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二章
声现象提分卷解析版
第二
现象
分卷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第二章 声现象
提分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解:A、声音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A正确;
B、声速受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影响,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振动产生的声可能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可能响度太小、可能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等原因,导致人耳听不到,故D错误。
答案:A。
2.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
解:当喇叭振动会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膜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膜产生振动。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解:“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
答案:B。
4.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频率较低的 B.音调较高的 C.能量较小的 D.响度较小的
解: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振动频率慢,音调低;
由图可知,A距离鲸鱼较近,B距离鲸鱼较远,因为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说明录到的是频率较低的,所以频率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
答案:A。
5.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
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
解:
超声波具有声音的特点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另外还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遇物反射等特点,超声波手术刀就是应用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的特点,所以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遇物反射。
答案:D。
6.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解:AB、敲击瓶子时由于瓶子与水柱的振动而发出声音,故AB错误;
CD、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空气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错误。
答案:C。
7.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解:
A、次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
B、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故C错误;
D、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D错误。
答案:B。
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
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波形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
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丙、丁响度不相同,音色也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答案:A。
9.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解: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可以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限制建筑工地的工作时间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0.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解: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30dB变为50dB,表明响度变大了,则振幅变大。
答案:A。
11.学校走廊内有大小不同的若干鱼缸,这些鱼缸构成了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某同学站在鱼缸旁用力拍掌,鱼缸内的鱼惊得四处乱跑。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过程依次是( )
A.空气→水→鱼 B.地面→空气→水→鱼
C.空气→鱼缸→水→鱼 D.地面→空气→鱼缸→水→鱼
解:该同学在鱼缸旁拍掌时,发出的声音首先通过空气向外传播,然后大多数声音通过鱼缸、水传到鱼耳内,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通过空气、水传给鱼。
答案:C。
12.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
A. B.
C. D.
解:根据v=变形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0.30s>0.16s>0.14s,所以sA=sC=sE>sB>sD,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13.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解: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4.2016年,古巴驻美国外交官声称,在房间内遭到“声波武器”的袭扰,科学家发现这是某种蟋蟀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为他们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四种蟋蟀声音(横坐标单位为10﹣1s),经对比,“声波武器”来自( )
A.蟋蟀品种1 B.蟋蟀品种2
C.蟋蟀品种3 D.蟋蟀品种4
解:在房间内记录的声音和在野外记录的声音响度不同,则需要音调和音色相同,A图中蟋蟀品种1与房间内蟋蟀声的波形、频率相同,则它们的音色、音调相同,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15.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解: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乙和丙。
答案:B。
16.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解:
(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
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2s=68m;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
s′=s1﹣s2=85m﹣68m=17m,故B错;
(2)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t′=△t﹣t1+t2=0.9s﹣0.25s+0.2s=0.85s,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20m/s,故C错、D正确。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7.图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 低 (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则编钟可发出 2 个固有频率的音调。
解: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厚薄和质量不同。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能够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 低,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A、C在同一位置,则编钟可发出2个固有频率的音调。
答案:低;2。
18.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 音色 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 Hz~20000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 传播过程中 减弱噪声。
解: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根据音色判断的;同时据课本可知,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音色;20;传播过程。
19.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液体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9 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解:(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
(2)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2×6.75×103m=1.35×104m,
由v=可得接受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t===9s。
答案:液体;9。
20.目前,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是 消声 、吸声和隔声。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是通过 隔声 减小噪声污染。大会堂和大剧院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 减少 (选填“增强”或“减少”)声音的反射。
解:控制和减少噪声的主要措施是消声、吸声和隔声;
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措施是隔声;
大会堂和大剧院的四周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是为了减少回声的反射,达到减弱噪声;
答案:消声;隔声;减少;
21.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 回声 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效效果。
解: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回声的音效效果。
答案:回声。
22.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音调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响度 。
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答案:音调;响度。
23.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 dB 的声音,波形如图所示,HereOne降噪耳机能阻止特定的频率的声音进入人耳,同时允许其他频率的声音(如工友的指令等)进入人耳,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 12500 Hz即可。
解: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dB的声音,
根据波形图可知T=8×10﹣5s,
则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f===12500Hz。
答案:dB;12500。
24.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响度 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
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
答案:响度,音调。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25.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空气能传播声音 。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 会 弹起(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 不会 弹起(填”会”或”不会”)。
解:
(1)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用乒乓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3)如果将甲的实验拿到月球表面去做,由于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只看到乒乓球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发声;
在月球上作图乙实验,乒乓球不能被弹起,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2)空气能传播声音;(3)会;不会。
26.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 调小 (填“调大”、“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 大 (填“大”、“小”),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 大 (填“大”、“小”),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 保持不变 (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2)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报纸
羽绒服
塑料袋
泡沫板
人听不到声音的距离/m
8
4
7
5
由此数据可将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羽绒服 。
解:(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由于房间的空间较小,距离改变的程度受到限制;故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调小;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大,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大;实验中要运用控制变量法;
(2)分析数据可得出声音结论:隔声性能最好的是羽绒服,因为听到铃声的距离最小。
答案:(1)调小;大;大;保持不变;(2)羽绒服。
27.(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伟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D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频率 决定的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2)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一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高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振动的频率 有关。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
解:
(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A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能够完成探究目的;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笔帽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不能完成探究目的;
答案:D;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第一次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短,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高;第二次钢尺伸出桌面长,振动慢,音调低;
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答案:(1)D;频率;(2)一;高;振动的频率;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
四、计算题(28题9分,29题10分,共19分)
28.潜艇静止在马里亚那海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的海面,向海沟发出超声波,14.0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若潜艇在海面上发出超声波脉冲的同时,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13.9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
(2)马里亚那海沟距海平面的深度;
(3)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解:(1)超声波从潜艇传到海底的时间:
t1=s=7s;
(2)由v=可得,马里亚那海沟的深度:
s=vt=1500m/s×7s=10500m;
(3)回声从海底返回到潜艇所用时间:
t2=t﹣t1=13.9s﹣7s=6.9s,
6.9s内回声的路程为:
s1=vt2=1500m/s×6.9s=10350m,
13.9s内潜艇向下运动的路程:
s2=s﹣s1=10500m﹣10350m=150m,
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10.8m/s。
答:(1)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为7s;
(2)马里亚那海沟距海平面的深度为10500m;
(3)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0.8m/s。
29.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
(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象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
(3)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为了他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保障自己的安全。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威海。
解:
(1)根据速度公式,可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
s=vt=340m/s×0.4s=136m,
由于声音发生了反射,所以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为:
s1=s=×136m=68m;
(2)在乙图中,物体运动3s时,通过路程为90m。根据速度公式,可得
v===30m/s
则物体的v﹣t图象为:
;
(3)交通标志牌上的60表示限速(最快不能超过)60km/h,
威海45km表示从标志牌到威海的距离为45km,
因为s=45km,v=60km/h,
所以由v=得需要的时间:
t===0.75h=45min。
答:(1)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68m;
(2)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
(3)从标志牌上看,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威海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45min才能到达威海。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