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光现象
现象
单元测试
练习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A卷)
(时间:90min 满分:100分)
姓名: 学校: 分数:
题型
选择题
填空作图题
实验题
计算题
总计
题数
15
20
5
0
40小题
分数
30
40
30
0
100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5小题,共计30分):
1.下列关于光说法中正确的( )
A.夜晚,人们看到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可以判断月亮是光源
B.在不同座位上的观众都能观看到屏幕上电影里情景画面,是由于屏幕发生了漫反射
C.实像和虚像的成像原理相同
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
【答案】B
【解析】解:A、月亮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在不同座位上的观众都能观看到屏幕上电影里情景画面,这表明反射光线是射向四面八方的,即屏幕发生了漫反射,故B正确;
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实像能被光屏接收,而虚像不能,故C错误;
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D错误。
故选:B。
2.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亮属于自然光源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
C.“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巧障日”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
D.“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
【答案】C
【解析】解:A、月亮本身不发光,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的光;故A错误;
B、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在其后边形成的一个黑色的区域,故B错误;
C、“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中的“峰多巧障日”是山峰太多,巧妙的遮住了我远眺的视线,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正确;
D、“潭清疑水浅”是因为水中物体的光斜射到水面上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水中的物体时,物体好像变浅了,故D错误。
故选:C。
3.夏夜,和安湖公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此情景中( )
A.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C.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
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
【答案】C
【解析】解: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而看起来很亮的,不是自身发光,月亮不是光源;
萤火虫是自身发光,是光源,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为西安昆明湖的夜景,池中的石桥在光影的点缀下十分美丽,凸显出古城不同寻常的魅力,下列关于该场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拱桥上的装饰灯带是光源
B.在有遮挡的地方看不到发光的拱桥,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池中石桥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石桥在池中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
【答案】D
【解析】解:A、拱桥上的装饰灯带能够发光是光源,故A说法正确;
B、在有遮挡的地方看不到发光的拱桥,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B说法正确;
C、池中石桥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说法正确;
D、石桥在池中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5.2021年西安“春节”灯光华灿,人头攒动。如图是当时盛况,关于其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身着彩服的演员是光源 B.图乙,影子是光的反射现象
C.图丙,光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图丁,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C
【解析】解:A、身着彩服的演员本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C、光柱、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C正确;
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折断的钢笔 B.汽车后视镜 C.手影 D.海市蜃楼
【答案】C
【解析】解:A、折断的钢笔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属于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的后视镜是利用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池鹭号称是捕鱼高手,池鹭在水面疾驰掠过,冲向自己的目标,瞬间叼起水中的“猎物”﹣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池鹭看到的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
B.池鹭飞的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
C.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水面波光粼粼是光在水面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A
【解析】解:A、鱼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上,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光进入空气中后远离法线,射入池鹭的眼睛,而池鹭由于错觉,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逆着光的方向看去,看见水中的鱼,实际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故A正确;
BC、池鹭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像与物等大的特点可知,不管池鹭飞得多高,它在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故BC错误;
D、水面波光粼粼,这是因为阳光照射到无数的水波片上,发生无数的镜面反射,所以感觉比较刺眼,故D错误。
故选:A。
8.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手影的形成 B.日食的形成
C.水中倒影 D.从岸上看到水中的鱼
【答案】C
【解析】解:(1)影子、日食、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B错误;
(2)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B正确;
(3)从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答案】B
【解析】解:A、硬纸板能对光发生漫反射,实验时利用硬纸板显示光路,故A正确;
B、由图甲可知ON为法线,所以∠EON为入射角,故B错误;
C、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要向后折转显示反射光线的那侧纸板,即图中的右侧纸板,故C正确;
D、验证“光路可逆”时,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的方向射向反射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看这时的反射角是否为原来的入射角,从而验证光路是否可逆,由丙图可知光路可逆,故D正确;
故选:B。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是茶壶在桌面的倒影,这一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图丙是炎热夏天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图丁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C
【解析】解:A、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
B、茶壶在桌面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B正确;
C、海市蜃楼景象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不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图丁中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正确;
故选:C。
11.如图所示,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点燃了蜡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 B在实验中也应该点燃
B.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 A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答案】D
【解析】解:A、为了使像看起来清晰,蜡烛B在实验中不应该点燃,故A错误;
B、B为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我们能通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像B,是因为A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虚像B本身不会发光,故B错误;
C、由于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只将玻璃板上移,而蜡烛不变,则蜡烛的像的位置也不变,故C错误;
D、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①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低的情况,②和③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②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如下图,故D正确。
故选:D。
12.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答案】B
【解析】解:已知CD是界面,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则由图可知,∠AOC=60°,则∠BOD=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而∠COE=45°,则折射角为90°﹣45°=45°;
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
【答案】C
【解析】解:甲图中铅笔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乙图中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丙图中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丁图中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C。
1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日食的形成 B.雨后空中彩虹 C.小孔成像 D.塔在水中倒影
【答案】B
【解析】解:A、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彩虹是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的角度不同,从而将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塔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5.如图所示,小汐在检查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汐在靠近平面镜时,视力表上字母“E”在镜中的像变大了
B.视力表上字母“E”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不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她的距离为2.1m
D.小汐远离平面镜1.5m时,她的像向她远离1.5m
【答案】B
【解析】解:A、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等大的虚像,小汐在靠近平面镜时,视力表上字母“E”在镜中的像不变,故A错误;
B、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B正确;
C、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视力表距离平面镜2.5m,因为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2.5m,而该同学距离平面镜为2.5﹣0.4m=2.1m,所以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2.5m+2.1m=4.6m,故C错误;
D、小汐远离平面镜1.5m时,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她在镜中的像也远离平面镜1.5m,所以她的像向她远离3m,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作图题(每空1分,每图2分,共20小题,共计40分):
16.2020年9月14日,学校学生处发起了“美德始于心,节俭践于行﹣﹣2020年光盘行动”,许多同学都积极参与其中。小锐同学端着吃得干干净净,看上去闪闪发光的餐盘,展示给监督员以便获取积分卡,闪闪发光的餐盘 (选填“是”、“不是”)光源,餐盘闪闪发光是由于光的 。
【答案】不是;反射。
【解析】解:餐盘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餐盘闪闪发光,是因为有光射到较光滑餐盘时,餐盘将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
故答案为:不是;反射。
17.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这是光的 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浅,这是因为光从 时发生折射。
【答案】直线传播;水中斜射向空气中。
【解析】解:(1)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像”。
(2)水中的鱼反射斜射向水面,折射进入人眼,此时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且虚像在实际鱼的上方,所以从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水中斜射向空气中。
18.如图甲所示,小明用相机拍摄到发生月全食时“红月亮”的照片。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如图乙中所示的 (选填“A”或“B”)位置;小红刚好在河边看到了水中的“红月亮”,则水中的“红月亮”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答案】A;反射。
【解析】解: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如图所示,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太阳和月球的中间,即图乙中A所示的位置;看到水中的月亮是水面反射月光所形成的。
故答案为:A;反射。
19.如图所示,是光的 形成的,若光源形状是三角形,小孔形状是圆形,则光屏上的像是 (选填“三角形”或“圆形”)。
【答案】直线传播;三角形。
【解析】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蜡烛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烛焰形状相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仍然是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三角形。
20.利用激光测量地月距离,是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从地面向月球发射一束脉冲激光,它被安装在月面上的角反射器反射回来,地面上的计时器记录激光往返地月的时间为2.56s,激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地、月间的距离为 km。
【答案】3×108;3.84×105。
【解析】解: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常数,即3×108m/s;
地、月间的距离为:s=vt=3×108m/s×2.56s×12=3.84×108m=3.84×105km。
故答案为:3×108;3.84×105。
21.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的诗句“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中所描写的“天在清溪底”和“人在云里行”两种情景,前者是 现象,后者是 现象。
【答案】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解析】解:“天在清溪底”是看到天在溪底,即人看到的是天在溪底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
“人在云里行”是人的像在云的像中走,同样是人和云通过水面所成的虚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22.如图所示,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 (选填“虚”或“实”)像,这个像是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答案】虚;反射。
【解析】解: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虚;反射。
23.如图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入射角为 。
【答案】45°;0°。
【解析】解: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反射角为90°2=45°,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则入射角等于0°。
故答案为:45°;0°。
24.夕阳西下时,小明观察到写字楼玻璃外墙反光,这是由于光发生的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而后,小明远离正前方的玻璃外墙时,小明的像与玻璃外墙的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镜面;变大。
【解析】解:(1)写字楼玻璃外墙反光,这是由于光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线比较集中的缘故;
(2)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始终相等,因此,小明远离正前方的玻璃外墙时,小明的像与玻璃外墙的距离变大。
故答案为:镜面;变大。
25.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我们能从各个方向都能看见黑板上的字,说明黑板和字都在发生 (“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答案】折射;漫反射。
【解析】解:“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故答案为:折射;漫反射。
26.如图是小猫照镜子的情景,当小猫走近镜子时,它在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猫主人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猫的脸,小猫也能通过镜子看到主人的脸,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答案】不变;可逆的。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猫在平面镜中成虚像,虚像大小和小猫大小相等,当小猫从远处向镜子走近时,小猫本身大小不变,所以小猫的像大小不变。
猫主人可以通过镜子看到小猫的脸,小猫也能通过镜子看到主人的脸,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为:不变;可逆的。
27.小明身高1.8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2m处时,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 m,小明在走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不变。
【解析】解: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
小明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小明的大小有关,跟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小明靠近平面镜时,小明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2;不变。
28.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 为界面(用图中的字母表示),折射角为 。
【答案】MM';35。
【解析】解:(1)由图可知,NN′是∠AOB的角平分线,因此NN′是法线,MM′是界面;
(2)因为BO和OC分居法线两侧,并且在两种介质中,因此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BON是入射角,度数是:90°﹣∠BOM′=90°﹣30°=60°,反射角=入射角=60°;折射角为∠CON′,∠CON′=90°﹣55°=35°。
故答案为:MM';35。
29.如图甲所示的碗中,起初看起来是空的,当慢慢往碗中倒水后,就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前者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的 ,后者看到硬币,是因为光从 (填“空气射入水”或“水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
【答案】直线传播;水射入空气。
【解析】解:(1)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倒水前眼睛刚好能看不到硬币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2)慢慢往碗内倒水时,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水射入空气。
30.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上,一束光线与水面成45°角斜射向水面,保持激光笔位置和射入角度不变,缓缓放出一些水,则光斑向 移动(选填:“左”、“右”),移动的速度 水位下降的速度(选填“>”、“=”或“<”)。
【答案】左;<。
【解析】解:保持激光笔位置和射入角度不变,缓缓放出一些水,水面下降,入射点向左移动,因入射光线不变、法线始终沿竖直方向,所以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也不变,而光斑会向左平移,
缓缓放出一些水,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也不变;由于发生了光的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距离小于水位下降的距离,故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小于水位下降的速度。
故答案为:左;<。
3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要使反射光线竖直照射到矿井中,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水平直线的交点)竖直向下作出反射光线OB;然后作∠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因平面镜与法线垂直,则据此可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AOB=30°+90°=120°;
则反射角∠BON=12∠AOB=12×120°=60°,如图所示:
32.如图所示,小明在通过安装在墙角的平面镜中看到了桌子脚旁的小球上的A点,请画出此现象的光路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即为像点,连接像点和小明的眼睛E点与镜面相交于一点O,即为入射点,连接AO、OE,则AO是入射光线,OE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33.如图,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34.如图所示,一束光AO从玻璃砖中射向空气,O为入射点,MN为玻璃砖的下底面请作出AO射向底面MN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做出反射光线OB;
光从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所以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OC,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在法线的另一侧,如图所示:
35.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玻璃三棱镜,请画出这束光进入三棱镜和离开三棱镜后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应向法线靠拢;再次折射时,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射出。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5小题,共计30分):
36.在探究小孔成像的实验中,小明选用一个空的易拉罐,在其底部中央开一个小圆孔,并将其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将点燃的蜡烛按图示的位置放置在小孔的前方:
(1)为让实验效果更明显,应该在 (选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实验中,小明利用此装置可以看到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此成像的原理是 。
(3)小明增大蜡烛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在半透明膜上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勤于思考的小明又将小圆孔改成了小方孔,其他条件与(2)中保持相同,再观察烛焰的像,则半透明膜上所成的烛焰的像的形状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若他在底部扎了两个小孔,则在半透明膜上可以观察到烛焰的像有 (选填“一”或“两”)个。
【答案】(1)黑暗;(2)倒立;光的直线传播;(3)变小;(4)不会;两。
【解析】解:(1)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2)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3)小明增大蜡烛与小孔之间的距离,由于孔到薄膜的距离一定,则在半透明膜上成的像将变小;
(4)小明又将小圆孔改成了小方孔,则半透明膜上所成的烛焰的像的形状不变;若在底部扎了两个小孔,那么每个小孔都会成一个像,因此在半透明膜上会有两个像。
故答案为:(1)黑暗;(2)倒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