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第一
单元
解析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勋 (xūn) 奠基(diàn) 澎湃(bài) 鞠躬尽瘁(cuì)
B.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
C.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
D.硕果(shuò)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潜心贯注(qián)
【答案】D
【解析】A项“湃”应读pài;B项“鲜”应读xiǎn;C项“校”应读ji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
B.调羹 绞肉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C.谣言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D.小楷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答案】C
【解析】A项“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B项“妇儒皆知”应为“妇孺皆知”;D项“一反即往”应为“一反既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数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答案】C
【解析】“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些精神作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这宫殿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悄悄地燃烧着、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②③⑤
【答案】A
【解析】③句是总领本段的论点,应排在首位。⑤句进一步阐释论点,应排在第2句。④②两句语义衔接紧密,顺序应为④②。用排除法,故选A。
5.综合性学习。(9分)
新世纪中学新星文学社为喜迎共和国成立70周年,特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文学沙龙活动,你作为学生嘉宾受邀参加,请你完成下面相关任务。
(1)【活动一:专题讲座】文学社拟于6月20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我和我的祖国”文学创作专题讲座,准备邀请市作协主席沐曦老师担任主讲人。请你代表文学社前去邀请沐曦老师,见面时你该怎么说?(3分)
(2)【活动二:名家访谈】沐曦老师即将来校。在讲座前,学校文学社拟对沐曦老师进行一次访谈,请你以校园小记者的身份,围绕此次活动主题预设两个访谈问题。(3分)
(3)【活动三:文学创作】讲座结束后,文学社成员婷婷同学作了一篇讴歌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精神的文章,请你点评。她的文章里引用了以下诗句,你认为不切合邓稼先的人物特点的一项是( )(3分)
A.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B.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答案】(1)示例:沐老师,您好,我是新世纪中学新星文学社的。我们文学社将于6月20日在学校报告厅举行“我和我的祖国”文学创作专题讲座,想请您担任主讲人,希望您能接受我们的邀请,谢谢。(2)问题一:您如何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问题二:您看我们学生应为祖国做些什么?(3)B
【解析】“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意思是陆游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却无从施展,愁闷无聊之余只好以诗歌抒发抱负。这不切合邓稼先的人物特点。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大有所益”,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答案】D
【解析】《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不是断代史。
7.古诗文默写。(6分)
(1)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3)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古代有许多表现“思乡”的诗作,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2)独坐幽篁里(3)散入春风满洛城(4)示例一: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示例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解析】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平时注意分类积累诗文名句。
二、课内精读(33分)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省西宁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 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 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 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
⑧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⑨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⑩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 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⑪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⑬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⑭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⑮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⑯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⑱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⑲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⑳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8. 文章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有何作用?(4分)
9. 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10. 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11.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和“做”了哪几件事情?(4分)
【答案】8. 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和别人的言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崇高的品格。
9. “钻探”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投入古代典籍的钻研中,突出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意对即可)。
10. 细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写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面对危险时的从容不迫,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1. 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在此篇议论文中可从表现人物形象或表达观点思想所起的作用来分析,同时根据句段位置总结概述作用。
手法:引用,对比;内容: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通过对比的手法直接点明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突出闻一多先生重实干实事的崇高品格;作用:与题目“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相照应,引出下文闻一多先生所做的事,点名文章中心;引发疑问(闻一多先生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本题已经给出赏析角度(用词角度),应从内容、作用、情感方面入手分析。
手法:将“闻一多先生研究估计的状态”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运用比喻;含义:“钻探”有钻研探究之意;内容: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在研究古代典籍时专心认真的状态,不为他事所扰;作用: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专一的态度;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钦佩。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
解答时,先要明确人物描写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分析描写的作用时要围绕它对表现人物形象或表达主题思想所起的作用来回答。
描写方法:根据“走到、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等词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内容:表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者,面对敌人,面对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不退缩,不畏惧的精神,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誓死与敌人抗争的精神;情感:表现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精神的敬佩,赞美。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键内容的寻找。
题干要求找到关于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言行一致的事件(从第⑩段到第⑱段),需找到具体段落语句,进行概括。
根据文中第⑬⑭段中“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 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可概括出:起草政治传单,进行传阅,宣扬革命;
根据文中第⑮段中“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可概括出:闻一多先生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宣传革命;大骂特务;
根据文中第⑱段中“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 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可概括出: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献出生命。
(二)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予少时读书,一见即能诵。然负①此自放,喜从滑稽②饮酒者游。旬朔之间③,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④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⑤,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⑥不如少时。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负:依仗。 ②滑稽:巧言善辩。 ③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④比:近。 ⑤艾:惩戒。 ⑥殆:表推测,大概。
12. 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______
(4)喜从滑稽饮酒者游______
1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予少时读书,一见即能诵。
14. 两篇文章都与读书有关,【甲】文中的吕蒙不读书的借口是“A__________(原文)”;【乙】文的作者认为荒怠他学业的是“B______(原文)”和“善忘”。(4分)
15. 【甲】文说“蒙乃始就学”,但并没有展开写他如何学习。请你结合两文相关内容,推测吕蒙进步的原因。(5分)
【答案】12. ①. 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②. 到,等到 ③. 擦拭 ④. 跟从/跟随
13. (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我年少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
14. ①. A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 B不勤
15. ①勤奋好学;②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③读书有天赋;④有选择的读书;⑤有人监督与点拨/帮助;⑥善于反省,知错就改。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
(1)句意: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2)句意:等到鲁肃过寻阳的时候。及:到,等到
(3)句意:就重新另眼看待了。刮:擦拭。
(4)句意: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交往。从:跟随。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但,只,仅;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重点词:予,我;少时,年轻时;即,就;诵,背诵。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理解。两篇文章都与读书有关,根据“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分析,甲文中的吕蒙不读书的借口是“蒙辞以军中多务”;
根据“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分析,乙文的作者认为荒怠他学业的是“不勤”和“善忘”。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能力。答案不唯一。根据“乃始就学”和“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分析,合理的推测吕蒙进步的原因即可。
示例:吕蒙认识到“学”的必要性,于是开始博览群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不断积累,勤奋刻苦,终于取得很大的进步。
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非常勤奋地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聪明已经耗尽,大概不如以前的十分之二,每看一件事,心中反复推敲几遍,合上书还是感到茫然不知,就又不知道了。所以即使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荒废在善忘。嗨!损害我的学业的,常常是这两种情况。
三、拓展阅读(37分)
(一)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④之日也。侂胄专僭⑤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⑥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⑦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⑧,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6.下列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B. 侂胄专僭日益甚 香远益清《爱莲说》
C. 许以掖垣 吾头颅如许
D. 亟呼纸书曰 军书十二卷《木兰诗》
17.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 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何陋之有《陋室铭》
B. 家人知其忧国也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C. 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D. 落笔而逝 而钱不湿《卖油翁》
18.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族子”。
B. 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C. “谋危社稷”中“社稷”可理解为国家。
D. 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写记,表现了他刚正耿直、热爱国家的品质。
19.翻译句子。(4分)
官可弃,记不作可。
【答案】16.B 17.B 18.A
19.高官可以放弃,记不可以写。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为:做/为此;
B.益:都解释为:更加;
C.许:答应/这样;
D.书:写/册;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常见虚词的几种基本用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A.之:结构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B.其:都解释为:代词,他;
C.以:介词,把/介词,用;
D.而: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赏析。
A.有误,这句是省略了主语“杨万里”,不是“省略了主语‘杨万里族子’”。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重点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可:可以;弃:放弃;作:写。
参考译文:
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山很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二)
【福建省南平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没鞋就光着脚走
①他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读初一时,由于交不起学费,被迫辍学。冒着料峭的春寒,他挤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
②为了解决温饱,他做过杂工、保安。为学厨艺,洗碗扫厕所,什么累干什么,最后却因一件小事被老板赶出了门。后来,他又去了一家面馆,每天穿着对襟衣衫,戴着瓜皮帽,有客来便吆喝一声。一来二去,也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有一次,一个熟客对他说:“我觉得你的嗓音不错,表情也丰富,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去跟他学相声吧。”
③他当即答应下来。倒不是他有什么艺术天赋或抱负,而是他心里明白,做服务员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④拜了师,刚开始时,师父只让他在剧场里干些杂活。半年后,才让他正式学艺。
⑤半路出家,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但是,既然选择了,他决定不给自己留后路。“不试试,不努力往前走,怎么知道此路不通呢?”他暗自打气。为此,他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将传统相声名段背得滚瓜烂熟。
⑥有一次,团里准备一场演出,开演前几天,一个师兄上不了场了。师父找到他,问他能不能上。他有些胆怯,但又很想试一试,于是点了点头,开始废寝忘食地背起段子来。
⑦一天,更深夜静,师父起夜,发现他屋子里的灯仍亮着。推门一看,只见他还拿着本子,在灯下念念有词。师父也是练过苦功的,看着他熬红的双眼,听着有些沙哑的嗓音,心头一动,叮嘱他要劳逸结合。第二天,一包胖大海放在了他的桌子上。
⑧然而,就像过去的许多年一样,幸运之神依然没有降临到他头上。虽然尽了最大努力,但初次登台的他还是演砸了。表情生硬,说话结巴,上场还没三分钟,就在一片嘘声中被人轰下了台。
⑨这下,可把整个社团的脸都丢尽了,几乎所有人都叫师父赶他走。
⑩在一片指责和咒骂声中,他像个犯了大错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