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末冲刺卷02-(原卷版).doc
下载文档

ID:2804310

大小:106.50KB

页数:12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期末 冲刺 02 原卷版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期末冲刺卷02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箴言(zhēn) 恪守(kè) 瞥见(piě) 忸怩作态(niē) B.带挈(qiè) 赦免(huò) 行事(háng) 顿开茅塞(sè) C.豢养(huàn) 作揖(zuò) 脊梁(jĭ) 矫揉造作(jiǎo) D.纶巾(guān) 报帖(tiě) 劫掠(lüè) 前仆后继(pú)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稠密 玄奘 腐草为萤 仓皇逃窜 B.诓骗 鲁顿 不言而喻 地大物薄 C.虚妄 汲取 根深缔固 今非夕比 D.赃物 冠冕 红装素裹 唯唯连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蜀锦博物馆里,师傅们为了织出精美的蜀锦正在织机上忙碌地抽丝剥茧。 B.人群中挤攘了一下,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郑重其事地把一块钱放进了捐款箱。 C.作为阅读爱好者,不管是名家作品还是潮流小说,他都附庸风雅,不会错过。 D.他如雷贯耳的一番话,让沉迷于传销谎言中的人幡然醒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在计划时间内如期完成。 B.在岛屿到处受蓝光光害负面影响的同时,司马库斯提供了合作共生的理想信仰,提升了光的环境。 C.人物画地位的削弱并不意味着人物在绘画中的离场——点景人物始终是山水画中极具生机的元素,反而还能作为画家立意的载体而直接点题,生动地反映画家和他们的世界。 D.《红楼梦》讲的并不完全是宝玉跟黛玉的爱情故事,而是一群年轻人曾经有过的纯洁而不被污染的梦想。 5.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这样的例子还有用“桑梓”代指乡村,用“庙堂”代指朝廷,用“汗青”代指史册。 B.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 C.“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D.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如“达于汉阴”的“阴”,就是汉水的北部。 6.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 。 A.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B.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C.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D.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交往,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6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⑵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⑶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⑷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⑸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⑹____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4分) 表格中是四位同学的读后感标题,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合适的书名,将标题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①《昆虫记》 ②《朝花夕拾》 ③《艾青诗选》 ④《海底两万里》 ⑤《西游记》 ⑥《傅雷家书》 ⑦《骆驼祥子》 ⑧《红星照耀中国》 标题 ⑴见字如面 纸短情长——读《__________》有感 ⑵旧事重提 韵味醇厚——读《__________》有感 ⑶想象奇幻 预见未来——读《__________》有感 ⑷京味浓郁 环境造人——读《__________》有感 9.《水浒传》的“回目”有形式整齐的特点,请根据下面文段或诗歌,回忆相关故事情节,补全“回目”。(2分) ①“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魁奇伟丈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6分) ①作家总是有那么多东西可写。他哪儿来的那么多材料?有人说这就是天才,他在捕捉题材时有过人的敏感与敏捷;有人说这是因为专注——注意力集中,别人发现题材的机会跟他一样多,只是别人心不在焉,往往视而不见。这两个说法都有道理。通常,你需要什么就特别注意什么,经常注意什么就能多知道什么。我在子女幼小时熟知小儿科名医的住址,老大后却能背诵心脏病医生的电话号码。(甲)若有一人经过梧桐树下,恰巧一片叶子在他面前飘然坠地,而他肯弯下腰去拾起来把玩一番,这人不是小孩就是一个作家。所以作家描写秋天有话可说。但是,如果每个作家都很专注,如果每个作家都描写秋景,还是分得出长短高下,这里面恐怕有天生的差异。也许有一个作家,起初写秋景写不好,几年以后却写得很生动,这又是努力的结果。 ②提到天才,我无话可说,这里能说的是人力修为。笼统地说,作家的题材来自人生和自然。一个人,不论他是不是作家,他生活在世界上,人生和自然必定在他心里留下一些东西。诗是一个人“夜半心头之一声”,说这句话的人认为人人心中有作诗的材料。所以,有些人,他从未想到要做作家,最后也写了一本书:他的自传。这是“材料”找上了他。作家固然也有机会被“材料”找上门来,但是他也主动去找材料。他故意深入人生,故意接近自然。为了这个,有人到非洲打猎,到圣地亚哥钓鱼,有人到德国探访纳粹的集中营。有人可以坐在一块石头上纹风不动,以致飞鸟也把他当作一块石头,落在他的肩上。有人“漆身吞炭”,装扮黑人,到美国南部最歧视黑人的地方去挨打受骂。樱花开了,多少人去看樱花,作家去看花时多多少少会想到“留着写文章用”。也许他等樱花谢了以后再去看,也写一篇《樱落后游阳明山》。 ③为了写作,作家十分热心地观察人生及自然。他观察人生百态:生老病死喜怒哀乐聚散离合得失荣辱;他观察自然万象:春夏秋冬晴雨霜雪鸟兽虫鱼湖海山原。他看人怎么适应自然改变自然利用自然,他也看自然怎样影响人生充实人生。作家是生命力的见证人,美的发现者,他挑选一些值得保存的东西,使它们不被时间毁灭。有一个诗人说:“如果我不来,这一山野花都白开了。”花开了,又谢了,落在泥土里腐烂了,而山上只有牛羊走过,老鹰飞过,那教花儿怎么忍受——作家来了,他观察这些花,产生意象,这些花就可能永远不谢,价值也可能不只是一些花。 ④看前人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的观察各有独到,可以从中学习观察的方法。诗人从空中乌鸦的背上看见夕阳的余晖,我们也从草原里羊群的背上看见,从都市高楼的电视天线上看见。(乙)诗人看见酒杯里不只是酒,还有满杯的山光,我们也从酒里看见月色。诗人指出,由于光线变化,早晨的山和中午的山几乎不是同一座山,我们也看出,一个人在阳光下是一副样子,在阴影里另是一副样子,在灯光下又是一个样子,几乎不是同一个人。看那些好作品会生发一种感想:那么精微隐秘的现象他怎么看得见!或者,这么平常普遍的现象我怎么没看见!若非一位小说家提醒,我从未注意到新生的婴儿个个握着拳头(他们来争夺一切),而停在太平间里的尸体个个撒开手掌(他们已放弃一切!)。若非一位画家谈到皴法,我不知道山的脸上有许多皱纹,是一尊尊饱经沧桑的巨灵! ⑤官能感觉以视觉最重要,因此观察以眼睛为主力,但听觉、嗅觉、触觉也是观察力的一部分。(丙)一位诗人在农家宿夜,听到玉蜀黍生长的声音。另一诗人“归来已三更,敲门都不应”,就干脆“倚杖听潮声”。做饭的丫头从厨房里出来,一位诗人闻见她一身都是油盐酱醋的气味。一位小说家描写一个无趣的人:“跟那人握手就像跟树枝握手”,另一位小说家形容另一个人,则说:“跟他握手时像握住了一条泥鳅。”在著名的诗句里面,“此时无声胜有声”有听觉上的效果,“重帘不卷留香久”有嗅觉上的效果,“温泉水滑洗凝脂”有触觉上的效果。 ⑥以上所说的观察偏重片断。观察还有连续的、总体的观察。(丁)当年有位小说家在某某茶叶公司做事,工作不多,待遇也少,有人劝他改换职业,他不肯,他说那茶叶公司的老板是个小说人物,他要把这台戏看到底。有位作家住在和平东路,另一位作家住在敦化北路,他们各自描写自己住了几十年的一条马路,把路上的兴废成坏前前后后写出来,反映三十年来台北市的变迁。那个给英国文豪约翰逊写传记的人,天天跟紧了约翰逊,使约翰逊觉得浑身不自在,有一次恨不得想杀死他。复杂的题材大都由连续的、总体的观察得来。 (节选自王鼎钧《文学种子》) 10.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符的是( )(2分) A.作家总是有那么多东西可写。一是由于天才,他在捕捉题材时有过人的敏感与敏捷;还有可能是因为专注——注意力集中,别人发现题材的机会跟他一样多,只是别人心不在焉,往往视而不见。 B.作家往往需要主动去找材料,如有人“漆身吞炭”,装扮黑人,到美国南部最歧视黑人的地方去挨打受骂。 C.平常普遍的现象我们却往往错过,精微隐秘的现象只有作家方才看得见。 D.作家是生命力的见证人,美的发现者。有一个诗人说:“如果我不来,这一山野花都白开了。”正是此意。 11.下面对文章所用论证方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句用到了举例论证,使“你需要什么就特别注意什么,经常注意什么就能多知道什么”一句更具说服力。 B.(乙)句用例证法论证了作家的观察各有独到,“满杯的山光”“早晨的山和中午的山几乎不是同一座山”,他们眼中之物总别有一番天地,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们往往又受作家观察方法的影响,进而觉出酒中尚有月色,人在不同光线作用下模样迥异。 C.(丙)句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正好对应听觉、嗅觉、触觉三个观察角度,更为直观地印证了观察以眼睛为主力,但听觉、嗅觉、触觉也是观察力的一部分。 D.(丁)句用到了正反对比论证,以给英国文豪约翰逊写传记的人为反例,提出观察还有连续的、总体的观察,复杂的题材大都由连续的、总体的观察得来。 12.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开篇以疑问的方式引入,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更能巧妙引出本文的论题“题材来源”,这种写作技巧在议论性文本中十分常见,如《谈创造性思维》一文中,罗迦·费·因格也正是利用大量的疑问句层层推进论述的。 B.本文主要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丰富的事实论据,对论点的迭陈、论述的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作者思维缜密,论述严谨,巧妙承接,自然流畅。“所以”屡次出现,点明因果联系,往往表明由前文的论据能推出后文的论点。比如“无论他是不是作家,他生活在世界上,人生和自然必定在人心里留下一些东西。”是论据;“所以,有些人,他从未想到要做作家,最后也写了一本书”是论点。 D.本文多为写作干货,旨在说理,但语言却毫不教条,反而文意隽永,值得反复咀嚼。“这些花就可能永远不谢,价值也可能不只是一些花。”花开有时,落花无声,可作者却道“花”“不谢”,那是因为这些花儿早已化作作家笔下的一个意象,在文学中葆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花开不败。读至此,对于写作的价值和意义,读者又有了更深层的悟得。 (二)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材料一) ①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短视频营销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达140.1亿元,同比增长率达520.7%,预计202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550亿元。 ②如今,各类短视频应用已融入不少人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如何有效防沉迷,成为一道现实课题。据报道,在国家网信办指导下,目前国内已有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③其实,不只是青少年,一些成年人也在低头中感到“时间知觉麻木”,在虚拟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短视频何以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仔细推究,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短视频平台,日渐生成了富有特点的传播逻辑与生态,占有了大量注意力资源。 (摘编自于帆《短视频到底有多“火”?》,《中国文化报》) (材料二) ①作为中国故事最好的载体,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②主旋律纪录片要讲好中国故事。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和时刻,创作和推出有时代担当精神的纪录片,再现历史沧桑,传承民族精神,表达国家话语,传递中国声音,这是纪录片的历史责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代表、著名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讲述了约120个共和国红色经典的故事,以中国风格、国际视野,通过沉浸式的纪实影像和镌刻新中国时代烙印的人物故事,直击观众的心灵。 ③像《我们走在大路上》这样的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是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这是中国纪录片人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纪录片能够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的底气。 (摘编自《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羊城晚报》) (材料三) ①她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在山间汲泉水,在菜地摘时蔬,在幽静的院落里烹饪传统美食,周围鲜花灼灼,山林森森,流水潺潺,仿佛在世外桃源……四川女孩李子柒,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中取材拍摄视频,作品散发着浓浓的烟火味道和田园气息。 ②近日,这些视频从国内火到了国外,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订阅者数量已超过760多万,相关视频的点击量达数千万。不少外国人通过视频,开始了解“有趣又好看”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开始喜欢中国人,喜欢这个国家。 ③李子柒视频作品的共性是散发着一种原生态的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也隐藏在这种美的最深处。她自身的形象设计显示出“柔而不屈,强而不刚”的美。国外观众虽然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很多人也不是为了通过观看李子柒的视频来了解中国,但他们喜欢李子柒视频里传递的美,而美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牵引着外国观众继续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④就短时间内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来看,李子柒的视频可能抵得上甚至超过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影视作品、舞台艺术作品。这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对外文化传播有了更多载体、平台和渠道,尤其是新媒介与互联网的结合,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已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 ⑤新媒介降低了传播的门槛,李子柒自己或许没有对外文化传播的主观目的,但她不经意间成了这方面的“高手”。我们在感叹“高手在民间”的同时,更应该转变对外传播的思维:对外文化传播也好,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也好,不仅是政府和文艺机构的事,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同时,相较于政府主导的对外文化传播,民间的传播由于形式灵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更接地气,效果可能更好。 13.阅读材料一,说说你从图表中得到的主要信息。(4分)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一中第②段加点的“目前国内”“目前”从时间上加以限制,“国内”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说明了到现在为止,在中国之内已经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如果去掉,则与实际不相符合,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材料二中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著名纪录片《我们走在大路上》讲述中国红色经典故事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主旋律纪录片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观点。 C.短视频有较强的用户黏性的原因一是短视频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迎合人类的“生动性偏好”心理;二是短视频能够满足参与者的围观心态和自我表露诉求;三是短视频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四是短视频平台的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 D.短视频有如此多的优点,建议青少年可以多看短视频,尤其是多看一些宣传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的短视频或者主旋律纪录片。 15.阅读材料三,谈谈李子柒短视频的特点有哪些。(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6分) 妈妈的菜 琦君 ①日前在英子家晚餐,满桌色香味俱佳的菜已使我胃口大开,而伯母最后端上一小碟子鸡血豆腐,我们又抢着伸过筷子去。她笑着说:“这是中午的剩菜呀,你们吃新鲜的吧。”可是英子说:“我最爱吃妈的剩菜。” ②英子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孩子们围着她爱娇地喊妈妈,或故意逗她生气。她也爱娇地逗着自己的妈妈笑乐。她们的笑容美得像一簇春风里盛开的蔷薇。“亲旁一言笑,四座生春晖。”人间哪有比偎依在慈母身边更幸福的呢?这美丽的情景感染了我,使我欣羡,亦使我泫然欲涕。 ③我的母亲去世已二十五年了,可是我思母之情,却是与日俱深。这也许由于我是独女,承受了母亲全部的爱,更由于母亲一生都在忧伤苦难中度过,我们母女之间,除了骨肉至爱之外,更有一种患难中相依倍切的知己之感。因此,二十多年来,我遭到忧患时,希望母亲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遇到欢乐时,痛悼母亲已不在人间,不能与我共享欢乐。二十五年来,母亲的一颦一笑,都深印我脑际。当我失去耐心,打了我惟一的七岁儿子时,立刻就会想起母亲责骂我以后的眼泪。有了孩子,我更懂得母亲对我天高地厚的爱,有了孩子,我也更需要母亲的爱。 ④为了想母亲,我时常去有母亲的朋友家以求分享那一份幸福。我也时常烧几样母亲当年价廉物美的拿手菜以飨好友,她们吃了赞不绝口,我心中的安慰是难以言喻的。 ⑤幼年时,母亲带着我住在乡间,乡间有的是新鲜的鱼虾鸡鸭。母亲因为我吃不下饭,每天给我换各种各样的菜。热腾腾一大碗放在我面前,让我一个人享受。而我呢,偏偏想看母亲摇摇摆摆从厨房里端出的小碗剩菜。那往往是上一餐的剩汤剩卤,或是葱蒜炒豆腐渣、酱萝卜皮、腌菜根、鲞鱼头蒸豆腐。这都是废物。她舍不得丢,就做来自己下饭,我却觉得比我面前的虾仁蒸蛋、红焖黄鱼等更香,我要抢。母亲常生气地说:“你这孩子,真是有福不会享,有被子偏盖蚊帐,妈吃的都是剩菜呀。” ⑥可是妈妈的剩菜总是最鲜甜的,那里面好像下了一点什么特别的作料,是什么呢?我说不出来。 ⑦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我的孩子也爱抢吃我面前的剩菜。尽管我给他特别作了最新鲜的菜。 ⑧记得母亲的小碟里,最好吃的是腌菜根。加点麻油糖醋,那么香,那么酥软,到嘴便化。现在想起来,还似乎齿颊留香、凉沁心脾。我曾试做多次,总不及母亲做的好,深悔当年没有请教她这点秘诀。但无论如何失败,只要是摆在我自己面前的,孩子的筷子第一下就伸过来。仿佛妈妈留了最好吃的菜给自己,哪怕啃不动的菜根都是好的。 ⑨别说孩子,连他爸爸都不例外,他总赞我的咸菜做得清香可口,跟他母亲的“三江榨菜”可以比美。于是他也如数家珍似的跟我说起他母亲的拿手名菜,夹沙肉、糯米鸡、八宝豆腐、鱼香肉,他一样样地说,我一样样的试着做。无论做得像不像,他总连连点头,以浓重的四川乡音赞许我:“亨耗(很好),亨抢(很像)。硬是要得。”我明明知道,这不是我学得到家,而是由于他内心的无限思亲之情。 ⑩为了他,为了孩子,更为了彼此都思念母亲,我常常学做母亲的菜,我也像母亲那样,把剩汤剩卤或是腌菜根等搁在自己面前,把好菜留给孩子吃。我深深品味得菜根的滋味凊香隽永,也深深领悟了母亲于默默中度过艰难淡泊的一生,她的美德又岂止勤俭而已。 ⑪有时为了哄孩子多吃点,我却故意把一碟新鲜菜搁在自己面前,说:“这是妈妈的专利。”孩子立刻就会喊起来:“我也要吃,我要吃妈妈的菜。” ⑫对了,妈妈的菜最好吃,因为这里面一定有点什么说不出来的特别作料。 16.文章开篇为何从英子家的晚餐写起?(4分) 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2)段划线部分的内容。(4分) 18.“那里面好像下了一点什么特别的作料”,“这里面一定有点什么说不出来的特别作料”反复出现,请根据文意揣摩,到底是什么“特别作料”?(4分) 19.文中(10)段提及“她的美德又岂止勤俭而已”,请结合材料,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对母亲“勤俭”之外的美德进行补充。(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10分)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①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徙庐州,以父疾请归。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论曰:尧佐相业虽不多见,世以宽厚长者称之。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注释:①弭:顺服。 2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B.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C.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D.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 2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奇其志 奇:对……感到惊奇 B.鳄鱼尾而食之 尾:尾巴 C.知寿州 知:担任……知州 D.后卒如尧佐议 卒:最终 2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尧佐写文章列举鳄鱼的罪状并在各个市镇公示,然后烹杀了它,人们都感到惊异。 B.尽管丁谓听了陈尧佐的建议用“下薪实土”法来筑固江堤,第二年堤还是损坏了。 C.陈尧佐奏请朝廷免除河东百姓的赋税,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几十万的课税。 D.陈尧佐做宰相时的业绩虽不多见,世人却称赞他是宽厚有德的长者。 2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 ⑵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24.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