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价值、落地模式与路径探索.pdf
下载文档

ID:2755696

大小:1.32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型 举国 体制 推进 体育 强国 建设 时代 价值 落地 模式 路径 探索
2023年(第37卷)第3期Vol.37,No.3,2023专题研究2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这比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提前15年2。体育强国建设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3,竞技体育区域发展结构、优势项目和落后项目、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育发展失衡4,体育产业发展规模有限、发展贡献质效亟待提升5-6等问题尚待解决。在任务周期缩短,功能使命明确的背景下,要率先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需要集中力量、重点攻关。举国体制在我国竞技体育强国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率先建成体育强国,需要总结借鉴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经验,实“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价值、落地模式与路径探索王凯1,周国鑫2(1.南京体育学院 教务处,江苏 南京 210014;2.南京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江苏 南京 210014)【摘要】: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是党和政府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蓝图绘制,“新型举国体制”是推进这一进程的有力方略。体育强国建设的多维赶超性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保障,任务复合性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主体协同,功能多元性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演进。新型举国体制在领导核心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并日益体现出“元主体”的治理特征,在价值取向上由为国争光的体育转向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在资源配置上由人、财、物等硬资源的计划配置向人、财、物、文化、精神等软、硬资源市场化主导配置转变;在参与力量上由政府单一主体向政府、市场、社会、家庭等多元力量协同增效转变;在发展环境上由原有的融入全球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格局构建;在作用领域上由重点服务竞技体育到更加关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新型举国体制拥有适用于青少年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社会动员”模式,适用于竞技体育关键环节的“政产学研会”深度融合模式,适用于产业链升级和职业体育的“龙头企业”整合带动发展模式。提出了以“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路径:包括发挥元主体价值,选定战略力量,设定重要项目,完善评估激励等。【关键词】:新型举国体制;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元主体;元治理;全民健身;人民中心;社会动员【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656(2023)03-0022-11DOI:10.15877/ki.nsic.20230615.001收稿日期:2023-03-1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2BTY027)。第一作者:王凯(1984),男,江苏徐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治理与体育产业研究。施“新型举国体制”方案,以更好地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举国体制也需要完成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变,需要通过“动员激活常规”的机制来发挥作用7。在体育领域,多元的力量正在逐渐发展,任务的叠加和力量的崛起为新型举国体制的实施提供了新条件和新要求。本文致力于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之于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价值、科学内涵和落地模式,以期为更好地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参考。1“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价值1.1体育强国建设的多维赶超性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保障我国竞技体育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通过举国体制王凯,周国鑫.“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价值、落地模式与路径探索 J.体育学研究,2023,37(3):22-32.王凯,周国鑫:“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价值、落地模式与路径探索23的制度设计和保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女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等振奋人心、凝聚力量的民族精神财富。时至今日,在关涉国家大计、国计民生的领域依然需要举国体制予以突破。体育强国建设更需要体育体制从“传统的举国体制”转向“新型举国体制”。根据当前体育各领域发展的特征,体育强国建设显然是一个“多维赶超型”的进程,需要集中全社会的力量予以推进才有可能实现。第一,符合“家国一体”的传统。“举国体制”自农耕文明以来,在对抗自然灾害、保卫家国等事务中便普遍存在,发展到现当代更是如此,国家的存亡兴衰与集体的合意荣辱乃至家庭的颠沛安康与国家都有着唇亡齿寒、荣辱与共的关联。体育强国的实现蕴含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交流等多维度的强,关系着民族精神的凝聚、社会生活的丰富、就业机遇的增加、文化精神的富足、交流活动的多元等,是典型的民生领域,以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符合家国一体的中华传统。第二,需要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保障。缘起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成效已经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同。不同于西方“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的体育强国建设是“自上而下”的外生性进程,且是一个多领域并行叠加赶超的进程,需要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第三,是“体育事业赶超型发展”要求使然。体育后发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大“语境”,在竞技体育领域,我国的市场、社会力量尚在形成;在群众体育领域,我国的社会力量亟须形成合力;在体育产业领域,市场体系尚不完善,体育企业家精神和优秀企业家严重不足,需要国家“善”的在场和多元力量的整合。1.2体育强国建设的任务复合性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主体协同“新型举国体制”以权威为根本动力,其核心特征是民主集中制,即通过充分民主和充分集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建设国家的能力,形成强大高效的整合力、动员力、汲取力、濡化力、管控力、攻坚力、谋划力、统领力等力量体系来治国理政8。当前,群众体育存在体育场地设施、健身活动指导、体育文化活动等供给不足、分配不均、层次不高等问题,制约着群众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核心,存在机制不畅、发展失衡、后备乏力、协同欠缺、变革不深等问题;职业体育在竞赛产品、行业结构、赛事布局、组织职能、运转体系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体育产业存在市场发育不足与体系不全并存、人民消费不足与消费外流并存、市场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并存等问题;体育交流、体育文化等同样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推进体育强国的实现,需要各领域的全面发展、协同发展,需要与之相配的治理制度设计,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力量共同参与。“新型举国体制”就是契合这一需求的制度设计,就是要在党的领导和政府主导的格局下统筹多元主体力量协同发力,更好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形成“强政府、大社会”的体育治理格局,突破部门割裂的状态,保障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体育的整体性谋划与推进;畅通多元主体参与体育发展机制,更好地培育与吸纳社会、市场和家庭等主体的力量;更好地应对国内国际体育环境和发展格局的变化,更好地规避“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社会失灵”等现象,形成整体性的以“中国共产党”为元主体的协同整体性治理格局,确保体育强国的如期建成。1.3体育强国建设的功能多元性需要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演进体育强国建设充分彰显了大众亲和力、国际竞争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世界影响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志性事业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既彰显了体育强国成为强国的一部分,更赋予了体育助力强国实现的时代使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需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广泛的社会动员能力,深入推进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优先的“体医融合、健身健康融合、体教深度融合”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人民的健康生活水平,提高广大人民的体育获得感;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科技创新与激励创新机制,推进竞技体育发展的科技创新贡献,提升竞技体育发展科学化水平,完善激励创新机制,调动市场、社会、家庭等各主体的积极性,形成竞技体育发展的合力,优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竞技体育“固本强基、科技助力”的效果,提高国际竞争力和为国争光能力;需要新型举国体制整合政府和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并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资源配置能力,推进“退缩转强”实践方体育学研究2023 年(第 37 卷)第 3 期24式,即以体育需求为导向,遵循体育资源的公共性、经济性以及体育发展规律等,政府从体育资源结构链条中适合市场的中微观领域撤出,转向更多承担资金支持、监督管理、宏观调控等职能,强化产业发展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市场、社会力量不断得到培育和加强9。需要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行政主导能力,加大大中型体育赛事举办,加大国际体育组织关系建构,深化国际体育活动参与,打造自主体育品牌,不断提升体育的国际影响力。体育功能的多元化需要举国体制这一制度自身的保障和创新演进。2“新型举国体制”的概念生成与科学内涵2.1“新型举国体制”的概念生成体育“举国体制”一词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国家体委在总结我国体育优势项目崛起经验时提出了这一制度概念,并逐渐演化成为我国体育体制的代名词。传统举国体制强调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国家的某项战略目标,以行政力量来动员和调配全国相关力量,集全国有关资源于一域,对影响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要领域进行治理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是一种非常规的制度安排。具有政府直接性管理、计划性体制、全部政府投入、无直接经济效益、项目固定单一、政府使用等特点10-11。作用于竞技体育领域,是以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争创优异运动成绩为目标,以国家队建设为龙头、省级专业队为中坚、地(市、县)业余体校为支撑,以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统筹计分为调节标杆,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和运行方式。在运行中表现出不计成本、金牌至上等特点。在新的内外环境和体育发展进程中,愈发体现出运行效率递减;部门割裂导致协同与联动不足,阻碍社会和市场力量发挥;调动资源局限于人财物,对精神和文化调动欠缺等。伴随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成熟,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家庭力量等逐渐崛起,举国体制有了新的发展力量和条件。习近平指出:“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基本明确了“新型举国体制”的价值导向、战略路径、制度安排与组织形式。由此,研究认为体育发展的新型举国体制是以提高体育的大众亲和力、国际竞争力、经济贡献力、文化软实力、世界影响力为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整合公共力量、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家庭力量等,实现各类体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效率,以常规式治理和动员式治理互嵌的方式更好地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聚焦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体教融合、重大体育赛事、中国特色职业体育、科学化训练等体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权责清晰、制度规范、主体多元、机制有效的整体性治理框架12-13。新型举国体制是相对于传统举国体制的概念,在体育发展中国家的角色与功能定位、体育资源配置机制、体育发展价值取向、不同要素的动员机制、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与体育协会、体育社团、体育企业、家庭等微观主体关系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其更加强调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和科学统筹,更加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和政府在体育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有为,更加强调维护好市场、社会主体的个体利益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2.2“新型举国体制”的科学内涵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为契机,我国正式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方向,经过不断深化改革与调整,传统举国体制逐渐升级为新型举国体制,中国体育以更积极、更主动的面貌在国内民生以及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能动作用。新型举国体制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是对传统体育发展举国体制的坚持、调整、优化与发展,是举国体制的现代版,是更加成熟现代的社会主义治理制度体现,是更加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制度。既是我国体育发展的特殊组织模式,更是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