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稳中求进
锐意创新
学术
月刊
稳中求进
锐意
创新
239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专题学术月刊创刊于 1957 年 1 月 10 日,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较早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1958 年 3 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学术月刊成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的机关刊物,一直至今。其中,1966 年,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刊,1979 年 1 月复刊。学术月刊的创办,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著名学者郭沫若题写了刊名。在创刊和复刊的过程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近百位前辈、专家和学者担任过常务编委、编委。历任总编辑为:周原冰、王亚夫、章恒忠、黄迎暑、王邦佐、田卫平、金福林、姜佑福。现任编委会主任是王为松,总编辑是金福林。自创刊以来,学术月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以“敢为学术先,宽容百家言”的学术之气、敦厚之风、超拔之度自期自励,以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为己任,积极贯彻双百方针,倡导理论创新,注重反映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学科前沿问题与重大学术成果,发稿兼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主干学科。新时代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月刊一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保持转载、引用等客观评价关键指标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之路,形成了自身日益鲜明的办刊风格与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严格执行办刊规范。学术月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严格遵守国家出版管理规定,始终认真坚持“三审三校”制度,健全完善审稿用稿机制,以“扎根学术,守护思想,引领时代”为己任,尤其注重从学科学术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理论问题出发,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致力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整体性构建。二是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在各大期刊评价体系中屡创佳绩。所发表文章的被转载量及引用率持续居于高位。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发布的年度信息检索报告,自 2006 年至 2021 年,学术月刊被全国主要转摘媒体(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转摘的文章总量连续 16 年名列前茅,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连续 16 年位列第一;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最新版“来源期刊(20192020)”目录中,学术月刊居“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第 2 位,并入选“C100 期刊目录(2018 版)”;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中,学术月刊 列“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含高校学报)第 3 位;学术月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8 年版)中,被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2020 年,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6版)中,被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并且位列“人文科学综合类”期刊第 1 名。三是获得诸多国家级和省部级期刊荣誉,社会效益明显。2003 和 2005 年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第三届“国家优秀期刊奖提名奖”;2018 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21 年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2013 年、2015 年、2017 年,连续三次荣获全国“百强报刊”称号;2009 年被中国期刊协会评为“新中国 60 年有影响力的期刊”;2012 年被列为国家社科规划办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多次被评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考核“优秀”期刊;2016 年荣获“中国期刊海外发行百强”称号;2020 年,“访谈”栏目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栏目”;连续多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四是“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年度评选等学术活动影响越来越大。2003 年,学术月刊率先发起“中国十学术月刊:稳中求进 锐意创新240中 国 期 刊 年 鉴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最初与文汇读书周报合办,2006 年和 2011 年先后联合光明日报理论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共同举办,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十八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学术出版界享有良好声誉与较大影响力,较好地实现了“社会关心学术,学术走向社会,推动学术创新”的预期目标。近年来,学术月刊还围绕“面向 2050 年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社科中文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和国际化”“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与城市化”“边疆研究中的国家观、历史观与民族观”“培育与大变革时代相称的社会学想象力研讨会”“法学期刊建设与中国法治创新发展”“传播视野下的中国研究”“后疫情时代全球治理与发展再展望”等主题,组织了多个高水平学术研讨论坛,丰富了优质稿源,学术和社会反响良好。五是注重编辑队伍、专家队伍和作者队伍建设。学术月刊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牢牢抓住编辑队伍、专家队伍和作者队伍建设不放松。在编辑队伍建设方面,近十年来,学术月刊先后招聘了五位博士担任责任编辑,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编辑年龄和人才梯度结构,实现了编辑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实现了编辑能力的规范化和现代化,一人列入上海市领军人才,一人荣获上海出版新人奖,女编辑团队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集体。学术月刊同时也十分重视专家队伍和作者队伍建设,编辑委员会共有来自国内外重要学府、学术机构的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近 50 人,建有以中青年学者为主的,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各主干学科在内的 600 多名审稿专家信息库,并且以每年 40 位左右的规模递增(主要是吸纳首次在本刊刊文的中青年作者)。六是锐意创新,积极拓展学科领域和加强栏目重点选题策划。经过几任总编辑和编辑部的长期努力,学术月刊在加强文史哲经等传统优势学科栏目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法学和社会等人文社科学术栏目,实现了人文社科主干学科全覆盖。在常设学科栏目之外,学术月刊 还设有不定期的“特稿”“专题”“笔谈”“访谈”“综述”等栏目。常规性学术栏目以学科学术为本,注重长时段的学术累积,选题和组稿兼顾思想性、学术性和文献性;“特稿”“专题”“笔谈”“访谈”“综述”等重点选题策划以回应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主,聚焦学科基础领域的理论创新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解答,突出研究成果的前沿性、原创性和代表性。近年来,学术月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聚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围绕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重点选题策划,刊发了一大批高水平专题性研究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好评与肯定。七是积极拓展数字化传播渠道,提升学术期刊国内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自 2014 年起,学术月刊开始启动新媒体建设计划,目前建有独立域名官网 ,兼具投稿、审稿与内容发布等多项功能。2018 年系统更新,网站访问量达到了 5 万-6 万次/月,并受到国内外众多学术机构的访问,实时呈现的数据有利于学术月刊了解学术热点,改进发稿方向。“学术月刊”新浪微博粉丝数 1.4 万人,微信公众号粉丝数 7万人。2018 年改版升级之后,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号的内嵌与互联,实现了读者、作者和编者之间互动交流的一体化,真正适应了移动时代的互联网需求。据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的统计,学术月刊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始终排在同类期刊前列。此外,学术月刊与中国知网签订了“独家”和“单刊”电子发行的战略合作协议,机构用户和全文下载量持续攀升,并作为两家人文学科重点期刊之一,纳入了中国知网的“双语出版”计划。八是注重刊文新媒体传播和二次传播,不断扩大学术期刊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与服务学术的影响力。为持续深化和扩大知名栏目以及学术月刊倡导或主导的某些重大议题的学术和社会影响,近年来精心组织和策划了“学术月刊丛书”,先后编辑出版了当代中国学人访谈录(四卷)、传播视野与中国研究破碎与重建:19371945 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学研究裂变与传承: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中国经济增长:反思与展望创新与演化经济学研究学术月刊六十年选集(五卷)、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中国第三次美学论争论文集、中国学术热点年度报告(7 册)。上述丛书的出版,对扩大 学术月刊 的学术和社会影响,推动相关专题研究走向深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术月刊杂志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