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3课 《孟子》三章(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
下载文档

ID:2803783

大小:66.89KB

页数:1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0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孟子 第23课 孟子三章提升训练原卷版 23 提升 训练 原卷版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第23课 《孟子》三章 【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丈夫之冠也(《富贵不能淫》) 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 C.往之女家 (《富贵不能淫》) D.与民由之(《富贵不能淫》)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立天下之正位 父命之 D.入则无法家拂士 行拂乱其所为 3.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所以动心忍性 D.富贵不能淫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C.人/恒过,然后/能改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米粟(sù) 空乏其身(kòng) 寡助(guǎ) B.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guān) 妾妇(qiè) C.富贵不能淫(yín) 畎亩(quǎn) 胶鬲(gé) D.傅说(yuè) 百里奚(xī) 法家拂士(bì) 6.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郦道元《三峡》) 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夕阳已经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译: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7.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改变)。《愚公移山》 B.素(白色)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C.月色入户(窗户),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困于心,衡(同“衡”,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丈夫之冠也 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C.往之女家 D.与民由之 9.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10.下列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富贵/不能淫 B.必先/苦其/心志 C.舜/发于/畎亩之中 D.曾益其/所不能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威武不能屈 B.饿其体肤 C.所以动心忍性 D.一怒而诸侯惧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七里之郭(__________) (2)委而去之(__________) (3)多助之至(__________) (4)父命之(__________) (5)与民由之(__________) (6)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__) (8)人恒过(__________) (9)而后作(__________) (10)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 13.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3)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 豫让①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②。何也?观其漆身吞炭③,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斩衣三跃④,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告,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选自方孝孺《豫让论》,有改动) [注释]①豫让:战国时晋国人。最初投于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门下,因为不得重用而改投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十分器重。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曾两次计划为智伯报仇,均未成功。②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可惜他这样死的方式还存在不忠的成分。③漆身吞炭:豫让第一次行刺未遂,赵襄子把他释放了,但他继续图谋为智伯报仇。他将全身涂上漆,吞下火炭,改变自己的容貌声音,准备第二次行刺。④斩衣三跃:第二次刺杀未遂后,豫让被赵襄子的侍从包围,无奈之下,他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下来让他刺几剑以成全他,刺完后伏剑自杀。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实是欲界之仙都 B.富贵不能淫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C.让之死固忠矣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D.及观斩衣三跃 及鲁肃过寻阳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2)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16.请用“/”给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谆谆然而告之曰 17.甲乙两文都是议论性文章,观点鲜明破中有立。孟子首先批驳了无原则顺从的(1)“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然后提出了“大丈夫”的具体标准;方孝孺认为,“国士”即(2)“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大丈夫”“国士”都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之不懈奋斗,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时代要求不同,“国士”的内涵会各有侧重:唐代“国士”可能侧重于建功立业,元代“国士”可能侧重于民族气节,今天的“国士”可能侧重于社会责任与担当。 18.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也出现了为国家分忧、为医学奉献、为患者服务的“国士”,请你写出一位,并简述其事迹。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9.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____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____________》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____________篇。 2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理屈词穷(亏;短少)/威武不能屈(使……屈服) B.丈夫之冠也,父命之(教导)/左右命之拜(命令)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语气词) D.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实)/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诚心) 21.(甲乙)两文中画线句翻译和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把顺从作为标准,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准则。 理解:“妾”“妇”以顺从为准则。孟子用“妾妇之道”进行类比说理,语带轻蔑地指出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没有任何原则地顺从君王的意志而已。 B.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翻译:弘范坚持索要文天祥的诗作,文天祥就将他所作的《过零丁洋》一诗写给他。 理解:身陷敌手的文天祥借此诗以明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书写了他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展现了其崇高的民族气节。 22.阅读两个文段的具体内容,说说在文天祥身上,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 (乙)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①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②。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③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④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节选自《孟子》) (注释)①嚣嚣:自得其乐,无欲无求的样子。②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不得志时不丧失道义,得志时不偏离正道。③泽:恩泽,恩惠。④见:显露,表现。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_________) (2)父命之(___________________) (3)故士穷不失义(___________________) (4)修身见于世(_______________) 2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5.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26.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观点。甲文中与乙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郑之鄙①人学为盖②。三年而大旱,无所用,弃而为秸槔③ 。三年而大雨,又无所用,则还为盖焉。未几,盗起,民尽戎服,鲜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凿田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④焉。故曰:“旱斯⑤具舟,热斯具裘。天下名言也!” (节选自《郁离子》) (注)①鄙:郊野之外。②为盖:制作雨具。③秸槔:打水的工具。④赢:有余利。⑤斯:就、便。 2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_______ (3)则还为盖焉 还:________ (4)鲜用盖者 鲜:_______ 2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 B.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 C.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 D.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乃/大旱连岁 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30.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甲文的主要观点: (2)乙文的主要观点: (3)共同特点: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教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戒之曰/必敬必戒 D.往送之门/舜发于畎亩之中 3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3.《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从两文中各举一例具体分析。 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3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_______ (2)空乏其身 空乏:________ (3)衡于虑 衡:______________ (4)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________ 3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管夷吾举于士 至于夏水襄陵 B.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而山不加增 C.故知创业之难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D.必先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 36.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标两处) 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 3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38.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9.下面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兵革非不坚利也:士兵 B.管夷吾举于士:大夫 委而去之:放弃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仇敌 D.所以动心忍性:使……坚忍 入则无法家拂士:辅佐 40.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 C.三里之城 舜发于畎亩之中 D.然而不胜者 然后能改 4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对最高统治者的劝谏。乙文的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是对普通人的劝勉。 B.两文论证的过程不尽相同。甲文开篇提出论点,然后对论点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乙文则在文末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C.乙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和“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扣住“动心忍性”,分别从人的外在表现和内心活动来论述困境励志的道理。 D.甲乙两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甲文用详细具体的战例加以证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乙文从个人事例说起,类推出治国理政也是如此。 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 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4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 (2)创业与守成孰难(_______________) 4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管夷吾举于士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故知创业之难 温故而知新 D.必先苦其心志 其如土石何 4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45.请用“/”标示出下面语句的停顿之处。(标两处) 莫 不 得 之 于 艰 难 失 之 于 安 逸。 46.乙文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四、课内阅读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2)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 (3)发于声 (___________) (4)衡于虑(___________) 48.翻译下面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9.文中列举六个名人的事例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0.孟子在2000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2000多年之后的今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名言能引起你怎么的共鸣? (甲)课内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1.孟子,名轲,____________时期思想家。 5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 ⑵衡于虑(______________) 53.第1段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54.“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这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