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755406

大小:1.04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双减 背景 初中 道德 法治 课堂教学 策略 研究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罗春燕(湛江市吴川市第三中学,广东 湛江524500)摘要:初中生学习时间和课业内容逐渐增多,同时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成绩看得越来越重要,导致初中教学没有完全脱离过去的应试教育。“双减”政策的总体要求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实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来说,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理解该政策的内容,从教材内容和学生主体出发,设计出更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关键词:“双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双减”政策的颁布,意味着学校教育对“减负提质”的重视。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身体和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把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目标,并且重视学生主体性,要遵循学生的教育规律,通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帮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这样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再者,要重视作业设计质量,作业设计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设计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可见,只有遵循“双减”政策的要求,真正把“减负提质”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道德与法治学习,才能真正让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法治意识。一、“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学观念落后近年来,教育部颁发了一系列教育政策,除了“双减”之外,还颁布了各学科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和教学理念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促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但是,现实中有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比较传统,在课堂教学时运用新型教学手段的较少,还是较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产生思维的碰撞,在比较沉闷的课堂气氛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对基础概念的教学常常采取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课业负担。(二)学生主体性缺位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都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道德与法治也不例外。而且“双减”政策的工作原则之一也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回应关切,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仍旧把教师自己作为课堂的“主宰者”,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只考虑教师的教学目标,忽视学生的学习目标,备课时对学情的分析不到位,所选取的教学手段也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并且作业设计忽视“双减”政策的要求,书面作业的比重比较大,学生常常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作业,违背了“双减”政策的初衷。(三)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度不够“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中的关键词,也体现了“双减”政策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核心素养的主要内涵包括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理性思维、政治认同和道德修养等。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讲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一系列的案例与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目前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度不够,因为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短时间内难以见成效。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课本知识和做练习题,这不符合“双减”政策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原则,也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152二、“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策略(一)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将“学生为本”和“学生主体”落实到位,把立德树人作为该学科根本的教学任务,把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等环节,都应遵循民主自由的原则,不能仅仅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要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把学生的个人意识、特征和爱好作为开展这些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因素。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进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形成和谐一致的观念,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授部编版“我与社会”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将 鲁滨逊漂流记 一课作为导入内容。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电影 鲁滨逊漂流记的一个片段部分,并向学生提问:鲁滨逊在哪里住了四年?这四年他真的算是与世隔绝吗?你喜欢这样的环境吗?然后,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发现,鲁滨孙遭遇了水上事故之后,就流落到荒岛上,自己生活了很多年。但是他赖以生存的工具和技能是之前学习到的,之前的社会生活给他带来了很大影响。经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与社会之间存在哪些联系,可以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来阐述。最后,等学生发言完毕,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总结内容,从而让学生对“我与社会”的关系有更全面的理解。再如,在教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可以采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讨论法、实践法进行教学。首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社会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这些规则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了解到规则的重要性,并且对各种各样的规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让知识与生活产生联系,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或者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十字路口观察行人过马路的场景,从而让知识与实践产生联系。接下来,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场景写一篇短文,或者制作一份孕孕栽,提出自己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见解。(二)把握主题主线,整合教材内容其一,课堂是初中生学习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主要渠道,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主线意识,自己要对教学主题主线有清晰的认识,才能给学生讲解清楚。其二,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主题,包括每一单元、每一节、每一个标题,教师要明确这些内容的主线,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个环节,不仅教师自身要明确主线,也要让学生有清晰的主线,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系统意识,理清学习的思路。其三,教师要注意整合教材内容,明确了主题主线之后,就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去构建课堂教学资源,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勇担社会责任”这一单元时,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个单元预习微课,在微课课件中为学生呈现本单元的主要框架。本单元主要分为两个大标题,分别是责任与角色、积极奉献社会。而“责任与角色”包括“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和“做负责任的人”两个部分,“积极奉献社会”包括“关爱他人”和“服务他人”两部分。在课前预习时,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要学习哪些内容,需要花费几个课时,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样学生能够知道学习内容的主线,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时更好地产生知识之间的联系。再如,在教授“勇担社会责任”这一单元下的第二框题“积极奉献社会”时,教师可以根据“社会”这一主题,从“我与社会”这一主线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把本框题的教材内容整合成“关爱他人的经历”“如何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经历”“如何服务社会”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学习的内容,实现了知识的层层深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学习,对学生今后的自学指明方向,还能实现课堂的简约化教学。(三)基于生活经验,坚持以学导教其一,知识源于生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大部分知识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结合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来设计教学过程。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是一味地讲述理论,忽略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就不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其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的教学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自觉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直观性原则是课堂教学的金科玉律,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直观性教学。例如,在教授“建设美好祖国”这一节内容时,如果153课堂内外初中教研参考文献:咱员暂马占虎援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摭谈咱允暂援 学周刊袁圆园圆圆渊猿圆冤院员苑圆原员苑源援咱圆暂刘惠琴援 浅谈野互联网垣冶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培养咱允暂援 数据袁圆园圆圆渊员园冤院员远缘原员远苑援咱猿暂周子琪援 野双减冶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探究咱允暂援 亚太教育袁圆园圆圆渊圆园冤院员圆远原员圆怨援咱源暂成明贤援 野双减冶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路径研究咱允暂援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渊下旬刊冤袁圆园圆圆渊园愿冤院员怨远原员怨愿援渊责任编辑院陈华康冤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述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或者是呈现一些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这样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遥远,不利于学生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方面,在课上不仅为学生呈现我国近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还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或家长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另一方面,学生发现自己小时候家里没有汽车,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有私家车,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这样学生从身边生活发现祖国的变化和进步。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在合作学习中深化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再如,在教授“坚持宪法至上”这一单元时,因为涉及较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可能会感觉比较枯燥。首先,教师可以用一张漫画进行课程导入,漫画的内容是一名政府官员,他的头充满了“职权”,右臂长出了三只手,用来拿钱。其次,教师让学生观察这幅漫画,理解漫画的深刻寓意。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对宪法的监督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接受知识。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四)着眼素养培育,助力自主发展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这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第一,课堂教学除了教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用知识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比如教学“国家利益至上”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我国在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发展方面的成就,引起学生的积极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这样的内容能够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第二,教师让学生探讨生产生活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第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爱国影片的片段或者“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这样的教学可以对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影响,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也发展了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授“尊重自由平等”时,教师要将课时目标与新课标联系起来。首先,教师要确立的教学目标包括“感受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领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感悟平等的真谛”,这个教学目标可以与核心素养中的“法治意识”联系起来。其次,在选择教学资源时,教师可以从古今中外关于自由平等的小故事中选择,然后为学生呈现教育案例,为学生设计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认识到自由平等的价值。最后,将落脚点放在“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上,加强学生对法治的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核心素养,形成更好的法治意识。三、结语“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要用新课改的理念开展教学,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简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要将教学的主题主线展示给学生,结合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只有这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才会越来越活跃,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思政学科,要把教学的眼光放长远,重视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将课程目标、教材目标、课时目标结合起来,通过学科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15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