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双减
政策
教育
培训
机构
应对
策略
为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不仅家长、学校在绞尽脑汁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就连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也在施加着无形的压力。在校内,学生要被应试教育安排催促;在家里,学生要被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激励;在校外,学生还得就着培训机构的加压奔跑。而“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家长的时间安排更从容、学校的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也倒逼教育培训机构跳出“影子教育”的圈子,引领全面素质教育更好发展。本文将对“双减”政策进行解读,并围绕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教育培训机构的现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性的应对策略。首先,针对政策分析指出教育培训机构所面临的新一轮挑战及其现状;其次,通过对现状和政策的结合分析提出教育培训机构可供选择的转型之道;最后,根据市场及政策要求提出教育培训机构获取市场竞争力的经营策略。一、双减政策下的教育培训机构(一)政策的解读“双减”政策的出台以切实保障学生利益为主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该政策的核心主旨是:各地不再审批新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学科类机构改为审批制;学科类机构一率严禁资本化运作,不得融资上市;对非学科类机构严格审批,分类制定标准管理;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等。这些规定主要是针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深化治理,希望培训机构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有关规定,做到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权利,从整体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二)教育培训机构的现状“双减”政策的推行,使得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猝不及防,纷纷乱了阵脚。市场上的教育培训机构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如“学而思”这类主打线上教育的机构,他们正摸索着,在政策的鞭策下建立健全独特的线上教育体系;二是“新东方”这类机构,刚发掘出教学领域的新战略,此刻也不得不随着政策的改变而改变策略;三是一些不知名的教育培训机构,因缺乏竞争力,在政策的约束下只能寻找退路。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机构不再能像往常一样常规运营,势必得重新做出选择。是退出市场还是在市场中摸索着转型,是许多机构迫切面临的抉择。对于许多小机构而言,他们没有足够的竞争力稳站市场份额,所以退出市场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那些试图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机构应该怎么做呢?二、教育培训机构的转型思路“双减”政策给教育培训机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政策要求下,大约 70%的机构只能选择退出市场,剩下的 30%的机构还在市场上摸爬滚打,试图适应这个全新的政策,站稳脚跟。然而在面临抉择的时候,很多机构找不到方向。本文将结合政策、市场以及机构自身条件为教育培训机构的转型之路提出建议。“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机构的应对策略王思晴,梁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00)摘要: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能力。但家长、学校、社会都在给孩子施加沉重的压力,这种社会现象不仅使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甚至催生出许多“影子教育”式的教育培训机构。2021年,我国政府基于这一现象推出“双减”政策,旨在通过规范学校、社会的教育行为实现为学生减负,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基于此,通过对“双减”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围绕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教育培训机构的现状以及自身条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性的应对策略。关键词:“双减”政策;教育培训机构;应对策略;创新中图分类号:G52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4-0133-03作者简介:王思晴(1999-),女,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梁鑫(1973-),女,山东聊城人,副教授,从事企业管理研究。经济研究导刊耘悦韵晕韵酝陨悦 砸耘杂耘粤砸悦匀 郧哉陨阅耘总第544期圆园23年第14期杂藻则蚤葬造 晕燥援544晕燥援14,2023133-(一)调整为周内上课或线上教育国家政策规定,不允许教育培训机构占用学生空余时间进行课外补习授课,所以,如果机构打算继续进行学科类培训的话,就只能调整时间,将授课安排在规定禁止之外的时间。依现状来看,培训机构可以转变授课形式,招收学生,只在周内为他们辅导家庭作业。如今,学生家长白天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晚上无法全身心为孩子辅导作业,所以在这段时间开展授课无疑是个好的选择。在学生晚饭结束并短暂休息之后,在培训机构进行作业的辅导与讲解,同时秉承劳逸结合的宗旨,还可以开展一些素质教育活动,以达到帮助学生提高作业效率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培训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让学生、家长意识到参与该课程的益处,以此维持机构的发展。同时,培训机构在满足政策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展线上教育,这样对三方无疑都有益。线上教育时间灵活、课程可以回放、不受地域限制、课堂可以同时容纳很多学生、节约成本等,对机构、学生以及家长来说无疑都是很好的选择。(二)着手非学科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拓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为保证素质教育的平稳进行,非学科教育越来越得到各方人士的青睐,再加之“双减”政策的推广,非学科教育的重要性会愈加凸显出来。所以,在此关头转型进入非学科教育市场领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政策有关规定指明,对于非学科教育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苛,只是要求非学科类机构严格审批,分类制定标准管理,也就是说,非学科教育只需要符合政策审批条款,在经营运作时接受各部门的严格按标准监管。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非学科教育的推广会得到相应的扶持,只要按照要求设立开办,围绕全面发展宗旨运营,就会迎来转机,在市场站稳脚跟。(三)转战成人教育或事业单位培训随着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以及社会对学历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稳定工作以及高学历的重要性。随着市场就业压力愈加严峻,低学历的人都在考虑通过成人教育来提高自己的学历,从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教育培训机构可以抓住这个机会,针对这一人群开展培训课程,实现双赢。同时,也会有一群人是因为各种外界原因,在动荡的就业市场中被埋没,他们此时的选择更偏向于寻找更为稳定的工作,比如考取事业单位,针对这样的人群,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对其开展培训,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能完成自己的转型之路。三、“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策略(一)精简教师,节约成本“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据调查,“双减”政策之后,有 60%左右的家长表示他们会选择非学科类培训班或是强度较小的培训课程。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对培训机构的需求已经远不如从前了,所以,为了使机构能够生存下去,战略上就必须得节约成本。师资力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校外教育行业的入门门槛低,是“教师热”催生出来的,而“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机构需求减少,教师的门槛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而言,应该加快完善内部制度,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并对机构内的教师能力进行考核,结合机构自身的运营要求,摒弃考核能力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对教师队伍进行缩减,形成一支精干、高质量的队伍。(二)优化创新,吸引生源国家政策的改变,意味着大环境下的宏观政策发生了改变。为适应这一改变,教育培训机构肯定也不能墨守成规,也需要随着政策的改变而进行调整。教育培训机构的创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自主研发讲义体系首先,对于机构所用的讲义而言,现如今所存在的机构都呈现出“影子教育”模式,所用的讲义和学校所用的几乎一致。虽然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掌握校内知识,提高他们应试教育的能力,但这并不应该是教育机构的最终目的。机构应该自主研发讲义,充分利用自身优质师资力量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讲义体系,形成一套自身独特的讲义体系,充分彰显机构竞争优势,而不是做校内教育的翻版。同时,也要保证这套讲义的可适用性,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并在巩固学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而并不只是为了成绩的教育。2.建设优化的教育环境环境的吸引力是无法抵抗的,往往环境给人第一印象所产生的后续效应是无法估量的。在“双减”政策以及全面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轻松自如的教育环境肯定是大有裨益的。教育培训机构应该一改往常沉闷的教育环境,优化建设一个轻松自如、无压抑感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劳逸结合,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感觉进入了另一个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将环境布置成养眼的绿色调,从视觉上先给学生一个冲击;还可以在机构内设置健身器材,既响应国家全面素质教育政策,也鼓励学生通134-过运动的方式放松;同时,还可以布置一个休闲娱的区域,供学生家长们饮水、交流或是休息等。这样的教育环境会带给学生和家长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继而形成“口碑传播”,进而通过这种创新优化的方式增加机构的竞争能力。(三)完善教育方式在政策变更的约束下,以往那种唯分数论的指导思想在现在的大环境中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只有突破常规,打破束缚才能使教育培训机构获得生存下去的竞争优势。首先,机构应主张劳逸结合。可以结合全面教育,在课堂之间安排一些素质扩展活动,也可以在特定时间开展一些开放性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还可以在学科课堂之余附赠一些非学科课堂,既放松学生心智,又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践行劳逸结合的全面素质教育才是未来所需要的教育方式。其次,在“培优”的道路上,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学术上的佼佼者,人各有所长,只要能将学生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是很好的教育。在教育培训机构中,教师应在课堂以及素质教育中充分观察学生,发掘出他们在课堂之外的独特能力,并有效的引导发挥其优势,做到极致。在学校的应试教育下,如果培训机构能提前提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就必然能得到很多家长学生的青睐。最后,考查学生学习的方式不应该局限于试卷,应多方面灵活地综合考查,在提升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综合培养学生的非学科能力。例如,结合开展的素质教育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考查;采用具体实践的方式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度,而非停留在书面形式上,开展成果汇报展,通过学生的自省来了解并锻炼学生等。(四)多方联合减负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多地开始推行“四点半”课堂,名义上是为了素质教育,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实行全面素质教育。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四点半”课堂的演化逐渐趋于校园化。在政策的支撑下许多学校开展了课外辅导活动,将学生的上课时间延长到 5点30分甚至更晚,但其实还是在开展学科教育,未达到减负的作用。依现状来看,要想使学生真正意义上体会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相对轻松,学校的学科类专业师资是做不到的。此时,在获得政府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大力提高非学科教育师资的质量,联合政府、学校占据学生课外辅导活动市场,既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这个对策的可实施性取决于教育培训机构是否具有符合要求的条件并得到认可,是否可以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只有具备这个对策的可实施性,这场多方联合的战役才能打得漂亮,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四、结束语在国家“双减”政策下,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着抉择,原有机制已经不能使它们在现有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减轻校外培训的负担;全面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方面的能力。这些政策都是为了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观点,旨在建立健全一套健康的教育生态,以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不仅仅是培养只会读书的学生。在政策变化莫测的宏观环境下,教育培训机构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得结合自身条件选择一条合适的转型道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环境变化,利用创新意识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才能保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1王文科.中外社会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经营模式比较及启示:以大型教育培训企业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1(7):19-21.2李鹏帅.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面临转型“岔路口”N.承德日报,2021-09-08(B3).3张晔,Rebecca Miranda.陕西省咸阳市教育培训机构在线教学模式的市场现状及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