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逻些”官道在唐蕃交流中的作用及影响.pdf
下载文档

ID:2753856

大小:4.16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长安 逻些 官道 交流 中的 作用 影响
SICHUANSHENGGAN BUHANSHOUXUE YUANXUEBAO083文学艺术“长安一逻些”官道在唐蕃交流中的作用及影响?黄明建【摘要】在唐朝同时代的民族关系中,唐蕃关系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发展和变化主要是依靠“长安一逻些”官道进行。此道东起长安,经凤翔、陇州、秦州、渭州、临州、河州(或兰州)、州至吐蕃逻些,使得唐蕃间政治往来频繁、经贸交往密切、文化交流多样、军事交流频仍。此道正式开通后,对当时乃至以后都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汉藏人民通过2 0 0 多年的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关键词】唐朝;吐蕃;官道;经济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139(2023)2-0083-7唐代是中原王朝与西藏地区交流的重要时期,也是汉藏民族交流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唐朝和吐蕃主要是通过“长安逻些”官道开展交流。在唐朝时期,官府常在重要道路沿线设置馆驿,此即为官道。“长安一逻些”的官道也被称为唐蕃官道,此道在唐代以后一直发挥了重要作用,后代又称其为唐蕃古道。学界对唐蕃间的交流通道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对唐蕃古道的形成原因、路线走向进行考证,而以唐蕃官道为切人点,探究其所涵盖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流及其产生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背景,着重对涉及唐蕃官道、唐蕃交流的文献进行系统深人考察,通过唐蕃间的官道探析唐蕃交流,析唐蕃之间政治上的相互影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文化上的兼容并包,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官道是古代官府为方便与各地进行交往而专门修建的道路,官员、使臣、候、驿夫常通行于此道。“官道者,官府之常道。”(俞越:诸子平议补录,北京:中华书局,1 9 5 4年,第7 页。)在唐朝时期,官府常在重要道路沿线设置馆驿,此即为官道。“长安一逻些”的官道也被称为唐蕃官道,此道在唐代以后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后代又称其为唐蕃古道。【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以长安一逻些的馆驿为例探析唐蕃交流”(项目编号:2 0 2 1 SYYXSS11)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黄明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41。SICHUANSHENGGANBUHANSHOUXUE YUAN XUEBAO084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2 期一、“长安逻些”的官道状况官道建设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唐朝和吐蕃都积极建设官道,不仅在辖境内建设官道,更建有通往周边的官道,官道沿线设有驿站,以供往来官员、使者、商旅、行人食宿。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官道在汉藏民族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吐蕃是由青藏高原上的雅隆部落发展而来。经过早期三十一代赞普的努力,对内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对外“稍并诸羌,据其地”。松赞干布基本统一青藏高原后,开始“对四邻邦互通往来”。由于吐蕃境内山高水深,松赞干布便设置专门官员负责在河架桥,遇山便凿石通车”,建设官道,以便对外进行交流。唐太宗贞观八年(6 3 4年),吐蕃“始遣使者来朝”,唐朝派遣使臣冯德遐前往逻些交好。这是中原王朝与西藏地区建立正式交往的开端。自文成公主人藏,唐朝与吐蕃结为“舅之国”后,双方交流往来不断增加,因而在沿线列置馆驿供使臣、军队、商旅行人往来,唐蕃官道也就正式开通。“长安逻些”的官道可分东西两段。东段是由长安至城,西段是部城至逻些。唐蕃官道的线路,史籍上没有明确记载,它散见于两唐书全唐文资治通鉴等史籍。长安至城段,自“武帝开河西四郡”后,此段官道伴随着历代王朝对河湟地区的经营控制而发展起来。隋炀帝巡幸河右地区时,“庚午,有司言,武功乙亥,幸扶风旧宅。夏四月已亥,大猎于陇西乙已,次狄道,党项羌来贡方物。癸亥,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隋炀帝便是沿着长安一武功一扶风一渭州一临州一河州一鄯州一线前行。由此可知,唐代以前长安至州便存在一条通途大道,此道也被称为丝绸之路南线,这便是唐蕃官道的前身。据学者考证,唐蕃官道东段具体路线如下:长安西南行8 5 里至兴平县,又西行2 0 里至马鬼驿,又西行3 0 里至武功县,又西北7 0 里至扶风县,又西北1 0 0 里至凤翔府治所天兴县,又西北1 5 0 里至陇州,又西北行6 1 里至大震关,又西南行1 5 5 里至清水县,又西南行1 2 5 里至秦州,又西行2 5 0 里至陇西县,又西北行5 0 里至渭州,又西行1 9 0 里至临州,又西行1 48 里至河州,又西北行40 0 里至州,又西行1 2 0 里至部城,全长共计1 9 5 4里。简而言之,唐蕃官道东段线路为长安一凤翔一陇州一秦州一渭州一临州一河州一州一部城。部城至逻些段最因其以“提悉补野”为族姓,因而又被称为“悉补野部”【元】萨迦索南坚赞:王统世系明鉴,陈庆英,仁庆扎西泽译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8 5 年,第4449 页。【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第6 0 7 1 页。【元】萨迦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北京:民族出版社,2 0 0 0 年,第42 页。弟吴贤者:弟吴宗教源流,许德存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 0 1 3 年,第1 2 2 页。【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第6 1 0 3 页。【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第6 0 7 3 页。【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2 8 6 页。【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年,第8 3 6 页。【唐】魏徽,【唐】令狐德菜: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3 年,第7 2-7 3 页。陈小平:唐蕃古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 9 8 9 年,第1 7 页。全唐文新唐书记载吕温、刘元鼎出使吐蕃走临州一兰州一州路线,但此路艰险,是临州一河州一州主道的辅助支线。参考陈小平:唐蕃古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 9 8 9 年,第1 9 2 2 页。东段的路线参考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全唐文通典元和郡县图志释迦方志等有关史籍整理而成,其依据是唐蕃间的使臣往来、盟会和军事交流路线的记载。唐蕃官道东段详细考证主要参考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2 卷河陇西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 年,第3 41-42 0 页。SICHUANSHENGGANBUHAN SHOU XUEYUANXUEBAO085文学艺术早开通时间应为秦献公时期,河湟地区的羌人首领畏惧秦国,将其部落“出析支河曲西数千里。”羌人由河湟地区向青藏高原腹地迁徙,对于该段路线的开通起了积极作用。至唐初,侯君集平叛吐谷浑时,唐军从州至柏海,望积石山,观河源,说明存在一条从州人吐蕃的大道。此外,文成公主人藏时,松赞干布“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也说明逻些至柏海、河源存在一条交通大道,与侯君集行军路线相连接。只是此时沿途未设置驿站,不是官道。唐蕃官道西段的线路和走向在新唐书地理志“城”条下有详细记载,由鄯城经临蕃城、绥戎城、定戎城、石堡城、赤岭、莫离驿、那录驿、众龙驿、列驿、婆驿、悉诺罗驿、莽驿、野马驿、川驿、蛤不烂驿、突录济驿、农歌驿、卒歌驿鸿胪馆,至赞普牙帐。西段全长4 7 0 0 余里,吐蕃置驿1 4 所。唐蕃官道路线从长安出发,经关内道、陇右道,至逻些全程6 7 0 0 余里,它是唐朝与吐蕃使臣往来的通道,更是双方主要的军事对抗路线,其上也有商旅行人、僧侣、战俘往来。但安史之乱后,唐蕃双方关系紧张,且唐朝陇右道陷于吐蕃,唐蕃官道成为双方使臣、战俘的专属通道。双方使臣、驿骑往来,“悉遵囊昔旧路”在唐代后期双方通好时使者往来仍然沿着前期的唐蕃官道。二、“长安-逻些”官道上的唐蕃交流自唐朝与吐蕃结为“舅甥之国”、唐蕃官道开通后,双方在以后2 0 0 余年里,经由此道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多方面的交流,即使在安史之乱后,双方关系日趋紧张时,政治、经济等交流也没有中断。(一)政治往来政治往来交流是唐蕃修筑官道、列置驿站的主要目的。唐朝在长安四门置鸿胪客馆迎接蕃使,吐蕃也常在莽驿、突录济驿、农歌驿、勃令驿鸿胪馆迎候唐朝使臣唐朝与吐蕃政治往来主要是依靠双方的使臣往来。据统计,从贞观八年(6 3 4 年)吐蕃第一次派遣使者人唐开始,在唐蕃双方交流的2 0 0 余年里,双方使臣交往共计2 9 0 余次,其中蕃使1 8 0 余次,唐使1 0 0 余次,在唐蕃官道上常可见到“岁时往复,信使相望”的场景。唐蕃使臣往来主要是朝贡、盟会、和亲、告丧、吊祭、封赠、约和等活动。即使是唐朝与吐蕃关系紧张时,“问聘之礼,从未间断,且有延续也。”可见唐蕃间的政治往来从未停止。在唐蕃政治往来中影响最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文成公主人藏,松赞干布亲迎于唐蕃官道上的河源,足见吐蕃对此次政治往来的重视,在此后数十年间双方和平相处,边境较为安宁。由此,双方结成“舅甥之国”,标志着唐蕃关系乃至汉藏关系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第二次是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和亲,金城公主沿着文成公主进藏路线到达逻些,延续并进一步发展【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 9 8 8 年,第5 1 3 0 页。【后晋】刘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第2 5 1 0 页。【后晋】刘昀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第5 2 2 1 页。3【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第1 0 4 1 1 0 4 2 页。5王尧:吐蕃金石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 9 8 2 年,第3 页。【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年,第1 0 4 2 页。谭立人,周原孙:唐蕃交聘表,中国藏学1 9 9 0 年第2 期。【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2 8 6 页。王尧:吐蕃金石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 9 8 2 年,第4 3 页。SICHUANSHENG(GANBUHANSHOUXUEYUANXUEBAO086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2 期了唐蕃友好的政治关系。第三次是长庆会盟,长庆元年(8 2 1 年)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此次会盟不仅确定了唐蕃边界,还使得此后双方边境再次息兵,最重要的是在逻些树立了唐蕃会盟纪念碑,这是历史上汉藏人民追求和平的最好见证。(二)经贸交往唐蕃之间频繁的使臣往来,不仅促进了唐蕃之间政治交流,也促进了双方更为广泛的经贸往来。唐朝与吐蕃经贸交往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朝贡与赏赐,另一种是边境互市,多样的经贸交往丰富了汉藏人民的物质生活。文成公主人藏时,“陪送不计其数的珍宝十八种工匠、各种谷物种子。”高宗时期又先后赐赞普绸缎五千段,遣去蚕种、酒人与碾等诸工匠。金城公主人藏时又带去丝绸数万和众多工匠,唐朝常赐物赞普以及吐蕃使臣。为迎娶公主,松赞干布献上金五千两、宝玩数百为聘礼。在许嫁金城公主后,“自是频岁贡献”。唐蕃间朝贡与赏赐活动非常频繁,官道上常可看到“金玉绮绣,问遗往来”的情形。此外,唐蕃使臣也会在官道沿线购买大量珍奇商品带回。唐蕃间的互市是由双方互补型的经济决定的。唐朝是农业经济,吐蕃是畜牧经济,二者的经贸交往对双方都有较强的吸引力。开元十九年(7 3 1 年),唐玄宗同意唐蕃在官道上的赤岭开集互市,这是唐蕃边境互市的开端,此后,双方互市频繁。双方互市的产品多是丝绸、茶叶、牛马、金银器等物品,唐德宗贞元时,尝以丝绸“计十八万匹”吐蕃等换牛六万余头。宪宗元和五年(8 1 0 年),此时的唐蕃关系缓和,吐蕃“又款陇州塞,丐互市,诏可”。随着吐蕃势力向东扩展,唐宪宗时已在官道沿线的陇州等内地开展互市。唐蕃通过长期的经贸交流,使双方的经济交流愈加紧密。唐蕃的经贸交往为以后茶马贸易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唐蕃官道也发展成为茶马古道青藏段。(三)文化交流伴随着唐蕃官道政治、经济交流的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