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唐雎不辱使命.doc
下载文档

ID:2804396

大小:40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0 唐雎不辱使命 不辱使命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10 唐雎不辱使命 课前预习记录 月 日 星期 ★我来读课文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同“措”) B.请广于君(增广、扩充) C.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白色丧服) D.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其许寡人/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B.而君逆寡人者/学而时习之 C.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述了发生在战国末期的一场外交抗争。面对秦土居高临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拒绝,有失明君风度。 B.本文句式丰富多彩: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有疑问,有陈述,有判断。如“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有力。 C.本文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在充满矛盾、紧张激然的场面中,重点塑造了唐雎这一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辱使命的“士”的形象。 D.本文以对话为主,人物语言形象而富有个性。如唐雎在罗列专诸、聂政、要离的壮举后,以“与臣而将四矣”暗示秦王:自己将效法三人行刺,血拼到底。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文学常识对对碰。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是臣民对古代帝王的敬称。 B.《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唐雎列举了平民中的四个有志之士的发怒。 C.“岂直五百里哉?”一句中的“哉”是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呢”“吗”。 D.《战国策》是宋代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辨析音字词 6.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唐雎(jū) 韩傀(guī) 岂直五百里哉(qǐ) B.彗星(huì) 怫然(fó) 休祲降于天(jìn) C.庆忌(jì) 免冠(guān) 天下缟素(gǎo) D.徒跣(xiǎn)专诸(zhū) 以君为长者(zhǎng)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色挠(ráo) 弗敢易(fú) 天下缟素(gǎo) B.唐雎(jū) 庸夫(yōng) 以头抢地(qiǎng) C.休祲(jìn) 韩傀(guī) 免冠徒跣(xiǎn) D.怫然(fú) 夫专诸(fū) 寡人谕矣(yù) ★拓展微写作 8.列举我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1.C 2.C 3.A 4.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是五百里呢?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C.“天下缟素”的意思是: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缟素:名词用如动词,穿孝服。 故选C。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其:语气副词,可要/代词,指鹏鸟; B.而:表转折,可是/表顺承,并且; C.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以:连词,因为/介词,凭借; 故选C。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从“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可见安陵君是直接拒绝了秦王的;选项中“安陵君言辞委婉,不敢拒绝”理解有误; 故选A。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于(从)、虽(即使)、易(交换)、岂(难道)、直(只,仅仅)”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点睛】 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国国君安陵君说:“我打算要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掉韩国、魏国,而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都要穿上白色的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5.C 【详解】 A.“寡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B.应是“三个有志之士”。 D.“宋代刘向”不正确,应为“西汉刘向”。 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B.怫然(fó)——(fú); 故选B。 7.C 【详解】 A.“挠”应读náo; B.“抢”应读qiāng; D.“夫”应读fú; 故选C。 8.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 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 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详解】 略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