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河南省
新乡市
第七
中学
2020
2021
学年
年级
上学
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总分:7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一个小球用绳子悬挂于天花板下,对小球施力的物体( )
A、只有地球 B、只有绳子C、天花板和绳子 D、地球和绳子
2.关于压力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B.压力的方向一定与受力面垂直
C.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底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一定小
3.一位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没能推动,则此时( )
A.人推车的力与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推车的力与车对人的力的合力为零
C.人推车的力小于地面对车的阻力 D.人推车的力等于地面对车的阻力
4.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 ) ( )
A.将立即加速下降 B.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C.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 D.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
5.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7.下面事例中,不能直接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A.塑料吸盘挂衣钩能够吸附在光滑墙壁上;
B.用嘴把气球吹大 ;
C服药瓶拔掉盖子后,药水倒不出来;
D.用塑料管从饮料瓶中吸饮料.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
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的杰出贡献,常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物理量的单位。如:以安培命名为电流的单位,以__________命名为__________的单位。
2.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选填“(a)”、“(b)”]
(a) (b)
A
B
3.人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果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这称为近视,近视眼患者需要佩戴__________透镜来矫正视力。
4、如图所示 ,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
观察比较图中的(A)(B)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
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对于图A弹簧形变
产生的力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5.运动员踢出足球后,足球还会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足球具有_________的缘故,但在这个过程中滚动速度会越来越小,这是由于它受到_________作用的缘故.
6.在5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木块在桌面上以5m/s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5N,如果突然撤去拉力,木块将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甲____ρ乙,其中______液体是水.
三、 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如图所示,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一物体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2.请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1题3分,第2题6分,第3题4分,第4题6分,共19分)
1.下表是笑笑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记录。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N.
(2)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当烛焰距凸透镜________时,光屏上不能成像,但眼睛在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像。
(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三个相同的瓶子、水和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__________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a、c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转换法。
4、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__________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 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1题7分,2题10分,共17分)
1. 质量为20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 m2。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g=10N/kg)
(1)坦克安装履带是为了__________坦克对地面的压强;
(2)坦克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3)若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 104 Pa,坦克能否直接从冰面上通过?
2.图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 kg,底面积是4×10-3 m2,内盛0.6 kg的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1 m2的水平桌面中央,忽略壶壁厚度,g取10 N/kg。
试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茶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因为壶身与壶嘴构成了________,因此壶身与壶嘴的液面总保持________。
(2)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力;
(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八年级物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D 2.B 3.D 4.B 5.D 6.B 7.B 8.A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 牛顿 力 2. a b 3.前面 凹
4.方向 弹簧对手的力 5.惯性 摩擦力
6. 等于 做减速运动 7. 大于 乙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图略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1题3分,第2题6分,第3题4分,第4题6分,共19分)
1.(1) 二力平衡 2.8N (2) 没有控制木块的压力相同
2.(1) 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2) 缩小 (3)小于10cm 正立放大 (4)远离
3. (1) 海绵凹陷程度 (2)a.b
(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控制变量法
4. (1) 微小压强计 (2)无关
(3)深度 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乙 丙 (5) 相等
五、综合应用题 (1题7分,2题10分,共17分)
1. (1)减小(1分)
(2)解:20t=20×103kg
G=mg =20×103kg×10N/kg=2×105N (3分)
(3)解:p=F/S=G/S=2×105N /2×2m2=5×104Pa
因为p<6×104Pa
所以 坦克可以直接从冰面尚通过。(3分)
2. (1) 连通器 相平 (2分)
(2) 解: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F水=p水S底=ρ水gh水S底=1.0×103 kg/m3×10 N/kg×12×10-2 m×4×10-3 m2=4.8 N。(4分)
(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p固====2.5×103 Pa。(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