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化
研究
专栏
征稿
启事
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东汉时期汝南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他倾尽毕生精力,致力于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其编纂的 说文解字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汉语文字学经典之作,创立了汉语字书的部首编排体系,使汉字的形、音、义得到规范和统一,是汉字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书之一,被誉为“千古一书”“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许慎被时人和后世尊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字圣”“字学宗师”“辞书鼻祖”“文化宗师”,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了划时代的不朽贡献。汉字书千年,文脉永流传。历代学人对许慎和 说文解字 研究不辍,并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说文学”,又称“许学”。许慎的著作和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从而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许慎文化。为大力推进许慎文化传承创新,许慎故里漯河市充分利用汉字学发源地的地缘优势,修建了许慎文化园,成功举办了四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和汉字文化研究高端论坛。在第三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上,中国文字学会和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授予漯河市全国首家“中国汉字文化名城”称号,成为世界文字文明的“中国名片”、华夏文明的漯河地标,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是许慎故里成立最早的高等学府,许慎文化研究是学校的科研特色之一。学校以“六个一”为抓手(“一学院”:许慎文化学院、“一基地”:许慎文化园教学实践基地、“一专栏”:“许慎文化研究”专栏、“一团队”:许慎文化研究创新团队、“一网络”:许慎文化学院网站及公众号、“一平台”:定期举办的许慎文化研讨会),已初步建设成为许慎文化研究的重镇。特别是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许慎文化研究”专栏开设以来,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得到众多名家、著名学者和优秀青年学术人才的高度关注和赞誉,刊载了一系列高质量的许慎文化研究创新成果,为全国的“许学”乃至语言文字学、辞书学、文献学、经学和国学研究搭建了一个平台,构筑了汉字文化研究高地,促进了汉字文化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弘扬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为进一步传承许慎精神,打造许慎文化品牌,推动新时代许慎文化研究创新发展,“许慎文化研究”专栏力求通过该栏目的建设,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许慎文化为宗旨,以 说文解字、汉字文化、许慎研究为特色内容,重点刊登许慎及汉字汉语、国学、辞书学、文献学和经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许慎文化研究者惠赐佳作并关注本刊成长,共同推进许慎文化研究和传播!投 稿 须 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有正式中国标准刊号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被中国知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全文收录的期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许慎文化研究、名城名镇名村研究、职教论坛、应用技术、政治经济社会、文史哲等。作者投稿请注意以下事项:1.本刊已被多家数据库全文收录。若作者不同意将自己的论文被数据库收录、传播,请在投稿时向本刊编辑部声明,以便本刊做适当处理。2.论文内容依次包括: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其详细地址、邮编、电话、邮箱;论文内容前五部分的英文翻译。3.标题:准确、凝练,20个字以内为宜,必要时可加副标题。4.作者及作者简介: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第一作者必须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5.对于基金项目类论文,作者须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并向我刊提交相关材料复印件。我刊优先发表教授、博士或基金项目成果文章。6.摘要:200字以内为宜,要求摘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者选摘出文中最重要、最有新意的某一两个观点,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7.关键词:选出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8.正文:800015000字为宜。9.参考文献:所有参考文献,都要按照引文先后在正文中标出与文后参考文献表次序一致的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请执行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的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0.对所有投寄本刊的论文,本刊编辑部有权修改和删节;作者若不同意,请在文稿中注明。11.投稿请发至编辑部邮箱。投稿1个月(以收稿日期为准)后,若未收到稿件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12.作者投寄我刊的论文,文责自负。对于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文字、图片等,本刊不负任何连带责任。拟采用稿件均通过学术不端系统进行“查重”检测。13.作者在我刊发表的论文如被转载、摘录、复印或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者,请主动告知本刊编辑部。本刊通讯地址: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大学路123号邮编:462000邮箱:联系电话:0395-5983568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