演员位于摄像机镜头二倍焦距之外
D.演员靠近摄像机时,感光元件上的像变小
【答案】C
【解析】A.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摄像机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故A错误;
BC.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距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正确;
D.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演员靠近摄像机时,感光元件上的像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5.(2022·北京房山·八年级期末)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B.若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和像的大小都变大
C.若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看到烛焰倒立的像
D.在图中,把透镜B放在蜡烛与凸透镜A之间适当位置(图中未画出),将光屏向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案】D
【解析】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
u=50.0cm-20.0cm=30.0cm
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烛焰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照相机,故A错误;
B.将蜡烛移至距凸透镜35cm刻度线处,即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同时像也变大,故B 错误;
C.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
u′=5.0.0cm-45.0cm=5.0cm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看到烛焰正立的像,故C错误;
D.将光屏向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烛焰的像更靠近了凸透镜,这是因为放置的透镜可以会聚光线,故D正确。
故选D。
6.(2022·河南商丘·二模)正常人的眼睛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功能,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焦距变短
B.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凸度变小
C.正常人看很远处物体时分辨不清,是由于物体不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D.人眼晶状体凸度过大时为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
【答案】A
【解析】AB.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变为看近处物体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眼睛的晶状体是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为了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增大眼睛的聚光能力,增大晶状体的凸度,使焦距变短,凸度变大,故A正确,B错误;
C.正常人看远处物体时模糊不清,并不是因为不能成清晰的像,只是物距太远了,导致视网膜成像很小看不清,故C错误;
D.人眼晶状体太厚,聚光能力太能,即凸度太大时,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D错误。
故选A。
7.(2022·四川·成都七中二模)使用光学仪器时常常需要调节,下列哪些措施是正确的( )
A.用放大镜看地图,为了使地图放的大些,应将放大镜与地图之间的距离调大些
B.照相机对着某人照相时,底片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全身像,如果要拍出清晰的半身像,只要将照相机向他移动适当的距离
C.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特写镜头,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他后退了好几步,然后将照相机暗箱长度调长了一些
D.如果幻灯机银幕上呈现的清晰画面太小,那么,应将幻灯机往后移动一定距离,同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长一些
【答案】A
【解析】A.用放大镜看地图时,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大,即需要增大放大镜和地图之间的距离,故A正确;
B.照相机对着某人照相时,底片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全身像,如果要拍出清晰的半身像,即所成的像变大,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距应该变小,要将照相机向他移动适当的距离,并且底片应该远离凸透镜,故B错误;
C.摄影记者采访一会议,先给大会主席台拍了一个特写镜头,为了拍摄主席台全景,即所成的像变小,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距应该变大,他应该后退好几步,并且照相机暗箱长度调短一些,故C错误;
D.如果幻灯机银幕上呈现的清晰画面太小,即所成的清晰像要变大,根据凸透镜的动态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幻灯机应该远离银幕,即应将幻灯机往后移动一定距离,同时将幻灯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调短一些,故D错误。
故选A。
8.(2022·河南·商丘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张宁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眼睛的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成像的特点相同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左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故A错误;
B.图乙中,物距,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图乙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透镜向左移,物距变小,像距变大,物距变化量等于像距变化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成放大的实像时,像距的变化量要大于物距变化量,所以在凸透镜向左移,不可能在蜡烛和光屏不变的情况成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B。
9.(2022·江苏扬州·一模)“牛转乾坤”小组在物理实验室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调节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光屏上出现了一扇“窗户”,此时同学们留意了一下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6cm,同时“窗户”偏光屏上侧,为了使“窗户”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
A.将光屏往下移 B.将凸透镜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下移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答案】B
【解析】同时“窗户”偏光屏上侧,说明烛焰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的连线向上偏移。
A.仅仅将光屏往下移,烛焰的位置不变,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根据通过光心的传播光线不变,故像的位置不变,故仍然偏上,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凸透镜往下移,烛焰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的连线向下移动,故可以将像下移,故B符合题意;
CD.将蜡烛往下移,烛焰的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的连线更向上偏,像上移,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22·辽宁沈阳·八年级期末)在玻璃杯(其厚度不计)的杯底放一枚硬币。装满水后将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不同的“两枚硬币”。关于这个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水中的“小硬币”,是光从空气射向水时发生了折射
B.“小硬币”是物体成的实像
C.“大、小硬币”都是虚像
D.看到的“大硬币”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放大实像
【答案】C
【解析】装满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因为硬币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硬币反射的光经玻璃杯的折射进入人眼,人眼看到了玻璃杯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水中的硬币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光恰好能进入人眼,人眼看到了位置偏浅的硬币的虚像。综上所述,看到水中的“小硬币”,是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大、小硬币”都是虚像,看到的“大硬币”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C。
第Ⅱ卷
二、填空题。(每空2分,26分)
11.(2022·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蜡烛距离凸透镜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___________cm(选填“4”、“8”或“12”)。若在蜡烛和透镜间放一个镜片,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镜片能矫正 ___________视眼。
【答案】 4 远
【解析】[1]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
u=10cm>2f
解得
f<5cm
由此可知,8cm、12cm不符合要求,只有4cm符合,即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4cm。
[2]若在蜡烛和透镜间放一个镜片,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说明此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则此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12.(2022·安徽·马鞍山市成功学校二模)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在探究某种成像特点时,由于蜡烛燃烧变短,像呈现在光屏的上方边缘处,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凸透镜向 ___________移动,小明如此操作,光屏上刚好呈现出蜡烛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__cm。
【答案】 下 10.0
【解析】[1]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移动到光屏的上方,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要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可将蜡烛向上移动、将光屏向上移动、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2]由图可知,此时u=v=20.0cm,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成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故有
u=v=2f=20.0cm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f=10.0cm
13.(2022·黑龙江鹤岗·模拟预测)阳台晾衣服时,小红通过滞留在衣服挂上的一滴水看到了对面楼房的缩小版全景,这个现象说明了小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镜,成像的原理相当于光学仪器___________。
【答案】 凸透镜 照相机
【解析】[1]水滴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这一成像规律。对面房屋距水滴的距离较远,大于水滴的二倍焦距,透过水滴看到房屋的缩小版,故水滴的成像原理与光学仪器照相机相同。
14.(2022·湖北宜昌·八年级期末)当我们刚看了近处的物体再看远处物体时,眼睛的晶状体变_________(选填“厚”、“薄”),远视眼镜片不小心被摔成三、四片,碎片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起会聚光线的作用。
【答案】 薄 能
【解析】[1]当我们刚看了近处的物体再看远处物体时,为了使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则眼睛的晶状体变薄,并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变弱。
[2]远视眼镜是凸透镜,远视眼镜片不小心被摔成三、四片,碎片对光仍然具有偏折能力,即碎片仍能起到会聚光线的作用。
15.(2022·湖北武汉·八年级期末)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玻璃瓶的一侧,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的移动,如图甲所示,这个装满水的圆柱形的玻璃瓶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选填“发散”、“会聚”或者“平行”)。如图乙所示,透过玻璃瓶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______(选填字母)。
【答案】 会聚 B
【解析】[1]装满水的玻璃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当笔离玻璃瓶较近时,玻璃瓶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笔离玻璃瓶较远时(物距大于焦距),成倒立的实像;当铅笔由靠近瓶子的位置逐渐远离时,先成虚像后成实像,且虚像是正立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到达某一位置时,笔尖会突然改变方向;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即越靠近焦点,虚像越大);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时,笔先变长变大,后变短变小;由此可知,不会观察到的现象是笔尖朝向相同且等大的铅笔。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2022·山东济宁·八年级期末)小白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是________的成因,该眼睛用_______ 进行矫正。
【答案】 近视眼 凹透镜
【解析】[1]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焦距变小,会聚能力增强,使像向水透镜靠近,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像成在光屏的前方,这是近视眼的成因。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会聚能力太强,由于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17.(2021·浙江·东海实验中学九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某发光点P发出红、黄、绿三色复色光,当用与主光轴相垂直的毛玻璃屏从透镜附近沿轴方向右移动时,在屏上将依次看到 _____亮点。
【答案】绿、黄、红
【解析】凸透镜是玻璃制成的,同一个凸透镜,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凸透镜对其折射率不同。玻璃对绿光的折射程度比红光大。也就是说,对于绿光的焦距比红光的小,绿、黄、红光的波长依次增大,折射程度依此减小,所以在屏上将依次看到绿、黄、红亮点。
三、实验探究题(18、19题每空1分,20题每空2分,共21分)
18.(2022·江苏·扬中市外国语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小方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上;
(2)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____cm;
(3)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是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移动。(填“上”或“下”)
(5)小方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光源之间,通过来回调节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若此时撤去近视眼镜,保持光源和透镜位置不变,则光屏应向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6)小方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在图乙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让凸透镜以3cm/s的速度在如图乙所在位置向右匀速移动,经过___________s,光屏上会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答案】 主光轴 10.0 放大 投影仪 下 靠近 5
【解析】(1)[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及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即调整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2]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可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到焦点上;由图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
20.0cm-10.0cm=10.0cm
则凸透镜的焦距
f=10.0cm
(3)[3][4]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物距为
u=50.0cm-35.0cm=15.0cm
因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故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该像是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5]实验中,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逐渐向上移动。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向下移动凸透镜。
(5)[6]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此时撤去近视眼镜,像会提前会聚,则光屏应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6)[7]由图乙可知,此时的
u=15.0cm,v=30.0cm
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物距等于30.0cm,而像距为15.0cm时,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所以需要将凸透镜右移15.0cm,由速度公式可知,需要移动的时间为
19.(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所示,在自制水滴显微镜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将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镜,其直径约为4mm,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约为10~15mm。
(2)如图甲所示,透过小水滴应该可以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的“箭头”的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______之间的距离,或者改变______。
(3)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做______镜,调整好小水滴与被观察物体的距离后,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______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眼睛不要离得太近,边观察边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当凸透镜与小水滴的距离适当时,就可以观察到箭头的像,这个像要比图甲所示情况下的像______(选填“大”或“小”)得多。
【答案】 物 倒立 放大 水滴与箭头之间的距离 小水滴的直径(厚度) 目 在同一条直线 大
【解析】(1)[1]如图甲所示,小水滴接近圆形,所以其相当于一个焦距很小的凸透镜,是当作显微镜的物镜来使用的。
(2)[2][3][4][5]显微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透过小水滴应该可以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白纸上“箭头”的倒立、放大的像;若不是这样的像,应适当水滴与箭头之间的距离或改变小水滴的直径(厚度)来成这样的像。
(3)[6]如图乙所示,凸透镜位于小水滴的上方,相当于显微镜的目镜。
[7][8]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此时,凸透镜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个像要比图甲所示情况下的像大的多。
20.(2022·上海嘉定·二模)小嘉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他正确组装和调试实验器材,先使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
① 他将蜡烛分别置于光具座上的不同位置,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成像情况如图(a)和(b)所示;
分析比较图(a)和(b)中像距、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______。
② 在实验中,小嘉好奇地把自己的近视眼镜(凹透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发现仍可以在光屏上成像;拿开眼镜后,像变得模糊不清;把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和科学课中有关眼球的结构(如图(c)所示)及作用(晶状体和角膜共同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可推测近视眼患者不戴近视眼镜时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可能是因为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或“后”)方,依据是______。
【答案】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前 见解析
【解析】①[1]由图(a)和(b)知,物距大于像距时,光屏上承接到的是蜡烛缩小、倒立的实像。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a)比(b)图的物距小,像距大,像也更大,所以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像变小。
②[2][3]由操作可知,将近视眼镜拿走后,原来能在光屏上成的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得到清晰的像,这说明眼镜拿走后,像成在光屏前,而视网膜相当于此操作中的光屏,所以近视眼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四、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3分。
21.(9分)(2022·全国·八年级)(1)(3分)如图1所示,是矫正远视眼的光路示意图,请在虚线方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________;
(2)(6分)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