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
计划
纲要
范文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纲要3
序 言
“十五〞时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全面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并向根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历史时期,xx需要顺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进一步解放思想,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和社
会开展再上新的台阶。
本纲要依据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个五年方案的建议编制,规划期为2022年至2023年,是“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开展的行动纲领。纲要力求表达国家政策和省的战略意图,展示总体部署,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十五〞方案.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方案,方案指标总体上是预期性、指导性的。
第一章 开展根底
一、开展根底
“九五〞期间,我市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根本路线指引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九五〞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使“九五〞时期总体上成为我市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也是南京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开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开展,综合效益得到提高。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到达1020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2.2%,约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全省1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8600元(约2240美元),比1980年翻三番;财政收入达164.6亿元,占GDP比重由“八五〞末的11%提高到16.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根本实现二产主导型向二:、三产业并举推动型的结构转变。202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5年的7.6:52.1:40.3调整为5.3:48.4:46.3,高新技术和新兴行业比重上升,过剩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得到有效压缩,经济开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城市根底设施水平已从滞后阶段进入初步适应阶段,城市功能初步实现了从生产型城市向效劳型中心城市的战略性转换。按照以根底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以道路交通建设为突破口,以城市综合管理为支撑点,兼顾住宅建设、综合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开展的思路,五年共投入300多亿元,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建成骨干工程100多个,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内外交通、水电气供应、通信、公交短缺问题根本解决,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有了巨大变化,城市地位得到提升。开发区和郊县根底设施、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其成为全市经济开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最具潜力的地区。人民生活质量较大幅度提高,提前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8233元和4061.7元,“九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各项改革深化推进,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取得重要进展。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市不断深化各项改革,2022年,全市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框架,80%的国有小企业完成不同形式的改制,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接近30%;以养老、失业、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形成,全市根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分别到达98%和95%以上。外向型经济稳定增长,202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到达4l亿美元和17.9亿美元,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9.3亿美元,是“八五〞时期的2.9倍。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根本适应了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九五〞期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份额到达50%左右,比“八五〞期末提高约15个百分点;人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覆盖率保持在100%,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市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展览中心等社会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乡镇创立活动不断深入,新闻出版、播送电视、卫生、体育、方案生育及老龄工作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得到开展。
从总体上看,我市“九五〞期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开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五〞方案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根底和社会环境。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开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可无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二是经济开放度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还不够高,传统产业改造步伐不快;三是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矛盾仍然存在,县域经济总体上仍较薄弱; 四是科技比较优势发挥不够,科技特色还没能较多地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另外阻碍可持续开展的一些问题仍较突出,就业压力仍然较大,还存在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等。
二、开展形势
进入新世纪,南京面临着国内外较为有利的开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多于挑战。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相应的结构调整三大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并对世界经济开展产生决定性影响。首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我国即将参加WTO,将为我市支柱产业开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渠道,也将为我市效劳业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南京特殊的功能和条件对外商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加之入世以后,地区间吸引外资的政策差异性缩小,将有利于我市全方位、多领域地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加快接受兴旺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其次,知识经济的影响已经到来,科技在未来竞争中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南京高校科研单位密集,人才荟萃,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开展知识经济必备条件的城市之一,这正是南京最大的优势与潜力所在,南京如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就可能成为中国开展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及产业的领先城市。第三,经济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南京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增强。南京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业已形成的长江流域经济带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将使南京在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腾飞及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受益匪浅。江苏省也将南京都市圈作为全省重点规划开展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要求南京加快开展。第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国家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大力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进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开展时期。特别是国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将会直接促进我市软件开发、车辆制造等产业和科教、信息、金融等效劳业的开展。第五,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和发挥南京在全省的地位和作用,南京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与信息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因此,21世纪初南京将有条件成为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心城市之一。但与此同时,我市也面临着来自跨国公司、国内先进地区和周边地区更加开放、更趋剧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的压力。面对新变化、新问题、新情况,我市将趋利避害,力争在比较优势的根底上形成具有特色的竞争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更大开展。
第二章 开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与社会开展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工业化进程上,从工业化中期进入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并举的工业化中后期;在现代化进程上,从全面小康进入更加宽裕的小康,并向根本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这一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的指导原那么是:坚持以加快开展为主题,千方百计把南京进一步做强做大做优做美;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开展的后劲;坚持立足市情制定和实施开展战略,提高全市经济社会开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坚持把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根本出发点,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总体目标是: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根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富民强市、率先根本实现现代化总揽全局,以开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深化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可持续开展四大战略,进一步发挥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和长江下游中心城市的作用,把南京做强做大做优做美,使我市在综合实力、根底设施、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市,维护社会稳定,经过“十五〞和更长一点时间的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科学技术先导、古都与江滨特色鲜明、国际影响较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到2023年,根本实现现代化。
通过“十五〞的建设开展,我市在产业开展、城市功能等方面将以崭新的形象展现在全市人民的面前。
--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构筑起在全国生产力竞争中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基地,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得以提高。
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35%以上。以熊猫集团为根底,形成我国移动通信基站设备最大的生产基地和各种终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以华飞、电子网板为根底,建成菲利浦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显示器件生产基地,生产能力突破1000万只,电子网板生产能力突破2022万张,保持全国前列; 以扬子石化、金陵石化等企业为根底,形成全国重要的原油加工基地、亚洲最大烷基苯生产基地和世界级乙烯生产基地,原油加工能力突破2022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 以浦镇车辆厂和14所为根底,建成国内集中度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车辆总成生产基地; 以南钢为根底,建成国内一流的宽中厚卷板生产基地。
--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初步构筑起现代化根底设施框架,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得以提高。 建成玄武湖东西向隧道、主城快速干道系统、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南京火车站新站,建设长江三桥、南京绕越高速公路、龙潭港一期工程等一批交通根底设施重点工程,开展航空客货运输,逐步开辟国际航线,显著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效劳功能,提高国际影响力;扩大城域高速宽带信息网络覆盖面,逐步实施数字化城市建设,显著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 实施一批环境建设和综合整治重点工程,把南京建成一个布局较合理、绿视率较高、舒适度较好、城市生态功能显著的国内先进园林城市,争创 “全国人居环境奖〞,形成对国内外投资者有吸引力,对市民有凝集力的城市新貌。
--城市活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构筑起现代城市空间布局框架,城市的综合效劳能力得以提高。在主城区推进商贸金融区、,都市景观区和现代化城市新区的建设。提升新街口地区的商业设施现代化水平,建成为全国一流的中心商业区;建成南京图书馆新馆、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南京鼓楼多媒体大楼、南京邮政第二枢纽、南京长途通信第二枢纽、江苏彩电二期工程、江苏省体育中心等一批国内一流的公共设施,提升城市综合效劳功能;采用环保、节能、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建成宁南、长巷、兴隆、亚东等百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居住新区,力争成为全国示范小区。
二、预期指标
根据开展条件与可能,预期“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23年,人均GDP将突破35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2500亿元以上。同时,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奉献份额逐步提高。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国际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格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3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增强,研究与开发(R&D)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2%以上。城乡结构逐步改善,城市化水平达68%以上(国务院2022年新统计口径),郊县经济开展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放型经济持续开展,“十五〞期末年进出口总额达60亿美元以上,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0亿美元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提高分别为8%和6%以上,到达12022元矛 5500元左右,进一步改善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状况。恩格尔系数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