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二
单元
原卷版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下册
语文
期中
期末
复习
学生
自我
测试
AB
部编版
_new
2022-2023学年度初中八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
第二单元 学生自我测试 A卷
考试范围:第二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翩然(piān) 萌发(méng) 农谚(yán) 风雪载途(zài)
B.骨骼(gé) 两栖(qī) 孔隙(xì) 天衣无缝(fèng)
C.缄默(jiān) 沼泽(zhǎo) 狩猎(shòu) 偷偷摸摸(mō)
D.弥漫(mí) 迁徙(xí) 龟裂(jūn) 海枯石烂(kū)
2.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孕育 次弟 悬殊 衰草连天
B.飘移 劫难 追朔 周而复始
C.枯燥 盘旋 试探 草长莺飞
D.腐蚀 覆盖 唯幕 锲而不舍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天来了,花香鸟语,大自然充满了生机。
B.麻雀也会噗噜噜落到院子里,蹦蹦跳跳,目空一切,全无一点怕人的样子。
C.当冬天悄悄来临,那活泼可爱的小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阵阵鸣叫,犹如一曲奇妙且栩栩如生的交响乐。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B.疫情期间,群众防控意识和卫生习惯大幅增强,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C.加快推行“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D.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①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②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A.①因为 ②从而 B.①虽然 ②却 C.①如果 ②就 D.①即使 ②也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拍照时又要选好角度,构思好画面,不留遗憾。
②写游记同样如此,描写自然或人文景物要避免不加选择地全部写来,而是应当有所侧重。
③写游记跟旅游中照相有些相似。
④要选择最能触动自己的景物,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有灵性,有生命。
⑤拍摄自己眼中的美景,不会是随意的,既要选择那些具有地标性的、最富有特色的或者最能打动你的景物来拍照,定格成永久的回忆。
A.④③②①⑤ B.②④③①⑤ C.③⑤①②④ D.③④⑤②①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其作者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B.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他的《恐龙无处不有》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
理论。
C.《大雁归来》的作者是英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其代表作是《沙乡年鉴》。
D.《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文,让我们了解了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信息。
8.名著阅读(4分)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 ,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2年发表长诗《 》,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 ”,所作《 》《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
9.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德”文化意蕴深厚,华夏民族积淀传承了优秀的传统美“德”。请你参加“‘德’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德”源追踪
(1)德甲骨文写作,从“”,从“。“”即行路,泛指行为;“”即直视或看着直线。“公秉德以陟罚,众皆是之,惟戚弟愠”中的“德”即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__。“夫以德胜人者昌,以力胜人者亡”中的“德”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2分)
“德”远流长
(2)试根据下列材料概括“德”所包括的文化内涵。(3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
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③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立“德”厉行
(3)班级在“世界文化发展日”举办“传承中华美德”主题活动,请提出一项倡议。(3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0—13题(16分)
不耗能源的“雷达”——鹅
林长华
①“身穿白绫袍。头戴黄纱帽。走路慢腾腾。游泳像船摇。”这是我国民间一道猜动物的传统谜语。谜底就是我们熟悉的家禽:鹅。
②在不少人心目中。鹅显得呆头呆脑。只不过是一份盘中肴而已。其实这是低估了鹅的作用。在家禽中。鹅是以长寿著称的。一般的鹅可以活到30岁~50岁。鹅在军警界是值得称道的助手。据史料记载。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有天深夜。三州节度使李愬率领9000兵士讨伐吴元济。为掩盖行军中的响声。他别出心裁地利用城郊蓄养的鹅群。“令击之以混军声”。生擒了麻痹轻敌的吴元济。
③鹅见了生人就会大叫的特点源自其生物习性。在进化过程中。鹅形成了警觉性高、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的特点。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自身受到食肉动物袭击。特别在夜晚。稍有响动。鹅群就会高声鸣叫。长期以来。农家喜养鹅守夜看门。当然。鹅的警觉性还表现为容易受惊吓、易惊群等。
④鹅的听觉灵敏。习性机警。是不耗能源的“雷达”。不讲报酬的“哨兵”。鹅遇到陌生人或其他禽兽时。会立即大叫报警并作飞扑啄斗姿势。公元390年。罗马城被高卢人攻克。罗马军队退守到卡匹托林山。一天夜晚。高卢人登山偷袭当晚。罗马士兵都因疲惫而熟睡。连狗也没有发觉来敌。在这危急关头。兵营中原准备第二天要送到神殿奉献给朱诺女神的数十只鹅十分敏感地扑打翅膀。“嘎嘎”地高叫不止。终于惊醒了罗马守军。睡眼惺松的士兵们立即持兵器击溃来袭之敌。并穷追敌寇。收复了罗马城。后来。罗马人忘不了鹅的救命之恩。把鹅奉为灵禽。罗马一个有权威的审议团体“元老院”还颁布禁杀鹅的戒规。
⑤古今中外。警鹅立下的功勋有口皆碑。现在。国外还出现了经过训练的警鹅巡逻队。这些训练有素的警鹅警惕性很高。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发出“嘎、嘎”的叫声。然后。奔集一起。扑啄闯入者。起到巡逻防卫作用。1986年。美国第31空军防卫指挥部新建了一支特种兵——“鹅兵”。部署在数十处军事基地内。与哨兵一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这些警鹅个头高大、脖子长、好啄人。
⑥瑞典南部的波加监狱过去经常发生越狱事件。2004年这个监狱“聘用”10只训练有素的肥鹅当“狱警”。这些不穿制服的警鹅十分机灵。从不打瞌睡。它们每天兢兢业业地在狱中巡视。如发现异常情况。就会立即引颈大叫。自从有了警鹅后。囚犯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⑦在古代。我国就有养鹅防蛇的“土办法”。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仇池笔记》中就有记述:“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直到现在。我国南方山区。仍沿用这种土办法防盗驱蛇。鹅排出的粪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嗅觉灵敏的蛇闻此粪味便退避三舍。
⑧鹅有如此多的灵性是人类自叹弗如的。它不要凶险、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秉笔大书的。
(选自《百科知识》。有翻改)
10.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抓住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进行说明的?(4分)
11.联系全文。请你分析文章第①段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2.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这可能是为了避免自身受到食肉动物袭击。
13.选文②~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表达作用。(5分)
(二)阅读下列文本,回答14—16题(11分)
【文本一】
假如蚊子都死光了
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喜欢蚊子,这种动物除了惹人厌之外,还会传播各种致命的传染病。比尔·盖茨曾说蚊子才是地球上杀人最多的动物,目前光是由蚊子传染的疟疾每年就会导致将近3亿人生病,其中有70多万人因此死亡,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美元。既然如此,人类为什么不想办法把蚊子全部消灭呢?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是至高无上的原则。如果有人公开提出让蚊子这个物种灭绝定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其中一个反对理由是,目前已经发现了3500多种蚊子,但其中只有几百种会咬人,能够传播疾病的蚊子种类就更少了,因此我们不必将蚊子全都杀死,只要杀死最危险的那几种就行了。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蚊子之所以讨人厌,不光是因为传染病,人被蚊子叮咬后的各种不适以及因为蚊子影响睡眠而导致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才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重点。人类为了对付蚊子所花费的金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这些钱用来干点啥不好呢?
有不少人曾经认真研究过彻底消灭蚊子的可能性,以及此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10年7月2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综述文章,得出结论说假如全世界的蚊子都死光了,对于地球生态系统会有影响,但程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严重。
地球上蚊子数量最多的地方并不是热带雨林,而是北极地区。这个地方的蚊子集中在夏天繁殖,数量多得可以形成蚊子云。这些蚊子主要以食草类动物为食,一只北极驯鹿夏天时每天最多可以被蚊子吸走300毫升血,这给驯鹿的种群繁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如果北极的蚊子死光的话,北极地区大型食草类动物的数量会有显著增长,有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该文作者认为蚊子灭绝影响最大的地区很可能是北极,但这种影响是很容易通过其他办法解决的。
热带和温带地区的蚊子数量当然也不会少,但因为蚊子的体积太小,总的生物量并不大。确实有很多动物是以蚊子或者其幼虫为食的,比如鱼类、鸟类、蜥蜴、青蛙和蝙蝠等,但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动物只靠蚊子为生。如果蚊子被消灭的话,它们应该很容易找到替代品。
总之,虽然蚊子的确是生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但因为蚊子的体积太小了,其影响很容易被替换和补偿。考虑到蚊子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将其彻底消灭的话,好处将大于坏处。
当然了,蚊子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生物,要想将其消灭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人类能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制造出不孕不育或者只生雄性的雄蚊,再将其释放到大自然中,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没有可能。
(作者:袁越 选自《生命八卦:明而又愚的人体》有删改)
【文本二】
中山大学奚志勇团队把一种优质沃尔巴克氏体菌型注入白纹伊蚊的胚胎中,产生第一只带菌雌蚊,获得第一个蚊株——HC蚊株,再由它在实验室中与雄蚊交配产生后代。经过大规模饲养至后代蚊子的蛹期,进行雌雄分离。把携带有沃尔巴克氏体的后代雄蚊投放到野外与野生雌蚊交配,可以导致雌蚊的胚胎100%死亡,因此可以让蚊子绝育。
(摘自人民日报《人类终于找到了对蚊子“种族灭绝”的杀手锏》)
14.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 )
A.文本一第①段在说明蚊子传播疾病的危害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文本一的作者认为能够传播疾病的蚊子种类很少,因此我们不必将蚊子全都杀死。
C.如果蚊子消失了,会对地球生态产生影响,但没那么严重。
D.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只靠蚊子为生,因此如果蚊子被消灭的话,它们很容易找到替代品。
E.文本一的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文本二的语言更专业严谨,逻辑性强。
1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彻底消灭蚊子利大于弊。(4分)
16.在上面两个文本中,【甲】文画线句和【乙】文都写到了消灭蚊子的方式,【甲】处略写【乙】处详写,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1分)
[甲文]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
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核舟记》)
[乙文]苏子日: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赤壁赋》)
17.解释下列的词或短语。(2 分)
(1)峨冠: (2)不属:
(3)比: (4)共适: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 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9.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20.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谈谈理由。(3 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1—22题。(4分)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1.简要分析“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22.联系全诗,概括这首诗的主旨?(2分)
四、写作(50分)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23.请选择下面一个题目,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一处山明水秀的景致,一缕幽幽弥散的书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一位值得敬仰的榜样……都浸润着、影响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想要放声歌唱。
(1)请以“ ,浸润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以“我要为你歌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附答案:
一、1.B 【解析】A.农谚(yàn) ;C.偷偷摸摸(mo轻声);D.迁徙(xǐ)
2.C 【解析】A.次弟—次第;B.追朔 —追溯;D.唯幕—帷幕
3.D 【解析】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能形容“交响乐”。
4.D 【解析】A.语义重复,“近”和“左右”删掉一个;B.搭配不当,“卫生习惯”和“增强”不搭配,可删去“和卫生习惯”;C.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故选D。
5.A 【解析】“记忆力阅读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和“失去质疑精神”是因果关系关系,“虽然……却”是转折关系,“如果……就”是假设关系,“即使…也”是条件关系。故选A 。
6.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①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②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③把握关联词的搭配;④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本语段围绕“写游记跟旅游中照相有些相似”来写,③总领全段,首句应是③;其次是⑤,先阐述拍照选景的要求;再次是①,进一步说明拍照选角度的问题;接着是②,过渡到写游记的问题;最后是④,深入说明写游记选景的要求;故排为:③⑤①②④;故选C。
7.C 【解析】C项,利奥波德是美国人。
8.秋实 毁灭 白话美术文的樸范 背影
9.(1)行为正直(行事依照标准); 道德(品行)
(2)①不懈奋斗,顽强拼搏(或勇于进取,执着追求)②恩泽万物而不计得失(或乐善好施,淡泊名利。或甘于奉献,大公无私。或忘我利他,积善成德)③诚信兴业,诚信兴邦(或诚信为本。或取信于民)④以身报国(或舍生忘死,报效国家。或捍卫国家利益,不惧生死)
(3)示例一:举办“德才兼备话名人”故事会。从修身养德、为学求知以至终成栋梁、济世安民的古代先贤身上汲取精神营养。 示例二:组织“立德•力行”演说活动。探索青少年如何将领悟美德内涵与行为实践有机结合,发扬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进取拼搏精神,传承中华美德。 示例三:举办“报效国家”读书报告会。传扬华夏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繁荣富强而舍生忘死、发愤图强、执着追求的崇高品质。
二、(一)10.鹅;警觉性高、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
【解析】本题考查提炼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介绍的某种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阐述的某种科学道理。往往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结合标题“不耗能源的‘雷达’——鹅”和第一段“谜底就是我们熟悉的家禽:鹅”可知,此文说明对象为“鹅”。“鹅”的特征可结合第三段“鹅形成了警觉性高、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的特点”直接提取。
11.引用谜语。生动形象地引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鹅。写出了鹅的形象特征;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第一段的作用。说明文第一段的作用有:引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提出问题或引用传说、故事、诗歌以及生活中的某种现象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第①段的“身穿白绫袍。头戴黄纱帽。走路慢腾腾。游泳像船摇”是一个谜语,谜语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另外,通过揭示谜底引出说明对象——鹅。
12.“可能”表示猜测、推断。推测鹅形成警觉性高、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的特点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特点的把握能力,往往考查一些限制性词语,如“可能”“大概”“主要”“大多”等词语,这些词语一般不能删除,如果删除就会改变句意,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了。本句中的“可能”表示推测,起限制作用,表明“鹅形成警觉性高、听觉敏锐、反应迅速、叫声响亮的特点是为了避免自身受到食肉动物袭击”是作者的推测,如果去掉这个词,则表示肯定是这个原因,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13.举例子。第②段唐宪宗时三州节度使李愬利用鹅群。“令击之以混军声”。生擒了麻痹轻敌的吴元济。第④段中罗马守军被鹅高叫惊醒击溃来袭之敌。并收复了罗马城。作用:列举具体事例。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鹅在军警界所起的警戒作用。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答题模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生动形象、条理清晰或突出)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
第②段“三州节度使李愬率领9000兵士讨伐吴元济。为掩盖行军中的响声。他别出心裁地利用城郊蓄养的鹅群。‘令击之以混军声’。生擒了麻痹轻敌的吴元济”,第④段“公元390年。罗马城被高卢人攻克。……在这危急关头。兵营中原准备第二天要送到神殿奉献给朱诺女神的数十只鹅十分敏感地扑打翅膀。‘嘎嘎’地高叫不止。终于惊醒了罗马守军。睡眼惺松的士兵们立即持兵器击溃来袭之敌。并穷追敌寇。收复了罗马城”和第⑤段“1986年。美国第31空军防卫指挥部新建了一支特种兵——‘鹅兵’。部署在数十处军事基地内。与哨兵一起执行巡逻警戒任务”都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都是为了说明第②段的总领句“鹅在军警界是值得称道的助手”的特点。
(二)14.BD 【解析】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内容。
B.“文本一的作者认为能够传播疾病的蚊子种类很少,因此我们不必将蚊子全都杀死”表述有误,根据文本一第二段中“如果有人公开提出让蚊子这个物种灭绝定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其中一个反对理由是,目前已经发现了3500多种蚊子,但其中只有几百种会咬人,能够传播疾病的蚊子种类就更少了,因此我们不必将蚊子全都杀死,只要杀死最危险的那几种就行了”的内容可知,“能够传播疾病的蚊子种类很少,因此我们不必将蚊子全都杀死”的不是作者的观点,而是“很多人”的观点;
D.“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只靠蚊子为生,因此如果蚊子被消灭的话,它们很容易找到替代品”表述有误,根据文本一第六段中“确实有很多动物是以蚊子或者其幼虫为食的,比如鱼类、鸟类、蜥蜴、青蛙和蝙蝠等,但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动物只靠蚊子为生。如果蚊子被消灭的话,它们应该很容易找到替代品”的内容可知,“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一种动物只靠蚊子为生”,所以不能绝对地说“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只靠蚊子为生”;原文中“它们应该很容易找到替代品”表示推测,并不能证明“它们很容易找到替代品”;故选BD。
15.①彻底消灭蚊子可以避免因蚊子传染疾病而导致的人类生病、死亡。
②彻底消灭蚊子可以节省下对付蚊子所花费的巨额金钱。
③彻底消灭蚊子可以避免人类因被蚊子叮咬而产生的各种不适以及因为蚊子影响睡眠而导致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
④蚊子灭绝影响最大的地区很可能是北极,但这种影响是很容易通过其他办法解决的。
⑤如果蚊子被消灭的话,动物们的食物应该很容易找到替代品。(任意答出4点即可)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信息的筛选与概括。根据题干中“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彻底消灭蚊子利大于弊”的内容可知,题目所要筛选的信息是“彻底消灭蚊子的好处”,应当从文本一中来寻找,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概括。
通过第一段中“这种动物除了惹人厌之外,还会传播各种致命的传染病。比尔•盖茨曾说蚊子才是地球上杀人最多的动物,目前光是由蚊子传染的疟疾每年就会导致将近3亿人生病,其中有70多万人因此死亡”的内容,可概括为:蚊子危害巨大,消灭了蚊子自然可以避免因蚊子传染疾病而导致的人类生病、死亡;
通过第二段中“人被蚊子叮咬后的各种不适以及因为蚊子影响睡眠而导致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人类为了对付蚊子所花费的金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这些钱用来干点啥不好呢”的内容,可概括为:消灭蚊子能够避免人类因被蚊子叮咬而产生的各种不适以及因为蚊子影响睡眠而导致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同时可以节省下对付蚊子的巨大开支;
第四段中“如果北极的蚊子死光的话,北极地区大型食草类动物的数量会有显著增长,有可能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和第五段中“该文作者认为蚊子灭绝影响最大的地区很可能是北极,但这种影响是很容易通过其他办法解决的”的内容可概括为:蚊子灭绝很可能对北极地区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