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减”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馆校合作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755381

大小:1.45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双减 背景 公共图书馆 合作 研究
收稿日期:2 0 2 2-0 1-2 8作者简介:程清远(1 9 9 8),女,助理馆员,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南京图书馆。“双减”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馆校合作研究程清远(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 1 0 0 1 8)摘 要:从“双减”背景下中小学生的阅读困境出发,探究馆校合作助力学生走出阅读困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到中小学校园来”“到公共图书馆去”“馆外校外阅读”等3种馆校合作模式,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中小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水平。关键词:“双减”;公共图书馆;馆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 2 5 9.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76 9 2 1(2 0 2 3)1 30 1 2 00 3 随着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的提出(以下简称“双减”),少年儿童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但在学校提供的延时服务中,阅读处境尴尬,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发挥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成为公共图书馆亟须思考的问题。陈方元1提出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带入校园进行阅读推广;孙蕊等2以深圳“常青藤”为例,提出共建共享、通借通还。但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馆校合作研究更趋向于公共图书馆对学校的单方面扶助,即“到学校去”,忽略了“到图书馆来”及“馆外校外”阅读。因此,笔者借“双减”政策东风,探究当前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合作策略,协同家庭、学校和社会走出阅读困境,达成“双减”目标,推动全民阅读。1“双减”背景下的阅读困境1.1 时间分散,缺乏科学安排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学校每天提供12 h的课后延时服务,由家长决定孩子是否参与。这导致了两个问题:时间的分散,延时服务需兼顾德智体美劳,每周的服务时间需要进行分配,留给阅读的时间并不多。而且每天零散的12 h只适合在班级内组织学生进行自我阅读或者伙伴阅读,难以在校内开展其他新颖有趣的阅读活动。时间的分散也会打断学生们阅读的连续性,继而影响阅读习惯的养成。非全员参与,且每学期参与的学生可能存在一定地波动,这会导致教师或校内的阅读推广人难以精准地分配阅读任务,完成阅读计划,也可能引起部分未参与延时服务的家长的不满。两大问题使得学校在延时服务期间难以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阅读安排。况且很多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等不具备组织丰富的阅读活动的主客观条件。在延时服务时间里只能选择让老师代班看管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或者到操场进行体育运动。在这种条件下,教师仅起到监护作用,违背了“双减”政策的初衷。1.2 学校缺乏重视,阅读处境尴尬 学校图书馆宣言 中指出:“培养和保持孩子们阅读、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并教给他们使用图书馆,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3。早在1 9 8 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中小学图书馆应开设阅读辅导课。进入2 1世纪后,教育部更是关注中小学生搜集、使用、评价信息的能力。但直至今日,仍然存在很多未开设阅读辅导课程的中小学。而已开设课程的中小学则存在目标模糊、课时零散、难以深入等诸多问题4。阅读辅导的缺位直接影响中小学生阅读的频率和效率。此外,部分学校只注重课内学习、考试,对于课外阅读材料抱着“不考不看”的态度,老师也缺乏对学生们的阅读引导。校内图书馆形同虚设,未能多时段地对所有校内读者尤其是学生读者开放,难以实现图书自由借还。1.3 学生阅读兴趣低,未养成阅读习惯1.3.1 中小学图书馆馆藏不合理。中小学图书馆馆藏以纸质图书为主,数字资源较少且缺乏数字阅读设备,其他载体资源甚至接近于零。现有馆藏虽包含了中图法规定的所有类别,但总体上人文社0212 0 2 3年7月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J u l y 2 0 2 3第1 3期 总第5 2 7期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E c o n o m yN o.1 3 T o t a l N o.5 2 7科类书籍所占比例过高,自然科学类及综合类书籍藏书量不足5。中小学图书馆往往缺乏专业的采购人员,图书采购大多依据课程标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 以及教育部指导目录购入书籍,缺乏对学生们的调研反馈。对于在学生群体里火爆的热门书籍,校内没有馆藏或者馆藏复本过少,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图书盘点、增新剔旧工作没有实现智能化,过时、老旧的书目未能及时剔除,反而占据了图书馆较大的空间,造成有书无法读的窘境。1.3.2 学生信息素养低。美国图书馆协会(A L A)将信息素养定义为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对于广大中小学生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有些学生不知自己何时需要信息,毫无获取信息的兴趣。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使用图书馆设备搜索自己需要的图书或者不会通过索书号寻找书籍所在位置。中小学校园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能力有限,帮助所有学生进行搜索查找并不现实。这导致很多学生难以找到自己心仪的书籍,只能漫步于书山文海之中,浪费大量的阅读时间进行无意义地搜寻或者随意选取其他不感兴趣的书籍进行浏览。此外,对于信息素养较低的学生而言,即使查询到所需信息,也因缺乏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无法通过阅读产生获得感和正向反馈,久而久之,也丧失了阅读兴致。1.3.3 阅读活动缺乏创新。受限于场地、经费及人员配备因素,校园内的阅读活动大多是传统的故事会类活动且常常与学习任务联系在一起。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日常学习之外,少年儿童更喜爱参与更有趣的体育、艺术类活动。2 实施馆校合作的必要性“双减”并不仅仅是教育界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应该凝心聚力共同完成的任务。作为公共图书馆,必须主动承担起社会文化服务责任,协助中小学校园进行阅读推广。对于学生而言,馆校合作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量和阅读能力;对于学校而言,馆校合作助力学校图书馆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馆校合作获得的信息、资源反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建设;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馆校合作开辟了从学生到学校,从学生到家庭,最后到社会的多条阅读推广途径,形成阅读网络,推动全民阅读目标的早日达成。3 实施馆校合作的可行性3.1 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的交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互补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虽然分类相似,但是着重点不同。进行馆校合作,可以将区域内所有的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联系起来,形成馆藏资源网络,极大地提高借阅成功率和文献流通率,实现馆藏资源互补。中小学图书馆作为一个封闭的内部图书馆,仅对校内的师生开放且在节假日期间常常闭馆,空间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读者多、活动多,在节假日期间常存在空间不足的问题。馆校合作可以有效利用双方的空间资源,避免因空间不足造成的阅读问题。3.2 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的交流合作可以实现信息流通公共图书馆馆员和中小学图书馆馆员进行交流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了解读者需求,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服务工作,实现读者服务领域质的提升。公共图书馆馆员和教师进行交流,将学生课内学习要求与课外素质扩展结合起来,推动馆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3.3 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的交流合作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馆校合作可以从一馆和一校的合作推广到多馆和多校的合作,将合作规模扩大化,形成服务品牌和图书馆联盟。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图书馆日常运营维护成本,把经费用在刀刃上。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馆藏和阅读活动,激发整个地区的阅读热情,早日实现“全民阅读”的宏伟目标。4 馆校合作模式4.1 到中小学校园来4.1.1 资源进校。丰富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包括纸质资源、数字资源和其他载体资源。对于发展较好的中小学图书馆,定期地进行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的资源互换,让读者更有新鲜感,提高馆藏资源流通率和借阅率。对于发展较弱的中小学图书馆进行资源的帮扶,及时为其更新馆藏资源,实现馆校资源互享及馆藏互通。对于某些特殊学校如特殊儿童学校,公共图书馆要积极提供诸如大字版书籍、有声书籍、盲文书籍以及无障碍阅读设备等多方面的资源。对于普通中小学校里的特殊学生,比如最为常见的阅读障碍学生,应提供相应的纸质和数字资源,解决阅读障碍学生的读写问题。121程清远 “双减”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馆校合作研究2 0 2 3年第1 3期4.1.2 人员进校。公共图书馆的专业学科馆员或者阅读推广人走进中小学校园,开设面向学生的阅读指导课程以及面向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老师的阅读指导培训工作,用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和老师的信息素养。公共图书馆馆员对校内图书馆已有的书籍分类和馆藏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评估,优化校内馆藏资源和书目检索系统,及时更新业内推荐书目明细,对未来校园图书馆采购提出建议。公共图书馆馆员还应协助学校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校本教材和教辅资源体系,培养校园阅读推广人,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4.1.3 活动进校。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将公共图书馆所具备的活动经验应用于校园阅读推广活动。在校园内开展各类少年儿童感兴趣的讲座、展览、竞赛活动等。比如重庆图书馆的快乐阅读体验课6、香港的悦读学校7,以及中小学较少开展的图书漂流和阅读马拉松等。在校内设置公共图书馆部分阅读活动的分会场,将公共图书馆的空间范围进行延伸,结合校园条件,推出更适合校园内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4.2 到公共图书馆去4.2.1 学生进馆。学校定期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走进公共图书馆,了解公共图书馆的设施、使用方法,增强学生的信息检索、使用、评价能力;带领学生体验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氛围,参观公共图书馆的展览,感受书香。引导学生参与图书馆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志愿活动、阅读活动、艺术营等。4.2.2 老师、家长进馆。以学生带动老师和家长,通过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让老师、家长和学生在“选书读书聊书再选书再读书再聊书”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和阅读兴致,将陪伴阅读转化为主动阅读,扩大阅读人群。4.2.3 信息进馆。图书馆员通过校园阅读的调研考察,获取一手的反馈信息和资料,将反馈信息和资料带回公共图书馆,逐项分析,用于优化公共图书馆的资源配置,改善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4.3 馆外校外阅读4.3.1 电子阅读。馆校共建电子化平台,推广电子化阅读,以贴合信息化时代的新一代少年儿童的阅读喜好。让读者无须进馆,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享受优质、多样的阅读资源。也可避免热门书目馆藏复本难以满足需求的困境。4.3.2 你选书,我买单。目前已有多家公共图书馆开设此类服务,成功地让读者成为图书馆的“主人”,调动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如南京图书馆的“陶风采”、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你悦读,我采购”、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你捡书,我埋单,即借走”等。读者可以在书店获取心仪书籍,缩短荐购流程和时间。通过馆校合作,将此类模式进行宣传、推广,推动个人阅读、家庭阅读乃至社会阅读。4.3.3 文旅结合。将地区文化旅游景点与书籍联合起来,带领读者研学参观,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活读”书籍。例如,南京图书馆的“岁时金陵”文化走读活动,2 0 2 1年已成功举办春牛首、南唐二陵、夏钟山、秋栖霞等活动,分享了 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 文采风流甲天下 图说古都南京 等多本书籍。将书内的文字立体化、具象化,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加深了读者的阅读记忆。5 结束语“双减”作为我国最新的教育政策,目的在于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增长兴趣和能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应主动担当,积极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借“双减”东风,以学生带动家庭和社会,推动全民阅读发展。参考文献1 陈方元.对“双减”政策下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展校园阅读推广活动的探讨J.人文之友,2 0 2 1(7):2 4-2 5.2 孙蕊,吴松桦.馆校协同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以深圳“常青藤”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 0 2 0,2 9(3):5 3-6 3.3 孙淑宁,刘延平,丘东江.学校图书馆宣言J.图书馆论坛,2 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