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9
世纪
中期
中国
最大
木质
风帆
战船
耆英
研究
第3 8 卷第4 期2023年8 月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Vol.38No.4Aug.202319世纪中期中国最大木质风帆战船“耆英”号研究刘鸿亮,李丹,李淼1(1.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 7 1 0 0 3;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陕西杨凌7 1 2 1 0 0)摘要:近代以来,战船成为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海战的失败和中西军事技术“代差”的刺激,闽粤省份的官员兴起购买与仿制西洋船炮的热潮。广东官方自制的一艘广船与福船的结合型“者英”号木质风帆战船,排水量约7 0 0 吨,尺量等同于英国同期五六级战船。该船是1 8 4 6 1 8 4 8 年间唯一有记载的、长度最大、自行从中国出发绕非洲好望角驶入大西洋的中式帆船。同时,它也是有史以来首艘抵达美国、英国的中国船只,英美民众对其称誉有加。由于晚清综合实力较弱以及诸多社会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与同期侵华英国风帆战船和明轮船相比,“者英”号木质风帆战船仅是船体庞大、抗沉性和操纵性好,而其坚固性、导航、航速等性能落后于英国战船。关键词:木质风帆;鸦片战争;“者英”号战船D01:10.3969/j.issn.1674-5035.2023.04.005中图分类号:E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4-5 0 3 5(2 0 2 3)0 4-0 0 2 1-0 6海军是维护国家的海防和海权安全最重要的主体力量之一。“专门的海军职能、海战战术与用于作战的战船,一起构成了海军作为一个独立军种的三大标志。”1 1 9 晚清初无海军,多称“水军、水师”等。“晚明成为船坚炮利之欧洲印象的源头所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此已成为官方上下广泛使用、语意约定俗成的流行词汇。”2 鸦片战争末期,由于船炮不敌英国海军,清代沿海官员有了外购和仿制西洋船炮之举。1846年1 2 月,一群英国人购买一艘广东水师改制的中式帆船,并以签署南京条约时任两广总督耆英的名字命名。“耆英”号风帆战船是中国古船设计思想和建造技术的结晶,并成为近代西方人眼中著名的中国帆船。英国人对晚清“耆英”号风帆战船的评价甚高:“它优于英国的风帆战船,此是衰世晚清唯一一艘越过大西洋、安全性经历过暴风雨的考验、到达欧洲且是长度最大的清朝帆船。”3 1 7收稿日期:2 0 2 3-0 5-1 1一、“英”号木质风帆战船的作者简介:刘鸿亮(1 9 7 0-)男,河南登封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近代中西军事技术史研究.李丹2 0 0 0-),女,河南内乡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晚清法制史研究.李森(1 9 9 6-),女,河南周口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晚清爱国史研究.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南海海洋史研究海疆海域史”(编号:1 9 ZDA189)”的部分成果、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爱国视野下的近代中国沿海炮台调查研究(编号:SRTP2022382)”的阶段性成果.“身世”鸦片战争结束后,沿海的一些官绅以私人身份购买零星的西洋风帆战船和木壳明轮船以用于自卫,即用新式战船更换操作笨拙、行驶迟缓的旧式战船。官绅最早是由广东地方大员通过广州十三行商人购买战船,后来得到清朝皇帝认可。由于中西社会基础、制度和思想存在诸多差异,购买西式战船的效果有限。1 8 4 3 年,英人巴夏礼(Sir Harry S.Parkes,1 8 2 8 1 8 8 4)乘船到广22州,见到多艘载重量小的清军外购的西洋战船,“在距广州城3 英里的地方,珠江中泊着清人从英国购买的许多船只。重新上漆,俗气地增添了很多装饰物,格调看起来有点吓人。有一艘船帆上挂的旗子,写着广州海域巡洋舰,但它永远也不会离开现在的位置去开展巡视。船航上摆放小枪、火绳枪,就是没有看到一把大的枪。船的样子看上去很糟糕,中和传动装置看上去都失灵了。我注意到有2 艘欧洲的船,他们也是清人购买的,船的风格和前面我们提到的那艘一样,被改造得庸俗不堪”4 1 5 3对清水师而言,购买西洋船炮难以满足所需,仿制战船成了解决途径。清人仿制的大战船涌现在闽粤等地,但其水准相当于欧洲1 7 世纪“木质风帆时代(1 6 5 0 1 8 5 0)”的初期水平。大清律法严禁将船只售予外国人和擅自出公海,违者一律问斩。当时英国人想要找出清人新造战船的致命弱点。1 8 4 6 年8 月,几位英国人买通一位广州四品官员并以官员名义购买了一艘曾在广州与南洋之间贩运茶叶的最高等级新式战船,将其运到香港,并命名为“耆英”号(见图1 5 1 1 9)。THE CETNESE JOYE,IEYIYG共衣城埃 CAPTATY HELEST图1“耆英”号兵船的侧视图:开孔舵式样、平首平尾,两端尖翘,底部尖短“耆英”是满族显贵爱新觉罗耆英的名字,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九子巴布泰的后裔。汉语“耆英”的意思是“年高勇敢者”。根据英国史料,“耆英/Keying”作为船名是承袭英国传统。从许多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以及英国商船的船名就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能看出,以人名为船名,多是为了表达对所有者、资助人和当权者的敬意 6 1 3 7 6。该新式战船以耆英为船名,是为了向两广总督耆英致敬。1 8 4 6 年1 2月6 日,“耆英”号从香港启航,离开中国,远航美国、英国,并最终于1 8 5 5 年在英国被拍卖后,拖送至利物浦而被拆毁。“耆英”号战船存世仅9 年,但它是唯一一艘越过大西洋、经历暴风雨考验并到达欧美的清代自制的最大木质风帆战船。二、以“耆英”号木质风帆战船为代表的晚清战船的技术分析清代工部都水清吏司,掌全国航政及船政事宜。战船、炮台与烽墩的修造皆属水师职责,由专职的水师提督负责。清代战船制度“实行松散的战船管理以及承修之的雇募制度,造船业从未独立成为一个产业,它从属于渔业、海上贸易、交通运输业,以提供服务为主,几乎不存在整船出售的史实。就技术创新而言,民船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大部分时间内,战船多由民船中的外洋商船和渔船雇募与改造而成”7 2 9。清代设厂造船并形成体系是在康熙和乾隆年间,船厂多分布于沿海的省府、州、县所在地。乾隆末年以来,广东成为全国海防和造船的中心。(一)船型明清以来,中华传统帆船包含沙船、福船和广船3 种船型(另有一说是沙船、福船、鸟船、广船回回回回第3 8 卷等4 种船型)。航速与机动性成为水师选择船型的一个重要标准。“外海水师主力战船的演变按其形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顺、康年间为福船型的鸟船和水锯船,康、乾年间为广船型的赶船和双篷船,嘉庆以后为广船型米艇和福船型的同安梭船”8 。古代战船名目繁多,但基本构造差别不大,采用所谓“母营法/船壳法”建造,程序、方法和同期西洋大同小异。传统帆船以仿“水鸟”为船型,首尖后硕,最宽处位于船中偏后段,硬帆由帆布和竹等编织而成,扬帆费力而落帆容易。“英”号战船虽在广东建造,但主要采用福船的第4 期外形和线型,其楼向后开有2 扇瞭望窗,又属广船的特色。它的舵是广船形式,帆是福船形式,是福船兼广船的特例,晚清所造兵船仅此一例 9 。福船,仅指福建兵船中的大号者,适于东南沿海及南海航行。福船依帆的大小分为6 个型号。其特点是底尖上阔,首昂尾高,吃水多在一丈以上,用松木或杉木制造。甲板分为4 层,驱动全仗风力,有2-3,挂扇形帆。彩绘艳丽,俗称“花屁股”(见图2101 01135)。三枪帆式福船最长可达6 0 米。欧洲人曾描绘一艘福船:“上层炮甲板长4 9.3 米,船宽10米。帆重达若干吨,用绞盘来升降,易于操作。舵可用绞车来升降,没有托架,其定位则靠缆索提升。另有缆索系住舵,通过船底连接到柱(俗称勒舵索),防止舵在风浪中丢失。”1 2 鸟船源自浙江,系由草撇船或苍山船改造的福船型,是福建水手常用的一种远洋商船,其特点是前小后大,船身长直,船行水上,犹如飞鸟,属尖圆底的南方船系。一般采用三、扇形布帆或矩形竹篷,当主篷和头篷各向两张开,其正面和航行姿态极似鸟的双翼。有风扬帆,无风荡橹,行驶灵活。舰都有民俗彩绘,俗称“绿眉毛”。图2 鸦片战争前后中式帆船“花屁股”型三帆式福船的侧视图和船首图式广船是大型广东兵船的简称,初见明嘉靖年间,是官军征用东莞乌贈船、新会横江船等民船改制而成。它是最大型的尖底海船,船型与福船相近,多用热带硬木铁力木(柚木)制成,材质坚硬,耐腐蚀,寿命达6 0 年之久。它可直接碰撞敌刘鸿亮等:1 9 世纪中期中国最大木质风帆战船“耆英”号研究23船,击沉对方。广船部被漆成红色,俗称“红头船”。广船的特点是尖底、小方、宽平、两端上翘,线型较度、带舰楼,舰出崩、用带棱形小孔平衡舵,吃水深、甲板梁拱小,带有披水板。采用三枪,前、中枪略向前倾、配宽底边扇形帆(见图3 1 3 4 1 1 4 1 2)。操纵不如福船方便。其制上宽下窄,状如两翼,在内河则稳,在外洋则动摇。图3 1 8 2 2 年抛锚于福建厦门海域的广东乌贈民用红头船的侧视图和船尾带孔舵式(二)安全性战船不在船体大小,主要看其性能是否优良。战船要考虑安全、速度和运载能力。就远洋航行来说,需要的是安全和多用途 1 5 。清代水师帆船比较坚固。“中国造船技术的演进受制于诸多地区性因素,最大的限制是缺乏制作龙骨的木材。因此,中国建造的是平底大帆船,虽有复杂和非常完善的设计思路,却缺乏支撑重炮的坚固制材”1 4 4。“从结构上说,具备水密隔舱的船型不适合安放侧重炮”1 7 1 4 9。广船型战船除少数使用铁力木外,多使用松木和杉木,不像欧洲战船使用橡木等优良木材,故船身强度不如欧洲战船。清代水师帆船的抗沉性较好。“清代福建水师的赶增船,水密舱室可达1 5-2 1 舱,密度很大,差不多1 米多就有一个”1 8 1 8 6。水密隔舱的优越性独步天下,是其他国家用横肋骨加强船的通舱结构所无法比拟的。隔舱能起到一个结构的作用,兼能防水。从节约物料角度看,其能低成本满足远洋航行所要求的强度,但其强度达不到安放重炮的要求。晚清帆船缺乏肋板进行加固,横向强度无法承受重炮的后坐力。“耆英”号战船造船的材料、枪杆、帆、帆24荐、船舵、罗盘和船锚等,所有这些都跟英国人所熟悉的船上装备迥然不同 3 6 6。“者英”号战船以柚木或松木制成,靠锲子和子来固定,而非用肋骨将它们钉在一起。载重约4 9 5 吨,排水量约7 0 0吨;高9 米,高1 3.5 米;吃水线以上的主直径0.5 米、杆高2 8.9 米;甲板处直径1 米,由一整根柚木制成。主帆用棉麻或竹草织物做成,面积约1 0 2 0 平方米,重约9 吨,升帆时约需4 0 人操作2 小时,但落帆瞬息即可。全船有1 4 道水密隔壁,共分割为1 5 个水密舱。“耆英”号战船的船体庞大,比较坚固,抗沉性较好。(三)操纵性能战船要保持和改变运动状态,需要借助船舵与船锚等构件完成。明代广东船发明并使用了开孔舵。古代操舵靠人力,开孔舵是在舵叶上开若干个菱形孔,转舵时对舵本身影响不大,但可减小转舵时所需的力矩。中国古代的船舶操纵系统曾经走在世界前列,到清代则落伍了。晚清战船尚未采用转舵装置,依旧采用人力在甲板上转舵的传统方法。鸦片战争时一名侵华英军的军官说:“在这个巨大的棺材式的船体能承载多少人!根据目击大约推算,它一定过多地承载到了5 0 0 吨。船尾的上部至少高约2 2.5 米,用一楼梯上下,它的枪杆有3 3.5米高,它的缆绳由纤维制成,扎紧杆和风帆,但各处多少不一,木制的锚结构原始,漆过的船体虽然彩旗飘飘,但摇摇晃晃,巨大的舵虽有革新,但决非随心所欲驾驶。”1 9 1 5 1“英”号战船的操纵性能较好。其船锚由铁力木制成,长约1 0 米,单个锚重约1.3 6 吨。起锚绞辊设有2 具,是包了铁皮的硬木质,用竹材绑着。悬挂式尾舵由铁力木和麻栗木制成,并裹以铁,重约8 吨,1 5 2 0 人通过滑轮来操作。在良好气象条件下,2 人即可完成操作。尾舵由位于舰楼上的2 个钴辗随时吊起,舵效较好。(四)航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