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7课 孤独之旅(解析版).docx
下载文档

ID:2804360

大小:48.68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17课 孤独之旅解析版 17 孤独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第17课 孤独之旅 一、 夯实基础 1.识音 觅食( ) 空旷( ) 撩( )逗 驱( )除 犬吠( ) 重叠( ) 【答案】觅食(mì) 空旷(kuàng) 撩(liáo)逗 驱(qū)除 犬吠(fèi) 重叠(di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 2.文学常识填空。 《孤独之旅》节选自《 》,作者是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16年4月4日,曹文轩获“ ”,这也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答案】草房子 曹文轩 国际安徒生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文学常识的掌握。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独之旅》告诉我们:人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下锤炼自己,毅力需要在寂寞中磨炼,经历了考验才能成人。 B.杜小康在暴风雨之夜经受了身心两方面的磨炼,终于变得坚强,他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C.本文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心理。 D.本文主要反映了农村孩子因贫困辍学的社会问题,讲述了杜小康因辍学随父亲到偏远地方放鸭的故事。 【答案】D 【解析】本文主要反映的不是杜小康的辍学问题,而是杜小康经受磨炼变得成熟的过程。 4.对“杜小康”的形象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杜小康是一个不怕困难,并能在困难中成长,越磨炼越坚强的孩子。 B.杜小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C.杜小康是一个不理解父母苦衷,但在父亲的威逼下逆来顺受的孩子。 D.杜小康是一个碰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颓唐,积极地面对一切挑战的坚强的孩子。 【答案】C 【解析】杜小康开始不愿放鸭,而是想去上学,这是孩子最正常的心愿,这并不是不理解父母的苦衷;而杜小康向父亲明确提出不想放鸭要上学,这也表现了他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孩子,他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5. 如果你是一位导演,准备将《孤独之旅》一文中农家少年杜小康在芦苇荡放鸭的经历拍成电影,你准备将哪些镜头搬上银幕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把这些镜头描述出来。 【答案】示例:①杜小康嘴里嚼着一根芦苇根,目光追随着鸭群,鸭群渐去渐远,消失在芦荡深处,水面的波纹,渐渐地平静下去…… ②杜小康追赶鸭子,迷路了,他颓然地坐在地上,四周是密密麻麻的芦苇,像山一样包围着他,白白的芦花,使得他的目光有些迷离,一声水鸟的啼叫,打破了芦荡中的寂静…… ③杜小康坐在船头,双手抱膝,任小船在水里漂浮,他的眼前,慢慢浮现出油麻地的小伙伴来,他们一起捉迷藏,一起去偷罗汉豆…… 【解析】将课文里的重要情节进行描述即可。 二、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掺杂(cān) 旧茬(chá) 戳破(chuō) B.驱除(qū) 肥硕(shuò) 撅断(jué) C.眺望(liào) 嬉闹(xī) 纯粹(cuì) D.捆扎(zā) 镰刀(lián) 胆怯(qiè) 【答案】D 【解析】A.“掺”应读为“chān”;B.“撅”应读为“juē”;C.“眺”应读为“tià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加入共青团组织了,我郑重其事地将入团申请书交给了团支部书记。 B.对于别人的劝告,她总是置之不理。 C.秋天来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去采摘,大家歇斯底里,情绪激昂,你帮我,我帮你,将收获的果实装进背包。 D.他喜欢吹毛求疪,抓住别人工作中的一点缺点大做文章。 【答案】C 【解析】“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不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总长约430米,宽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B.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C.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答案】C 【解析】A.自相矛盾,“最”和“之一”前后矛盾,删去“之一”;B.状语语序不当,应把“任意”移到“列强”之后;D.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场景”。 4.下列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B.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C.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D.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答案】A 【解析】A.“芦苇”是本体,“绿色的浪潮”是喻体。B.是把“雨后天晴”的天空和其他时段的天空作比较,没有修辞手法。C.写状态,是描写。D.写感受,没有比喻。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D.杜雍和大叫了一声“我的鸭子”,几乎晕倒在地上。 【答案】C 【解析】“还要走多远”是个疑问句,后面应该用问号。 6.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故乡》选自《呐喊》,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C.《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长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莫泊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答案】D 【解析】《羊脂球》是短篇小说集。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结合杜小康的“孤独之旅”谈谈你的体会。 材料一 日本东京的一所小学为小学生特设了一门新课,要学生用洗衣板搓洗衣服,用扁担抬水,用煤炉生火等。他们这样做就是想让学生吃些苦,既可磨炼孩子的意志,又能使他们懂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材料二 曾有这样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目为“如此爱心”。 【答案】示例:①人生经过磨炼才能成长,孩子的成长需要了解、体验人生的磨难。②“残忍”的爱比溺爱更有价值。 【解析】这两则材料都是围绕对孩子的爱来讲的,材料一是从正面来说,材料二是从反面来说。只要能围绕这两则材料,且结合课文内容来回答即可。 8. 文题“孤独之旅”有什么含义?结合本文的内容谈一谈。 【答案】“孤独之旅”主要指杜小康在孤独中成长的过程:因家道中落而失学,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是孤独;随父亲一同放鸭,远离了自己熟悉的村庄及人群是孤独;父子间干巴巴的交流更让人寂寞和孤独;无边无际的芦苇荡让他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的感觉”,未卜的前途更让他恐惧和迷茫。就在这孤独之中,他长大了,坚强了。 【解析】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回答。 三、阅读欣赏 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才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度寻找过,但再也没有找到过像这样的一位女性。 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 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晚上的雨与下午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给我们讲作文。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她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只看这些字,你前面的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是写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地好,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个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1. 本文叙述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答案】(1)语文老师为我们阐释什么是“语文”。(2)语文老师教“我”写作文,引导“我”成长。 【解析】做题时,要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将文章进行分层梳理。本文内容较为简单,情节结构清晰,开篇点明人物——“我”的语文老师,接着围绕老师在第一节课阐释“语文”的含义和对“我”的耐心指导两件事概括。 2.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 (2)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地好,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答案】 (1)该句写出了“我”听到语文老师的批评和否定后的强烈反应,“撕”“扔”“冲”等动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当时不可抑制的冲动与愤怒。 (2)此处景物描写,借纯净、澄澈的月光表现了“我”盛怒平息之后内心的敞亮、恬静与轻松。 【解析】做题时要找准角度。第(1)句考查角度为人物的描写方法,此处为动作描写,表现对老师批评的不理解。第(2)句考查角度为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都是为写人服务的,做题时重点要考虑其对人物心情的衬托作用。 3.根据语境,谈谈你对“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我”是历届语文老师公认的作文写得最好的,于是变得张扬、浮躁,不能接受任何的质疑和批评。(2)一个人的才华是弥足珍贵的,但如果任其泛滥,就会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从而迷失自己。 【解析】做题时要注意结合语境进行概括。老师对“我”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正是由于“我”自认为的那份“才气”,才使自己的书写和作文内容都越发张扬,过于造作和浮躁,这样只能是害了自己。 4.为什么作者认为“我的语文老师”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 【答案】 (1)“我的语文老师”有对“语文”的独到理解,有伟大的人格和宽广的精神世界,她对“我”的教诲让“我”终身受益,所以,在“我”心中,她是“最高贵的人”。(2)“我的语文老师”尽管外表普通,但真诚、直率,有一颗细腻、温柔、敏感的金子般的心,因而是“我”心中“最美丽的人”。 【解析】做题时要明确人物形象、性格特征都是通过人物描写的方法进行刻画的,要注意找寻对应的关键语句进行辨析,如开头段的肖像描写,老师对“语文”的独到阐释,对“我”的悉心指导,等等。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