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谋势
时代
中国特色
大国
外交
鲜明
特色
301学术前沿】2023.07上大问题研究二十四个重大问题IMPORTANTISSUES“谋势: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刘雪莲【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研究者发现中国人有贵“势”的思维传统,这与西方人贵“力”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势”可以从势头或趋势、局势或情势、权势或力量等主要方面来理解其内涵,结合当前国际政治形势,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谋”之“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性之“势”,其“势”的作为集中体现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三大倡议之中;二是以新型国际关系为引领,谋划“主体间性”的关系性之“势”,其“势”的作为体现在中美关系的稳定维护上、新兴市场国家的积极变革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协调发展上;三是应对不确定性挑战,提升国家韧性能力之“势”,体现在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为,以及应对全球化风险挑战的能力提升方面。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谋势”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关键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韧性【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D 0 1】10.16 6 19/j.c n k i.r ml t x s q y.2 0 2 3.13.0 0 1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不确定性成为国际社会的显著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扶择。”在这种形势下,能够审时度势,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主动塑造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外交使命与责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顺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顺势而为,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取向。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中国外交需要积极作为,不仅要“顺势”,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谋势”,主动地迎接“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挑战,引领世界走向和平与繁荣的未来。刘雪莲,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吉林大学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全球治理、地缘政治理论、东北亚国家关系。主要著作有政治与全球化全球化时代的地缘政治研究整体视角的东北亚等。JUL20231FRONTIERS131“势”与“谋”的中国底色关于“势”的内涵有多种解释,且分布在不同学科的研究中。从古汉语字典的解释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势力、权力。如庄子渔父中说,“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成语有“势均力敌”。也引申为位置、地位等;二是势头、力量的趋向,也引申为“趋势”。如荀子富国中说,“百姓之势,待之而后安”;三是形势,也有时机的含义。如汉书显错传中说,“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成语有“大势所趋”;四是样式、款式;等等。2 纵观国内学术界关于“势”的研究,大都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来源,在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提炼出“势”的内涵和应用,凸显出“势”的中国底色。有学者将“势”看作是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国际政治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话语:“势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视域中看待世界和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并为我们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异常丰富的“势话语,中国人至今还是习惯性地从势”的角度来看待国际政治,并用势的语言来论述它。”3 还有学者从中国人的贵“势”思维和用“势”之道的角度,看到中国历代思想家几乎无不强调“势”的重要性,并提出“度势”、“顺势”、“因势”、“谋势”和“造势”等观念,认为“势”不仅是中华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的一个独特概念,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中国人的战略思维产生了深远影响。4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势”的基础上也不乏“谋”的主动性。比如,在法家的思想中,韩非子将“势”区分为“自然之势”和“人设之势”,“夫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势必于自然,则无为言于势矣。吾所为言势者,言人之所设也”。如果是自然之势,就要顺势而为,如果是人设之势,就需要“谋势”或“造势”。韩非子更强调“势”是人为设置的,表明了他的“造势”思想。5】孙子兵法中的“谋势”思想更为显著。无论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都充满了“谋”的智慧,孙子对各种不同的“势”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应对策略以突出“谋”的作用。此外,儒家思想中也提到了“乘势”、“审时度势”等“谋势”的思想。值得关注的是,有学者专门谈到西方国际政治学所重视的“力”与中国人所重视的“势”的区别,以进一步凸显出“势”的中国底色。16西方国际政治中的“力”,一般是指“权力”、“实力”和“力量”等,是西方人看待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权力转移”、“势力均衡”、“软权力”和“巧实力”等都是其贵“力”思维的体现。特别是现实主义学派的“以权力界定利益”的思想,将权力视为观察世界和国家关系的主要视角,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很大也很持久。而中国的“势”有与“力”相近的含义,但又比“力”的内涵丰富得多。“力”是“势”的来源之一,除了“力”之外,趋势甚至规律、价值及理念等也是“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讲,“势”决定了国家的行为取向以及国际关系的基本状况和未来趋向。当然,西方人的观念中也有体现“趋势”的方面,但大都建立在“力”的基础上,比如,“国强必霸”、“大国冲突”等判断。因此,西方谋“力”,中国谋“势”,西方人在谋“力”的基础上更关注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原则,中国人在谋“势”的过程中更注重价值理性和整体主义原则,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国的“势”弥补了西方“力”的不足。“谋势”实质上是“谋”与“势”的结合,所谓“谋”是主动性、能动性的体现,是积极地去策划、推动,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反应。“谋”是主体性行为,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而“势”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新321学术前沿I2023.07上大问题研究二十四个重大问题IMPORTANTISSUES时代仍然是中国人看待世界和国家关系的重要视角,并呈现出新的内涵,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谋势”的重要内容。首先,从势头、趋势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其次,从形势、局势来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仅关注大国之间的格局变化,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主张,而且重视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并通过建立新的机制以引领势态的走向;最后,从势力、权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实力增强的基础上更重视国家能力的提升,以应对不确定世界的风险挑战,增强国家韧性。这三个方面实际上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谋势”的方向性、关系性和基础性特征,从体系层面、单元层面展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为之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谋势”的特殊意涵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主动“谋势”,可以说是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之后,中国的影响力才逐步扩展到世界。回顾历程,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渐进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大转变 7:一是在国内,将开放的重点由东南沿海地区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甚至是边疆地区,形成了更加平衡的整体开放格局。二是在国际,由重点向发达国家开放转向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开放,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三是积极主动推进国内外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比如,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提升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同时更好地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在开放环境中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新契机。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谋势”的前提和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守对外开放的大方向,期间虽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挫折,但是中国的大门始终是打开的。习近平主席指出:“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过程中,中国不断创新开放形式,近年来,中国关于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张,彰显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而在疫情期间也坚持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被称为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在对外开放中,中国建立起了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同时,中国所秉持的“共同发展”、“成果共享”等理念,赢得了很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增强了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也增进了中国外交“谋势”的信心。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影响了世界,世界也深刻地改变着中国。相比之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谋势”方面有着其他大国所不具备的特殊意涵,其中展现了为什么谋势、谋什么势等重大问题。具体而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要在发展中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两个身份方面体现出“谋势”的特殊意涵。第一,中国的发展中大国身份。世界大国,一般是指能够直接影响到国际体系变革的力量,被称为“极”。而发展中大国是世界大国中处于上升势头、在实力和地位等方面更接近于世界舞台中央的国家。同时,发展中大国具有变革的愿望,当现有制度、格局不符合发展中大国的意愿时,发展中大国希望通过变革来达成意愿目标。因此,发展中大国具有“谋势”的实力和愿望。按照西方国际政治理论贵“力”的思维方式,发展中大国有扩张的本性,当其实力不断壮大时,它首先要谋取地区霸权,继而争夺世界霸权。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大国与守成大国往往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而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甚JUL20231FRONTIERS163至战争。然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并没有陷入西方“谋力”的思维模式,因为中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不想谋求世界霸权,中国所追求的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早在19 7 4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10。在中国贵“势”的思维方式下,中国的发展首先意味着中国的强大,但强大的中国希望成为世界的机遇,而不是世界的霸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其次,中国的发展意味着大国担当。可以说,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之时,就是凸显中国负责任大国使命之时,中国对这种责任性有着清醒的认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因此,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并不会按照西方的理论走向“国强必霸”的逻辑,而是有自已的价值取向和使命担当。“不称霸”与“负责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中国区别于其他大国的“谋势”的特殊性。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12 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大国的身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外交上的体现。2 0 18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提出“十个坚持”的概括,其中第一条坚持就是“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反映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特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的灵魂,是中国对外工作最基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特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外交的最大政治优势和资源,13 这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谋势”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障。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谋之“势”,是对平等、公平、正义的追求,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样,以强凌弱、强强相斗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反对剥削与压迫,以实现人们在经济、政治、社会等诸方面的平等为奋斗目标”。14 这种基本价值取向使中国不愿以颐指气使的傲慢态度对待广大中小国家,也不愿用东风压倒西风或西风压倒东风的零和博奔思维与体系内的其他大国相处,而是秉持相互尊重的原则,以正确义利观探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道路。1s)因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身份方面,存在着“谋势”的特殊意涵,与西方大国所追求的目标有着本质的差异,在这种特殊性之下,中国如果没有主动积极地去“谋势”的话,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理念很难推进,中国外交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的目标也很难达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谋势”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