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个坚持”的出场语境、理论逻辑与价值导向.pdf
下载文档

ID:2753364

大小:339.31K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六个 坚持 出场 语境 理论 逻辑 价值 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8,并以“六个坚持”对如何“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予以科学阐释。“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是以“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具有深度和高度的话语表述方式2,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的提炼表达,同时深刻揭示并指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的“立场观点方法”。厘清“六个坚持”的出场语境、理论逻辑与价值导向,对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新的伟大实践、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一、“六个坚持”的出场语境“作为一种历史性产物,小至概念命题,大至思想理论,其生成往往都有特定的语境。”3作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的提炼表达,“六个坚持”话语的生成具有特定的思想语境、历史语境与时代语境。(一)思想语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与运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16我们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思想前提,在于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与运用,构成了“六个坚持”生成的思想语境。南通大学学报 窑 社会科学版第 39 卷第 4 期双 月 刊圆园23 年 7 月出版收稿日期院2023-05-26作者简介院于春玲(1976-),女,辽宁本溪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曾孟(1995-),男,河南信阳人,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唯物史观的生成逻辑及其当代启示研究”(22AKS007)“六个坚持”的出场语境、理论逻辑与价值导向于春玲,曾孟(东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9)摘要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具有特定的出场语境,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坚持与运用,党的理论创新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要求,分别构成了“六个坚持”生成的思想语境、历史语境和时代语境。“六个坚持”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澄明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立场、基本原则、科学态度、现实策略、思想方法和世界视野。“六个坚持”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既是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回答,又是确保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一直行的关键。关键词院“六个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中图分类号院D624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员远苑猿原圆猿缘怨渊圆园23冤园4原园001原071第一,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坚守。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求解放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根植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推进理论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深刻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坚守。第二,坚持自信自立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坚守。纵然时代转换,马克思主义仍然始终占据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真理性、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诠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坚持自信自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中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刻彰显其真理力量与时代光芒,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坚守。第三,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坚持与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是掌握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守正创新,正确处理党的理论创新中“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守正”中坚定方向、坚持真理,在“创新”中紧跟实践、紧跟时代,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坚持与运用。第四,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坚持与运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49,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作为“改变世界”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始终面向实践,马克思主义者始终致力于解决人类世界的现实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党的理论创新中的贯彻与坚持,即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解答群众关切的现实问题。第五,坚持系统观念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系统思维的坚持与运用。“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523恩格斯关于普遍联系的这段经典论述表明,系统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维方式。坚持系统观念,在深刻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系统思维的坚持与运用。第六,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及历史思维的坚持与运用。站在世界历史高度、运用历史思维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坚持胸怀天下,在理论创新中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历史发展趋势,以理论创新成果回应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切,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在党的理论创新中的当代回响。(二)历史语境:党的理论创新百年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612。在百年理论创新历史征程中,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六个坚持”正是新时代总结党的百年理论创新的重要理论成果。“六个坚持”熔铸于党的百年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之中。总体上看,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于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历史进程中的一根红线,构成了党的百年理论创新的逻辑线索与理论主题,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百年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党在百年理论创新中秉持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自信自立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诠释着党的百年理论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党的百年理论创新的鲜明特征,党在百年理论创新中合理调适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与中国现实的张力关系,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场域的创新发展;党的百年理论创新过程就是不断用创新理论回答并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过程,党的理论创新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在直面并解决现实重大问题中完成的;善于用总体性观念将各种具象化方法相连接并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整体性实践过程7,是共产党人的思维优势和方法论经验,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性思维方式,贯穿于党的百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奋斗全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为人类谋解放、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世界性表征,党在百年理论创新进程中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以创新理论观照指引人类发展进步事业。鉴往方可知来,只有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把握主流、认清本质,才能从历史经验中提炼成功之于春玲,曾孟2道的密钥、克敌制胜的法宝,激发镜鉴现实、观照未来的伟力。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的“密钥”和“法宝”,“六个坚持”的提出具有坚实的历史依据,对党的百年理论创新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构成了“六个坚持”生成的历史语境。(三)时代语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要求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有特定的时代语境,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时代的理论都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5436。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变化与新要求,我们党勇于推进理论探索与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进一步深化认识,将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六个坚持”的提出,是完成党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18。可见,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的首要前提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把握。“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811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前提,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作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9,指明了新的历史征程中党的理论创新的前进方向。从此意义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要求,构成了“六个坚持”生成的时代语境。二、“六个坚持”的理论逻辑“六个坚持”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一)人民至上指证了理论创新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回答的是党的理论创新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穿越时代的影响力,就在于它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根植人民实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学习运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守人民立场、满足人民需要、解决人民现实问题的实践进程中探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19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把坚守人民立场放在首要位置。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才能保证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只有立足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才能始终拥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只有坚持为了人民、造福人民,才能彰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真理力量与时代光芒。(二)自信自立体现了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坚持自信自立,回答的是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如何增强历史自觉和发挥历史主动的问题。“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铸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10坚持自信自立,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一方面,党在百年奋斗中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自主地探索开辟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成功道路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坚持自信自立是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不渝的基本准则和精神特质;另一方面,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能够依靠外在力量实现自身的辉煌与富强,坚持自信自立是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既要增强“自信”的历史自觉,又要发挥“自立”的历史主动。自信是自立的认识前提,只有在高度的历史自觉中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拥有独立自主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巨大勇气和伟岸力量;自立是自信的实践基础,只有在高度的历史主动中持续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六个坚持”的出场语境、理论逻辑与价值导向3作、开创未来,才能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以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自觉自信。(三)守正创新澄明了理论创新的科学态度坚持守正创新,回答的是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问题2。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120。坚持守正创新,是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科学态度和“真理精神”。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是强基固本、以我为主、包容创新、守正出新,而不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11。在理论创新中坚持守正创新的科学态度,要正确处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的“正题”。只有守理论根基之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守领导核心之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守道路方向之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方能在理论创新中不迷失方向、不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