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思政
视域
大学生
精神
素养
培育
工作
意识形态研究【收稿日期】2023-05-10【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XTD201805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苑素梅(1975),女,山东济宁人,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刘雨昕(1999),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 共 伊 犁 州 委 党 校 学 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No.320232023年第3期“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工作探赜苑素梅刘雨昕(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青岛266590)摘要:以“大思政”教育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型教育模式。新时代条件下,需要在实践中厘清“大思政”教育观与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的内在逻辑,确定二者之间的同向价值,从育人育才的内生需要出发,加强课堂内化设计,整合以立德树人为本的系统化教育资源,构建现代化育人合力,让大学生在“内需”关怀中获得全面成长。关键词:大思政精神素养时代价值实践进路D O I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23.03.020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87(2023)03-00104-05“大思政”教育观是站位于新时代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旨向,统筹调动多方资源,多元化、立体化构建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一种教育理念。大学生精神素养蕴涵着新时代大学生综合发展的内在追求,是大学生自觉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集中体现着其政治观念、道德取向、审美情趣、价值追求与身心健康。“大思政”教育观高度契合新时代精神素养培育的总体目标以及内在诉求,为新时代精神素养培育的改革发展与不断创新提供了全新视角。一、“大思政”教育观与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 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大思政”教育观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所呈现出的解释力与思想力对提升大学生精神素养具有重大意义。以“大思政”教育观作为领航路标,不仅为新时代精神素养培育工作提供了新理念与新模式,更是多维立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核心要义。(一一)“)“大思政大思政”教育观是大学生精神素养培教育观是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的新理念育的新理念将“大思政”教育观作为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的统领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新的时代境况做出的调整与进步,从根本上规范完善了精神素养培育系统,拓延了精神素养培育工作的建设格局。第一,“大思政”为精神素养培育提供了“大系统”。在“大思政”这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精神素养培育体系不仅包括基本的精神提升与素养教育,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其本身就是整体性、广泛性、有机性的存在,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统一于精神素养培育系统整体。同时,只有通过各系统功能耦“大思政课 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04No.3 20232023 年第 3 期合、结构协调来协同发力,才能实现精神素养培育系统整体的生成与运行。第二,“大思政”为精神素养培育提供了“大格局”。“大思政”教育观蕴藏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其“大”之含义包罗万象,不仅蕴含着丰富深刻的精神素养培育内容,更是一种贯通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教育格局。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隐患加剧,新时代精神素养培育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大思政”来拓展教育内容、融汇学科知识、丰富教育领域,从而将各系统要素组织起来,合力统一建构精神素养培育的教育格局。(二二)“)“大思政大思政”教育观是大学生精神素养培教育观是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的新模式育的新模式第一,“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工作更加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教与学的双向交互。“大思政”教育观引领下的精神素养培育秉持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出发点,更加注重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突出实现学生本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是教书育人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大思政”视域下精神素养培育的鲜明特色。在“大思政”的引领下,师生之间建构起开放、交互的学习对话机制,教师逐渐由“主讲人”变成“引路人”,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求来自我“因材施教”,补足自身短板,实现全面成长,从而提升学生对精神素养教育的接受度与认同感。第二,“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工作更加注重打通各场域,着力实现全环境育人。以“大思政”引领教育环境建设,打通高校、社会、家庭等多元场域,多方齐心协力共同提升大学生精神素养。高校作为育人系统的核心中枢,要把稳课堂教育这条主渠道,做好知识传授,为提升大学生精神素养打好地基;家庭对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有着耳濡目染的浸润作用,要用良好的家风培育好大学生精神素养;政府要在全社会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使大学生在现实与网络中都能感受到正向影响,在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中养成科学健康的价值观。只有使各场域有机联动,才能构成大思政育人的“同心圆”,实现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精神素养。第三,“大思政”视域下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工作更加创新教学手段,力争科学高效育人。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大思政”育人体系的建设,也会使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事半功倍。传统培育往往侧重于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育人,这样很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在“大思政”教育观的引领下,精神素养培育的模式由单纯的理论传授转向知行结合,实践课程设置日益丰富,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大思政”的影响下,科学技术在精神素养培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不仅丰富了线下课堂的教学手段,全媒体等各式手段亦使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变,生动有效地拓展了精神素养培育的手段模式。概言之,精神素养培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发展方向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同向同行。“大思政”教育观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即精神素养培育相结合才有实际意义,精神素养培育只有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相契合才能发挥其育人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既是价值选择,也是必然结果。二、“大思政”教育观在提升大学生精神素养工作中的价值体现“大思政”教育观之“大”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修饰词,而是与精神素养培育具有互生关系的价值概念,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合。“大思政”教育观在提升大学生精神素养工作中蕴含的深刻价值,对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推动实现精神素养培育的改革创新、落实为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的教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一)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有利于满足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内在需求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以“大思政”教育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后备军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一,以“大思政”教育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克服错误思潮、坚定理想信念。当前世界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各方错误思潮暗流涌动,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态势下,高校需通过贯彻落实“大思政”教育理念,旗帜鲜明地宣传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105No.3 20232023 年第 3 期点、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奇迹”背后的必然逻辑,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提升精神素养,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与理想信念,客观、理性地看待各问题,自觉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二,以“大思政”教育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时下高等院校教育培养大多以专业知识技能为主,辅之思想政治教育,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却有所忽视。在“大思政”的指引下,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文理交汇、广纳博取,有利于丰富人文伦理知识,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之力,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丰盈内心,形成达观向上的良好品格,充分提升精神素养。同时,“大思政”教育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小我融入大我”为价值导向,旨在培养大学生认知与实践互促共进,鼓励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行。以“大思政”教育观引领新时代精神素养培育,有利于促进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相融合,提升学生在社会大课堂的生产生活能力,对学生知行合一的综合能力提升至关重要。(二二)有利于为精神素养培育的守正创新提有利于为精神素养培育的守正创新提供内生动力供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精神素养培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同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遵循“大思政”教育理念,以“大思政”推动构建精神素养培育“新模式”,是新时代推动精神素养培育改革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重要动力。第一,以“大思政”教育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当前精神素养培育仍困囿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大多数教育者还是按照课程大纲完成教育任务,未能突破基础知识的教育范围、与时俱进地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大思政”教育观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能够使教育者在贯通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因材施教,跳出课本的局限,以更加鲜活的社会素材入教入课,丰富精神素养培育的具体内容。第二,以“大思政”教育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有利于丰富教学形式。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日益丰富,但对精神素养培育的认知程度还停留在传统课堂中,实践活动也大多陷入一隅,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提升。“大思政”教育观要求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育人机制,新时代精神素养培育在其引领下不仅能够实现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元,还能够拓展教育阵地,推动实现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的协同创新,多领域提升大学生的知识见识、审美情趣、道德规范等精神素养。第三,以“大思政”教育观引领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有利于充盈教学队伍。当前精神素养培育工作的主体力量依旧是思政课教师,党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其他岗位教师的教育力量相对薄弱。“大思政”主张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在“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学校各部门协同育人,精神素养培育队伍会得到进一步充盈。同时,思政课教师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队伍的发展趋向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系统化,全方位保障精神素养教育的育人实效落地生根。(三三)有利于落实为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的教有利于落实为党和国家育人育才的教育使命育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贯彻党的二十大要求,坚持“大思政”教育理念,着力提升大学生精神素养,对强化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实效性尤为重要。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时代新人。关于教育工作贯穿始终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一代又一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J.求是,2020(27):20.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N .人民日报,2020-03-19(0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 .人民日报,2022-10-26(01).106No.3 20232023 年第 3 期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大思政”教育理念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有机指向。通过健全“三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