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2021学年度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解析版).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0 2021 学年度 安徽省 芜湖市 无为 年级 上学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Word 解析
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36分) 1.(4分)小明测量某一乒乓球的直径,记录的数据分别是:4.01cm、4.0cm、3.99cm、4.01cm,其中测量或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这个球的直径应记录为   cm。 2.(4分)如图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第一个音叉,第二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第一个音叉发出声音是音叉   产生的;若将该实验装置放到月球上进行操作,第二个音叉   (选填“会”或“不会”)发出声音。 3.(4分)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台下听众能听到小提琴发出优美乐音,听众是通过   分辨出是小提琴发声的,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均选填声音的特性) 4.(4分)跳广场舞时,为了减小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随着声音向远处传播,其   (填声音的特性)不断减小。 5.(2分)2020年5月18日21时47分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发生5.0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4人死亡,23人受伤。地震观测站是利用   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而工业生产中声呐探伤则是利用   (两个空格选填“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无论哪一种,它们在真空中都   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6.(4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从右侧射向凸透镜,请完成该光束的传播光路图。 7.(4分)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0.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   m。若小明身高176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6cm。 8.(4分)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   (选填“1”、“2”或“3”),分界面为   (选填“①”“②”),分界面的   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   。 9.(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   (会聚/发散)作用,是   透镜。 10.(4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物距u=15c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3分)下列估测物理量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1s B.人们正常对话的响度约为100dB C.乒乓球的直径约为10cm D.物理教科书的宽度约为1.8dm 12.(3分)关于声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 B.光的传播速度不一定是3.0×108 m/s C.光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 D.分辨出不同老师上课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13.(3分)如图所示的是朱老师课上向学生们表演“狮吼功”后的情景: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发声前,朱老师要敲一敲红酒杯听其声音,发生时,不断地调节嗓音,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陈老师敲一敲红酒杯的目的是想辨出红酒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4.(3分)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手影 C. 凸面镜扩大视野 D.水中舞月 15.(3分)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对此做法解释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6.(3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17.(3分)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三.实验题(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4分,共20分) 18.(8分)小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将一块玻璃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把另一个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从不同角度透过玻璃板看,它跟前面蜡烛A的像都完全重合。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蜡烛B跟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 (3)如果将玻璃板水平向右平行移动一段距离,观察到蜡烛A的像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 (4)为了验证像的虚实,小阳取走蜡烛B,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这时应该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上是否能呈现像。 19.(8分)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首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他们的中心和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2)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成烛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3cm,则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清晰的烛焰的像,则此时物距范围为   。 (3)下列哪种性质的像不能利用凸透镜得到   (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缩小、倒立的像 B.放大、倒立的像 C.等大、正立的像 D.放大、正立的像 20.(4分)小明想探究弹簧枪子弹射程(水平射程x)与什么因素有关,准备了一根弹簧、一个金属小球和水平台等器材,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A: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簧压缩量有关。 猜想B:弹珠水平射程与发射点距离地面高度h有关。 小明先后用同一金属球,调整弹簧的压缩量和发射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中金属球均水平射出,如图所示。 序号 弹簧压缩量/cm 发射点离地面高度h/m 水平射程x/m 1 2 0.45 1.35 2 4 0.45 2.66 3 6 0.45 3.98 4 4 0.90 3.75 5 4 1.5 4.55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比较实验序号1、2、3三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   ,初步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弹簧压缩量越大,水平射程越远; (2)比较实验序号2、4、5三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   。 四、计算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6分)有一块上下两面MN与EF相平行的均匀玻璃砖,现有入射光线AB斜射到玻璃砖上,经玻璃砖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为CD,且AB、CD与玻璃砖的夹角均为α,如图所示。 (1)画出光线在玻璃砖内的传播路径; (2)证明:出射光线CD与入射光线AB相平行。 22.(8分)如图甲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 U=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倒立的实像的条件是u=2f; (2)小明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实像时,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 图乙所示,求透镜的焦距f。 23.(9分)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如下表所示。已知 在长为850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 (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 (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 (3)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C) 340 铜 1324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2020-2021学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2分,作图4分,共36分) 1.为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应先去除差距较大的错误数据,再求取平均值。 解: 由测量结果知四次读数中,4.0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属错误数据,应去除; 这个球的直径为d=≈4.00cm。 故答案为:4.0cm;4.00。 2.(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解:第一个音叉发出声音是音叉振动产生的。 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中不能传声,第一个音叉的振动没有介质传递给第二个音叉,所以第二个音叉不会发出声音。 故答案为:振动;不会。 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将声音的三个特性与生活有机联系,可解答此题。 解: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小提琴发声的音色与其他乐器不同,听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小提琴发声的; 演奏过程中,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 故答案为:音色;音调。 4.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将音箱的音量调小,控制噪声的产生,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响度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声源远近有关,随着声音向远处传播,其响度不断减小。 故答案为:声源;响度。 5.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我们可以根据对于次声波的测定来判断大自然的各种活动;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地震观测站是利用次声波接收器来测定地震的相关信息的; 工业生产中声呐探伤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无论哪一种,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在真空中都不能传播。 故答案为:次声波; 超声波;不能。 6.对于凸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法线,再画出反射光线。 解: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 射向焦点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为F,法线与凸透镜主光轴重合,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该反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经凸透镜再次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 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0.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1m,小明身高176cm,不管他怎么运动,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等大,像的高度也为176cm。 故答案为:1;等于。 8.(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根据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一定相等,由此可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和界面。 (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在相对的两个区域中,由此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最后根据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判断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变化。 解:由图可知,∠1等于∠3,因此①是法线,②是界面,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又因为∠2大于∠3,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分界面下方是空气,上方是水; 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当入射角变小时,反射角变小,折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大。 故答案为:2;②;上;大。 9.根据题目中放透镜与不放透镜的会聚点位置的变化确定该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然后再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得到此题的答案 解: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故答案为:发散;凹。 10.凸透镜成像时,u=v=2f,在图象上找到u=v对应点,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解:由图知,当物距为10cm时,像距也为1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10cm,则f=5cm; 当物距u=15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故答案为:缩小;照相机。 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A、平静状态下,人1min呼吸25次左右,平均一次的时间在2、3s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们正常对话的响度在50dB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一个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cm。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物理教科书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约18cm=1.8dm。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12.(1)人耳所能感受到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只有在此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发声才可能被人听到,同时声音要被人听到需要传播介质;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108 m/s,在水中约为,在玻璃中约为;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音色的不同。 解: A、物体振动发声,但人耳所能感受到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因此只有在此频率范围内的才能被人耳听到,另外,人耳能够听到声音需要传播介质,比如真空中就无法听到声音,故A错误;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在不同介质中速度并不相同,故B正确; C、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C错误; D、分辨不同老师的声音主要靠音色的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3.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魔术师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因为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日环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分别分析题中四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即可解答。 解:日环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A、在海面上空观察到的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在墙上形成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日环食的形成原理相同,故B符合题意; C、凸面镜扩大视野,利用了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水中舞月,是水面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 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凸透镜成像规律:①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实像。 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A.由图可知,将蜡烛移至a处时,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移动光屏,找不到像,故A错误; B.将蜡烛移至b处时,物距等于焦距,此时不成像,故B错误; C.将蜡烛移至c处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故C正确; D.将蜡烛移至d处时,物距大于焦距,移动光屏,可看见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17.(1)(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3)显微镜的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望远镜的目镜成像原理是放大镜。 解:AB、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远视眼是晶状体的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故AB错误;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三.实验题(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4分,共20分) 18.(1)玻璃板是透明的,既可以透过光,还可以反射光;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4)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表明像和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 (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将玻璃板向右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位置保持不变; (4)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应该不透过玻璃板,而是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相等;(3)不动;(4)不透过。 19.(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远像近像变小的特点;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 (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分析。 解:(1)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所以凸透镜在蜡烛和光屏的中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若将烛焰向左移动,物距变,像距应减小,即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到清晰的像;若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放大清晰的像,则此时物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其应用是投影仪; (3)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2)左;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3)C。 20.根据表中数据,弹珠水平射程与弹簧压缩量和弹珠水平射程与发射点距离地面高度h有关,由控制变量法,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解:(1)比较实验序号1、2、3三次实验数据,发射点离地面高度相同,而弹簧压缩量不同,故可验证猜想A,初步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弹簧压缩量越大,水平射程越远; (2)比较实验序号2、4、5三次实验数据知,弹簧压缩量相同,发射点离地面高度越来越大,水平射程也越来越大,可得出初步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发射点离地面高度越大,水平射程越大。 故答案为:(1)A; (2)发射点离地面高度越大,水平射程越大。 四、计算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1)光线通过玻璃砖在两个表面发生两次折射:第一次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从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利用几何知识证明出射光线CD与入射光线AB相平行。 解:(1)先过入射点B垂直玻璃砖上表面作出法线,再在玻璃砖内部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最后的折射光线CD与玻璃砖上表面的入射光线AB平行,如图所示: (2)如下图,延长AB,反向延长CD, 因为∠1=∠α,∠2=∠α, 所以∠1=∠2, 因为MN∥EF, 所以∠NBC=∠ECB, 即∠1+∠3=∠2+∠4, 所以∠3=∠4, 所以AB∥CD。 22.(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答; (2)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f<v<2f,根据=+可求得透镜的焦距f。 解:(1)在三角形AOB和COD中,AB=CD,∠AOB=∠COD;则OB=OD,即u=v; 因为=+,化简得:u=2f; (2)由题意可知,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实像时,此时u=50.0cm﹣8.0cm=42.0cm,像距v=14.0cm, 因为=+,则=+, 解得f=10.5cm。 故答案为:(1)见解答部分;(2)透镜的焦距f=10.5cm。 23.(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 (2)金属管的长度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3)求出声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求出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知道金属管的长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根据表格数据确定金属的材料。 解:(1)在长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这两个声音是金属和空气传播的,固体传声速度大于气体传声速度,所以第一次声音是金属传来的,第二次声音是空气传来的。 (2)由v=得, 敲击声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时间:t===2.5s。 (3)两声相隔△t=2.33s, 所以声在金属中的传播时间:t'=t﹣△t=2.5s﹣2.33s=0.17s, 声在金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