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臨川先生文集
先生
文集
版本
源流
91臨川先生文集 版本源流考*董岑仕提要:紹興二十一年王安石曾孫、提舉兩浙西路常平茶鹽公事王珏主持刊刻的 臨川先生文集 百卷本是王安石文集版本系統中重要的一支。根據版本調查和文獻記載可知,王珏本的存世早印本,經過元代修補版;不晚於明永樂八年,王珏本的書版已移至北京國子監,其後,永樂十五年曾修補版。永樂至成化初,北監又多次修補該書書版,之後版片長期未經修補,正德嘉靖間,部分版片丢失或漫漶,至嘉靖五、六年間,嚴嵩復主持了一次大規模的修補。嘉靖以後,王安石集形成了嘉靖前期蘇州刻本和嘉靖十三年福建安正堂本兩個重要分支,二本祖出王珏刻本不同印次的印本,並各有校改。蘇州本以王珏刻明永樂印本爲底本,加入黄次山所作紹興十年詹大和臨川本之叙,在嘉靖中後期蘇州本書版有大規模補版。何遷本、宗文堂本、光啓堂本等祖出蘇州本。安正堂本以王珏刻正德嘉靖間印本爲底本,底本多有缺葉、錯葉,校勘亦粗疏。應雲鸑本以安正堂本爲底本,並曾取蘇州早印本校勘。關鍵詞:王安石版本明代國子監北監遞修翻刻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王安石曾孫、提舉兩浙西路常平茶鹽公事王珏刊刻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 一百卷,書版屢經修補,存世印本較夥。從版本源流來看,王珏刻本是王安石文集版本系統中的重要一支。圍繞着 臨川先生文集 的版本情況與版本源流,學界已結合著録、版本面貌等情況,對 臨川先生文集 浙刻本及明清翻刻本關係展開探討 。王珏本之印次,又與明代王安石集諸多翻刻本的底本密切相關。然而,已有研究中,對王珏刻遞修本的印次問題考察較少,對嘉靖年間幾種版式相近、皆采用蘇式刻風之 臨川先生文集 的刊刻始末缺乏認識,著録亦多有混淆。同時,何遷本等嘉靖蘇式刻本書前載有黄次山爲詹大和紹興十年臨川刻本所作的序言,前人亦多論定嘉靖蘇式本係翻刻自詹大和本,*本文的版本調查過程中,得到了各個藏書單位的幫助,允借善本;寫作過程中,與天一閣博物院李開升老師、北京師範大學董婧宸老師多有切磋研討,謹致謝忱。參阿部隆一 中國訪書志 中,東京:汲古書院,1978 年,第 C193194 頁;祝尚書 宋人别集叙録,中華書局,1999 年,第 316335 頁;王嵐 宋人文集編刻流傳叢考,鳳凰出版社,2003 年,第 156169 頁等。不過,臨川先生文集 印次較爲複雜,在未目驗他本的情況下,前人題跋和研究中對各本是否同版、印次先後、補版年代的判斷難免各有疏失。文史2023 年第 2 輯總第 143 輯92其中誤會頗多。本文擬結合版刻面貌、文字校勘,並參考相關文獻,釐清王珏刻 臨川先生文集 存世印本的刷印先後,梳理其書版修補過程,並以此爲基礎,討論嘉靖以來多種王安石集明清翻刻本的底本。這一問題的探索,也有助於了解明代前中期北京國子監的書版管理情況與修補版過程。一、臨川先生文集 遞修本的印本印次和版片源流(一)臨川先生文集 遞修本的印本印次流傳至今的王珏刻百卷遞修本 臨川先生文集 有二十餘帙 ,書前、書後的目録、題識等刊載情況不一。根據使用書版的補版情況,大致可以分爲三種印次,即元代修補印本、明前期北監修補印本、嘉靖五年六年(1526、1527)北監修補印本,其中,明前期北監修補印本,使用的書版基本一致,但根據版片磨損、丢失情況,還可細分爲三期,具體如下:1.元代修補印本(a)北大蝶本(SB/810.514/1031.1;膠卷號:sj248)。一册。無鈐印。存卷五二至五五,共四卷。卷五四缺葉三,卷五五缺葉六 。(b)上圖蝶本(綫善 811320)。一册。無鈐印。存目録上,起葉六,終卷尾葉五七,其中缺葉七、二十、三五、三六共四葉,計共存四八葉。此二帙均爲蝴蝶裝,各葉左右雙邊,白口,上黑魚尾,魚尾下,目録册題“臨川集目録上”,卷五二至五四題“臨川集卷五十幾”,下有葉碼,版心下方爲刻工。王文進 文禄堂訪書記 中著録的第一種 ,所存卷帙與北大蝶本合,當即此帙。北大蝶本、上圖蝶本均無遞傳鈐印,疑此二帙原屬一套,均爲内閣大庫散出殘本。此二帙的書葉中,存在風格明顯不同的兩期版片,其一爲南宋前中期的浙刻版片,刻工姓名一 筆者通過膠卷、數據庫或目驗原書所閲的 臨川先生文集 之印本,有十餘帙。根據目録著録等,存世的遞修本 臨川先生文集 綦夥,未訪得的亦尚有多帙,包括:湖南圖書館(據葉德輝、葉啓勳、葉啓發題跋,此帙當爲嘉靖五年六年補修印本)、山東省圖書館、青島市博物館(此帙當爲王文進 文禄堂訪書記 中所記有“吴梅村”藏印者,有吴澄序)、安徽省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存卷六五至六七,七四至七七)、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等地藏本。目録題跋中,涉及近代以來王珏刻遞修本的,如王國維編 傳書堂藏書志、莫伯驥 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録初編 五十萬卷樓群書跋文、張鈞衡 適園藏書志等所著録之帙,今未得確考;王文進 文禄堂訪書記 著録的第二種有吴澄序並鈐“泰州劉漢臣”“麓樵”印之帙及傅增湘提到的舊藏“全帙”等帙下落亦不詳。卷五四缺葉三,在更晚印本中,此葉均存宋刻版葉。筆者所閲爲北大藏本之膠片,不排除原書不缺而攝製膠片時出現漏拍蝶裝一葉的情況。王文進著,柳向春標點 文禄堂訪書記 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年,第 283 頁。又,王文進著録刻工,但部分刻工疑辨識有誤。93臨川先生文集 版本源流考般爲雙字或三字,這些版葉刻風接近,未必全屬紹興原刻,可能包含有南宋前期補版;其二則爲明顯更晚的補版,刻風與南宋前中期的浙刻不同,刻工名用單字,補版或在元代 ,如目録上葉十九、五三、五四,卷五二葉九、十,卷五三葉五、六、十一、十二等。結合遞修本全帙中保留的版葉裂版、刻工名情況來看,王珏刻本最初爲雙面開版,卷葉中刻工名多兩葉一换;元代補版,亦多兩葉一補。從刷印面貌來看,此二帙部分葉面已較爲漫漶,然而,後來印本中的明代補版葉,此二帙仍爲宋刻或元補版葉 。内容上,目録上葉十五、葉十六,明代補版與蝶本宋刻版葉差别較大。蝶本葉十五已較漫漶,而葉十六則字口清晰。其中,葉十五於第九行列卷十三“次韻唐彦猷華亭十詠”之組詩詩題,不載組詩子目,第十行爲組詩之後的“太白巖”之詩題;明代補版葉則開列子目,子目詩題不低一字,而葉十六在補版時爲了與葉十七的目録内容相銜接,常一行開列兩首詩題,而各詩的次第亦有錯乙。另外,葉十五,宋刻“得曾子固書因寄”,明代補版脱“曾”字;葉十六,宋刻“題雱祠堂”,明代補版誤作“題寶公塔院祠堂”。2.明前期北監修補印本臨川先生文集 的書版在明初已運抵北京國子監,其後由北監修補。存世的 臨川先生文集 明印本中,以嘉靖五年六年北監修補版爲界,可以分爲兩期。未經嘉靖五年六年修補版的明前期修補印本,相較於今存的兩帙蝶裝的元代修補印本,已有大量明初至明前期的補版。根據刷印面貌與版片情況,還可以細分爲三期:(1)明前期修補早印本(約成化初刷印)(c)國圖甲本(07667)。三十二册。目録二卷,正文一百卷全。鈐“襄陵縣學官書”碑形朱戳,“孫銓百”“東門狷者”“鳳鈞之印”“鹽官孫氏”“涵芬樓”“涵芬樓藏”“海鹽張元濟經收”諸印。明代襄陵縣學官書,清孫鳳鈞舊藏,後歸涵芬樓 。書中有校籤,當爲民國時期所校 。碑形朱戳,額題“襄陵縣學官書”,下書:此國子祭酒邑人邢讓所置者。讓爲諸生時,苦無書讀,及入官,得書多,又苦不能讀矣。數書乃二十餘年交游饋遺及俸貲搆求者,鄉邦後進,能及時致力其間,斯不苦 這批補版,未檢得同見刻工的具體情況,究竟是宋代後期抑或進入元代所補,版片究竟於何地所補,難以遽定。今據刻風斷爲元代補版。如目録上葉十五、十六、二七、三二、三九、四十、四四,卷五二葉十,卷五三葉十一,卷五四葉五、十三至十七,卷五五葉八、十一、十二、十四等。著録見張元濟著,張人鳳整理 涵芬樓燼餘書目 之“臨川先生文集 宋刊元明補本”第二種,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 年,第 397398 頁。該本校籤中,主要校以涵芬樓影嘉靖本(即 四部叢刊 本)、繆仿嘉靖本(光緒九年繆德棻小岯山館刻本)、李注本。從異文來看,李注本爲元刊毋逢辰本或張元濟 1922 年石印毋逢辰本。文史2023 年第 2 輯總第 143 輯94讓之苦也。披録肄習,時加愛護,遇有缺壞,即爲修補,此士君子高致也。其或據於勢家,掩爲己有,均爲盛德之累。百爾君子,宜留心焉。成化己丑夏五月讓謹白。(d)上圖甲本(綫善 83562168)。四十八册。目録二卷,正文一百卷全。鈐“九芝山館”“小篔林”“望美人兮未來”“我欲四時携酒賞莫教一日不花開”“醉邀明月到江樓”“甲子丙寅韓德均錢潤文夫婦兩度携書避難記”“松江讀有用書齋金山守山閣兩後人韓德均錢潤文夫婦之印”“德均審定”“韓印繩大”“价藩”諸印。韓應陛、韓德均遞藏,有曹元忠癸丑年(1913)校籤及跋 。後入藏陳清華處,未鈐郇齋印。卷首有據嘉靖蘇州本補抄黄次山 紹興重刊臨川文集叙,書中的缺葉亦多經補抄。(e)北大殘本(NC/5332/27,膠卷號:sj303)。十六册。殘本。存目録上、卷六至九、十八至二一、二六至三四、四二至五十、五三至五八、六二至六四、六八至七十、七八至八一、八九至九四。無鈐印 。(f)臺圖甲本(10150)。四十册。正文一百卷全。鈐“王印定安”“鼎丞珍賞”諸印 。(2)明前期修補中印本(約成化中至弘治前期刷印)(g)國圖乙本(07666)。三十二册。正文一百卷全。鈐“涵芬樓”“涵芬樓藏”“海鹽張元濟經收”諸印。涵芬樓舊藏 。此本多描潤,補版四周雙邊版框亦有描作單邊者。(h)國圖丙本(08721)。二十册。正文一百卷全。鈐“完顔景賢精鑒”“蓮華精舍”“佞宋”“惪启借觀”“尚同小印”“虎豹窟”諸印。清末完顔景賢舊藏,後爲袁克文、潘宗周所藏,潘世兹捐獻 。又,此帙卷一、卷十五、卷二八、卷四十、卷五十、卷五九、卷七十、卷八一、卷九二首葉曾有鈐印,均已剜去,據鈐印位置知曾裝爲九册。中華再造善本、宋本臨川先生文集 據此帙影印。(i)國圖丁本(A01031)。五册。殘本。存目録二卷、正文卷二八至三六、四十至四九、五九至六九、八一至九一。鈐“京師圖書館收藏之印”。内閣大庫舊本,其卷帙在民國年間 著録見鄒百耐纂,石菲整理 雲間韓氏藏書題識彙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年,第 147 頁。曹元忠校籤和跋,整理見陳先行、郭立暄編著 上海圖書館善本題跋輯録(附版本考),上海辭書出版社,2017 年,第 554 頁。所録校籤,在卷九三葉六,此外卷八八葉九亦有曹元忠校籤,均爲校勘錯葉情況。曹元忠跋,又收入曹元忠 箋經室所見宋元書題跋,國家圖書館藏古籍題跋叢刊 第 23 册,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年,第 654 頁。陳澄中舊藏,圖録并解題又見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合編 祁陽陳澄中舊藏善本古籍圖録 宋刻本第 50 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按此帙傅增湘壬戌(1922 年)似曾閲,見傅增湘著,傅熹年整理 藏園老人手稿 第 7 册,中華書局,2020 年,第 191 頁。今比核傅增湘所記卷帙,北大藏本除少卷六五至六七、九五至一百外,皆合。參 阿部隆一 中國訪書志,第 C193 頁。著録見張元濟 涵芬樓燼餘書目 之“臨川先生文集 宋刊元明補本”第一種,第 397 頁。著録見 潘宗周藏,張元濟撰,程遠芬整理 寶禮堂宋本書録,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 年,第 188 頁。95臨川先生文集 版本源流考屢有調整,目録二卷配入稍晚 。書中有民國十三年(1924)京師圖書館檢查記録葉。(j)北師大藏本(善/845.14/11804)。三十二册。正文一百卷全。無鈐印。(k)臺圖乙本(10151)。八册。殘本。存正文卷三七至四九、六一至六九。鈐“藏園”“沅叔藏宋本”“雙鑑樓珍藏印”“雙鑑樓”“沅叔審定宋本”“抱蜀廬”“雙鑑樓主人珍藏宋本”“雙鑑樓藏書印”“仰驎軒”“江安傅增湘沅叔珍藏”“長春室主”“傅印增湘”“萊娱室印”“江安傅增湘字沅叔别號藏園”“江安傅沅叔藏書記”“沅叔”諸印。内閣大庫舊本,傅增湘得於劉啓瑞處 。(l)上圖乙本(綫善 83658792)。六册。殘本。存正文卷一至二七。鈐“越然”“曾留吴興周氏言言齋”“周越然”等印,周越然舊藏 。(3)明前期修補晚印本(約正德至嘉靖初刷印)(m)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