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离若即”与“不离不弃”——作为感知对象的博物馆陈列空间.pdf
下载文档

ID:2754042

大小:1.88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若离若即 不离不弃 作为 感知 对象 博物馆 陈列 空间
1213“策展 3:物与空间”2021 年度第三届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会第26辑“若离若即”与“不离不弃”作为感知对象的博物馆陈列空间“Accessibility and Availability”:Museum Exhibition Space as a Perceptual Object宋向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资深博物馆学研究者。曾赴美国史密森学会研学。曾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授“博物馆学概论”等课程,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工作多年,发表博物馆学研究文章数十篇,并结集出版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一书。通过分析博物馆陈列历史图像,梳理博物馆陈列展品与陈列空间关系的演变;从“异托邦”视角,探讨博物馆陈列空间的特性,观众从博物馆陈列中感觉到自我;将博物馆陈列空间置于“语境”位置,讨论展品与陈列空间在意义认知、确认中的复杂关系。This presentation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images of museum displays,sorted 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eum exhibits and display space,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heterotopia”,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eum display space as well as the audiences sense of self from museum displays.By placing museum display space in a“contextual”posi-tion,we discusse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exhibits and display space in the percep-tion and confirmation of meaning.我主要从博物馆学角度思考博物馆物与博物馆空间的关系问题。即从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陈列的发展,博物馆陈列的展品和陈列空间之间的关系等维度来思考,怎么样来认识和处理作为展品的物与陈列空间的关系,更侧重从意义揭示的维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引子:他在思考什么人们在看到一件博物馆展品的时候,他们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对于这个展品要表达什么理念、传递什么信息、与观众之间关系是什么等问题,他们会怎么认识和思考?这是法国罗丹博物馆庭院中的一件展品“思想者”(图 1)。左侧这张图片,观众的焦点还是在这件作品上,它的背景是蓝天白云,以及象征着生命永恒的松柏树。这样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思想者”正在思考严肃的生命意义。稍微换个角度,即右侧的图片,同样是这件作品,背景中除了蓝天白云之外,还可以看到后景中恢宏的建筑。这个建筑是什么?就是拿破仑陵墓,安放拿破仑遗骸和棺木的建筑。这样的场景,对观众有什么影响呢?观众会不会想到“思想者”在思考人生悲欢和世事变迁?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一个很有趣的对比同一件作品,如果背景变了,空间变了,环境变了,当观众看着这件物的时候,对物的意义的认知和理解,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思想者”是罗丹为一个更宏大作品而构思和创作的,在他生前这个作品没有完成。在他去世以后,艺术家根据罗丹的设计草图和他的创作小样,把这件作品做了一个示意图,或者说做了一个整合。这件作品就叫“地狱之门”(图 2)。这件作品的核心人物还是“思想者”,当然“思想者”所处的背景环境或者说周围的空间尺度、性质是不同的,观者也会产生新的联想。前面他可能在思考人生,思考现实,在这儿他可能思考的是一些哲理。很有趣的是这幅图(图 3),这是在罗丹博物馆附近的地铁站里面,“思想者”在这里又出现了。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面,同样的作品、同样的形象、同样的物,它的意义是否还是一样?或者说在这个空间里面,人们在看到它的时候,是否又有新的想法、新的认知?图2“地狱之门”图1“思想者”图3 地铁站里的“思想者”1213“策展 3:物与空间”2021年度第三届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会第26辑“若离若即”与“不离不弃”作为感知对象的博物馆陈列空间“Accessibility and Availability”:Museum Exhibition Space as a Perceptual Object宋向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资深博物馆学研究者。曾赴美国史密森学会研学。曾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授“博物馆学概论”等课程,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工作多年,发表博物馆学研究文章数十篇,并结集出版物与识当代中国博物馆理论与实践辨析一书。通过分析博物馆陈列历史图像,梳理博物馆陈列展品与陈列空间关系的演变;从“异托邦”视角,探讨博物馆陈列空间的特性,观众从博物馆陈列中感觉到自我;将博物馆陈列空间置于“语境”位置,讨论展品与陈列空间在意义认知、确认中的复杂关系。This presentation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images of museum displays,sorted 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eum exhibits and display space,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heterotopia”,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eum display space as well as the audiences sense of self from museum displays.By placing museum display space in a“contextual”posi-tion,we discussed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exhibits and display space in the percep-tion and confirmation of meaning.我主要从博物馆学角度思考博物馆物与博物馆空间的关系问题。即从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陈列的发展,博物馆陈列的展品和陈列空间之间的关系等维度来思考,怎么样来认识和处理作为展品的物与陈列空间的关系,更侧重从意义揭示的维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引子:他在思考什么人们在看到一件博物馆展品的时候,他们的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对于这个展品要表达什么理念、传递什么信息、与观众之间关系是什么等问题,他们会怎么认识和思考?这是法国罗丹博物馆庭院中的一件展品“思想者”(图 1)。左侧这张图片,观众的焦点还是在这件作品上,它的背景是蓝天白云,以及象征着生命永恒的松柏树。这样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思想者”正在思考严肃的生命意义。稍微换个角度,即右侧的图片,同样是这件作品,背景中除了蓝天白云之外,还可以看到后景中恢宏的建筑。这个建筑是什么?就是拿破仑陵墓,安放拿破仑遗骸和棺木的建筑。这样的场景,对观众有什么影响呢?观众会不会想到“思想者”在思考人生悲欢和世事变迁?这两张图片给了我们一个很有趣的对比同一件作品,如果背景变了,空间变了,环境变了,当观众看着这件物的时候,对物的意义的认知和理解,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思想者”是罗丹为一个更宏大作品而构思和创作的,在他生前这个作品没有完成。在他去世以后,艺术家根据罗丹的设计草图和他的创作小样,把这件作品做了一个示意图,或者说做了一个整合。这件作品就叫“地狱之门”(图 2)。这件作品的核心人物还是“思想者”,当然“思想者”所处的背景环境或者说周围的空间尺度、性质是不同的,观者也会产生新的联想。前面他可能在思考人生,思考现实,在这儿他可能思考的是一些哲理。很有趣的是这幅图(图 3),这是在罗丹博物馆附近的地铁站里面,“思想者”在这里又出现了。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面,同样的作品、同样的形象、同样的物,它的意义是否还是一样?或者说在这个空间里面,人们在看到它的时候,是否又有新的想法、新的认知?图2“地狱之门”图1“思想者”图3 地铁站里的“思想者”1415“策展 3:物与空间”2021 年度第三届策展研究与实践研讨会第26辑以被称为“密集式科学标本展示”。当时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或者是绅士,或者是学者,要体现自己社会身份的特殊性,更多地是通过空间的样式和形态,来体现这些物的价值和物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对物的认识的客观性、真实性。这两张图片也是早期公共博物馆的展厅陈列形象(图 5)。左边是大英博物馆的雅典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雕像展厅。这个展厅模仿了神庙的建筑平面,意图再现神庙的古典和庄重。右边这幅图是卢浮宫大画廊。这是大画廊早期的陈列,看起来很随意,其实陈列已经是基于知识体系的了,不再是根据物的拥有者的偏好,以及对物自身艺术的评判来进行展示,实际上是按照科学标准来进行陈列,按照地域、艺术流派、作家、画家与艺术家,用艺术史体系来布置展品。从这些图像中,我们看到建筑空间的形态、样式,似乎遮盖了展品的一些特色,展品要服从空间,或者说是受到陈列空间的制约。由于知识建构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早期博物馆陈列当中,更多的是借助空间的形态、空间的尺度来隐喻展品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凸显博物馆陈列不同于私家收藏的特点。2.展品的逆袭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逐渐成为社会主导制度,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到 19 世纪中期随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推行,义务教育制度确立。此外,在艺术创作方面,艺术家不再只为达官贵人、宗教进行创作,而开始为了艺术来创作。此时的博物馆陈列已经不用靠着空间来撑门面了,而且这时候知识、艺术、艺术创作力也得到社会的承认,博物馆陈列更注重内容的完整述说,展品成为陈列的主角,陈列空间逐渐隐退,成为一个虚无的空间,或者只是一个物理尺度意义的空间。从概念上讲,陈列空间只是作为陈列的边界,这时陈列的重点在陈列内容上,具体的物成为传达陈列内容的载体和媒介。展品与陈列空间的地位发生了转换,在物和空间的关系上,表达特定内容的物成为主导,甚至成为影响空间存在和影响空间表达形式的重要因素。20 世纪中后期,博物馆陈列形成了“白盒子”和“黑盒子”模式。这两个模式都是要强调物、展品的个性和存在,弱化陈列空间的边界,弱化空间的个性特征。此外,这两个模式改变了空间对物的意义、价值的提示作用。以前靠空间和展厅把物的关系建构起来,空间成为但丁神曲地狱篇中的诗句:“Forgetyourhopes.Theywerewhatbroughtyouhere.”中文翻译为:“进入此门者,当舍去一切希望。”罗丹“思想者”正是基于但丁的这句诗创作的,这件作品的意义就在这里。我想问博物馆观众类似的问题:当你进入博物馆陈列空间后,能不能舍弃自己的期望?从这个角度,可以探讨一下博物馆陈列空间的特质、价值、意义和作用,探讨一下观众因素对博物馆陈列空间性质的影响。一、背景:展品 VS 陈列空间在引子里,四个“思想者”,同一的观看对象,不同的陈列空间构成了观众观看“思想者”时思考的语境、情景和环境,空间对观众观看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空间与物构成叙事的情境,为物的意义的呈现提供线索,甚至提供一些支持。空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同质的概念,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特别是在博物馆陈列这一情境中。博物馆陈列的空间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改变着自我的意义、不断改变着自我作用的被感知、被认知、被解读的对象。在博物馆陈列这一规定情境中,对于展品与陈列空间的关系,我将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即展品 VS 陈列空间、陈列空间的特点以及展品&陈列空间。首先从历史维度考察展品与陈列空间的关系,两者关系以对比、比较的符号来表征,既有关联,也有一些对抗的意思;其次,从现实的角度,基于福柯“异托邦”的有关论述,讨论陈列空间自身特点,以及其对展品的规定性;第三,从话语的角度,展品置身在陈列空间当中,陈列空间作为呈现烘托和突出物(展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