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王略论》史论特点再认识.pdf
下载文档

ID:2755988

大小:1.68MB

页数:1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2-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帝王略论 帝王 略论 史论 特点 再认识
帝王略论 史论特点再认识宣 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摘 要:虞世南所撰 帝王略论,是以帝王为中心,述论三皇五帝至隋代兴亡史事的历史评论著作。帝王略论 史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思想,主要表现为:重新解释“祯祥妖孽”的内涵,主张存天意而远之,通过探讨人事把握历史发展趋向和兴亡之理;重视客观环境对历史人物建立功业的影响,肯定历史人物对于“时”把握的主动性;指出皇朝衰亡,由来者渐,统治者应遏渐防萌以“慎其始”;从人性和外部环境等角度分析帝王昏乱的根源,并强调对帝王进行后天教化的重要性。帝王略论 对上述问题的论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认识水平,在唐初史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关键词:虞世南 帝王略论 史论 历史思想虞世南(558638),唐初名臣、史学家,唐高祖武德中被引为秦府参军,不久授弘文馆学士,预议朝政。秦王李世民重其博识,常相与“商略古今”。虞世南在文学馆从事著述,他粗述三皇至隋代治乱之迹,讨论“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合而撰成 帝王略论 五卷。刘昫等:旧唐书 卷 72 虞世南传,中华书局,1975,第 2566 页。刘昫等:旧唐书 卷 72 虞世南传,第 2566 页。按:王应麟 玉海 引 中兴书目:“贞观间,太子中舍人世南承诏撰。起太昊,讫于隋。凡帝王事迹皆略纪载,假公子答问以考订云。”然据 旧唐书 本传,虞世南任太子中舍人在李世民称帝前,则 帝王略论之撰述“盖在秦府时”。参见王重民 敦煌古籍叙录,商务印书馆,1958,第 95 页。帝王略论 原书久佚。敦煌本残卷存部分书序、卷一全文和卷二过半佚文;东洋文库本存进表、书序和卷一、卷二、卷四全文;马总 通历 和赵蕤 长短经(转下页注)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帝王略论 史论致力于探究历代帝王统治的“兴丧之理”,从而使“明者可为轨范,昏者足为鉴戒”。学者已论述 帝王略论 在提出帝王评价标准、总结人君成败得失、融合儒释道三教学说等方面的成就,并指出虞世南自觉运用比较方法评论历史,如不同朝代兴亡之故的探究、不同帝王得失对比等。本文拟对 帝王略论 史论特点做进一步探讨。一“天意人事,相参而成”历代王朝和皇朝“或年世长远,或危亡诛灭”,其盛衰兴亡究竟是天命攸归还是人事所致?这是 帝王略论 史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虞世南究竟怎样认识“天”?结合 北堂书钞 对天的解释来看,虞世南意在说明天是由“水土之气”自然积聚而成的客观存在,它“如弹丸”,“若覆盆”,“出地而西,入地而东”,有一定的形态和运行规律。虞世南对天做了物质的解释,同时也认为“天喜,天怒,天动威,天疾威”,45(接上页注)征引 帝王略论 的评论数十条,多为残卷所无。合而观之,帝王略论 现存内容,计有进表、书序、卷一、卷二、卷四全文,卷三、卷五之史论(卷三三国帝王史论可能不全,因该部分保存于 长短经,而赵蕤征引史论多删改原文)。参见瞿林东 帝王略论 唐初史论的杰作,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第 126131 页。现有 帝王略论 整理本仅录史论而不及事略,且未充分利用日藏本。日本学者以金泽文库本为底本校订 帝王略论,已在期刊上发表 帝王略论 校注稿三篇。参见会田大辅 帝王略论 卷一校注稿,明大史論集 第 20 号,2016,第 152131 页;会田大辅 帝王略论 卷二校注稿,明大史論集 第21 号,2017,第 142117 页;会田大辅 帝王略论 卷四校注稿,國士舘東洋史學 第 7、8、9 合并号,2016,第 1752 页。其中 帝王略论 卷四校注稿 未能查阅,本文论及 帝王略论 卷四内容皆征引胡洪军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陈尚君辑校 全唐文补编又再补 卷一 帝王略论 序,中华书局,2005,第2225 页。按:日本东洋文库所藏 帝王略论 残卷的进表和书序,原本连为一篇,后收入 全唐文补编,分别为 进 帝王略论 表 帝王略论 序。全唐文补编 进表、书序皆有脱漏,金程宇据日藏本原件补钞脱文,胡洪军合而编入其辑注的虞世南诗文集。瞿林东:帝王略论 唐初史论的杰作,唐代史学论稿,第 131141 页;瞿林东:说 帝王略论 的历史比较方法,史学月刊 1987 年第 3 期。陈尚君辑校 全唐文补编又再补 卷一 帝王略论 序,第 2225 页。虞世南:北堂书钞 卷 149 天部一,光绪十四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万卷堂景宋刻本,第 1 页 a。虞世南:北堂书钞 卷 149 天部一,第 2 页 a、第 3 页 b。虞世南:北堂书钞 卷 149 天部一,第 5 页 b、第 6 页 a。帝王略论史论特点再认识保留了天有喜怒哀乐之情的说法。还应注意的是,虞世南承认神鬼的存在,相信人之“至诚”可以“感神”。虞世南对天和神鬼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天人观念。首先,虞世南重新解释了“祯祥妖孽”的内涵。他在 帝王略论 序文中写道:(君长)为善则天降之福,祯祥至焉;为恶则天报之祸,妖孽生焉。犹响之应声,影之随形,此必然之理也。所谓祯祥者,非止黄龙丹凤,甘露醴泉,如周获磻溪之兆,殷感傅岩之梦,是其祥也。所谓妖孽者,非必鬼哭山鸣,日斗星霣,如周之褒姒,曹之孙强,是其孽也。由是观之,天意人事,相参而成。这段表述看似在论证灾祥报应的“必然之理”,实则不然。虞世南将“祯祥妖孽”分为两类。一是各种反常的自然变化,如星辰变异、气候差殊、神鬼异象等。帝王略论 事略部分对此多有记载,如殷汤时“有白狼衔钩入于朝,及黄鱼黑玉之瑞”,帝纣时“六月雨雪,又雨血,又雨石,两日见,鬼哭,山鸣”。不过自然灾详在书中都是顺带提及,与事略所载帝王事迹几乎没有关联。二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事变化,如昏君当道、贤臣主政等。这类人事变化直接影响皇朝兴亡和社会变迁,是 帝王略论 叙述和评判的重点。如虞世南认为周宣帝行事荒诞、祸国殃民,因而是“周之妖孽”。概言之,“祯祥妖孽”本指反常的自然现象。虞世南则扩充其内涵,使其兼指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他又把前者放到一边,存而不论,却将探究人事变化置于历史评论和政治活动的核心地位。这样一来,“祯祥妖孽”55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3 劝学篇,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第 72 页。陈尚君辑校 全唐文补编又再补 卷一 帝王略论 序,第 2225 页。会田大辅:帝王略论 卷一校注稿,明大史論集 第 20 号,2016,第 141、139 页。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4 帝王略论,第 204 页。如汉成帝下诏说:“君道得,则草木昆虫咸得其所;人君不德,谪见天地,灾异娄发,以告不治。”晋代郭璞亦藉天变灾异劝谏晋元帝“施沛然之恩,谐玄同之化”。参见班固汉书 卷 10 成帝纪,中华书局,1962,第 307 页;房玄龄等 晋书 卷 72 郭璞传,中华书局,1974,第 1904 页。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的内核就被巧妙地转化了。虞世南将其天人观总结为“天意人事,相参而成”,其实质是存天意而远之,主要致力于对人事的探讨,以把握历史发展趋向和兴亡之理。其次,虞世南重人事的思想在 帝王略论 中多有反映,且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肯定历代帝王和朝臣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虞世南将历代帝王政治活动和历史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述评,如论桀纣暴虐无道,失去民心,终致杀身亡国;写汉武帝罢黜百家,兴建太学,开疆拓土,其确立的制度规摹影响深远;称赞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使“衣冠号令,华夏通风”,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虞世南还强调人臣对帝王统治的重要性,如表彰周公辅佐成王“救率土之命,存宗周之祀”的赫赫功业;叹惜北魏孝庄帝虽有中兴之志,却无才智出众的“羽翼心膂”辅佐,以致“夷灭之祸”。其二,认为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影响具体政治形势和历史走向。虞世南以为晋惠帝时若有“命世英雄”整顿朝纲,晋朝的衰败局面是可以补救的。其后,谢安就在晋秦强弱悬殊的形势下居中调度,“克夷外难”,使晋室得以存续。其三,指出人主遭际和皇朝兴亡都由人事决定。虞世南将宋文帝遭遇“弑逆之祸”的原因概括为“沉吟于废立之际,沦溺于嬖宠之间”,作者在此否定了善恶报应的命定论。陈朝之亡,咎在人事。虞世南论南北政权形势指出:江左之地,国小兵弱,自吴、晋以来,历年数百,止以人和地险,用以自固。陈末时,隋文新有天下,励精而治,习兵讲武,常有吞并之心。校其强弱,信不侔矣。若使明主贤臣,修德抚众,加礼于邻敌,仅可保全四境。况至德之末,任用群小,军旅废绝,江淮虽固,而不足守。欲求不灭,其可得乎?65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4 帝王略论,第 193 页。会田大辅:帝王略论 卷一校注稿,明大史論集 第 20 号,2016,第 134 页。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4 帝王略论,第 195 页。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4 帝王略论,第 169 页。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4 帝王略论,第 174 页。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4 帝王略论,第 177178 页。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4 帝王略论,第 188189 页。帝王略论史论特点再认识这段话有两层含义。一是道出了江左政权“国小兵弱”却能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即政权内部之团结、地理形势之险要。南北政权实力强弱之分显见,故南朝在君明臣贤、社会稳定之时,亦仅可“保全四境”。二是具体分析陈朝末年南北双方的社会状况:隋朝新君“习兵讲武”,励精图治,国势蒸蒸日上;陈朝后主却骄奢淫逸,荒废军政,使国家呈江河日下之势,如此鲜明的对比,正说明陈朝灭亡是人事所致的必然趋势。最后,虞世南并未彻底否定天意的作用。他解释齐明帝“爰自藩枝”竟能登上皇位的原因,说道:左传 云:“天生季氏,以贰鲁侯。”时命所钟,为日久矣。高、武诸子,跗萼相辉,皆处藩扞,并分茅社。宗枝磐石,非无秀令。明帝猜忌之心,虑在身后,诛惭吞噬,兰艾同焚。委重东昏,冀延七百。与夫宋之孝武,异代同规。岂知“亡秦者胡”,非曰人事。宝卷之字,冥数已彰。斯盖假手扫除,以为后代镕范者也。虞世南将齐明帝萧鸾身登大位归因于天命。作者借 左传 中的典故说明“物生有两,皆有陪贰”的道理,并将“物皆有贰”这一抽象的哲学命题解释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此得出后见之论:萧齐之于萧梁,如鲁侯之于季氏。其思路大致为:物皆有贰,故萧梁必兴,萧梁兴起必藉外部情势之变化,故天命明帝南面以为萧梁政权“扫除”(上天知明帝之性必有诛杀宗室、自绝磐石的行为),“以为后代镕范”。其实,齐明帝能否登位和应否登位并非同一问题。齐梁之际的政局变动过程应是:明帝自绝磐石、“委重东昏”萧衍得“时”出现“物有陪贰”之现象 梁代齐政。应当指出,虞世南认为齐明帝和宋孝武帝的性格、政治举措“异代同75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4 帝王略论,第 180 页。虞世南撰,胡洪军、胡遐辑注 虞世南诗文集 卷 4 帝王略论,第 180 页。晋史官史墨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参见孔颖达 春秋左传正义 卷 53 昭公三十二年,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第 4621 页。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规”,实已道出萧齐政权衰亡乃人事所致的事实。书中引史溥梦神人预言的异事证南陈之亡是“冥数已定”,“期运”使然,同时又论述了陈朝灭亡的人事因素。因此,虞世南“夫期运虽天所授,而功业必由人而成”的重人事倾向是很明显的。二 把握“时”宜与帝王功业帝王略论 经常用“时”“机”“势”这类概念评价历代帝王的功过是非,作者在这里提出了问题:人应如何利用主客观条件,以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中的作用。第一,帝王略论 重视客观环境对历史人物建立功业的影响和作用。作者指出,在不同的历史形势下,帝王功业的性质和大小往往会有一定差距。帝王略论 评论周平王东迁洛阳、“存本国之祀”的功德可与太王兴周相媲美,然而平王面临王室衰微、内忧外患的政治形势,最终未能完成“布纲治纪”的中兴之业。作者认为汉武帝能“内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