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1课 蝉(提升训练)(解析版).docx
下载文档

ID:2803813

大小:65.48KB

页数:1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21课 蝉提升训练解析版 21 提升 训练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第21课 蝉 【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法布尔为写昆虫记( ) A.调查了许多资料 B.翻阅了许多百科全书 C.养了许多虫子 D.一生都在观察虫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常识知识的识记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使用最主要的方法是“观察法”。故答案为D。 2.昆虫记共有( ) A.八卷 B.九卷 C.十卷 D.十一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据此,答案为C。 3.法布尔被誉为( ) A.昆虫界的荷马 B.昆虫界的圣人 C.昆虫至圣 D.昆虫界的托尔斯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被誉为“昆虫之父”,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 点睛: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外国作家要重点识记国别。 4.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 A.勤劳的使者 B.不会迷失的精灵 【答案】B 【解析】 【详解】 答案为B项,即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不会迷失的精灵。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5.大孔雀蝶是(  )。 A.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B.亚洲最大的蝴蝶 C.欧洲最大的蝴蝶 【答案】C 【详解】 答案为C项,即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6.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  )。 A.绵羊的毛 B.绵羊的粪便 【答案】B 【解析】 【详解】 答案为B项,即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绵羊的粪便。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7.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 )。 A.喉咙发音 B.腹部发音 C.嘴巴发音 【答案】B 【解析】 【详解】 答案为B项,即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腹部发音。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8.《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 A.51周年 B.61周年 C.71周年 D.81周年 【答案】D 【详解】 选D项。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红军长征的起始时间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9.《昆虫记》是( )国昆虫学家( )的杰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回忆。( ) A.法国 法布尔 B.法国 儒勒.凡尔纳 C.英国 笛福 D.丹麦 安徒生 【答案】A 【详解】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此题考查的是与《昆虫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汽车已基本上实现走进千家万户,尤其是特别最近几年国产车的崛起,家里有一辆汽车成为可能。(删去“特别”) B.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4%,在全球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了全民教育的目的。(将“目的”改为“目标”) C.中国织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被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举世瞩目。(在“举世瞩目”的后面加上“的成就”) D.通过2016年全球犯罪与安全指数,显示中国是治安保障最好的国家之一。(删去“显示”)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BC三项修改正确;D项修改不正确,应改为: 2016年全球犯罪与安全指数显示,中国是治安保障最好的国家之一。 【点睛】 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B.为了避免被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的生日。 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D.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界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 【答案】D 【详解】 A.缺少宾语,在“安全管理”后加“水平”。 B.否定词语滥用,去掉“不”。 C.“缩短”不能用倍数,把“一倍”改为“一半”。 故选D。 12.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一段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了观察蝉的环境就可以具体描写蝉的习性,说明下文的内容都是法布尔亲自观察得出的,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全文以作者对蝉一生的观察进程为线索,以幼蝉夏至出洞开头,又以幼蝉天冷入洞结尾,首尾衔接,将蝉一生的生长过程说明得十分完整,文章也因此而显得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C.课文两个部分的说明顺序是按照蝉延续生命的几个过程安排的——先由幼虫到成虫,然后成虫产卵完成繁衍,最后孵化成幼虫结束,这就是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 D.《蝉》作为法布尔的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具有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等特点,写法上科学严谨,不能使用文艺笔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的写作风格。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文或文艺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所以D项中说“不能使用文艺笔调”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 1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褶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B.假定它在早晨9点钟占居了树枝,大概要到12点半才扔下它的皮飞去。 C.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 D.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勾扒掘地面。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褶皱”改“折皱”。B“占居”改“占据”。D“勾”改“钩”。 14.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拯救 折皱 沐浴 钹声 扒崛 B.隐蔽 迟缓 车辙 坚韧 摔伤 C.跳蚤 摇荡 玄挂 庞大 轧扁 D.镇静 翘起 脆弱 泥桨 遗弃 【答案】B 【详解】 A.扒崛——扒掘; B.正确; C.玄挂——悬挂; D.泥桨——泥浆; 故选B。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拆迁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B.为使这批滞销货卖出去,他煞费苦心,寻觅契机。 C.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D.在喧嚣的人群里,他依然没有迷失自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行云流水:比喻诗文纯任自然,毫无拘执。多用在文章或艺术作品方面,不能用来形容瀑布。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成语使用类试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重点从是否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张冠李戴、不合语境、重复累赘等几个方面去分析。 16.关于下面语段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冰火山是一种在地球上找不到,但是在我们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它们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天体上。在形态上,冰火山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它们从地表凸起,顶端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口,当喷发时,会排出四处流淌的液体。关键性的差别是地球火山主要由岩石和重金属组成,冰火山主要是由坚固的冰壳构成,冰火山的岩浆也是冰冻沉积物,所以,在喷发时,会出现大量冰块喷出的奇观。 A.下定义 列数字 打比方 作比较 做诠释 B.下定义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慕状貌 C.下定义 列数字 作比较 慕状貌 做诠释 D.下定义 列数字 打比方 摹状貌 做诠释 【答案】C 【详解】 “冰火山是一种在地球上找不到,但是在我们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存在的地貌类型”(下定义)。“它们通常出现在冰冻卫星或其他一些表面温度低于-150°的天体上”(列数据)。“在形态上,冰火山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它们从地表凸起,顶端有一个巨大的凹陷口,当喷发时,会排出四处流淌的液体”(作比较、摹状貌)。“关键性的差别是地球火山主要由岩石和重金属组成,冰火山主要是由坚固的冰壳构成,冰火山的岩浆也是冰冻沉积物,所以,在喷发时,会出现大量冰块喷出的奇观”(作比较、做诠释)。没有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故选C。 17.( )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 A.萤火虫 B.黄蜂 C.园蛛、 【答案】A 【解析】 【详解】 答案为A项。即萤火虫的幼虫都有一种惊人的本领,那就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物质。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18.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 ) A.用眼睛看到的 B.用耳朵听到的 C.用嗅觉感知到的 D.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 【答案】D 【详解】 答案为D项。即蜘蛛知道蜘蛛网上的猎物的方法是通过猎物在网上振动感觉到的。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19.枯露菌是一种( )。 A.甲虫 B.长在树上的蘑菇 C.长在地底下的蘑菇 【答案】C 【解析】 【详解】 答案为C项。即枯露菌是一种长在地底下的蘑菇。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2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的洞穴不豪华,很粗糙。 B.蟋蟀很珍惜自己的住所,很少搬家。 C.蟋蟀的住所远胜于其他动物,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 D.蟋蟀的卧室在洞穴通道的尽头,宽敞,光滑,干净,卫生。 【答案】D 【详解】 A《昆虫记》中蟋蟀的住宅描写是豪华、舒适的。B原文是“蟋蟀十分珍惜它辛辛苦苦修建起来的住所。无论是春天还是冬天它都不搬家。在昆虫中拥有一个固定的住所,并独自享受祥和安宁的生活的唯有蟋蟀”。C“就连人类也没有它高明”过于绝对。 21.《昆虫记》中蟹蛛爱吃( )。 A.蜜蜂 B.蝎子 C.蝴蝶 【答案】A 【解析】 【详解】 答案为A项,即《昆虫记》中蟹蛛爱吃蜜蜂。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22.(  )是毛虫的天敌。 A.黑步甲 B.金步甲 C.被管虫 【答案】B 【解析】 【详解】 答案为B项,即金步甲是毛虫的天敌。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23.天生攀岩家是(  )。 A.狼蛛 B.蜣螂 C.蚱蜢 【答案】A 【解析】 【详解】 答案为A项,即天生攀岩家是狼蛛。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24.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  )。 A.蝉 B.蟋蟀 C.蝈蝈 【答案】A 【解析】 【详解】 答案为A项,即夏天阳光下的歌唱家是蝉。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25.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的环境中。 A.干燥 B.寒冷 C.温暖 【答案】C 【解析】 【详解】 答案为C项。也就是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温暖的环境中。考查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26.菜豆象是一种( )。 A.大象 B.昆虫 C.鸟类 【答案】B 【解析】 【详解】 答案为B项。即菜豆象是一种昆虫。考查文学常识,对名著《昆虫记》内容的理解,也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面。 27.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答案】D 【详解】 D项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中国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28.《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台儿庄战役胜利发生在1938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发生在1936年的12月12日,1936年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结束,故选A 29.美国记者埃德加·斯洛《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国民革命北伐 B.朱、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答案】D 【详解】 D项“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是文中所说的“大迁移”。可分析“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一句,只有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才有如此大的“武装宣传”力度。 3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虫蚋(ruì) 曝晒(bào) 罅隙(xià) B.空壳(qiào) 开辟(pì) 喧嚣(xiāo) C.挖掘(jué) 鱼鳍(qí) 储藏(chǔ) D.车辙(zhé) 竭力(jié) 孵化(f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曝晒(pù)。B空壳(ké)。D孵化(fū)。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猴年说猴 ①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②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 ③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 ④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⑤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猴。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 (选文略有删改) 31.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32.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④段划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3.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 31.①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②猴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③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 32.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的写出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3.不恰当。因为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说明阐述的。而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不是人们喜欢猴的根本原因,与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关系不紧密,所以不恰当。 【分析】 31.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提取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说明文介绍的内容,可从文中找到相关句段进行概括。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找到相关段落:②③④段,找到②③④段的中心句“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紧扣问题,概括出本题的答案“①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 ②猴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 ③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 32.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能力。解题时要熟练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以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④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⑤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划线句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再结合全句分析其作用:具体有力地说明列举了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猴的形象,具体有力的写出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33.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找到文中相关语句“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猴。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再联系全文内容,可知这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说明阐述的。而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不是人们喜欢猴的根本原因,与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关系不紧密,所以不恰当。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蝉的卵 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 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 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4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5星期。 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4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34.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35.理解文中两个句子的含义。 ①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②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36.本文尾段说:“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7.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答案】 34.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35.①蝉不能改变自己产卵多的习性,面对外敌的侵入,无动于衷,牺牲自己的家族。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的不理解和同情。②蝉卵落到地上之后,面临着诸如碰岩石、落污水、遇黄沙黏土、天冷藏身和四年黑暗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危险与困难。 36.从结构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 37.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拟人化手法。举例略。 【解析】 34.试题分析:考查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要把“来之不易”的原因答出来。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困难地走出壳外,脱皮;落到地上,面对重重危险;寻觅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