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题”式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以《水浒传》为例.pdf
下载文档

ID:2753390

大小:1.92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水浒传 母题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研究
96学科“母题”式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文 孙丽丽杨德瑶 整本书阅读是指以整本书为阅读对象和基本单位的阅读形态,与单篇阅读形成鲜明对比。这一概念最早由叶圣陶先生提出,并随 2011 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进入语文课程教学。2022 年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采用了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呈现,整本书阅读正是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其地位与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正面临着诸多困境。为此,学者余党绪将文学神话学领域的“母题”概念引入教育教学。但在其研究范畴中,更多是针对高中整本书名著阅读,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鲜有涉及,且尚未总结出“母题”式阅读的课程设计基本范式。在其理论基础上,深入分析“母题”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以水浒传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力求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参考。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困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借鉴了原先高中的学习任务群形式,学段下移,在初中阶段分三个层面设置了六个学习任务群。隶属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阅读整本书,并在阅读过程中交流研讨,丰富阅读经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丰富精神世界。整本书阅读在初中学段极为重要,在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上能起到凝散专精的作用,鼓励学生走进更广阔的阅读视野。与之相对的是,当前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却面临着诸多困境,整体呈现出抓大抓小两种误区。一是只搭建“大框架”。教师让学生只读作品简介、情节概括、人物性格、以水浒传为例MIRROR97EDUCATION TODAYJuly/August 2023今日教育艺术手法、情感主旨等,背诵相关试题答案,导致“伪阅读”“假阅读”现象大量存在,名著的阅读教学呈现“应试性”和“功利性”弊病。二是只关注“小细节”。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找不到、找不准着力点,仅能依附于课本中的某些节选片段,过度专精细小片段,割裂了节选与原著的关系,导致“碎片化阅读”现象大量存在。这二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丧失阅读兴趣,造成核心素养培育的缺位。此外,整本书阅读虽然以学生课外自读为主,但仍需教师进行教学引导和帮助。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若缺乏明确的阅读导向,则容易陷入漫无目的、方向不明的误区,最终导致阅读混乱。为解决当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困境,将文学神话学领域的“母题”概念引入教育教学。以母题确立文本的核心价值,以议题确立教学主要内容,以问题驱动思辨读写,完善具体的实施细节,研究基于母题概念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二、“母题”概念指导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母题”的概念源自文学、神话学,作为最小的叙事单位,可以是一个角色、一个事件或一个背景,如“洪水”母题、“英雄特异诞生”母题,是将高度凝练的共性概念提取,用以组成序列、构成故事类型。目前,将“母题”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相对匮乏,相关理论也尚未完善,落实到一线教学实际的学程设计尚未形成统一范式。整本书阅读是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要求,母题普适的基础性、多维的关联性、广泛的开放性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需求点高度契合。其一,初中学段推荐阅读的书籍大多为思想性与艺术性得到广泛认可的经典文本,经典文本往往独具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色,高度凝练的“母题”必然融通其中。其二,不同“母题”在排列以构成故事类型的过程中相互关联,概念的触角不断延伸,最终形成有多元核心的关系网,其思辨性和内部的延展性也与经典文本的时代解读相当融洽。其三,“母题”式整本书阅读教学只搭建阅读的支架点,不限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发散面,这一特性将阅读自主权交还到学生手中,在阅读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在实际教学中,“母题”的价值正在于明确思维方向、限定思考边界,在尽可能小的限制中给予学生尽可能大的思考自由,从而实现对当前教学困境的突破。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母题概念,既是让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有了提纲挈领的上位概念,同时也能将步入思维混乱、边界模糊误区的学生及时牵引回主线。“母题”包蕴丰厚,又能限定思维,在精准定位关键词的前提下,可以帮助学生聚焦文本核心。三、“母题”式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施路径为更深入研究教学实践中的“母题”式整本书阅读教学,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名著水浒传 为例,设计“母题”式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范式。(一)选定版本,明晰阅读背景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之前,教师需要设置一节先导课,选定经典文本的阅读版本,建构基本的阅读背景。经典文本流传已久,即使同一本书,在不同出版社、不同译作家、不同年代出版,内容都可能大有不同。与此同时,层出不穷的经典文本“青少版”“精简版”在市面上流传,这些版本将原著内容删删改改,致使经典内容“浅显化”,精妙凝练的语言简化成不经雕琢的大白话,难以培养学生文学欣赏、思想建构、素养修炼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导读课上统一学生的阅读版本,以水浒传一书为例,在对不同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后,建议选定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年出版的水浒传作为阅读版本,其底本为明代容与堂本,是现存最早的百回繁本。此外,经典文本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意蕴也对读者设置了阅读门槛。水浒传是百回长篇名著,情节结构以单线纵向进行,先以若干回为一个人物作传,再以若干人物传连接成一个整体,连环钩锁,层层推进。这种“环链”式的结构艺术复杂深奥,98学科 如果缺乏教师的阅读指导,学生难免在重重困境中失去阅读兴趣。作者创作文本时,通常立足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字里行间折射出时代特征与自身经历,对创作年代的陌生与断联也是学生在阅读时无法代入的原因之一。这些都是先导课需要解决的阅读障碍。因此,教师需要在导读课建构基本的阅读背景、了解文本历史时空、作者生平等内容,引导学生形成初步感知,缓解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特别是名著阅读的畏难情绪。(二)综合资源,确立文本“母题”母题是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核心,确定准确恰当、贴合学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母题是重中之重。提炼母题必须以文本为基础,立足全局,紧扣文本自身的内容与结构,并充分考虑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价值需求、认知能力与接受水准。为突破重难点,在研读母题时,有必要引入相当程度的课外资源,从而拓展课堂的纵深。一方面,名著之间母题具有联结性,在研读文本时,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文本价值独特性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引入不同名家对于名著的专业性解读文本,作为学生科研思维方式的示范,并作为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文本形式参考。同时,母题的内涵深广,有关母题的其他异质性文本有时具有“他山之石”的作用,能够极大启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理解。水浒传作为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英雄传奇典范作品,解读角度多元开放。基于对整本书的内容及主旨思想的把握,适合开展教学的水浒传相关母题有“反叛与规训”“忠与义”“庙堂与江湖”“个体觉醒与联合反抗”“反抗与压迫”“女英雄形象”等等。在母题式整本书阅读教学伊始,由教师进行母题界定最为稳妥。教师对经典文本的教学重难点与学情了解透彻,往往能精准定位母题。但在这种教学范式推行广泛、教学实践成熟之后,可进行适当变式,尝试由部分学生自主阅读后提议母题,教师进行一定筛选,由班级内各小组分工合作,讨论出不同母题下的结构性议题及相关问题,最后以小组专题汇报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逆向助推学生自主思考。(三)立足“母题”,生发“议题”与“问题”母题、议题、问题三者是一个环环相扣、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结构,依据选定的文本母题,可以推进提出结构性议题。议题是母题的具化,是问题延伸的起点。如选定水浒传“忠与义”母题,便可联合文本具化出“矛盾的忠义观”“真假道义解读”“侠义与忠义”等相关议题,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每个问题指向不同的教学任务点,由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深入理解。以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为参考,针对 水浒传 的阅读教学,分层设计如下四个问题:一是“书中有忠有义的人物有谁?试列举你深入理解的三至五个人物”。该问题以事实性知识帮助学生梳理主要人物及其背景,整体把握书中的人物构成。在对人物的初步感知中,立牢形象各异的人物基点。二是“书中是如何体现你所选人物的忠义品质的?”该问题以具体人物为起点,引出主要情节及重要事件,引导学生概括、比较、分析、鉴赏各具特色的事件。将第一个问题涉及的人物基点连接成线,把握事件中的人,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三是“你怎样看待他的忠义行为?”该问题在对关键人物和主要情节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考查学生综合阅读能力。与此同时,开始实现主体MIRROR99EDUCATION TODAYJuly/August 2023今日教育转变,从书中人转向“我”看书中人,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所强调的个性化理解。四是“忠义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是否会出现矛盾呢?忠义矛盾是否会出现在同一人身上呢?”该问题主要是为了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既要形成自己的思考,又要在矛盾对立中修正自身思考角度、思考内容的不足,引导学生形成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相较于之前的群像问题,第四个问题已经开始有了明确的人物聚焦,将学生发散在各色人物身上的目光凝聚到书中最复杂、最具争议性同时也最具思维开拓点的宋江身上。需要强调的是,上述问题应作为预习任务,在学生自主阅读后、课堂教学开始前发放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四)“问题”导向,开展教学实施课前预习设置的问题以母题为核,以议题为纲,凝聚了学生思维,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做好了铺垫。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辩论赛、小组讨论等方式,最大程度上让更多学生调动思维、组织语言、输出观点。基于此,以水浒传“忠义”母题,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结合具体人物及相关情节,理解并概括出水浒传中“忠义”的概念,思辨“忠义”之间的矛盾冲突及结果,深入理解水浒传主题思想。课堂导入环节,回顾课前预习的四个问题,根据学生选择的人物进行小组划分,将研究不同人物的学生划分为一组,增加每一小组多种思维碰撞的可能性。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以开展辩论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对“忠义”的深层理解。水浒传是在民间长期流传的基础上,由作家加工完成的,成书过程漫长。在繁本系统中,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可见“忠义”在书中的重要性。“忠义”虽然连用,但也会产生矛盾,当二者冲突时,哪一点更重要?正方:忠大于义;反方:义大于忠。请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人物关系及情节内容,在小组中分正反方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忠义观。在水浒传中,“忠义”的内涵阐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对皇帝朝廷尽忠;对朋友尽心竭力,讲义气;在行事上保持道德上的正义。“忠义”的矛盾是朝廷与江湖之间的矛盾,是政治伦理与民间道德的冲突,无可避免。在书中,直面这种矛盾的核心人物便是宋江。面对朝廷招安时,宋江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是为“忠”舍“义”,在“征辽”“征方腊”的战争结束后,仅存的二十七个梁山好汉也惨遭朝廷毒害,可谓是因“忠”失“义”。由此看来,农民起义的失败是因为在“忠义”矛盾间选择了“忠”,或许有学生会提出不接受招安即可安然无恙,但深度思考便会发现这种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梁山好汉“一同扶助宋江,仰答上天之意”,在一个以“义”为根的集团中,异化出了对宋江的“忠”。而在当时的环境下,宋江无法摆脱被“忠”驯化的奴性人格,这也就给了宋江用自己的“忠”驾驭梁山好汉的“忠”压倒“义”的机会,使“忠”“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矛盾冲突与探究价值。综上所述,初中语文的整本书阅读仍存在无序、随意、低效的情况,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阅读实际目前仍存在错位和脱节的弊病,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尚未完全取得相应的效果。而素质教育及核心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教师和学生均对整本书阅读效果提升有更高期待。文学、神话学领域母题概念的适当引入,能聚焦经典文本精华内容,有效避免阅读教学的随意性,同时隐含的母题思路与框架,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理解与学习路径,为经典文本的转化运用提供了方向。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图像时代教师知识基础的转向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0796)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孙丽丽系江南大学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