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06
第五单元B卷提升篇
解析版
第五
单元
提升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专题06】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五单元同步检测卷(B卷提升篇)(解析版)
(全卷共四个大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第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寒噤(jìn) 驰骋(chěng) 蜿蜒(yán) 颠簸(diān bǒ)
B.漩涡(xuán) 蠕动(rú) 懈怠(xiè) 沟壑(hè)
C.雾霭(ǎi) 虔诚(qián) 俯瞰(kàn) 驿道(yì)
D.霎时(chà) 演绎(zé) 穹顶(qióng) 矗立(chù)
【答案】D
【解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字音要结合词语来辨析。D项中,“霎”应读shà,“绎”应读y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怒不可遏 慢不经心 纷至沓来 亭台楼阁
B.深不可测 穿流不息 名副其实 目眩神迷
C.接踵而至 风云变幻 瞬息万变 五彩斑斓
D.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络绎不绝 轻歌慢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中,“慢不经心”应为“漫不经心”;B项中,“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D项中,“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此刻倒霉迹象纷至沓来,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D.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答案】B
【解析】B项“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这里应用“接踵而至”。
【点睛】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等六大研究方向聘请的首席科学家,可获得的资金补助将超千万元。
B.2016年以来,湖南先后实施了校安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重大工程项目。
C.中国教育新闻网以向社会传播教育的声音,以增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己任。
D.几百名农民工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他们是首批“首都农 工大学生助推计划”的学生。
【答案】A
【解析】B项应将省略号去掉。C项用词不当,应将“增进”改为“促进”。D项语序不当,应将“首批”移到“学生”的前面。
5.给下列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作为北方少有的水乡泽国,且又处在燕南赵北之要冲,白洋淀帆樯如林,商旅往来,一片繁华景象。
②自荆轲在易水河畔啸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以来,来白洋淀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爱将白洋淀写入诗章。
③乾隆写过,康熙也写过,其中一首名为《白洋湖》:“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
④伴随唐河、易水、府河、白沟河等众河的欢腾,雄县、容城、安新一带迅速升腾起文明的气象。
⑤五绝小诗白描白洋淀的景色,风格清新,意境悠远,看来淀水有神奇之功,让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出散逸心情。
A.②③④①⑤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⑤④① D.④②③⑤①
【答案】B
【解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一、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二、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三、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④是总起,①点出白洋淀,②③用历史人物写白洋淀的文化,⑤紧承③的五绝小诗。因此选B。
6.下面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一文的作者是梁衡。文章写作者先后于雨季和枯水季去壶口,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壶口瀑布之惊人的美。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作者是马丽华。各拉丹冬是唐古拉山脉最高的雪群,这里是长江的源头。
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是阿来,本文使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视角写了一次丽江之行。
【答案】C
【解析】C.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
7.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的老人、儿童都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关雎》中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答案】(1)气蒸云梦泽 (2)俶尔远逝 (3)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4)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5)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解析】“俶”“髫”“雎”“洲”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第8~11题,共10分)
(一)语文综合运用(5分)
8.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2分)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示例一:它有眼睛 看到失意和彷徨
示例二:它有嘴 述说温暖和力量
【解析】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补写本题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要具体形象。按照“它有(五官),动词+形容词+形容词”的格式补写即可。
9.班里准备在阅读节组织一场辩论会,主题是“今天我们该如何阅读”。同学们的观点分为两种,一种认为“纸质图书阅读更好”,另一种认为“数字化阅读更好”。从这两种观点中选择一种,写一段即席讲话的发言稿,发表你的见解。(3分)
要求:(1)观点明确,理由充分。(2)表达得体,语句通顺。 (3)120字左右。
【答案】示例:数字化阅读更好。信息化的社会,各种现代信息设备不断涌现,他们信息更新快,阅读成本低,阅读时间随机,信息传达方式灵活,图、文、声并茂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有利于快速理解阅读内容,深受年轻一代喜欢,相信未来,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纸质化阅读地位。(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日常生活中对两种阅读的理解,确定一个观点,用通顺得体的语言表达出来。观点要明确,根据要真实有效。主题体裁是即席讲话的发言稿,具有针对性、逻辑性、鼓动性和口语性。如纸质图书阅读更好,具有质感,一页一页地阅读下去,更能享受书香气息。更具有收藏价值,赠送亲朋好友比较实在,且能留作纪念。从阅读方面来说,读者更好做笔记,对理解文章大意更具有好处。有利于共享,传借方便,且错误率少甚至没有(如果买的不是盗版)能较好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舒适程度来说,纸质材料在灯光漫反射作用下更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从经济方面来说,有利于印刷业出版业的发展,促进就业。有利于让人静下来,止浮躁的心,培养人们的书生气质。
(二)名著阅读(3分)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10.这段话出自作品《 _______ 》 。这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答案】傅雷家书 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 如何对待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的把握,这句话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由傅雷写给儿子的很多信构成。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三)书法鉴赏(2分)
11.对下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各种笔画的起止、转换都极其圆熟。
B.“晚”字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
C.在章法上,笔画疏密有致,字体大小适宜。
D.作品具有颜体书法丰厚饱满,阔大端正的特点。
【答案】D
【详解】作品属于行书,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舒展,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其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丰厚饱满,阔大端正”是颜体楷书的特点,所以“作品具有颜体书法丰厚饱满,阔大端正的特点”表述错误。
三、阅读理解(第12~26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完成12~13题。(每小题2分,共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2. 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1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12.“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13.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低沉、伤感的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达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解析】12.考查对诗句中的词语的理解。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分析作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的意思是: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宦游”是出外做官。“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无为”是“无须,不必,不要”的意思。
13.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表现出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是永恒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诗人对友人深情厚意的不朽名句。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4~17题。(12分)
(甲)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甲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陶渊明,乙文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2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6.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描写了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淳朴的社会风尚。
B.(乙)文交代了滁州地理环境后,由远及近,逐步推出主景醉翁亭。
C.(甲)文是作者被贬时的作品;(乙)文是作者被提拔担任滁州太守时的作品。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意外发现的美景,都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17.(甲)(乙)两段选文都提到的“乐”,含义是否相同?请具体分析。(4分)
【答案】14.东晋 欧阳修
15.(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处处听到。
(2)一眼望去,树木茂盛而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16.B
17.不一样。甲文是指桃花源中的人对于宁静、幸福的生活感到快乐。乙文是指作者寄情山水的快乐。
【解析】
14.本题考查作家作品。《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5.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重点词语:蔚然,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者……也,表判断。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A.甲文描写了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环境,没有描写淳朴的社会风尚;
C.甲文是作者归隐田园后的作品;乙文是作者被贬担任滁州太守时的作品;
D.甲文是借武陵渔人意外发现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乙文写欧阳修被贬后经常去琅琊山游览,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故选B。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作答。甲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了桃花源里优美的自然景物和宁静平和的社会环境;“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写出了桃花源中的人对于宁静、幸福的生活感到快乐;乙文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的描写,“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知,“醉”是表象,“乐”是实质,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快乐。
【参考译文】
甲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处处听到。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儿,都安闲快乐。
乙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8~21题。(10分)
夜听九寨
沉石
大多数人都曾是白天看九寨沟的,步入其境,会欣赏到那嵌入山水之间的多彩美景,尤其是那五彩石、孔雀蓝、魔幻般的池畔,还有那春分和仲秋时节被风浸染的山林,叶片的色彩宛如画笔,为那里的山水涂上大自然生命的色彩并赋予九寨沟神奇天堂之美名……
初秋早晨,当我步入九寨,把阳光与色彩收进眼帘之后,忽然产生另一种好奇的想法,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
九寨的夜很纯净,虽说只有半弦清月挂在山尖,但夜的浓度仿佛过滤了似的,黑静中带着丝丝透明的蓝梦,在寨与寨之间、山与山丛中、湖与湖的彼岸飘浮着一种夜色情绪。此时,泉击石盘的声音愈来愈响,当你贴近礁盘,俯身侧耳时,一种神奇的声响穿过石盘发出的声音,然后由喷发的水珠同时打在翠竹林里,像散落的珍珠声,形成了主声音与次声音合奏的共鸣,传递给夜空的是山的神圣,水的经典。“这是一出泉水,带动的是多音的组合!”我闭着眼睛在感悟,“水是有生命的!”
“听说,金海湖是海拔最高的山脉之湖,山与水有洞洞相连的秘密?”我指着海拔3 300多米的山峰,问旅游局的老朋友甘巴。
“那里是最原始的山洞,当年林场的工人曾进去过,谁也没有走到头。”甘巴担心地说,“光靠我这手电筒是无法走进山洞的。”
我笑了,带着一丝无所畏惧的神色:“山洞里只要有泉,单凭声音就会找到洞与洞之间的路。”
“你真的要进洞?”甘巴急了,“就是白天进去都很困难。”
“没有探险,哪来的收获!”我说,“要想写出真正的九寨神奇,一定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走进山洞里探幽,寻找的是泉的源头。夜里的山洞格外单纯,泉的声音在洞间回旋着,既清脆又响亮,宛如在悬崖礁盘上滴下翡翠,颗颗沁人耳畔。我屏住呼吸,透过洞内水珠闪烁的点点星光,聆听着来自泉水发出的响声,用心在寻觅着那最天然的泉之声。洞内的山盘与礁砂形成了九寨独特的地貌,泉涌出石间,并融入沙棘沉淀之后,形成了地质的钙化,水与水流出的是一种绿色的诗意。
蓦然,在我的头顶传来一阵轰鸣的水流声,像是一泻千里的瀑布巨响震耳欲聋,我惊讶地仰头望着,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这水声来自海拔之巅,据说远古的人发现这个洞后就没出来。”甘巴说得很认真。
我凭着水声的方向,钻着一个个洞口,翻越着一个个起伏的山脉狭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脚是在沿着水系攀登,在洞的某一个磐凹处,总会有泛着泉眼的水流,静谧之中能听到泉的吟唱。“你听,在这里唱歌,有一种神奇的回声,并且传得非常远。”甘巴说着,情不自禁地唱起了《神奇的九寨》。他唱的每一个音符都穿透了泉水与山石,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音箱里,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奇妙的魅力。一曲过后,我在洞的夹层中寻觅到了真正的水源头。“快来看,我的左侧是一道水线!”我大声嚷道。
水线在夜色中闪现着一道道别致的亮丽,而且能辉映着整个山洞,是从高原飞流直下的瀑布,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
“这是洞中的小瀑布,真正的大瀑布还在高原深处。”甘巴说这话时,我已经明白了九寨水源的含义。我无须再去寻觅,已经用心触摸到了水的神经,泉的甘甜。
当我走出九寨山洞时,站在一处最原始的崖石边眺望,眼前的九寨已经沉浸在一片茫茫的夜雾之中,东方的晨曦仿佛穿透雾纱,射出了绚丽斑斓的霞光。此时,我被迎面飘舞的晨雾缭绕,在夜与晨的交织中,再一次听到了那散发着馨香的泉水声……
(选自《人民日报》)
18. 在“决定要夜走九寨,扑向山水深处,用心去聆听九寨的灵魂之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扑”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19.根据你的体会,理解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2分)
唱着歌从远古走来,声音是如此的原始和年轻。
20.作者浓墨重彩,详写夜探九寨山洞,是要突出什么?(2分)
21.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结尾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答案】18.“扑”是猛冲上去的意思,这里用来突出“我”急欲探究九寨山水的强烈愿望,为后文写夜走九寨作铺垫。
19.因为水是从远古走来的,声音有一种原始的古朴美;因为“我”第一次听到,又给人一种“年轻”的新奇美。
20.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人生哲理,当然也是为了突出九寨另一种特殊的情态美。
21.写景以抒发夜走九寨的兴奋、喜悦和自得之情,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感,升华文章的主旨。同时,照应第二段,暗示一夜已在不知不觉间逝去,从而虚写九寨的特殊魅力,进一步强化对九寨山水的沉醉之情。
【解析】18.该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象和技巧”。作答该题,要由其词汇意义入手,看到其“活用”的个性,考查它对描写对象的情感态度,分析对后文内容的关照。“扑”本义:猛冲上去。语境义:突出“我”急欲探究九寨山水的强烈愿望。从结构上看,为后文写夜走九寨作铺垫。
19.欣赏文句。因为从没有人来探知过这处水源,所以声音听起来有一种原始的古朴美;因为是孕育九寨之水源的声音,从高原深处落下,充满动感与活力,又给人一种“年轻”的新奇美。这样写突出了夜晚九寨水声的神奇。将语句的含意阐释出来即可。
20.考查重要情节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如详写夜探九寨山洞突出的哲理可用“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来概括,浓墨重彩地刻画九寨山洞,当然也是为了突出九寨另一种特殊的美——情态美。这两点都要答出来。
21.本题考查重点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从内容的角度讲,抒发了夜走九寨的兴奋、喜悦和自得之情,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感。从结构上讲,照应第二段,暗示一夜已在不知不觉间逝去。从手法上讲,虚写和借景抒情,突出了九寨的特殊魅力,进一步强化对九寨山水的沉醉之情。这样分点来答,既使答案内容层次清晰,又使答案内容完整无缺。
【点睛】散文的结尾在内容上一般有深化或升华主旨的作用,在结构上要注意照应的作用,答题时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22~26题。(14分)
东湖之畔
阿莹
①我每每途经凤翔就想去苏东坡的东湖游历,却都被纷繁的公务耽搁了,那天午后能走进这块与杭州西湖并称的园林似乎挺意外的。
②步入苏东坡题名的东湖大门,一大片水面便落入了眼帘,湖光潋滟,轻吻堤畔,隐约可见水下的鱼儿不慌不忙地游着,见到人来扑通一声便钻进深水了。岸上一排浓密的垂柳倒挂水边,随风摇曳着,时有柳梢轻轻划过水面,浅浅的涟漪便一波一波地推广开来,与那鱼儿泛起的水纹撞在一起,顿时碎成了乱乱的光波。园里恬静极了,我们在浓柳下的岸边小路上亦步亦趋,不时有细柳抚过肩头和脸颊,柔柔的,痒痒的,像有少女藏在暗处逗人开怀呢。这东湖虽不及西湖的水多,却依然有着特别的韵味,似乎凡被苏东坡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